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关键词共现与社会网络分析法的国内智慧出版研究热点分析

2023-11-28 10:44严佳馨隗静秋
出版与印刷 2023年5期
关键词:人工智能智慧节点

严佳馨 隗静秋

摘要:分析国内智慧出版研究热点,为中国出版智慧化转型研究提供参考。文章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中2013—2023年与智慧出版相关的428篇论文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关键词共现与社会网络分析法,运用BICOMB等多个软件工具,通过统计高频关键词词频、生成关键词共现网络可视化图谱、关键词聚类可视化图谱等对我国智慧出版领域的研究热点进行分析。研究发现,2013—2023年国内智慧出版研究主要围绕传统出版转型策略研究、智能技术应用及伦理探讨、智慧出版内涵研究三方面展开,并根据当前我国智慧出版研究现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

关键词:智慧出版;智慧化转型;智能技术应用;关键词共现;社会网络分析

D01:10.19619/j.issn,1007-1938.2023.00.066

作者单位:1)温州商学院传媒与设计艺术学院;2)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一、引言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出版业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在技术的推动下,数字出版迎来了新发展,智慧出版的概念应运而生。2022年 4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印发《关于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1]提出加快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构建数字时代新型出版传播体系。2022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2]明确提出到“十四五” 时期末,基本建成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立体覆盖的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出版业是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重要阵地,这些文件的出台为出版业的发展以及出版专业的学术研究提供了方向指引。在这一背景下,有关智慧出版

的研究成为出版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智慧出版被认为是传统出版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刘平等[3]将“人工智能+出版”这一出版形态定义为智慧出版模式。汪全莉等[4]81 认为智慧出版是指出版机构主动将出版产业链与智能化技术深度融合,进而更新出版理念、优化出版流程、创新出版内容和服务、重塑客户关系管理体系,实现出版产业链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出版生态的社会化和知识服务的个性化。一些学者对智慧出版的特征进行分析,认为其呈现出数字化、网络化、个性化和电子化的发展特征,其中数字化是智慧出版的基础,[5]7-8网络化拓宽了出版渠道,[6]电子化实现了出版新模式,[7]针对不同用户,提供个性化内容和服务成为未来智慧出版发展的重要趋势。[8]22

上述学者有关智慧出版的探讨强调其技

术属性,关于出版本身对社会思想的引领作用,以及价值传承的文化属性等方面的探讨相对薄弱。对此,学者覃周亚等[9]对智慧出版的定义做了更全面的描述,认为“智慧出版指的是以智慧发展理念布局出版发展方向,用战略思维统筹出版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制度创新、体制创新和理论创新打造全新的出版生态环境,以新的信息与通信技术为支撑实现智能化生产向智慧化生产迈进,为人民提供优质出版产品和出版服务,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等的出版模式”。

智慧出版概念内涵的厘清为智慧出版研究奠定了基础。可以发现,近年来关于智慧出版主题的研究数量不断增加,成为出版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尝试突破传统的文献计量方法,在对研究动态和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的基础上,厘清国内智慧出版研究的整体发展脉络,分析现有研究成果,探寻未来研究趋势,为我国出版智慧化转型研究提供参考。

二、研究设计

1.数据来源

随着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出版业也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朝着智能化发展,而出版智能化又进一步促进了出版智慧化转型升级。基于此,有部分学者认为智能出版是智慧出版的狭义概念,因此本文选择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为数据来源,选取“‘智能出版'or‘智慧出版'”为主题词进行检索,期刊类型限定为“全部期刊”,检索时间跨度设置为2013—2023年,共获得499篇文獻。 通过人工复核删除与研究主题不符、信息残缺的文献,剔除新闻报道、广告等非学术性

文章,最终得到428篇文献作为研究样本数据,将其保存为NoteFirst格式并全部下载。

2.研究方法及工具

(1)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关键词共现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

关键词共现分析是一种通过计算关键词、主题词来分析文献集所代表学科中各主题之间关系的方法。[10]两篇文章如果有两个以上的相同关键词,则认为这两篇文章在研究主题的概念、理论或方法上是相关的,内容是相近的。[11]而关键词节点之间的关系远近可代表主题间的亲疏关系,关键词节点之间连接的次数可反映其热度。[12]关键词共现分析寻找的是已有研究集中关注的主题,反映的是在趋势形成之后的焦点,适合用来寻找新兴学科范式。[13]惠特克(John Whittaker)认为,关键词共现分析可有效把握学科增长点和突破口,进而带来学科上某种创新的发现。[14]

