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红梅, 李剑
(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广东广州 510006)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下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Nm)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皮肤瘀点或瘀斑、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大约10%~20%的幸存者残留有听觉损伤、智力障碍等严重的后遗症[1]。流脑作为一种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传染病,已经被研究了超过两个世纪,至今依然是全球公共卫生领域面临的挑战。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曾发生3 次全国性流脑疫情,发病率最高达403/10 万[2]。2021 年9 月,全球传染病疫情风险监测报告显示,死亡病例数位于前5位的传染病分别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疟疾、霍乱、流脑和登革热,其中流脑病死率达到15.8%[3]。尽管对此病现在已经有一些有效的防治措施,但它作为一种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常见急性传染病,仍然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一旦发生流脑疫情,快速有效控制和预防仍存在挑战。
文献计量学是以文献体系和文献计量特征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学、统计学等计量方法,研究文献情报的分布结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和定量管理,并进而探讨科学技术的某些结构、特征和规律的一门学科[4]。文献计量学在协助研究人员整理研究轨迹、挖掘学科前沿、寻找研究热点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已广泛应用于传染病研究。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学和可视化方法,从文献的发表数量、主要作者、主要机构、期刊来源、引文和关键词等方面总结流脑相关的研究,旨在梳理研究过程和前沿,为研究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1.1 文献数据来源与检索本研究的文献数据来源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根据CNKI的检索规则,以篇名、关键词、摘要为检索入口,采用“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或“流脑”为检索词,检索时间跨度设定为1900 年1 月1 日至2021 年12 月31 日。为避免由于数据库更新而产生偏差,所有文献资料检索时间于2022年10月10日进行。
1. 2 文献数据的筛选文献数据采用电脑检索后,再通过人工阅读分析文章的题目、摘要、具体内容,排除与流脑无关的文章。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对检索所得的文献数据和信息均全部予以记录并保存为txt.和xlsx.文档。采用微软Excel 进行文献数据的描述性分析(如每年的文献发表数量、被引用次数最多的文献等)。采用CiteSpace 生成可视化图,并对被引突现最强的关键词进行分析,总结与流脑相关的研究热点和前沿。
检索得到最早刊发流脑相关文献是在1953年。共获得1953年到2021年期间发表的2 959篇符合检索要求的文献,排除与研究主题相关性不大和重复性文献24篇,共纳入有关流脑研究的文献2 935篇。
2. 1 年度发表文献量分析从1953 年到2021 年的近70 年间,在1953 年发表了3 篇流脑研究文献后,文献量开始波动上升,在2006 年达到高峰,之后开始波动下降,结果见图1。由图1 可知,流脑研究大致可分为3 个阶段:1953-1976 年是流脑研究的初始阶段,文献的发表数量还较少,总数为220 篇,平均每年约为9 篇;1977-2006 年是流脑研究的发展阶段,文献数量为1 679 篇,平均每年约为56 篇;2007-2021 年是流脑研究的衰退阶段,文献数量为1 036篇。
图1 1953-2021年流脑文献年度发表量的分布Figure 1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annual publication quantity of the articles about epidemic cerebrospinal meningitis in the year of 1953 to 2021
2. 2 作者和研究机构分析在1953-2021 年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发表流脑文献最多的机构,发文量居前10 位的作者中有4 位来自该机构。其次是各省/市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安徽省合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靳玉惠和王晓萍是流脑研究领域中颇具成效的研究作者。河南省卫生防疫站和解放军第302医院也是流脑研究的重要机构。1953-2021年流脑文献发表量居前(≥20篇)的作者及机构的分布情况见表1、表2。
