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秋玥,李绪杰,崔文成
(1.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2.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3.济南市中医医院,山东 济南 250012)
遗尿俗称尿床,属中医学“遗溺”的范畴,是指3岁以上小儿不能从睡眠中醒来而反复发生无意识排尿行为,每周超过一定次数,持续至少3个月[1]。遗溺一证,亘古通今其论述诸多,所指范围较广,有睡中而自遗者,属遗尿,另有清醒时小便自出而不觉者,属小便不禁。正如《医宗金鉴·小便闭癃遗尿不禁总括》所载:“不知而尿出,谓之遗尿;知而不能固,谓之小便不禁。”[2]510遗尿是儿科临床常见疾病,病程较长,且易反复发作,会不同程度影响患儿生长发育、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故重视本病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及经验总结法等方法,将历代医家对遗尿的论述进行系统梳理归纳,以丰富本病理论体系并益于临床实践指导。
历代医籍对遗尿病名的论述包括“遗溺”“溲便”“尿来”“尿床”“夜尿症”等。
1.1 遗溺 《黄帝内经》首提“遗溺”之病名。如《灵枢·本输》记载:“三焦者……入络膀胱,约下焦,实则闭癃,虚则遗溺。”[3]18《灵枢·九针论》亦记载:“膀胱不约为遗溺。”[3]523这说明遗溺乃膀胱气虚失于约束所致。《景岳全书·杂证谟·遗溺》载:“遗溺一证,有自遗者,以睡中而遗失也。有不禁者,以气门不固,而频数不能禁也。又有气脱于上,则下焦不约,而遗失不觉者,此虚极之候也。”[4]张介宾将其分为三类,三者虽有轻重之别,但皆属虚证。综上可见遗溺以虚证多见。
1.2 尿床 遗尿,俗称尿床。陈复正在《幼幼集成·小便不利证治》中提到“尿床”。其详述:“小便自出而不禁者,谓之遗尿;睡中自出者,谓之尿床。此皆肾与膀胱虚寒也。”[5]
1.3 溲便 《医宗金鉴·平脉法》记载:“方有执曰:溲便,遗尿也。肾司阖辟,阖辟废,故二便皆无禁约也。”[2]170其指出溲便即遗尿。肾开窍于二阴,主司二便,开阖失司而发为本病。另有肾绝之溲便。如张仲景云:“溲便遗失,狂言,目反直视者,此为肾绝也。”[6]11
1.4 尿来 尿来指小儿夜间小便不禁而遗尿。《古今医统大全·遗尿门》曰:“又有尿来者,亦由膀胱冷,夜属阴。小便不禁,胞里有出,谓之尿来也。”[7]
1.5 夜尿症 《中国儿科医鉴·夜尿症》记载:“本病并无尿意。又膀胱并不积尿,而在不知不识之间排出多量之尿也。多起于夜中睡眠时。亦有见于昼间者。”[8]
《诸病源候论·小便诸病》提到:“诊其脉来过寸口,入鱼际,遗尿。肝脉微滑,遗尿。左手关上脉沉为阴,阴绝者,无肝脉也,苦遗尿。”[9]浮取阳脉,沉取阴脉。左手关部浮取为胆,沉取为肝。肝失疏泄,影响三焦水道的正常通利,迫注膀胱,而成遗尿。《伤寒论·平脉法》曰:“寸口脉微而涩,微者卫气不行,涩者荣气不逮。荣卫不能相将,三焦无所仰,身体痹不仁。荣气不足,则烦疼,口难言;卫气虚,则恶寒数欠。三焦不归其部,上焦不归者,噫而酢吞;中焦不归者,不能消谷引食;下焦不归者,则遗溲。”[6]28尺部浮取为膀胱,沉取为肾。肾为主水之脏,生成尿液,膀胱主贮藏、排泄尿液。正如成无己解释为:“下焦在膀胱上口,主分别清浊,溲,小便也。下焦不归其部,不能约制溲便,故遗溲。”[6]28
