青春里的那颗糖

2023-11-30 17:56李玉婵
教师博览·中旬刊 2023年11期
关键词:小凡回家家长

李玉婵

这次英语小测试,小凡上了九十分,处于优秀等次。出于惯例,我把获得优秀等次的学生名单以喜报的方式发到班级微信群里。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与家长分享孩子在校的点滴进步,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强化孩子的成就感,让他们明白:只要肯努力,哪怕小小的进步都值得老师、家长的认可和表扬。

信息发出去不到一分钟,小凡的妈妈就发来信息:“老师,谢谢您!我和小凡的爸爸好开心!您不知道,小凡有多少年没有上过‘喜报了。我激动得都不知道说什么好。小凡他爸刚刚还一直问我,他是不是看错名字了,儿子是不是真的进步了?”隔着屏幕,我都能感受到小凡妈妈发自内心的欣喜。

说实话,小凡这次进步很大,我心里很是欣慰。批改完试卷,我就琢磨着,得奖励这个清清秀秀、不善言辞的小男孩一颗我最喜欢吃的糖。但我没想到,小凡的父母会因儿子的进步而喜出望外。他们对班级群的关注、对小凡的关心,是我不曾料到的。一股暖流,在我的心间流淌着。

我感动地回复道:“您客气了,这是小凡自己努力的结果。回家不要忘了给小凡爱的鼓励,相信小凡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时间回到上个学期。

那段时间,小凡的妈妈几乎天天给我打电话,怒气冲冲,投诉小凡在家从来不做作业,天天只顾着玩手机游戏,还动不动甩脸色给家人看。小凡的父母是开工厂的,每天早出晚归,没有多少时间看管和监督小凡。小凡一上初中就迷上了手机游戏,在家像变了个人一样,神情冷漠,除游戏外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小凡的妈妈感觉到不对劲,把手机藏起来,甚至把手机砸了也没有用,小凡总能想办法搞到一部又一部。

在我的眼里,小凡是一个清清秀秀、身上没有一丝戾气的男孩。他除了不爱学习,其他表现都很好,善解人意,乐于助人,是个明事理的孩子。每次我指出他的错误,他都能欣然接受并积极改正。我也曾问小凡,为什么会那么迷恋游戏。他回答说生活真的很无聊、很压抑,眼里透着无奈和痛苦。

我能理解小凡的感受,一个原本乖巧安静的孩子一头栽进躁乱动荡的青春期,生长激素分泌旺盛,不受控制地长成了冲动、暴躁、浑身带刺的小子,自己都还没弄清楚怎么回事,还不能适应过来。而最亲近的妈妈,却不由分说地把这些刺全部摁住,恨不得将其一根一根狠狠拔去。但事实是,妈妈摁得越紧,掐得越急,这刺反而本能地扎得越厉害,不仅扎伤了妈妈,也扎伤了他自己。

母子俩几乎天天吵得不可开交。最激烈的一次,妈妈放下工作,来到校门口接小凡放学。小凡远远地望见后,却撒腿就跑,一溜烟不见人影,到天黑才回家。于是,回到家又是一顿争吵。当天晚上的电话里,小凡的妈妈哭天抢地跟我说着这孩子没救了,让我好好帮忙管教。与之相随的,是小凡在一旁对着妈妈竭力嘶吼:“你凭什么这么说我?”

在小凡妈妈恶狠狠地把手机递给小凡的那一刻,我并没有急于说教,而是压低了声音问小凡:“傻孩子,你放学去哪了?怎么那么晚才回家?路上吃了东西没有?肚子饿不饿?你妈妈很担心你的,知道吗?”可能是没料到老师首先想到的是关心他,小凡气势一下子没了,声音柔软了下来:“老师,我是一路走回来的,走了一个多小时。我还没有吃饭,我不饿……”“我不饿”这三个字,他明显是哽咽着说完的。怎么可能不饿呢?正是迅猛长高长大的年纪,中午十二点在校吃的午饭,到这么晚了都没吃晚饭。走了一个多小时的路,脚估计也磨出血泡来了。孩子心里该有多憋屈呀,才会这样贸然独自受累走回家去。我赶紧叮嘱小凡先去吃饭,吃饱再聊。

但小凡的妈妈明显不满意我的态度,她原以为老师是自己搬来的救兵,会跟自己站在同一战线上。小凡去吃饭的时候,她把手机开了免提,站在小凡的身后,让他一边吃饭,一边听我们的通话内容。小凡的妈妈很不客气地说:“老师,你对小凡也太偏袒了。他现在吃父母的、穿父母的、用父母的,我们管教一下他,他就敢这样无法无天,再大一点还了得?”

