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珏 冉晖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柳州 545001)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为广西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广西紧邻东南亚、背靠大西南,是连接东盟和中国的天然桥梁,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和发展潜力。西部陆海新通道北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协同衔接长江经济带,将成为西部贸易输出与商品流通的关键通道,有力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物联网,建设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降低物流成本。2022 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要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因此,做好交通物流领域金融支持与服务,推动交通物流提档升级,帮助市场主体健康发展,是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的重要体现。物流金融能够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良性融合,同时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为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提供坚实保障(韩刚和农一鑫,2022)。当前,广西物流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物流金融作为支撑物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对于推动广西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促进区域繁荣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物流金融服务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体系建设和物流金融模式探索。王景敏(2019)指出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地区的涉外行业企业应积极培育外贸竞争力,从成本优势向质量优势、品牌优势、技术优势转变,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培育自主品牌,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同时还应注意防范可能存在的投资、跨境物流和电商等外贸风险。农一鑫(2023)提出建立绿色融资通道,结合区域特点与产品特色,开展针对性金融业务,协同各地区加强信用环境建设,健全与港口投资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完善物流单证的物权属性认定的法律法规,以构建更具韧性、协同性、智能化和现代化的港口物流服务体系。罗树昭(2022)提出将区块链物流金融平台嵌入各类工业物联网和数字经济平台,可有效整合贸易流、信息流、货物流、资金流,实现“四流合一”,以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成本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总结以上研究,目前我国物流金融发展还不够成熟,物流金融服务模式和业务都存在创新改进的空间(吴光豪,2020),广西物流金融服务存在着服务水平不高、服务种类单一、风险控制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制约了广西物流业的发展,也影响了广西经济的整体竞争力。本文的创新性体现在:一是在系统调研的基础上,分析总结西部陆海新通道背景下广西物流金融服务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二是提出更具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建议,如基于区块链技术建设广西物流中小企业征信框架,实现征信多源追溯,实现有效监管,提升物流企业信用表现;三是针对性地提出建立行业标准化操作规范,构建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提升广西物流金融服务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019 年8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是深化陆海双向开放、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重要举措,由此,广西物流业得到快速发展。根据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2 年广西货物运输总量21.33 亿吨,货物运输周转量5172.95 亿吨公里,同比增长6.0%;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5.68亿吨,同比增长2.0%,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1.69 亿吨,同比增长0.3%;港口集装箱吞吐量827 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4.8%。与此同时,广西的物流园区和集散中心逐步发展,建成南宁国际陆港物流园、柳州河西工业现代物流园区、北海综合物流园区等大型物流园区。完善以南宁、柳州、北海、钦州、贵港等城市为核心的现代物流体系,形成以集装箱运输为主导,以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多种方式协同运作的立体化、联动式物流体系。
2022 年底,广西物流从业人员总数超过150 万人。其中,南宁、柳州和桂林等城市是广西物流业的主要集聚区,拥有较多的物流从业人员。此外,北海、钦州、贵港等地的物流产业快速发展,相应的物流从业人员数量也在逐年增长。此外,南宁在服务贸易领域具有较大潜力,特别是物流、营销咨询、文化创意等领域。