3.1 暴受惊恐 《灵枢·本神》曰:“恐惧而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酸痿厥,精时自下。”[3]67恐伤肾,恐为肾所主。恐则气下,耗及肾气,而出现骨痿、精滑、遗尿等病症。正如《类经·四时阴阳外内之应》所言:“恐则精却,故伤肾。凡猝然恐者多遗尿,甚则阳痿,是其征也。”[10]清代罗国纲的《罗氏会约医镜》亦宗其旨。其云:“又有大惊卒恐,能令人遗尿,即伤肾之验。”[11]惊恐伤肾而致遗尿。小儿心气未充,心神怯弱,更易受到惊吓。若婴幼儿时期遭受强烈的精神刺激,或生活中发生某些重大变化,紧张、焦虑、惊恐等情绪则会导致遗尿的发生。
3.2 膀胱失约 《素问·灵兰秘典论篇》云:“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12]128其指出膀胱的生理功能,乃主藏津液,其尤指人体的尿液。《素问·脉要精微论篇》又言:“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12]221水泉,乃小便、尿液。人之尿液不能自禁者,是以膀胱不能藏约,故遗尿不止。《灵枢·九针论》亦提及膀胱不约为遗尿[3]523。尿液的贮藏和排泄与膀胱密切相关,故膀胱之气壮,能收摄津液,藏而无遗尿之患;若膀胱之气衰,闭藏失职,则不能收摄津液而患遗尿。
3.3 肺气虚冷 清代医家多提及肺气虚冷而致遗尿。如潘楫在《医灯续焰·肺痈脉证》言:“肺居最上,为诸气之总司,而通调水道,下输膀胱。遗尿小便数者,肺气虚冷,有失通调之职,所谓不能制下也。”[13]肺者,覆盖于五脏六腑之上,位居高位,参与调节全身的津液代谢,将部分水液下输于肾与膀胱而为尿液。高学山的《高注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也记载:“肺为水之源,且其气象天,尝有提挈黄泉,传送浊道之妙。肺虚不能提挈,故遗尿,肺寒不能传送,故小便又数也。”[14]这类遗尿往往多伴唾液增多等症状,皆因肺虚而寒,其失津液通调之职。
3.4 肺脾气虚 《素问·经脉别论篇》云:“饮入于胃,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12]309脾为肺之母,肺为肾之母,脾是水液运化调节的枢纽,肺将脾转输的津液向下布散于肾,故尿液的排泄与肺脾等多脏腑有着密切关系。肺脾气虚则水液输布失调而遗尿,诚如清代医家尤怡在《金匮翼·闭癃遗溺》中记载:“有肺脾气虚,不能约束水道,而病为不禁者,《金匮》所谓上虚不能治下者也。”[15]临证多表现为睡中遗尿,夜间量不多,但白日次频量多,面色无华,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自汗、动则出汗,易感冒,舌淡苔薄白,脉缓弱。小儿脏腑娇嫩,异于成人,具有“肺常不足、脾常虚”的生理特点,稍有不慎,即易感邪。外邪袭人,肺先受之,宣降失司,子病及母,加之当今小儿娇纵惯养,喂养不当,恣食肥甘厚味冷饮等,脾气虚弱,则肺脾失权,水液运化失常,肾水终不能摄。
