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磊, 姜涛, 林晓东, 简婵, 刘欣,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广东广州 510405;2.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广州 510095;3.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广东广州 510405)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工作、生活方式的改变,现代社会人们更多需要从事长期伏案工作,颈椎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且有日益年轻化的趋势,中青年群体已成为该病的高发人群。颈椎病有多种类型,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最为常见。CSR 是指颈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压迫颈部神经根,出现上肢放射痛、麻木等临床表现[1]。其发病机制大多由于长期错误的颈部姿势以及颈部的过度劳累等因素影响,从而导致人体颈椎力学平衡的改变以及周围肌肉弹性、紧张程度的改变而引发本病。陈伟健等[2]发现,CSR 患者的颈部肌肉张力及刚度明显高于正常人;同时,颈部肌肉的张力及刚度升高会导致患者的疼痛明显增强及颈部功能下降。针对CSR的中医治疗,较多的临床文献报道针刺、艾灸等治疗CSR 疗效显著。而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耳穴压豆治疗CSR 也有独特疗效,尤其对于患者颈部疼痛症状,可起到较好的缓解作用。本课题组的前期研究发现,正常人与CSR 患者颈部肌肉张力及刚度存在差异;运用小针刀、穴位注射等多种方法联合治疗可降低CSR 患者颈部肌肉的张力和硬度。但干预因素过多,无法精确判断究竟是何种疗法发挥作用。基于此,笔者采用针刺治疗联合耳穴压豆与单纯针刺治疗相对比,以评价针刺疗法联合耳穴压豆对CSR 患者肌肉刚度与张力等指标的改善作用。
新型肌肉定量评估仪(Myoton PRO)是一种手持的肌肉功能评估仪器。检测时仪器垂直于肌肉,操作者给予一定的压力,当探头回缩至红线时保持稳定,引起肌肉的震荡,仪器通过对肌肉振动波幅信号的采集,以评估肌肉的弹性、张力、刚度。其中参数S值表示肌肉的动态刚度,这是肌肉的生物力学特性,表征了对收缩或使其初始形状变形的外力的抵抗力[3];F 值表示肌肉张力,D 值表示肌肉弹性,D 值越小,表示肌肉弹性越大[4]。既往Myoton PRO 多用于测量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恢复情况,以及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疗效评定,用于颈椎病治疗后肌肉各项参数变化的研究文献相对较少。基于此,本研究尝试采用Myoton PRO观察针刺治疗联合耳穴压豆与单纯针刺治疗对CSR患者颈部肌肉弹性、张力与刚度的影响。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1 研究对象及分组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9 月在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门诊部就诊且明确诊断为CSR 的60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采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字,将随机数字序列放入按顺序编码、密封、不透光的信封中,当确定患者符合入选标准后,按顺序拆开信封并将患者分配至观察组或对照组,每组各30例。
1.2 诊断标准参照第三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5]和《现代脊柱外科学》[6]中关于CSR 的诊断标准:①上肢出现放射状麻木、疼痛等不适,其范围与颈脊神经所支配的区域相同; ②压颈试验或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 ③影像学所见与临床表现相符合。
1.3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CSR的诊断标准;②年龄为18~65 岁,性别不限;③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
1.4 排除标准①合并有心脑血管等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 ②既往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③已接受其他相关治疗的患者;④不能正确理解和填写与研究相关的各种量表的患者; ⑤颈椎外病变所致以上肢疼痛为主的疾病患者;⑥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⑦依从性差,未按规定方案进行治疗,或自行加用其他治疗措施,从而影响疗效判定的的患者。
1.5 治疗方法
1.5.1 对照组 给予常规针刺治疗。取穴:所取腧穴为颈夹脊、风池、外关、曲池、合谷[7]。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后,颈夹脊用1 ~1.5 寸毫针,针尖向脊椎方向与皮肤呈45°~60°进针,进针深度为0.5 ~1 寸左右;风池穴用1~1.5 寸毫针,针尖向下颌骨方向,进针深度为0.5~1 寸左右;外关、曲池、合谷穴用1.5 寸毫针,进针深度为1~1.5寸;得气后捻转行平补平泻法,后留针30 min。隔3 d治疗1次。疗程为4周。
1. 5. 2 观察组 给予常规针刺联合耳穴压豆治疗。(1)针刺治疗同对照组。(2)耳穴压豆:采用王不留行籽行耳穴贴压治疗。主穴:颈椎、肝、肾、耳神门、皮质下;配穴:耳舟内的阳性反应点。操作方法:用75%乙醇消毒后,将王不留行籽贴敷至上述耳穴以及敏感点,并按压至耳部出现发热、酸、胀感为止。两耳交替使用,隔3 d 更换1次[8]。疗程为4周。
1.6 观察指标
1. 6. 1 颈部浅表肌肉疼痛程度评分 采用简化McGill疼痛问卷(simplified 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MPQ)评定颈部浅表肌肉疼痛程度,该问卷采用标有0~10 数字的一条直线,0 分代表无痛,10 分代表剧痛。患者根据自身疼痛程度选择相应的数字,然后由医生收集数据。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颈部浅表肌肉疼痛程度MPQ评分的变化情况。
1.6.2 胸锁乳突肌及上斜方肌的肌肉张力及刚度测量 采用Myoton PRO 测量,患者端坐位,测试者用黑色记号笔标记以下测量点:①上斜方肌(双侧):在C7 棘突和肩峰连线的中点,肌肉隆起处;②胸锁乳突肌(双侧):在从乳突到胸骨上切迹的1/2 偏下的肌肉突起明显位置。所有受试者于坐位放松状态下测量胸锁乳突肌及上斜方肌的肌肉张力及刚度值。测试者在同一定位点重复测试3 次,最后取平均值。