当前,广西物流金融服务业务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货物运输保险。广西物流企业普遍面临货损、货丢等风险,因此货物运输保险成为一种重要的金融产品,例如广发银行南宁分行的“一带一路”国际物流保险、中国工商银行广西区分行的“葫芦岛—北海”铁路集装箱直达班列物流保险、广西农信社的“三农”物流保险等。通过购买货物运输保险,物流企业可以在遭遇货物损失时得到赔偿,从而有效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2.仓储质押融资。仓储质押融资是指将物流企业的仓库存货作为质押物,获得金融机构融资支持。招商银行南宁分行推出的“存储宝”就是一种基于仓单的融资产品,通过将货物储存在指定仓库并办理仓单,借款人可以向银行申请流动资金贷款。此外,广西农信社也推出了类似的农产品仓单融资服务,这种融资方式能够为物流企业提供灵活的短期资金支持,因为质押物具备较高的价值稳定性,能够有效降低金融机构的风险。
3.应收账款融资。应收账款融资是指将物流企业的应收账款作为抵押物,以获得金融机构融资支持。中国工商银行广西区分行推出的“易收融”就是一种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服务,为企业提供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支持,可以帮助企业快速解决资金周转问题,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通过这种方式,物流企业可以快速获取资金支持,满足日常的经营需求。相对于其他融资方式而言,应收账款融资更加简单便捷,因此非常适合小型和初创物流企业。
4.供应链金融。供应链金融是指在物流供应链中以物流企业为核心,通过信用框架建立起的一种金融服务模式。该模式能够为物流企业提供快速、便捷的融资支持,并且具备较低的融资成本和风险。供应链金融也可以帮助物流企业实现更好的资金管理和风险控制,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南宁市辖区的商业银行推出的“供应链金融”服务主要包括订单融资、票据融资、保理融资等多种形式,旨在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资金支持和风险管理服务。
综上所述,广西物流金融产品的种类比较多,各种产品都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但是这些金融产品往往难以大规模覆盖,特别对于一些中小型物流企业,受限于复杂的手续和较高的融资成本,推广难度较大。
1.机构数量少,服务水平不高。广西物流金融市场监管体系尚不完善,导致部分金融机构仍存在不规范经营和违法违规行为,给广西物流金融市场带来了不稳定因素。当前,提供广西物流金融服务的机构数量较少,主要集中于北部湾地区,其他地区则相对较少,导致服务范围相对有限,同时也使得广大的物流企业难以获取充足的金融支持。此外,由于金融机构的服务水平、覆盖面相对有限,对于一些小型和初创物流企业来说,金融支持并不充分。
2.缺乏定制化、符合物流企业需求的金融产品。当前,广西的金融机构提供的贷款产品大多针对中长期投资,无法满足企业的短期资金需求。据调查,部分广西物流企业需要短期贷款支持来解决运营过程中的资金问题,但传统金融机构的审核流程繁杂,对物流企业的资质要求高,审核周期长,加之金融机构难以理解物流企业的特殊需求,无法提供个性化的金融产品,难以满足物流企业对资金的紧迫需求,物流企业在融资时往往比较难找到与自身业务特性相对应的金融服务,导致部分物流企业资金链断裂,影响企业正常运行。
1.物流企业规模小,资金短缺。第一,广西物流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可能会缺乏抵押品和担保物,这使得部分物流企业难以从传统的银行贷款获得资金。即便是有一定规模的物流企业,银行对其的信贷要求也较为严格,如要求反担保比例较高、贷款利率较高、审批时间较长等。第二,与大型企业相比,小型企业往往缺乏管理经验,其风险控制、资金管理、融资策略等都需要不断地调整、优化与提升,进而需要不断地投入资金。若融资需求无法得到充分满足,则会使得小型企业在金融投资方面陷入较大的困境。
2.融资渠道不畅通,融资成本高。广西物流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融资渠道并不畅通,因此企业想要获取资金比较困难。此外,即使企业能够获得融资支持,融资成本也比较高,这不利于企业的发展。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很多物流企业难以扩大规模和提升自身竞争力。
1.信用评价机制尚未完善。首先,在物流金融中,信用评价机制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可以有效地帮助银行等金融机构评估借款人的授信能力,有效减少坏账率。相对于发展较好的地区,广西在金融领域的发展还相对落后,金融风险管理技术水平不足,尤其是物流行业的融资,往往只是根据借款人的过去经营和财务状况来决定是否给予贷款,而忽略了其信用记录和信用历史。这种做法往往会危及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本身的资产安全,而且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也更大。其次,广西物流金融市场尚处于发展初期,运作不成熟,信用评价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很多行业内的参与者也缺乏必要的风险管理意识。最后,物流行业属于高风险行业,物流企业在经济周期波动较大时更容易遭遇债务危机。信用好的企业通常能够获得优质信贷资源,反之则更容易陷入资金短缺、缺乏发展动力的困境。
2.物流金融信息不对称。物流金融信息平台是一个集物流行业、金融行业等信息资源为一体的综合性信息平台,通过信息共享和整合,可以构建物流金融行业的信息服务体系,促进物流业良性发展。广西物流行业信息化水平相对较低,缺乏统一、完整的行业标准和信息共享平台。物流企业在融资的过程中,经常需要提交企业背景、运营状况、经济状况等方面的信息资料,但由于信息分散、不完整,使得银行等金融机构难以对企业进行有效的评估和授信。另外,广西物流行业的信息化水平需要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当今世界已经步入智能高速发展的时代,物流产业也正在经历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阶段。因此,广西物流行业要跟上时代步伐,致力于推进自身智能化发展,构建一套完整、高效、智能化的物流信息标准,引领行业数字化转型。