表1 1953-2021年发表流脑相关文献≥20篇的作者分布Table 1 The distribution of authors with the publication quantity of the articles about epidemic cerebrospinal meningitis being or over 20 in the year of 1953 to 2021
表2 1953-2021年发表流脑相关文献≥20篇的研究机构分布Table 2 The distribution of research institutions with the publication quantity of the articles about epidemic cerebrospinal meningitis being or over 20 in the year of 1953 to 2021
2.3 文献期刊分布在1953-2021年间,《疾病监测》《中国疫苗和免疫》《河南预防医学杂志》《现代预防医学》是刊发流脑研究文献的重要刊物。刊发文献超过40 篇的期刊有9 种,共载文556 篇,占总文献量的18.94%,结果见表3。在流脑研究的初始阶段,《中华内科杂志》是这一时期刊发流脑研究文献的重要期刊;在流脑研究的发展阶段,《河南预防医学杂志》是这一时期发表文献最多的期刊;在流脑研究的衰退阶段,《中国疫苗和免疫》和《现代预防医学》是刊发流脑研究文献的主要刊物。
表3 1953-2021年发表流脑相关文献≥40篇的期刊分布Table 3 The distribution of journals with the publication quantity of the articles about epidemic cerebrospinal meningitis being or over 40 in the year of 1953 to 2021
2. 4 引文分析1953-2021 年被引次数最多的前10 篇流脑文献中,被引用最多的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流行病学监测与预防”。在最近10年内的高被引流脑文献分别是“中国2006~2014 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例菌群分布特征及变迁趋势”和“中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变异趋势”。具体结果见表4。
2.5 关键词分析20世纪60年代之前,聚类关键词“休克型”“双球菌”“带菌率”“发病率”“石决明”先后出现,此阶段的研究热点主要在健康人群、临床分析、病死率、暴发型等方面,整体发文量较少。20 世纪60 年代至90 年代之间,聚类关键词“流脑”“流脑疫苗”“免疫效果”出现,发文量渐增,此阶段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抗体水平、流行病学、监测方面。结果见图2。
图2 1953-2021年流脑研究文献关键词聚类线图Figure 2 Line graph of the clustering results of the keywords in the articles about epidemic cerebrospinal meningitis in the year of 1953 to 2021
1985 年出现的“流脑疫苗”的突现强度最大,持续时间最长,流脑疫苗在长时间内受到学者的重视。突现强度较大的关键词“休克型”和“监测”分别在早期(1974-1992)和晚期(2006-2015)的一定时间内受到重视。2006 年以来,“流行病学”“健康人群”“奈瑟球菌”“疫苗”成为国内学者研究热点问题。见图3。
图3 1953-2021年突现强度居前22位的流脑文献关键词分布Figure 3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top 22 keywords with the strongest citation bursts in the articles about epidemic cerebrospinal meningitis in the year of 1953 to 2021
2.6 中医药文献分析中医研究流脑的文献成果在CNKI 中收录虽不多,但中医界对流脑的研究一直未中断。在1953-2021 年发表的流脑研究中,CNKI 共收录了中医研究流脑的文献83 篇,收录的第一篇中医研究流脑的文献是关于流脑的中医证治研究。1959-1960 年流脑的中医药文献量达到高峰,1977 年出现第二次高峰。此后,中医研究流脑的文献量呈波动状态。结果见图4。
图4 1953-2021年流脑中医研究文献发表量的分布Figure 4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annual publication quantity of the articles about the research of epidemic cerebrospinal meningitis with traditional Chiense medicine in the year of 1953 to 2021