社会网络分析是一种社会学的研究方法,起初重点关注行动者之间的关系数据,多应用于组织管理学,[15]随后研究者发现词与词之间的关系,也可用社会网络分析法进行分析,通过聚类、知识图谱、多维尺度分析等可视化方法将词与词之间的关系属性呈现出来,从而揭示研究热点、研究主题特征、演进趋势等。

(2)研究工具

本文选择 BICOMB2.02、Ucinet 6、Gephi 以及SPSS 22.0作为研究的分析技术工具。其中,使用BICOMB2.02进行期刊文献关键词提取及“高频关键词共现矩阵”构建;使用 Ucinet 6进行“高频关键词共现矩阵”中介中心度测算;使用Gephi进行“高频关键词共现矩阵”的可视化呈现;使用SPSS 22.0计算生

成“高频关键词共现矩阵”的相似矩阵,为多维尺度分析提供数据基础。

三、研究过程与分析

1.高频关键词与共现矩阵构建

基于428篇有关智慧出版的研究文章,使用BICOMB 2.02提取論文的关键词,合并同义关键词,最终共得到835个关键词。为保证效度,剔除与“智慧出版”这一研究主题低关联的关键词,根据普赖斯(George Price) 定律,测定出关键词高频阈值为5,将词频在5次以上的高频关键词划定为本研究数据分析源,共计27个。(见表1)

表1中的关键词在目前国内智慧出版主题相关论文中出现频次较高,能够较大程度反映智慧出版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中出现频次最高的关键词是“人工智能”,频次为183,

可以看出人工智能技术是智慧出版研究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出现频次较高的关键词还有“数字出版”“智能出版”“融合发展”“出版业”,分别为91、87、75、74。

研究借助BICOMB 2.02软件,生成27 X 27 的高频关键词共现矩阵记录节点间的连接情况,作为社会网络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的数据基础。表2为高频关键词共现矩阵(局部),矩阵中的数据代表两关键词在研究中共同出现的次数,如“数字出版”行与“人工智能”列交叉单元格中显示为35,表示“数字出版”和“人工智能”这两关键词共同出现在 35篇样本文献中。

2.智慧出版研究热点挖掘

中介中心度(betweeness centrality)测量的是一个点在多大程度上位于图中其他“点对” 的“中间”,通常为衡量某个节点(actor)网

络影响力、控制力的指标。[16]一个节点的中介中心度越高,其在网络中的连接程度就越强,影响力越大。通过对高频关键词共现网络中介中心度的计算排布,能够有效挖掘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

将上文中已生成的高频关键词共现矩阵置入Ucinet软件,得出高频关键词共现网络中节点中介中心度情况。(见表3)经测算,“人工智能”节点中介中心度最高,为0.57,远高于其他节点,说明该节点在网络中居于高度核心位置,诸多其他节点都与其存在联系,需要通过该节点达成共现关系,即“人工智能”节点对其他节点具有高度影响力和控制力。此外“智能出版”“数字出版”“融合发展” “出版业”等节点的中介中心度也较高,分别为0.28、0.26、0.21、0.20,说明这几个节点位于共现网络的次中心位置,对网络中其他节点也具有一定影响力。上述结果体现出“智慧出版”与“智能出版”“数字出版”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是数字出版和智能出版发展的高级阶段,是出版业融合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为揭示智慧出版相关主题研究的热点,本研究将高频关键词共现矩阵置入Gephi软件中,生成智慧出版关键词共现网络可视化图谱。(见图1)图中节点大小及字符标签大

小与中介中心度相关,中介中心度越高,节点及标签字符越大,该节点对网络的控制力也越强,反之亦然;节点间连线粗细与加权度相关,加权度越高,节点间线条越粗,节点之间关系越密切,反之亦然。

3.智慧出版研究主题确证

为进一步挖掘27个高频关键词之间的潜在关系,完成由研究热点到研究主题的聚焦,本研究使用SPSS 22.0,利用Ochiai系数将高频关键词共现矩阵转换为相似矩阵,利用关键词之间的相似程度实现主题聚类。表4为高频关键词相似矩阵(局部),矩阵内数值越接近1表示关键词间相似度越高,研究主题或内容越为接近,反之亦然。

将“高频关键词相似矩阵”置入SPSS 22.0 中,生成智慧出版研究关键词聚类可视化图谱。(见图2)基于“距离越近的关键词间关联越大,高度相似的关键词可聚类为同一类团”[17]的原则,可以将图2中的关键词归为以下3类主题:A聚类为“传统出版转型策略研究”,包含“传统出版”“技术赋能”“数字出版” “场景”“知识服务”“数字化转型”等节点; B聚类为“智能技术应用及伦理探讨”,包含

