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名师教学中寻找阅读教学的诀窍

2023-11-27 02:11黄炳贵
名师在线·中旬刊 2023年10期
关键词:应用价值教学方法阅读教学

摘 要:名师的教学经验能为普通教师提供教学借鉴,而普通教师可以从名师教学中探寻教学诀窍。特级教师王崧舟以三十多年的教育实践为基础,提炼出了极具个人特色的备课策略和课堂教学策略。他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策略给予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启示与借鉴。文章联系王崧舟老师的研究成果,结合王崧舟老师的阅读教学经验,论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相关经验的具体措施,希望帮助教师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王崧舟;阅读教学;教学方法;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1737(2023)29-0042-03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关键部分,是影响语文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语文课程改革历经多年,阅读教学思想和教学策略发生了显著变化。但是,“少、慢、差、费”等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在此背景下,一大批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以日常教学为依托,努力探索,形成了极具个人风格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策略,特级教师王崧舟就是其中之一。

王崧舟老师敢于打破传统阅读教学的桎梏,走出具有个人特色的“诗意语文”教学之路,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于是,笔者利用闲暇时间搜集了王崧舟老师的教学实录、优质课等,认真分析并从中提炼适宜的教学策略,并以自身的日常教学为依托,认真实践,

获取语文阅读教学的新思路、新方向。

一、借鉴王崧舟老师教学经验的价值

(一)获取备课思路

很多小学语文教师习惯采用“为读而读”的方式解读文本。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这些语文教师往往会产生如此困惑:为什么什么都想教,但是什么都教不好。王崧舟老师深入剖析此困惑,探寻到原因——没有恰当取舍阅读教学内容。对此,王崧舟老师以备课阶段为抓手,紧扣阅读文本的独特性,以文本特征、学生实际情况为基础,着力挖掘适宜的教学内容,夯实阅读课堂教学基础。王崧舟老师的备课成果为一线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了思路,有利于一线小学语文教师在关注学生的同时,细读文本,增强备课效果。

(二)获取课堂教学方法

阅读教学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阅读教学效果。但是,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课堂上“自说自话”,单向引导学生接受阅读内容,很少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学生虽然可以建立一定的阅读认知,但是阅读认知浮于表面。针对此情况,王崧舟老师狠下功夫,探索多样的阅读课堂教学方法,如创设情境、还原比较、意会文字、一唱三叹、读写整合等。多样的教学策略催生多样的阅读教学活动。学生通过体验阅读教学活动,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由浅入深地认知文本内容,获得思想启迪、情感熏陶、智慧引领。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备课策略

备课是阅读课堂有效教学的前提。王崧舟老师总结出了两种备课策略,即文本细读和关注学生。

1.文本细读

王崧舟老师的教学能力之所以能达到令人钦佩的地步,首先归功于他对阅读文本的专业解读。在王崧舟老师看来,最便捷、最有效的专业解读方法当属文本细读[1]。在进行文本细读时,王崧舟老师摒弃教参书,直面文本,注重言语,反复咀嚼有深意的字、词、句,探寻其背后的深刻内涵,沟通作品语言与作者思想,由此知道“教什么”“如何教”,为阅读课堂教学指明方向。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借鉴王崧舟老师的备课经验,采用文本细读法解读文本。

以《慈母情深》的備课为例,教师可先以读者的身份反复诵读文本。在第一次诵读时,教师可以从整体角度出发梳理文本内容,知道“写了什么”。在第二次诵读时,教师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在感动点上,思索

“为什么这样写”。在第三次诵读时,教师可以重点关注关键字词,感受“这样写的目的”。如文本标题中“深”字揭示了母子之间的深厚情感,作者围绕“深”

字进行了环境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等,这样写的目的是歌颂母子之间的深情。在第四次诵读时,教师可以回归文本本身,再次站在整体角度进行品味。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教师的关注点有所变化,逐步深入文本并建立深刻的理解,继而确定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做好课堂教学准备。

2.关注学生

王崧舟老师的语文教学是唤醒学生的教学[2]。唤醒学生是指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将阅读的权利还给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指导学生探究,借此使学生彰显自身潜能,认知文本内容,陶冶精神世界。在进行备课时,王崧舟老师关注学生,依据他们的知识水平思索他们会读什么、会产生哪些疑问等,由此宏观地把握课堂教学,确保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以《开国大典》为例,这篇文章描述的事件距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大部分学生在理解文本深层意义时存在一定的难度。要想使学生理解文本的深层意义,教师要关注他们,将他们放在备课的第一位。在备课时,

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与《开国大典》有关的视频,

将学生带入真实的情境。在播放视频的同时,教师可以用动人的语言进行描述,渲染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文本内容为基础,

使用课堂提问法、任务驱动法等,促使学生思索文本内容,了解开国大典的具体场景,感受人民群众激动的心情,体会作者蕴含其中的思想情感。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教学策略