3.5 心肾气亏 《普济方》小便遗失篇记载:“夫人之遗尿,出心肾二气之所传送。盖心与小肠为表里,肾与膀胱为表里。若心肾气亏,阳气衰冷,传送失度,则必有遗尿失禁之患。”[16]其指出遗尿可归为心肾之气传送失度之所为也。中医认为心藏神,肾藏志。《景岳全书·杂证谟·遗溺》提到:“其有小儿从幼不加检束,而纵肆常遗者,此惯而无殚,志意病也。”[4]其意在阐述遗尿的产生与心神及志意相关。心者主神明,其能主宰人体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神明之主失调,不能控制排尿功能,则会出现梦中小便自遗[17]。肾者水藏,主津液。尿液的排泄需依赖肾气蒸化与固摄等作用。肾的气化作用正常,则膀胱开合有度。若肾气虚衰则失其固摄,膀胱合少开多,则出现夜尿多、遗尿等症状。
3.6 心肾不交 《普济方》云:“肾主水,膀胱为之府,诸水于膀胱而泄,于小肠实相通也。然小肠独应于心者,盖阴不可以无阳,水不可以无火,水火既济,上下相交,此营卫所以流行。而水窦闭阖,所以不失其司耳,惟夫心肾不济,阴阳不调,故内外关格而水道涩,传送失度而水道滑……下焦虚寒,不能温制水液,则便溺欲出而不禁,是皆心不与肾交通。”[16]其指出遗溺乃因心肾不交所致。临床往往表现为梦中尿出,白天多动少静,寐不安宁,易哭易惊,记忆力差,或五心烦热,形体较瘦,舌红苔少,脉沉细而数等症状。心火下温肾水,肾水上济君火,水火既济则心有所主,肾有所藏。而小儿心常有余、肾常虚。若心火上炎,伤及肾水,或肾水不足,水不济火,则心肾失交,心神不宁,肾失闭藏而遗尿不止。
3.7 下焦蓄血 南宋杨士瀛《仁斋直指》曰:“若夫下焦蓄血,其与虚劳内损,则便溺自遗而不知。”[18]各种原因产生的瘀血,积于膀胱,而致脬气不固,故尿自遗。临床多以小便滴沥不畅,小腹胀满隐痛,或可触及块物,时有尿自遗,舌暗或有紫斑,苔薄,脉涩或细数等为常见症。
3.8 下元虚寒 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小便诸病·遗尿候》云:“遗尿者,此由膀胱虚冷,不能约于水故也。膀胱为足太阳,肾为足少阴,二经为表里。肾主水,肾气下通于阴。小便者,水液之余也。膀胱为津液之腑,腑既虚冷,阳气衰弱,不能约于水,故令遗尿也。”[9]医家多效此论,诸如《仁斋直指》载:“小便者,乃津液之余也。肾主水,膀胱为津液之府。肾与膀胱俱虚,而冷气乘之,不能拘制,其水出不禁,谓之遗尿。睡里出者,谓之尿床。此皆肾与膀胱俱虚,而挟冷所致。”[18]庆云阁在《医学摘粹·杂证要法》中也记载:“肾司二便之门户,肾虚有寒,关门不固,是以遗溺。”[19]此证多表现为睡中遗尿,醒后方觉,小便清长,面白少华,腰膝酸软,形寒肢冷,智力可较同龄儿稍差,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若小儿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于调摄,则肾气不足而膀胱虚寒,固摄无力故尿自遗。
3.9 热迫膀胱 明清时期医家多尊热客肾与膀胱之说。如薛铠《保婴撮要·遗尿》曰:“亦有热客于肾,干于足厥阴之经,廷孔郁结,而气血不能宣通,则痿痹而无所用,故液渗入膀胱,而漩溺遗失者,用六味地黄丸。”[20]秦昌遇在《幼科折衷·遗溺尿床》中也提到:“亦有热客肾部及膀胱,火邪妄动,永不得宁,故不能禁而频数来也,治当补膀胱阴血,泻火邪主,而佐以收涩之剂……补血治其本也;收之,涩之,治其标也。”[21]其强调治疗宜补血泻火。张璐的《张氏医通·遗尿》记载:“有热客肾部而遗尿者。经曰:淫气遗溺,痹聚在肾,此系热证。其证发热作渴,或时闭涩,或时自遗,或阴挺不能约制。”[22]《医宗金鉴·辨合病并病脉证并治篇》则明确提出“热迫膀胱则遗尿”[2]129。