1960 年《中医杂志》发表的“九种中药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带菌者973例疗效观察”是被引用最多的文献,其次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脑5例总结”。最近5 年内的高被引文献分别是“离合之间:新中国第一次流脑疫情与中西医防治”和“基于数据挖掘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中医用药规律研究”。结果见表5。
表5 1953-2021年流脑中医研究中居前10位的高被引文献Table 5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leading 10 frequently-cited articles about the research of epidemic cerebrospinal meningitis with traditional Chiense medicine in the year of 1953 to 2021
由关键词共现图(图5)可知,“石膏”“中草药”“中西医”等是中医防治流脑研究的关注重点。
图5 1953-2021年流脑中医研究文献的关键词共现图Figure 5 The co-occurrence graph of the keywords in the articles about the research of epidemic cerebrospinal meningitis with traditional Chiense medicine in the year of 1953 to 2021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Nm)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Nm 又被称为脑膜炎双球菌,根据其荚膜多糖的抗原结构,Nm 可分为12个血清群,其中A、B、C、W和Y血清群占绝大多数。
自1955 年将流脑列入法定报告传染病以来,我国流脑文献量在20 世纪50 ~70 年代出现的高峰与我国在这一时期曾先后发生过3次全国性流脑大流行相吻合。3 次流脑大流行病原体均为A 群Nm。自1985 年开展大规模流脑A 群疫苗接种之后,流脑的发病率持续下降,未再出现全国性大流行[5]。但在2004-2006 年,我国有15 个省市报道了C 群流脑病例,A 群菌株患者由62%下降到30%,而C 群菌株患者则由38%上升到66%[6],流脑文献量在2006 年达到了最高峰。2008 年,随着中国免疫策略的改变,在儿童免疫规划程序中增加了A、C 群多糖脑膜炎球菌疫苗,有效控制了C 群流脑的流行[7],流脑文献量逐年下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流脑研究的重要机构。该机构主办的《疾病监测》和《中国疫苗和免疫》是流脑研究发文量最多的刊物。该机构的研究人员邵祝军、李艺星、尹遵栋是流脑研究领域最活跃的研究人员。10 大高被引流脑文献中,有2 篇分别来自《疾病监测》和《中国疫苗和免疫》,其中最新的高被引文献来自《中国疫苗和免疫》。以上反映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流脑研究领域的权威和高度关注。
从关键词聚类图和引文检测来看,流脑的疫苗、病原体、发病率和病死率是流脑研究中不断引起关注的领域,而流行病学、健康人群、奈瑟球菌和疫苗是未来的热门研究趋势。疫苗始终是流脑研究的热点和重点。流脑的病原体Nm 是以人类为唯一宿主的病原菌,健康人群携带率为10%~15%[8],因此开展健康人群注射流脑疫苗以减少发病率和死亡率至关重要。20 世纪我国流脑主要以A 血清群Nm 流行为主,随着A 群Nm 疫苗的广泛使用,流脑的发病率显著下降。进入21 世纪以后,开始出现其他血清群Nm 引起的大规模流脑暴发疫情。从流脑文献的研究趋势可知,随着持续变化的流脑流行趋势,需要不断提高流脑的流行病学监测,以完善流脑疫苗免疫策略和免疫程序[7];在深入研究各血清群Nm 后,研发出免疫力更长、保护效果更好的可预防所有血清群流脑的通用性疫苗已成为未来流脑研究的重点。
1953 年是新中国中医政策调整的重要年份[9],《江西中医药》首次发表了潘佛岩的“中医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证治研究”。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重视发展中医药事业,中医药在传染病防治工作中日益发挥作用。在疫苗研发成功并广泛接种之前,在1958-1959 年和1966-1967 年的全国性流脑暴发流行中,由于中医和西医界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流脑的药物研究、临床治疗方案总结、中西医合作诊疗等方面均已取得显著成果[10]。文献研究[11]显示,石膏是治疗流脑的首选药物,石膏与其他药物组合出现的频率最高,以“石膏-大黄”为核心的组方具有一定的新药开发价值。
对流脑带菌者给予有效的中草药治疗可消灭传染源,如采取水煎剂作咽喉喷雾等,在流脑流行期间可作为个人局部预防用药的措施,而所应用的中草药需要不断的试验;针灸改善昏迷和剧痛等症状以及流脑后遗症,均取得不同程度的疗效,但机制尚不明确,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可见,中医药防治流脑具有丰富的经验,在防治流脑方面仍有较大的研究空间。回顾中医药防治流脑的历史、挖掘中医药治疗流脑的用药规律、总结中西医结合防治流脑的经验等,可为中医应对新发传染病提供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