3.与国际化金融相比存在差距。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2 年广西货物进出口总额6603.53 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其中,出口3705.35 亿元,增长26.1%。相对于全国的出口总额,广西地区的出口额占比较小。与发达的国际金融市场还存在较大差距,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发展进程。广西物流金融市场的国际化程度较低,主要体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缺乏国际化的信贷渠道和金融产品。广西辖区国际化的银行与金融机构较少,导致广西地区企业的融资渠道较为狭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的数据显示,广西地区的贷款规模相对较小,企业资本适度,金融市场发展的规模和创新能力有限,国际化的信贷渠道和金融产品较少,制约地区经济的发展。
第二,缺少与国际水平相当的物流金融服务。广西地区的金融机构提供的物流金融业务范围有限,往往只是简单的金融担保业务,而在国际市场上,物流金融不仅仅是贷款与担保,还有更加复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包括但不限于供应商融资、库存融资、订单融资、保险等。并且与国际水平相比,广西地区的物流金融服务水平较低。物流企业难以享受到国际化的物流金融服务优势,这也制约着广西物流企业向国际化发展的步伐。
综上所述,由于国际化的信贷渠道和金融产品较少,广西物流企业在向海外市场拓展时往往面临资金缺乏、融资成本高等问题,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物流金融是国际化金融领域的热门发展方向,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开展国际贸易业务。因此,广西物流企业需要加快推进物流金融服务国际化,以更好地为广西的物流企业服务。
4.物流行业的金融服务行业标准不统一和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物流行业的发展。首先,行业标准不统一让金融机构在融资过程中往往难以准确评估物流企业的信用评级、资产情况等,导致风险控制能力不佳,更难以制定出适合该行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政策。其次,缺乏专业人才不仅会影响金融机构对物流行业的理解和政策的制定,还可能影响物流企业自身在金融领域的发展和参与度。最后,物流企业也缺乏专业的金融人才,不能很好地把握金融市场的机遇,导致自身的融资能力较低。
广西物流金融仍存在一定问题,成为广西物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金融机构应该设计和实现更广泛、更专业化的金融产品,政府应为物流企业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促进广西物流业稳定、可持续的发展。同时,物流企业需要加强自身建设,提高信用评价和数字化创新水平,以获得更多优质、低成本的信贷资源。为了推动广西物流金融服务的创新与发展,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由政府出台关于促进小微物流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包括提供产业扶持补贴、优先推荐融资、引导金融机构为小微物流企业提供优惠的利率、推动小微物流企业上市等。引导金融机构积极推出更加多样化、针对性更强的物流金融产品,提高物流企业贷款的可获得性和承受性。同时,金融机构应加大企业的现场调研、贷款风险管理和跟踪检查力度,加强对物流企业的融资用途的审核和管理,保证健康有序地推进金融业务。此外,合作拓展渠道,开拓资金来源。政府可以与金融机构、企业等开展协同合作,推出相关金融产品,吸引更多资金入市,扩大物流金融市场的规模与影响力。通过多方面的合作,推动物流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为广西物流企业提供更多、更好的金融服务,为广西物流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相关部门应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和物流企业建立有效的信用评价体系,为广西物流行业提供更加稳健、透明、可持续的发展环境。同时,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应积极建立行业信用评价体系,为行业参与者提供信用支持和保障。政府可以加大物流金融市场的引导和扶持力度,为金融机构和物流企业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培训和咨询服务。在此基础上建立信用评价机制,为广西物流行业提供更加稳定的融资支持,加速广西物流金融市场的发展。
本文提出一种适用于广西物流金融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征信框架设想,可利用区块链技术建立中小物流企业信用框架体系,结合智能合约的商业契约,并依靠智能算法提供实时增信,借助区块链技术对企业征信情况进行动态追踪,构建面向中小物流企业的数据多维、信息真实、流程安全、高度共享的多源征信追溯系统。区块链技术在物流金融的应用可以带来以下好处:
1.提高数据安全性和隐私性。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等特点,使得数据更难被篡改或删除。这对于涉及大量敏感信息的征信系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2.提高透明度和公正性。区块链技术的公开性和透明性可以确保所有参与者都能获取相同的信息,从而提高征信过程的公正性。物流企业及时、准确地向客户提供货物的状态信息,有助于提高企业的信用评级。
3.提高自动化程度和效率。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流程的自动化,减少人工干预,提高效率。例如智能合约可以在满足特定条件时自动执行交易,无须第三方的参与。由于区块链技术的自动化和高效率,能够有效降低征信过程的成本。此外,数据存储在分布式网络中,而不是集中存储在某个地方,因此也可以节省存储空间和维护成本。