3.10 肝经湿热 《灵枢·经脉》云:“是主肝所生病者……遗溺,闭癃。”[3]117其提出肝病可致遗尿等病症。从经络循行而言,足厥阴肝经循阴器,抵少腹;从生理功能而言,肝主疏泄,调畅气机。黄元御在《素灵微蕴·噎膈解》中阐述:“饮食消腐,其权在脾,粪溺疏泄,其职在肝,以肝性发扬,而渣滓盈满,碍其布疏之气,则冲决二阴,行其疏泄。”[23]肝气疏泄,则气机畅达,津液输布正常。然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或小儿性情急躁,易肝气郁结,或因饮食失调,湿热之邪郁于肝经,均导致肝失疏泄,膀胱失约则遗失不禁。如清代胡芸谷的《保赤心筌·小儿小便》记载:“或肝火自甚,输泄无度,以致梦中尿床者,加味逍遥散主之,泻青丸亦可。”[24]盖肝主小便,因热甚而遗,多表现为睡中遗尿,小便黄而量少,性情急躁,夜梦纷纭,或夜间齘齿,手足心热,面赤唇红,口渴饮水,甚或目睛红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4.1 辨证论治
4.1.1 补肾缩尿 《赤水玄珠》指出缩泉丸可治小儿遗尿,脬气不足,小便频多[25]。《彤园医书·小儿科》也记载:“若小便频数,时时遗出,尺脉虚微者,肾气衰也,宜服缩泉丸。”[26]缩泉丸由山药、益智仁、乌药组成。山药补肾固精;益智仁温补肾阳,收敛精气,以盐炒,入肾经;乌药温肾散寒。三药合用,共奏补肾缩尿之功,使肾虚得补,寒气得散。
4.1.2 温阳益肾 《幼科证治大全》记载:“益智散治小儿遗溺。”[27]其方药组成略有不同。《补要袖珍小儿方论·遗尿方论》记载以益智仁、白茯苓各等分,可治小儿遗尿,亦治白浊[28]。《幼幼集成·小便不利证治》[5]、《保赤心筌·祛寒剂》[24]认为益智散治小儿遗溺,水有余,而火不足。其均由益智仁、补骨脂(炒)、白茯苓组成。
《医学摘粹·杂证要法》云:“如因肾元不能温固而为遗溺者,以附子、人参、山萸肉方主之。”[19]《严氏济生方·小便门》记载菟丝子丸治疗小便多或不禁[29],其由菟丝子、五味子、牡蛎、肉苁蓉、附子、鸡膍胵、鹿茸、桑螵蛸组成。方中菟丝子、肉苁蓉、附子、鹿茸可温补肾阳;益智仁、鸡内金、五味子、牡蛎、桑螵蛸固涩缩尿。现代医家多用菟丝子丸加减治疗下元虚寒之遗尿,取效明显[30]。
4.1.3 补肺健脾 《医学摘粹·杂证要法》记载:“有肺脾气虚,不能约束水道而为遗溺者。如因肺脾不能提摄而为遗溺者,以补中益气汤主之。”[19]《保婴撮要》[20]与《张氏医通》[22]亦记载:“脾肺气虚者,用补中益气汤加补骨脂、山茱萸。”补中益气汤由黄芪、白术、陈皮、升麻、柴胡、人参、甘草、当归组成。黄芪量最多以补中益气,升阳固表;人参、甘草可和中益气;白术健脾化湿;当归养阴和血;柴胡、升麻二药升举清阳。诸药合用共奏补肺健脾、升阳固涩之功。且临床研究[31]表明,处方中加入适量麻黄,治疗小儿遗尿可取得良效。麻黄性温,归肺、膀胱经,可加强其宣发温煦之功,恢复正常功能。且麻黄可通过兴奋中枢神经,减轻睡眠深度,从而使患儿自觉排尿。