“AIGC” “ChatGPT” “智能出版” “技术伦理” “智能阅读”“内容生产”“出版流程再造”“机械学习” “5G技术”等节点;C聚类为“智慧出版内涵研究”,包含“出版业” “图书出版” “大数据”“人工智能”“融合发展”“教育出版” “融媒体”“智慧出版”“学术出版”“科技期刊” 等节点。

四、近十年智慧出版研究热点讨论及分析

结合高频关键词共现表和关键词聚类结果,发现近十年智慧出版研究主要围绕以下

三方面展开:传统出版转型策略研究、智能技术应用及伦理探讨、智慧出版内涵研究。

1.传统出版转型策略研究

关于传统出版转型策略的研究主要涉及传统出版数字化转型现状、存在问题的分析、应对策略的提出等方面。

信息化时代,传统出版行业面临着数字化转型的挑战。在出版行业的转型升级中,知识服务是当前行业转型的新兴方向,[18]场景重塑是产业消费模式升级的关键一环。[19]

在出版业变革与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如出版创新观念不足、[20]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融合难以深入、[21]数字出版复合型人才缺乏[22]等。针对这些现实问题,一些研究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转型策略,例如,立足社会责任大框架之下积极进行商业模式创新;[23]技术层面关注新兴技术赋能传统出版;[24]观念层面关注知识供给侧意识转变,以知识服务创新行业生态。[8]22

值得说明的是,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出版仍然对人类的知识创新、文化塑造和思想传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25]需要在智慧出版理念引导下,推动出版生态的社会化转向,[4]81同时注重用户参与和反馈,以用户智慧反哺出版发展,实现多元主体协作知识生产过程,以用户思维重视知识提炼与价值判断,革新出版生产体系,从而实现出版生态深层转型与重塑。[26]

2.智能技术应用及伦理探讨

关于智能技术应用及伦理的探讨主要围绕人工智能时代下新兴技术在出版行业的应用展开,并分析这些技术对出版行业带来的影响与变革。

出版是关注内容生产与传播的行業,新兴技术影响出版内容的生产与传播。在内容生产方面,智能内容生成技术在出版行业的应用成为学者较为关心的问题,已有研究探讨ChatGPT等人工智能技术软件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进行深度学习,在图书内容生成、智能创作等方面带来创新,[27]以及更广阔视域下,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带来的内容生产逻辑的转变为出版研究与实践带来的深远影响。[28]在内容传播方面,已有研究聚焦新兴技术对用户内容获取带来的改变,如关于新兴技术赋能智能阅读带来的多感官体

验。[29]此外,亦有学者关注人工智能对传统出版流程的革新,认为现代出版要以“出版+ 人工智能”作为融合发展的抓手,并从选题策划、编辑加工、生产印刷、图书营销等出版流程进行智能再造,促进出版高质量发展。[30]

随着新兴技术在出版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化,越来越多学者围绕技术伦理进行反思。 例如,一些研究指出随着人工智能介入内容生产,导致主体模糊而引发版权问题、学术创新问题、伦理歧视问题等。因而一味侧重智能技术层面的升级迭代,会造成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失衡,[5]9须探索技术的应用与伦理失范之间的可能通路。[31]

3.智慧出版内涵研究

关于智慧出版内涵的探讨主要围绕对“智慧出版”概念的厘清展开,并涉及智慧化理念对出版行业的引领研究。[32]

概念的厘清有助于为“智慧出版”正本清源,也为出版数字化向出版智慧化发展指明方向。智慧出版概念一经提出便引发了国内对相关概念、内容的讨论。关于智慧出版,大部分研究都强调技术在智慧出版中的重要性,强调智慧出版的技术属性,例如认为智慧出版是数字出版的高维发展形态,是出版机构将智能化技术与传统技术有机结合;[33] 认为智慧出版可以深度利用信息数据,使数据上升为“智慧”;[34]认为智慧出版是随着数字技术更新迭代而出现的新型出版模式,可以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场景化、多维度和持续性的知识服务。[35]但随着技术与出版业的不断融合,以及出版智能化转型的阶段性实现,一些研究在重视智慧出版技术属性的基础上,也开始关注出版机构的社会属性、文化属性、人文属性,重视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4]81

智慧化理念对出版行业的引领体现为对 5G、大数据技术等新兴势能在出版领域的善用具有指导意义。但不可否认的是智慧化理念的影响研究目前仍限于教育出版、学术出版、科技出版等专业出版领域,对整个出版行业的涵盖并不全面,对行业整体格局建设的探讨也乏善可陈。未来关于智慧化理念的普适性的探讨值得关注。