1.7 统计方法应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如性别等)用率或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2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观察组30例患者中,男11 例,女19 例;年龄18 ~65 岁,平均年龄(44.40±10.15)岁。对照组30 例患者中,男13 例,女17 例;年龄20~65 岁,平 均 年龄(46.37 ±11.40)岁。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2 2组患者治疗前后颈部浅表肌肉疼痛程度MPQ 评分比较表1 结果显示:治疗前,2 组患者的颈部浅表肌肉疼痛程度MPQ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4 周后,2组患者的颈部浅表肌肉疼痛程度MPQ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观察组对颈部浅表肌肉疼痛程度MPQ 评分的降低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1 2组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患者治疗前后颈部浅表肌肉疼痛程度MPQ评分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simplified 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MPQ)scores for the degree of pain in neck superficial muscl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分)
表1 2组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患者治疗前后颈部浅表肌肉疼痛程度MPQ评分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simplified 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MPQ)scores for the degree of pain in neck superficial muscl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分)
注:①,P<0.01,与治疗前比较;②,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例30 30治疗前4.83±1.20 4.53±1.30 0.920 0.350治疗后1.57±1.47①②3.20±1.69①-3.980 0.001, t值8.870 5.520, P值0.001 0.001
2. 3 2组患者治疗前后胸锁乳突肌及上斜方肌的肌肉张力和刚度比较表2~表5 结果显示:治疗前,2 组患者的胸锁乳突肌及上斜方肌的肌肉张力和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4 周后,2 组患者的胸锁乳突肌及上斜方肌的肌肉张力和刚度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观察组对胸锁乳突肌及上斜方肌的肌肉张力和刚度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表2 2组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患者治疗前后胸锁乳突肌的肌肉张力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muscle tone of the sternocleidomastoid muscl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Hz)
表2 2组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患者治疗前后胸锁乳突肌的肌肉张力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muscle tone of the sternocleidomastoid muscl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Hz)
注:①,P<0.01,与治疗前比较;②,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例30 30治疗前13.51±1.00 13.83±0.90 0.980 0.520治疗后11.47±0.90①②13.06±0.92①4.840 0.020, t值26.100 6.550, P值0.001 0.001
表3 2组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患者治疗前后上斜方肌的肌肉张力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muscle tone of the upper trapezius muscl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Hz)
表3 2组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患者治疗前后上斜方肌的肌肉张力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muscle tone of the upper trapezius muscl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Hz)
注:①,P<0.01,与治疗前比较;②,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例30 30治疗前20.05±2.21 21.33±2.78 1.970 0.650治疗后17.06±1.89①②20.24±2.52①5.520 0.001, t值18.910 8.940, P值0.001 0.001
表4 2组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患者治疗前后胸锁乳突肌的肌肉刚度比较Table 4 Comparison of muscle stiffness of the sternocleidomastoid muscle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N·m-1)]
