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孙艳平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围绕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三城一区”主平台建设和“四区一阵地”功能定位,坚持以党建引领人才工作,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激发人才科技创新活力,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为高精尖产业发展增加源动力。打造“亦麒麟”人才品牌工程、发布“人才十条”2.0政策,使筑巢引凤聚人才成为构建创新型产业集群、提升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目前,区内人才总量达40万人,人才贡献率达到64.62%,超北京市平均水平7.35个百分点。
▲ “人才十条”2.0 政策发布会现场
“在这里做企业让我们没有后顾之忧,不仅快速实现了成果转化落地,还建起智慧工厂。”长木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逸凌说。
“‘人才十条’2.0政策为企业招才、纳才、留才提供了有力抓手。”北京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人力资源负责人孙闻瞳说。
“2.0政策中人才认定方式的创新拓展,给予企业更多自主权,营造了适宜人才成长、实现自身价值的良好环境。”北方华创副总裁兼工艺试验中心总经理孙岩说。
如何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的“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来自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北京经开区”)的这些声音汇成了生动的答案。近年来,北京经开区工委坚持“五子”联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围绕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三城一区”主平台建设和“四区一阵地”功能定位,把做好人才工作作为构建创新型产业集群的重要引擎,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发布“人才十条”2.0政策,走出一条高质量人才发展的特色新路,全面推动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
“人才是第一资源。”北京经开区工委充分发挥对人才工作的统筹抓总作用,坚持“人才需要的就是北京经开区要做的”,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成立工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实施经开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实施方案,为人才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梧高凤自来,巢暖凤自栖。北京经开区以产业引聚人才,构建“企业出题、项目牵引、校企合作、协同创新”的高精尖产业人才引育体系;以服务留住人才,建设全市首个百万平方米人才社区,建成全市首个实现外国人工作许可和居留许可“一窗受理、同时取证”的国际人才服务大厅……高精尖产业集聚效应和不断完善的人才服务体系,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高端人才加入北京经开区的创业大军。
北京经开区聚焦以会为媒、以会引才,举办创新论坛、行业峰会等高端人才交流活动。世界机器人大会、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北京论坛等高端展会论坛,为各类人才提供了学习交流平台。博联众睿执行董事、总经理万捷说:“2022年,公司成功申请到新入区人才创办企业租赁补贴和贷款贴息补贴,助力了企业发展。在这里创业大有可为。”博雅工道、博联众睿等企业都是借由世界机器人大会的“东风”加入北京经开区。
数据显示,在北京经开区,平均每小时就有4名人才落地发展,聚集产业人才超40万人,人才贡献率达到64.62%,超全市平均水平7.35个百分点。
最近,协和建昊公司传来一个好消息:他们助力一款中药1.1类创新药——麻荆宣肺颗粒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药物临床试验通知书。这也是北京经开区党建引领人才梯队建设结出的又一硕果。
▲ 2023 年“亦城工匠”颁奖现场
▲ 北京经开区工委开展“党建链串起产业链”系列活动
作为企业技术团队带头人和管理者,协和建昊副总经理李超获得“亦麒麟”领军人才奖励。他深深地感受到,北京经开区的人才梯队建设举措与企业培养人才的实践需求是一致的,“杰出人才”和“领军人才”作为领头羊,不断激励、带领优秀人才创新创业。协和建昊公司毒理部副总监李万芳已于去年成功申报“亦麒麟”优秀人才,她曾参与模式生物斑马鱼新药临床前评价平台的建设,在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项目中表现亮眼。
“亦麒麟”,意为亦庄的麒麟之才。这个美好词汇不仅赞誉获奖人才的德才兼备,也体现出北京经开区对高端人才的渴求,更是北京经开区成就人才之美的坚定初心。2016年,北京经开区实施“亦麒麟”人才品牌工程。经过发展迭代,目前“亦麒麟”人才包括亦城顶尖人才、亦城杰出人才、亦城领军人才、亦城优秀人才等,并围绕人才创新创业的奖励、扶持、培育、服务等要素,进行分类分级政策支持。近三年,北京经开区向1000余名人才拨付奖励补贴资金9600万元。
北京经开区还建设了人才联合培养基地,深入实施校企对接“榫卯”计划和“揭榜挂帅”机制,鼓励区内企业与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开展“亦城工匠”培养认定工作,符合相关规定的人才,可直接认定为经开区“亦城领军人才”,同时作为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的优先推荐对象……
▲ 国际人才服务大厅内,工作人员为人才办理相关业务
截至目前,北京经开区累计认定“亦麒麟”人才超2500名,初步形成以院士领衔、以“亦麒麟”人才为中坚、以技术技能人才为支撑的人才雁阵。
今年9月初,北京经开区举办以“厚植沃土汇贤才 麒麟聚亦百花开”为主题的“人才十条”2.0版发布会,正式对外发布《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支持高精尖产业人才创新创业实施办法(2.0版)》。北京经开区工委锚定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目标,2.0政策更加注重人才的切实需求,从“平台”“资源”“主体”“评价”多个维度,推动实现人才政策的迭代升级,创新三个“前所未有”,全面提升人才服务保障能力,以首善标准打造更高品质的产业生态和创新生态,形成引才聚才育才的“强磁场”。
何为三个“前所未有”?有关负责人表示:“一是改革创新力度前所未有,创新实施用人主体授权赋能改革、人才多元评价改革、政策兑现改革;二是人才支持力度前所未有,使奖励的领域更宽、保障的标准更高、扶持的力度更大;三是资源配套力度前所未有,形成人才专项资金投入力度大、创新创业平台支持力度大、生活保障服务配套力度大的特点。”
2.0 政策重点解决了“为谁授权”“授什么权”“授权效果”等授权赋能问题,更加精准针对用人主体差异化需求,给用人单位充分授权,赋予其更多引才用才自主权,支持个性化、定制化的人才政策,有利于企业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在人才评价机制上,北京经开区在备案制和评审制基础上,允许用人单位以赛代评、以投代评,比如创新创业大赛获得名次,或者吸引完成一定规模创新创业投资,其负责人或主要人员可直接被认定为人才。政策的发布充分体现了北京经开区支持企业、人才发展的诚意和服务意识,有助于实现人才及用人单位“双赢”。
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北京经开区工委以党建引领构建“引、用、育、留”全链条人才服务体系,持续打造创新人才“生态圈”,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夯实高质量发展人才支撑基础,孵育出了规模日益增长的高精尖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