五、研究展望

通过分析发现智慧出版领域现有研究成果集中在形态研究、效果研究方面,关于用户分析的研究乏善可陈。

关于智慧出版的形态研究是目前研究的重点内容。麦奎尔(Denis McQuail)曾指出,有关新媒介的研究往往会先集中在形态研究上,[36]这较好地回应了目前智慧出版研究领域侧重形态研究的现状。形态研究包含传统出版转型模式研究和新技术在出版领域的应用研究,前者的研究内容针对传统出版转型过程中的形态优化升级,后者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伴随新兴技术应用诞生的新平台形态等。 在今后的研究中,关于智慧出版的形态研究仍会是需要继续深入探讨的话题。

关于智慧出版的效果研究大部分关注的是出版领域新技术应用带来的影响与效果。 例如,智慧出版对内容创新和多样性的影响,包括融合媒体形式的发展、[37]跨领域内容的合作和创新,[38]以及智能化个性定制内容推荐效果[39]等;数据技术对出版行业决策和运营效率的提升,包括数据驱动的市场预测、销售优化、内容生产流程的改进等。关于出版效果的研究也是未来研究的一个重点。

对用户特征、需求的关注有助于推动以人为本的信息理念进一步贯彻。目前有关用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知识服务这一智慧出版

领域的细分方向上,且多聚焦于对知识服务行业的目的性分析上,即通过调研满足不同用户的信息需求,实现出版运营模式的创新,最终实现营收增长。满足人民对信息的需求是智慧出版能够迅速发展的关键,也是出版转型升级的根本。因此关于用户的研究不能仅停留在知识服务这一方向上,也不能局限于对用户特点和需求的分析,今后可加强对用户深入的信息行为、心理感知等方面的探讨。关于用户间如何通过互动协作实现知识生产的社会化转向也值得关注。

六、结语

本研究在提取国内智慧出版相关研究高频关键词的基础上,运用关键词共现分析、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直观呈现2013—2023年智慧出版的研究情况。通过研究样本可以发现,智慧出版研究高频关键词主要包括“人工智能” “数字出版”“智能出版”“融合发展”等。通过聚类分析进一步概括出智慧出版研究的三个热点主题:传统出版转型策略研究、智能技术应用及伦理探讨、智慧出版内涵研究,并对这三类主题展开了讨论与分析。这一研究结论可对以往关于智慧出版的小样本研究综述提供补充,一方面对国内智慧出版研究现状进行宏观总结,另一方面也对未来研究的热点方向予以预测,为今后的学术探索奠定基础。

同时本文也存在一定不足。第一,为保证共现网络效度计算,本研究对关键词有所筛选,今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需不断迭代提高模型算力,尽可能利用全样本展开研究。第二,本研究仅选取国内智慧出版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对国外成果缺乏关照,今后可考虑进行国外研究成果分析及国内外研究成果对比,以得到更为全面的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印发《关于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EB/OL] (2022-04-24)[2023-09-20].https:// www.gov.cn/xinwen/2022-04/24/content_5686923.htm.

[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EB/OL].(2022-05-22) [2023-05-31].https://www.gov.cn/zhengce/2022-05/22/ content_5691759.htm.

[3]刘平,杨志辉.人工智能构建科技期刊智慧出版模式[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9,30(5):462-468.

[4]汪全莉,陈瑞祥,韩育恒,等.智慧出版:内涵阐释、生成背景及应用路径[J].传播与版权,2020,91(12):81- 84,109.

[5]余人,萧荣璇.技术融合助推出版高质量发展:从智能出版到智慧出版[J].编辑学刊,2023(4):6-12.

[6]杨云红.万物互联与人工智能在智慧出版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传媒科技,2022(12):111-114.

[7]杜都,赖雪梅.5G时代出版新业态与新模式探析[J]. 出版广角,2019(17):15-17.

[8]袁小群,康琪瑶.数智赋能智慧化出版知识服务研究[J].出版科学,2023,31(2):21-28.

[9]覃周亚,杨海平.智慧出版内涵及相关概念辨析[J]. 中国出版,2023(8):7-12.

[10]吴晓秋,吕娜.基于关键词共现频率的热点分析方法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2,35(8):115-119.

[11]董伟.国内近十年数字图书馆领域研究热点分析—— 基于共词分析[J].图书情报知识,2009(5):58-63.

[12]殷沈琴,张计龙,任磊.基于关键词共现和社会网络分析法的数字图书馆研究热点分析[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1,29(4):25-30,38.

[13]李武,董伟.国内开放存取的研究热点:基于共词分析的文献计量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0,36(6): 105-115.