4.1.4 清心滋肾 《太平圣惠方》[32]中用牡蛎散方治小儿遗尿,体瘦心烦,不欲食。牡蛎散方由牡蛎粉、龙骨、麦门冬、鸡肠草、黄芪、白茯苓、桑螵蛸、甘草组成。方中桑螵蛸为治疗小儿遗尿常用药,具有固精缩尿、补肾助阳之功效。以其为主药的桑螵蛸散多用以治疗心肾两虚之遗尿。清代张秉成在《成方便读·收涩之剂》明确记载桑螵蛸散可调补心肾,固脬止遗。其言:“夫便数一证,有属火盛于下者,有属下虚不固者。但有火者,其便必短而赤,或涩而痛,自有脉证可据。其不固者,或水火不交,或脾肾气弱,时欲便而不能禁止,老人小儿多有之。凡小儿睡中遗漏,亦属肾虚而致。桑螵蛸补肾固精,同远志入肾,能通肾气,上达于心。菖蒲开心窍,使君主得受参、归之补。而用茯苓之下行者,降心气下交于肾,如是则心肾自交。龙与龟皆灵物,一则入肝以安其魂,一则入肾而宁其志,以肝司疏泄,肾主闭藏,两脏各守其职,宜乎前证皆瘳也。”[33]
4.1.5 健脾补肾 清代陈其瑞《本草撮要》云桂枝“味辛温。入足太阳经,功专温经通脉,去风止汗,得芍药、甘草能利营卫。得雄鸡肝治小儿遗尿”[34]。鸡肝可益脾健胃。《古今医统大全·遗溺证》亦记载:“治小儿睡中遗尿不自觉。桂末、雄鸡肝等分。”[7]《景岳全书·新方八阵·固阵》[4]载有“巩堤丸”治膀胱不藏、水泉不止、命门火衰、小水不禁等证。《成方便读·收涩之剂》中详述巩堤丸。其云:“夫遗尿一证,有虚寒,有火迫,然皆由下元不固而致者为多。凡老人小儿多有之,因老人肾气已衰,小儿肾气未足之故。盖肾者,胃之关也。若关门不利,则聚水而成病;关门不固,则水势下趋,不约而遗矣。方中熟地、菟丝、骨脂、韭子大补肾脏。然所以约束肾中之气者,又在于脾,故以白术、山药大补脾土,益智辛香温暖,独入脾家,且能于固摄之中,仍寓流动之意。附子助其真火,茯苓去其邪水,而以五味子一味,固其关,巩其堤也。”[33]综上,巩堤丸既重视温补肾阳又不忘补益脾胃,使固摄有权,遗尿自止。
4.1.6 清热泻肝《备急千金要方·小儿杂病》疗小儿遗尿方:“以瞿麦、龙胆、石苇、桂心、皂荚、鸡肠草、车前子、人参,上八味捣筛,蜜丸如小豆,每服五丸,加至六七丸。”[35]118全方以清热利湿为主,此方与龙胆泻肝汤具有相似性。龙胆泻肝汤由龙胆草、栀子、黄芩、木通、泽泻、车前子、柴胡、甘草、当归、生地黄组成,多用于治疗肝经湿热类遗尿。方中龙胆草大苦大寒,既能清利肝胆实火,又能清利肝经湿热;黄芩、栀子清利湿热;木通、泽泻、车前子渗湿泄热,导热下行;当归、生地黄养血滋阴,防苦寒太过,使邪去而不伤阴血;柴胡舒畅肝经之气,引诸药归肝经。诸药并用,清热泻肝,舒达肝气,使气机调畅,开阖有度。
4.2 针灸疗法
4.2.1 通用处方 遗尿多因肾气亏虚或肺脾气虚,加之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久病失调,故临证选穴多以补虚为主。《备急千金要方》记载:“遗溺,灸遗道挟玉泉五寸,随年壮;又灸阳陵泉,随年壮;又灸足阳明随年壮。”[35]383《千金翼方校释》记载:“治小儿遗尿,灸脐下一寸半,即气海,随年壮。又灸大敦。”[36]明吴昆于《针方六集》中记载:“气海一穴,是穴为生气之原,诸虚不足,并宜取之。”[37]《儿科针灸治疗经验》记载治遗尿方法为:“气海、关元及气海、关元旁开一寸之穴,肾俞、小肠俞、三里、三阴交。多数针关元、三阴交二穴,当夜即不遗尿。再针一二次,数年之病,可不复犯。倘不见效,上列诸穴轮流针刺,至多三四次必效,五七次可以全愈(可并加灸),或以肾气丸助治之亦可。”[38]