表4 2组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患者治疗前后胸锁乳突肌的肌肉刚度比较Table 4 Comparison of muscle stiffness of the sternocleidomastoid muscle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N·m-1)]
注:①,P<0.01,与治疗前比较;②,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例30 30治疗前236.20±20.86 230.03±10.21 1.450 0.150治疗后211.10±16.82①②226.13±10.81①4.110 0.001, t值15.390 4.710, P值0.001 0.001
表5 2组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患者治疗前后上斜方肌的肌肉刚度比较Table 5 Comparison of muscle stiffness of the upper trapezius muscl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N·m-1)]
表5 2组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患者治疗前后上斜方肌的肌肉刚度比较Table 5 Comparison of muscle stiffness of the upper trapezius muscl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N·m-1)]
注:①,P<0.01,与治疗前比较;②,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例30 30治疗前373.07±36.93 386.13±30.38 1.490 0.140治疗后348.47±45.57①②381.30±31.23①3.250 0.020, t值8.860 4.860, P值0.001 0.001
颈椎的力学平衡对其生理活动和损伤机制具有重要意义,颈椎力学平衡的维持主要依靠内源性稳定以及外源性稳定。内源性稳定多指骨性结构在颈部所产生的作用,也就是静力平衡;外源性稳定指的是颈部的软组织所产生的作用,被称作动力平衡。动力与静力平衡同时作用在颈部,维持颈部的活动;如果某一个平衡被打破,颈部的力学平衡就会不复存在,从而产生疾病[10]。例如,髓核随着年龄增长,弹性变弱,从而抗压能力减弱,使颈椎稳定性受到影响[11],从而引起颈部肌肉张力及刚度升高,患者出现肌肉酸胀、疼痛。又如,若颈部姿势不当,颈部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将会影响颈部椎间盘的病理改变,从而又促进颈部肌肉的张力及刚度的升高,以此成为一个恶性循环[12]。无论是何种原因引起的颈椎病,造成神经根型颈椎病(CSR)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机械性压迫[13]。针对其治疗,现代医学主要采用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包括开窗减压、椎体摘除以及射频消融术,保守治疗有药物治疗、封闭疗法、牵引疗法等。其中,手术治疗存在风险高、术后康复时间长以及患者经济负担重等问题[14]。西医保守治疗疗效反复,效果不明显,故临床常与中医治疗相结合。
通过对CSR 发病机制的分析,可知筋骨平衡在颈椎病的防治中非常重要。中医学中虽无CSR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将其归属于中医“痹证”“项强”的范畴。颈椎病的病因常常是“骨错缝,筋出槽”,临床上常重视“骨”方面的问题,而忽略“筋”方面的问题[15]。《灵枢·经脉》曰:“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杂病源流犀烛·筋骨皮毛发病源流》曰:“筋也者,束节络骨,为一身之枢纽,利全身之运动者也”。可见筋为一身之枢纽,可约束骨骼,主全身之运动。元代程杏轩《医述》言:“骨为本,筋束骨,膜裹筋,脂固膜,肉卫脂,肌泽肉……一有伤缺则屋颓矣。”[16]由此可见,中医学中所认为的颈椎疾患多是筋骨两者所导致,也可以认为是肌骨所导致。古医籍中所论述的“肌”“筋”大致对应于现代解剖学中肌肉、肌腱、韧带等组织[17]。颈椎活动依赖于筋骨的共同作用,若筋骨有一方失去作用时,就会导致疾病的产生,故可将颈椎病理解为筋与骨的疾病。当筋不束骨时,骨关节会加速退变。例如,颈部椎间盘的退变,在骨退变的同时也会引起相关肌肉的代偿性改变,如此形成恶性循环;而强化肌或者筋的作用,能够有效减缓骨关节的退行性病变,从而发挥“筋束骨”的作用,使得筋骨之间得到平衡。也可将此与现代的力学平衡相对应:现代工作方式多是伏案工作,颈部姿势不良,颈部多呈前倾弯曲状态,导致颈部肌肉劳损,使得“筋”这一方的平衡失效,即对应为“筋出槽”,进而导致骨的退行性改变,即对应为“骨错缝”。
针对其筋骨失衡,中医治疗方案包括针灸、推拿、穴位注射、耳穴压豆等,但中医推拿治疗往往仅纠正患者骨性小关节紊乱,无法纠正患者的“肌”的失衡,导致患者症状反复[18];且推拿如施术者操作不当,或因患者的恐惧心理,往往无法配合施术者治疗,导致治疗后效果不佳。而针刺对于CSR 有确切疗效,可快速缓解疼痛症状[19],但缺少其对肌肉各项指标作用的研究报道。本项研究针对其对肌肉刚度与张力的改变,论证针刺治疗联合耳穴压豆对CSR 患者颈部肌肉的改善作用。结果显示:通过新型肌肉定量评估仪(Myoton PRO)的测评,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胸锁乳突肌及上斜方肌的肌肉张力和刚度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观察组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或,P<0.01)。同时,2 组患者治疗后的颈部浅表肌肉疼痛程度简化McGill疼痛问卷(MPQ)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观察组的降低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表明针刺疗法联合耳穴压豆及单纯针刺疗法均能改善CSR 患者颈部肌肉的张力与刚度,缓解患者的局部疼痛症状,但以联合治疗的改善作用更明显,进而也表明了耳穴压豆能够有效降低颈部肌肉的刚度以及张力,与针刺治疗有叠加效应。本研究结果发现,针刺疗法联合耳穴压豆与单纯针刺治疗均能改善患者颈部肌肉疼痛,但单纯常规针刺治疗效果以及对疼痛的改善程度低于针刺疗法联合耳穴压豆;证实了耳穴压豆治疗基于全息理论,在针对颈肩腰部的镇痛方面疗效确切,能通过改善局部肌肉痉挛而发挥治疗作用[20]。而对于单纯耳穴压豆改善颈项部肌肉张力、刚度的研究较少,后期将针对单纯耳穴压豆进行长期研究观察。
综上所述,针刺治疗联合耳穴压豆与单纯针刺治疗均能改善CSR 患者颈部上斜方肌与胸锁乳突肌的刚度与张力,减轻患者的颈部疼痛症状,从而纠正患者的“筋出槽”的状态,进而调整了患者的脊柱力学平衡,符合中医“筋束骨”理论,证明强化筋的正向作用可改善或者减缓骨节所产生的疾病,从而有利于达到“筋骨平衡”的状态[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