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义环 刘文丽
(大连市旅顺口区三涧堡中心小学,大连市旅顺口区教师进修学校)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同心圆”是以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五大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导向,以“成长中的我”为原点,由“自我认识”到“我与自然”“我与家庭”“我与他人”“我与社会”“我与国家和人类文明”不断扩大的“同心圆”。
一是课程内容的“同心圆”。这个“同心圆”不断扩大学生的认知和生活范围,以道德与法治教育为框架,有机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七大教育主题,即政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法治诚信教育、生命健康安全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以五大核心素养,即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为培养目标的“同心圆”。
二是课程理念的“同心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坚持教师价值引导和学生主体建构相统一,建立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育人机制。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应着力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把知识运用于社会,服务于人民,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在感悟生活中认识社会,学会做事,学会做人。
三是学生成长规律的“同心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五大核心素养的分布,是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而设定的,是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教育体系。其遵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规律,是基于儿童视角,立足儿童发展,以学生实际生活为基础不断扩大的“同心圆”。
本文以“公共生活需要秩序”一课为例,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协同教育,培养学生健康品格,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精准设计、把握教学目标是打造道德与法治“同心圆”的第一步,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纲领,是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方向和标准,是教师设计课堂活动、确立教学重难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课堂评价的重要根据,所以,教学目标设计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因此,在打造道德与法治教学“同心圆”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把“如何精准设计教学目标”当作上课前的重点任务来做。
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目标,应该始终围绕核心素养来确立,这是保证教学效果、打造道德与法治“同心圆”的重要条件。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全面研究和把握《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通称“新课标”)所提出的各个方面的目标要求,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把五大核心素养碎片化、具体化,把育人目的落到实处。新课标指出,“教师应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角度制订教学目标,将核心素养的培育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教学目标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方面起到指引性、规定性的作用。”因此,教学目标在整个课程的开展和教师课堂教学实施起着总领性的作用,是教师精准设计教学目标的依据。
“公共生活需要秩序”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 课的教学内容。通过创建学生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公共秩序对公共生活的意义,认识到有序的公共生活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可以让人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同时也是社会文明和国家形象的重要表现。本课教学重在让学生懂得个人行为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形成“公共生活需要良好的秩序来维护”的理性认知,树立规则意识,培育学生的责任意识,使学生提升对自己、家庭、集体、社会、国家和人类的责任感,增强担当精神和参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树立“在公共生活中应为他人着想”的理念,更好地理解“公共生活靠大家”,逐渐形成公共生活准则和观念,愿意做一名有公共素养的合格小公民。
教学情境是教学的突破口,教师要通过外显的教学活动形式,营造一种学习氛围,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够信服地接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良好的求知心理,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课堂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知识出发,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知、情、行”是道德与法治学科非常注重的,重点强调明理、循情、导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以思为核心创设教学情境,以情为导向,让学生进行思辨探究,促使学生“真思考”,增强规则意识,达到育人育心的效果。教师可以聚焦身边典型案例,再现学生相关生活场景,拉近规则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距离,实现教材内容和学生真实生活的有效整合;可以“真”为突破口,用学生身边的真实生活场景创设问题情境,然后抓住情境继续追问道德两难的问题,扩大矛盾的冲突点,引起学生思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情思”交融的情境里进行思辨,从多方位去思考问题,深化思想认识,如思考个人行为与社会之间的联系、思考理性规范和道德情感的结合,使学生对公共生活有整体了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 课“公共生活需要秩序”就是运用问题解决的学习方式,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步骤,引导学生在对现实情境的分析中逐步形成“公共生活需要良好的秩序来维护”的理性认知,树立规则意识,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片段一】
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只有共同维护公共利益,才能更好地享受公共生活。今天这节课我们围绕“公共生活需要秩序”这个话题来聊一聊。
师:在咱们城市的街头出现许多共享电动车,给我们带来极大的便利,而且还低碳环保,成为一种新的出行方式。关于共享电动车的停放有这样一条规定,即如果停在非还车点(调度费)需要缴纳15 元,如果停在运营区域外需缴纳40 元。同学们认为有必要制定“共享电动车需停放指定区域”的规定吗?