4.2.2 分证处方
4.2.2.1 固肾和胃 《金针实验录·小儿遗尿》云:“取穴大肠俞、足三里以和胃肠;关元、肾俞以固肾气,而使膀胱约束有效。”[39]
4.2.2.2 补肾缩尿 《针灸十四经穴治疗诀》记载:“肾气夜溺:肾亏夜溺肾俞问,阳关直上夺命门,气海俞与三阴交,三里关元并昆仑。本病对腰部各穴宜用灸治,足部诸穴可用中刺激针治。”[40]肾与膀胱相表里,肾气亏虚,膀胱约束不利则遗尿。其中,肾俞、气海俞、昆仑均属足太阳膀胱经穴,可培补元气,固摄下元;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可调通肝、脾、肾三经经气,益肾固本而止遗尿。
4.2.2.3 清利湿热 《常见疾病针灸治疗便览》记载膀胱虚热之遗尿治法为:“小便不禁,无故自遗;主穴:气海、关元、中极、肾俞、膀胱俞(均针);配穴:气海俞、阴陵泉、三阴交(均针),平补平泻。”[41]另有肝经郁热者,可配蠡沟、太冲等穴以清利湿热。
4.2.2.4 温补下焦 《针灸治验录》详述夜尿及其治疗:“夜尿十余年,每夜必尿床1~2次,唤之不醒,量少色黄,脉细数,苔薄腻,精神倦怠,病久当属虚证。此乃督脉与足少阴、足太阳之病,盖督脉与肝经并循阴器,系廷孔,病则营卫不利,不能约束水道孔窍,故遗尿不知。足少阴肾与足太阳膀胱二经,相为表里,肾主水,肾气不通阳则腑为之虚冷,阳气衰弱,不能约于水故遗尿。……用温补下焦法:关元、三阴交、太溪(以上用补法),水沟、合谷(以上泻法),用捻旋补泻。”[42]《常见疾病针灸治疗便览》记载膀胱虚寒之遗尿治法为:“膀胱虚寒:小便不禁,无故自遗;主穴:肾俞、膀胱俞、气海、关元、中级(均灸);配穴:阴陵泉、三阴交、大敦(均灸),灸三至五壮。”[41]灸法治疗寒性病证,可温补下焦以达培元固脬之功。
4.3 易简诸方 清代医家姚俊的《经验良方全集》记载:“治小儿遗尿,取龟尿滴脐中即愈。取尿法:将荷叶放盆内,龟放叶上,用镜照,龟见有影即撒尿。”[43]清何英辑《文堂集验方·卷三·儿科》云:“白纸一张铺席下,不令人知,待遗尿于上,取纸晒烧酒服,用红纸剪马四匹,令小儿自安身下,每夜如之。”[44]清代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虫部》记载:“小儿遗尿慈航活人书:取全蟋蟀一个焙末,滚水下,照岁服,如儿十一岁者,每次服一个,服至十一个为止。”[45]《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一》记载:“治遗尿用羊脬一个,盛水令满系两头,煮熟开取两头,服之愈。”[35]383《张氏医通》记载:“小儿胎中受冷遗尿,一味补骨脂炒研,临卧红酒调服,即不遗。”[22]其来源主要是历代医家经验的积累,而现代应用较少,关键在于其难以经临床验证。
历代医籍对遗尿的描述记载较为丰富,故笔者对遗尿源流进行浅析,归纳整理如上。以上诸论,言其病因病机,不外乎虚实寒热,其以虚寒者多见,然亦有实热,且涉及五脏六腑以及三焦等。关于治疗方法,历代医家对遗尿辨治之法各一,且治疗方法颇多,可从辨证论治的角度予以内外兼治,以此发挥中医学独到的治疗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