4.信用评分的准确性。区块链技术可以帮助消除信用评分中的人为偏见和错误,因为所有的数据都是公开的,而且不能被篡改,这样可以提高信用评分的准确性,为金融机构提供更可靠的信息。基于其历史交易记录和客户反馈,对物流企业进行信用评级,有助于提升评级的准确性。
解决高融资成本带来的问题,可以从多方面入手。首先是扩大物流企业规模和强化信用建设。通过扩大规模,可以降低借款者的风险,也可以增加企业的底气与谈判力;通过强化信用建设,可以为企业提供更佳的信用背书,提高企业信用评级,进而降低融资成本。同时,加强金融产品开发,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提供更多、更好的融资方式和渠道,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加强金融监管,建立更为完善的金融信用评价体系,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给出合理的融资利率,解决小微企业融资成本高的难题。优化金融服务,通过优质的服务提升物流企业的满意度,为企业获得更低的融资成本创造条件。
建立全面的物流信息平台,是当前物流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随着物流行业的不断壮大,各类物流数据也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态势。因此,将这些数据进行汇总整合,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和可视化程度,对于金融机构进行数据分析和风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建立物流信息平台可以方便金融机构进行数据分析和风险管理。通过该平台,金融机构可以获取各类物流企业的数据,包括货物的数量、种类、运输路线、费用等信息。这些数据可以帮助金融机构更好地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风险情况,从而进行更加精准的风险评估和管理。同时,该平台也可以提供实时的物流信息查询服务,让金融机构能够及时了解市场动态和行业趋势,做出更加科学的决策。
其次,物流信息平台向物流企业开放使用,帮助企业进行更加精确的资金管理和风险控制。通过该平台,物流企业可以了解到市场上的各种融资产品和服务,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融资方案。同时,该平台还可以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如货源信息、车货匹配等,帮助物流企业更好地管理业务。此外,该平台还可以发布行业动态和政策导向,增进企业及金融机构之间的信任和合作。
最后,物流企业和金融机构也可以通过平台科技手段推动物流金融服务的创新。利用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技术,可以实现对物流企业的精准融资支持,例如,通过对物流企业的运输路线、货物类型、运输时间等数据进行分析,可以预测其未来的收入和支出情况,从而为其提供更加精准的融资方案。
首先,鼓励金融机构与海外同行开展合作,提升广西物流金融市场的国际化水平。通过与国际知名金融机构合作,引进先进的金融理念和技术,提高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同时,还可以促进金融机构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推动广西物流金融市场的国际化进程。
其次,推进跨境金融服务,为物流企业提供跨境支付、保险、融资等服务。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深入,跨境贸易和投资活动将越来越频繁。因此,建立跨境金融服务体系对于广西物流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发展至关重要。通过跨境金融服务,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安全的金融服务,促进跨境贸易和投资的发展。
最后,加强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深化广西与周边国家的联系和互动,共同探索物流金融市场的新模式和新路径。东盟国家是中国的重要贸易伙伴和投资来源地,加强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可以为广西物流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发展提供更多机遇和动力。同时,也可以促进广西与周边国家的联系和互动,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1.建立行业标准化体系。建立标准化的金融服务体系对于广西物流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建立行业标准体系,可以提高金融服务的规范化水平,促进金融机构、物流企业和相关机构之间的协同合作,为广西物流企业提供更为稳定、高效和透明的金融支持。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和规范文件,引导金融机构和物流企业遵循一定的标准和规则。物流行业的协会和行业组织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推动建立行业标准体系。相关协会可以组织制定金融服务的规范和标准,促进金融机构与物流企业的沟通和合作,提供行业内部培训和指导,推广使用金融服务标准,从而推动广西物流行业金融服务的规范化发展。金融行业的专业机构如银行、保险公司、担保机构等,可以积极参与制定和执行行业标准体系。扩大行业组织和政府部门的合作范围,共同制定金融服务的标准和规范,提供符合标准要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动金融服务的规范化发展。
2.加强专业化人才培养。物流行业需要物流、金融等复合型人才,因此应该加强物流金融人才的培养。通过加强高校和职业教育机构的物流金融专业课程的设置,引进和培养更多具有金融业和物流业知识背景的人才。强化金融机构和物流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模式,这种模式可以充分发挥金融机构和物流企业的资源优势,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例如,推动高校与银行、物流企业合作,共同开设金融与物流专业,培养具有金融和物流双重背景的人才。此外,政府也应积极推动金融机构和物流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