我深知,当没有事实的时候,情绪即事实;当有事实的时候,情绪仍大于事实。小凡妈妈的情绪,对于解决问题毫无意义,甚至只会让事情往坏的方向发展。因此,我在电话里努力安抚小凡妈妈的情绪。等小凡妈妈平静下来后,我告诉她,孩子的成长是一个缓慢却又跌宕起伏的過程。对小凡的成长,身为家长或老师的我们,不仅要有信心,更要有耐心。只有这样,才不会把已陷入“水深火热”的青春期的孩子推到教育的对立面,才能陪他安然度过叛逆期。

对于小凡,我跟他就事论事,讨论一个人走路回家的潜在风险,给家人带来的焦虑和担心。小凡一如既往地坦然认错,保证以后再也不会任性出走了。通话的最后,我提议让母子俩签订一份相处的协议,建立边界意识。小凡和妈妈接受了,他们很快就把拟好的协议发了过来。其中有最重要的一则关于手机的约定:在小凡完成各科作业后,黄女士(小凡的妈妈)容许小凡每天使用手机三十分钟。如超过三十分钟,将自动取消第二天使用手机的权利。

虽然允许每天玩手机对一个初一学生来说,并不合适,但对已经深度迷恋手机游戏的小凡来说,这是个权宜之计,可以防止因戒断反应而出现的抑郁情绪。

有了协议的加持,母子之间的相处趋于平和。小凡也遵守约定,每天按时完成各项作业,就是字写得比较潦草,一看就知道他对作业没怎么上心。在肯定了小凡的进步后,我在他的作业本上留下了字条:“小凡,你的狂草富有个性,刚劲有力又桀骜不驯。要是你能提升书写的颜值,体谅一下老师近视、一次要改一百多份作业的辛苦就好了。”后面附上了一个笑脸符号。

我相信,这话小凡听得进去。果然,暖心的小凡开始注意自己的书写。上个月,小凡的妈妈提前回家,像往常一样,悄悄走到小凡的卧室门口,想偷偷观察他在干什么,却发现一个认真写作业、丝毫没有觉察门口有动静的孩子。小凡的妈妈心里一暖,偷偷拍下小凡做作业的背影发给我。她说,小凡最近真的改变很多。

趁着小凡妈妈内心比较感性柔软的瞬间,我和她有了更深入的交流。我跟她提到小凡目前的状态:心有余,力不足——小凡内心十分渴望成为一个好学生,但行动力还不足;有了明确的目标,但毅力和自制力都不够,内心比较迷惘。这是小凡成长的关键期,因此,家长的支持和鼓励尤为重要。希望家长能多鼓励和肯定孩子,尽可能多陪伴孩子,让他顺利度过,走出迷茫,比如周末带孩子去户外走走,近距离接触大自然。

我告诉小凡的妈妈,抛开学习不说,小凡是一个很懂事的孩子。但在一个家庭里,越懂事的孩子越不会表达自己的负面情绪,越容易被父母忽略。大人很少会通过孩子“懂事”的表象,去关注他内心的真实想法和心理诉求。长此以往,孩子习惯了被人忽视,便会在压抑中失去自我。

与此同时,我也传达了我的育儿理念和心得。在亲子相处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争执和冲突。身为家长,我们要有自我反省意识,主动尝试化解矛盾,尽量避免无意义的情绪化争吵。比如,我跟我的女儿发生争吵时,每一次我都会很快进行自我反省,及时调整自己的状态,主动退让,向女儿道歉。一方面,我想通过行为表达内心对女儿的爱——比起分清谁对谁错,妈妈更在乎你的感受,更在乎自己的不当行为或过激措辞会不会给你带来伤害。另一方面,孩子并不是生来就会处理矛盾和纠纷的。当孩子不懂时,大人的行为和态度就是最好的示范。我一直提醒自己,这是家长该有的觉悟和格局。

沟通的最后,小凡的妈妈开始反省。她意识到自己的性格强势,总认为作为男孩,小凡管好自己的事情,是他的责任,所以从小到大她从不舍得肯定和表扬小凡。她觉得自己能把几百号工人管理好,岂有管不好自己儿子的道理?每次发生冲突,她都没有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是端着家长的架子,想尽办法打压小凡,让自己在气势上占据上风。这样做,虽赢了脸面,却输了儿子的心,以至于小凡跟她越走越遠,她还觉得是叛逆惹的祸。

在之后与小凡妈妈一次又一次的沟通中,我惊喜地发现,她一直在成长。而小凡上课越来越认真,跟我对视也越来越多,各科成绩慢慢跟上来,便有了开头的那一幕。

下课后,我把小凡叫到办公室,奖励他一颗糖。但就在小凡转身要离开的瞬间,我改变了主意,拿了另外两颗糖,叮嘱小凡拿回家跟父母分享。我告诉小凡:“刚刚那颗糖,本是老师对你的奖励。但在老师发喜报的瞬间,原本一份喜悦,裂变成了属于你、爸爸和妈妈的三份喜悦。所以,这颗糖也相应地裂变成了三颗。老师希望你能把它们带回家,分享给爸爸妈妈,可以吗?”小凡有些腼腆地点了点头,含笑的脸上有红霞在飞。

是的,我希望这颗糖,能给予青春期的小凡一点甜;更希望小凡能把这点甜,传递给父母,在彼此心间泛起美好的涟漪。

晚上,我收到小凡妈妈的留言:“老师,感谢您!以前小凡在我们面前提起您,说您是一位有格局的老师。我那时总觉得,小凡对您的评价太高了。现在我才明白,小凡遇到您,是他的莫大幸运!”我突然明白,好的教育,不只要对学生的成长充满信心和耐心,也要对家长的成长抱有信心和耐心。

点燃希望,传达信念;分享幸福,记录美好——我希望能过这样一种浪漫的教育生活。

(作者单位: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宪梓中学)

猜你喜欢
小凡回家家长
去春游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照片
制服一个哈欠
回家的路(外一则)
1670天后,回家
家长请吃药Ⅱ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过年回家,他们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