生1:我觉得有必要,制定这样的规定可以解决乱停乱放的问题,人们寻找共享电动车也更方便了。
生2:我觉得没必要制定这样的规定,共享电动车就是为了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如果必须停放在指定区域,这样就不便利了。
生3:应该遵守这样的规定,我发现有的人把共享电动车随便停放在人行横道上,影响人们通行。
生4:我觉得这个规定制定得很好,人们使用完共享电动车后统一停放在指定区域,在享受便利的同时还不影响城市的风貌。
师:(小结)是的,共享电动车是大家共同享有的,在公共生活中,按照规则来做,才能保障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公共生活带来的便利与快乐,“共享”美好生活。良好的公共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基础。
本教学环节聚焦学生身边典型案例,将学习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在价值辨析中理解建立公共秩序的重要性。通过问题思辨,让遵守公共秩序逐渐走入学生内心,在“真思考”过程中激发“真感受”,这就是学习社区“同心圆”的不断扩大,达到育人育心的效果。
多媒体是情境教学的“调味剂”,贴近学生生活的影像资料素材是创设入心入理情境的落脚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身边的生活,制作相关的微课视频,视频要真实,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体会、反思自己的真生活,实现对自己生活经验的再认识、再修正、再建构,这样才能产生真实的道德情感。
在“公共生活需要秩序”一课最后的教学环节,教师播放《文明大连》的视频,其中的内容都是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让学生思考:生活在一个人人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城市中,你会有什么感受?学生将自己代入情境中,感受到生活在一个有序和谐的城市中会大大提高幸福感;认识到在公共生活中,每个人的一言一行也反映着社会和国家的文明程度和精神面貌。此环节在对现实问题的多角度分析中初步构建起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之间的联系,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促进知行统一的直接教学方式就是丰富学生的实践体验,使他们把课堂中学习的知识内容真正应用到生活中去、回归到自己的生活中去,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去解决自己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将自己的生活经验再建构、再深化,也就是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体现在品德和行为习惯上,做到“知行统一”,实现最终的教学目的。
体验式学习是指学习者完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课堂学习的主角就是学习者。体验式学习的开展离不开学生的实践活动,他们需要通过实践、调查、反思获得对知识的再建构。
【教学片段二】
师:不同的公共标志有不同的含义。那么,在公共场所设置公共标志的目的是什么呢?
生1:为了提醒人们自觉遵守和维护公共秩序。
生2:公共标志的提醒,能够保证我们的生命安全、财产安全等。
师:有了公共标志的提醒,人们就会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吗?(教师随机出示法律条文。这里要让学生明确公共秩序必须遵守,这是底线,是红线,不能触碰。除了设置公共标志外,维护公共秩序更需要依靠法律来约束)
师:(小结)遵守公共秩序体现我们个人的道德修养,同时也是法律对我们的要求。
本教学环节中,先由学生介绍自己通过实践、观察找到的自己身边的公共标志,理解设置公共标志既有利于维护良好的公共秩序,也能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当学生建立“有序参与公共生活”的意识后,教师进一步提出挑战性的思辨问题,“有了公共标志的提醒,人们就会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吗?”通过思辨探究,学生理解维护和遵守公共秩序需要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进一步认识到遵守公共秩序不仅是个人道德修养的体现,更是法律对我们的要求。由此可见,学习社区会不断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学习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生活,教师应遵循“从学生的生活中来,再到学生的生活中去”的理念,合理开发教学资源,带领学生从课堂上走出去,走到更广阔的生活空间。
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走向社会生活是学生成长的必然过程。在学完“公共生活需要秩序”后,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对小学生来说,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遵守社会生活的规则和秩序,二是在社会生活中做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学生的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是特定场所的社会生活,不能满足学生成长和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学生只有广泛参与社会生活,才能提升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增强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最终形成自律意识,这是“同心圆”的不断扩大。
在打造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同心圆”的过程中,除了要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资源之外,还要强调学校、家庭、社会工作建立紧密联系,形成“三结合”协同教育共同体,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一是学会尊重。作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施者,教师应善于倾听学生的解释,打造充满尊重的课堂,应将尊重和人与人之间平等的诉求密切联系起来,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与人格。
【教学片段三】
教师提问:“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该给有需要的人让座位,不让座可不可以?”学生经过讨论、思辨,最后达成共识: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把座位让给需要的人。
教学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互相尊重彼此的生活,在公共生活中要学会试着从他人的角度想问题,不能说不让座的人就是不尊老爱幼、没有公德心的人,不要根据一些表象作道德评判。所以,在学校课堂、德育活动中需要引导学生学会适应公共生活的道德思维方式,尊重学生人格,关心学生的成长。教师要基于学生的视角,打造充满尊重的课堂,让每名学生得到公平对待,让德育建基于真情实意之上,让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空间。
二是加强协作教育。学生对公共秩序的话题并不陌生,但缺乏从整体上对公共生活以及个人与公共生活关系的全面认识,往往只做到了个人遵守规则,对他人不遵守规则的行为通常选择忽视。至于发挥社会和国家在建设有序社会中的作用,更是学生认知的一个难点。所以,家庭教育与社会实践就尤为重要。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生规则意识的养成需要家长积极的引导,更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在教学中,把社会公共秩序与家庭生活密切结合,形成学校与家庭协同教育的“同心圆”,有效达成了通过课堂教学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构建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同心圆”,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加强道德修养,塑造健全的人格。全程性、系统性是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其不应只发生在课堂上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中,也不应仅是一节课、两节课所能达到的,而是需要伴随学生整个人生的成长过程。所以,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同心圆”是漫长的、循序渐进的,需要教师深入、持久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