[14]WHITTAKER J.Creativety and conformity in science: title,keywords and co-word analysis [J].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1989(19):473-496.

[15]黎耀奇,谢礼珊.社会网络分析在组织管理研究中的应用与展望[J].管理学报,2013,10(1):146-154.

[16]魏瑞斌.社会网络分析在关键词网络分析中的实证研究[J].情报杂志,2009,28(9):46-49.

[17]张瑞红.国内甲骨文研究热点、主题聚类及研究状况分析——基于共词和社会网络分析视角[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8(6):31-38.

[18]沈军威,杨海平.国内出版领域知识服务研究现状分析[J].中国出版,2019(20):36-40.

[19]万安伦,王剑飞.虚拟出版消费模式重构:产品转型、场景重塑、路径变迁[J].科技与出版,2019(11):100-103.

[20]刘捷.网络时代传统出版业的生存困境与发展出路[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0(6):150-156.

[21]谭利彬.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融合共赢发展之路径探析[J].传播与版权,2023(15):73-75.

[22]冯思然.我国数字出版人才队伍建设探析[J].出版与印刷,2022(1):9-14.

[23]吴凤颖,方贤洁.出版深度融合视阈下的科技期刊商业模式创新[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3,34(3):325-332.

[24]詹明瑜.加速新兴技术融合应用,推动图书出版业创新发展[J].出版广角,2020,(18):32-34.

[25]徐诗荣.深度融合背景下的图书出版生态[J],中国出版,2020,497(24):47-53.

[26]罗学科,黄莹.出版人工智能赋能:内容生态重塑与产消图景互构[J].中国编辑,2022(2):27-31.

[27]吴炜华,黄珩.智能创作、深度融入与伦理危机—— ChatGPT在数字出版行业的应用前景新探[J].中国编辑,2023(6):40-44.

[28]周荣庭,周慎.AIGC+Web3.0:面向未来的出版多模态融合[J].中国出版,2023(10):3-9.

[29]靳淑敏.少儿智能图书的多感官内容设计和组合式体验营销[J].出版广角,2021(19):65-67.

[30]刘超,唐学贵.智能出版:出版内部流程的智能再造[J].出版广角,2021 (13):26-28.

[31]蒋雪颖,刘欣.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下的学术生产与出版:变革、失范与路径[J].数字图书馆论坛,2023,19(5):64-71.

[32]崔海教,朱丹紅.论智慧出版的六大关系[J],中国出版,2023(8):13-18.

[33]衣彩天.数字出版的成熟阶段:智慧出版[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0-06-10(3).

[34]朱本华,温优华.科技期刊智慧出版的实现路径探讨[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9,30(H):1177-1182.

[35]张鑫,马克秀,宋来鹏,等.智媒时代海洋科普期刊智慧出版的发展路径探究[J].编辑学报,2021,33(6): 625-629.

[36]麦奎尔.受众分析[M].刘燕南,李颖,杨振荣,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7]劉震.5G技术下的出版内容服务创新路径[J],中国传媒科技,2020(12):26-28.

[38]袁萱.基于动漫IP的数字出版跨媒体模式发展研

究[J].出版广角,2020(14):25-28.

[39]刘向鸿.融媒时代出版社如何借助新媒体提升核心竞

争力——以人民文学出版社微信公众号为例[J].传媒,2019(17):40-42.

Analysis of Research Highlights in Smart Publishing in China Based on Keyword Co-occurrence and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YAN Jiaxin1)KUI Jingqiu2)

Abstract:This study analyzes the research highlights of smart publishing in China,and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research on the smart transformation of China's publishing.This study selects 428 papers related to smart publishing from the 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database from 2013 to 2023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 Based on the keyword co-occurrence and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methods,using multiple software tools such as BICOMB,this study analyzes the research highlights in the field of smart publishing in China by analyzing the high-frequency keyword frequency and generating the keyword co-occurrence network visualization graphs and the keyword clustering visualization graphs.It is found that from 2013 to 2023,domestic research on smart publishing mainly focuses on three aspects:the traditional publishing transformation strategies,the exploration of intelligent technology applications and ethics,and the connotation of smart publishing.Finally,the article provides prospects for the future research based on the current status of smart publishing research in China.

Keywords:smart publishing;smart transformation;application of intelligent technology;keyword co-occurrence;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Author Affiliation:1) School of Media and Design Art,Wenzhou Business College;2) 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Zhejiang

猜你喜欢
人工智能智慧节点
CM节点控制在船舶上的应用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lectronic equipment usage distance for common users
基于AutoCAD的门窗节点图快速构建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
抓住人才培养的关键节点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