王崧舟老师以阅读课堂教学为依托,总结出诸多富有智慧的阅读教学策略。

1.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是王崧舟老师实施阅读教学时使用的核心策略。情境是贴近阅读文本的具体场景。学生在体验情境的过程中,会彰显主观能动性,直观地感受文本传递出的深刻内涵,品味文本深处的思想情感,由此建立深刻的阅读认知。创设情境的方式多种多样,如语言渲染、播放视频等。教师可以依据阅读文本内容,

选用恰当的方式,精心创设情境。

以《记金华双龙洞》为例,在这篇游记中,叶圣陶先生记叙了游览双龙洞的过程,描述了美丽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学生在节假日期间和父母游览过一些景点,已经建立了感性认知。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先鼓励学生描述自己印象深刻的景点。在你一言我一语的描述下,大部分学生走进生活情境,“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在学生描述后,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双龙洞图片,并借助描述,将学生带入情境:“今天,

我们要跟随叶圣陶先生,从金华出发,欣赏双龙洞的美景。”在学生进入情境后,教师可以顺势引导学生诵读文本,探寻叶圣陶先生游览双龙洞的过程及观赏到的景象。在体验情境的过程中,学生自然地走进阅读文本,建立相关认知。

2.还原比较

还原比较是王崧舟老师最常用的阅读教学策略,是指引导学生将文本中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相应的形象、意象、场景等,促使学生品味语言文字背后的深刻情感或审美意蕴[3]。实际上,还原比较为学生创设了一种新的语言环境,有利于学生发挥自主性,深入剖析,

建立深刻认知。教师可以围绕阅读文本中重点的语言文字内容,应用还原比较法。

以《草船借箭》为例,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先后描述了诸葛亮的三次笑。这三次笑不光展现了诸葛亮的人物特点,还展现了曹操、鲁肃、周瑜的性格特点。人物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是学生理解小说内容的切入点。教师可以诸葛亮的三次笑为切入点,应用还原比较法,推动学生剖析、认知人物形象。例如,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进行批注式阅读,圈画描写诸葛亮三次笑的具体内容,并试着想象画面,解读诸葛亮在“笑什么”。在学生完成批注式阅读任务后,教师可以组织角色扮演活动,鼓励学生与小组成员分饰诸葛亮、鲁肃、周瑜、曹操,认真对话,分别展现诸葛亮三次笑的场景。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学生将关键字词转化为具体场景,感受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如在诸葛亮和鲁肃的对话中,学生可以感受到鲁肃的忠厚老实,可以从诸葛亮的笑中感受到他的宽厚友善。如此,学生可以切实认知不同的人物,感受作者的创作意图。

3.会意文字

会意文字是王崧舟老师常用的阅读策略之一,是指在特定的情境中品味文字语言的深刻内涵[4]。每篇文本都有一些寄托作者思想情感、写作意图的字、词、句。这些字、词、句值得细细品味、意会。如此,学生才能真正感悟文字背后的神韵。教师可以紧抓文本中重点的字、词、句,引导学生在情境中细细品味。

以《荷花》为例,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使用一个“冒”字描绘出了荷花的神韵。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反复诵读“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找出突出白荷花形态的一个字。学生边诵读边想象,将注意力集中在了“冒”

字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可以将‘冒字换成其他的什么字?”在思考时,大部分学生在脑海中想象画面,把握“冒”字的使用效果。在想象后,学生组建语言,描述“冒”的场景。立足学生的描述情况,教师可以从荷花的外形、内心世界入手,详细剖析“冒”

的使用效果。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视频,直观再现荷花从重重叠叠的荷叶下“冒”出来的场景。学生迁移已有认知,体验场景,将荷花的气质和神韵印刻在内心深处,建立深刻的理解。

4.一唱三叹

一唱三叹是王崧舟老师在语文阅读课堂上最常使用的一種策略,即朗读法。在王崧舟老师看来,朗读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同时养成语感,积累语言,体验审美。一般情况下,王崧舟老师会围绕某一句或某一段,引导学生进行三次朗读。在每次朗读前,王崧舟老师会提出不同的任务或问题,驱动学生边读边思。教师可以借鉴王崧舟老师一唱三叹的做法,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走进文本深处。

以《威尼斯的小艇》为例,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描述了小艇的特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朗读文本,勾画描写小艇特点的语句。在不断朗读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认真思索,勾画出相关语句,如“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弯弯的新月。行动起来,轻快,灵活,仿佛一条蛇”。基于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再次朗读,思考小艇的特点。在此次朗读的过程中,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轻快”“灵活”这两个词语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反复朗读这两个词语,并细心观察。在朗读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发现“轻快”“灵活”之间用的是逗号而非顿号。于是,学生反复朗读,读出了文本的节奏感、韵律感。学生在不断朗读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文字的魅力,有利于增强阅读兴趣。

5.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是王崧舟老师在每节课上都会使用的策略,是指以阅读文本和学生的阅读所得为基础,组织仿写、扩写、缩写等活动[5]。在阅读课堂上,王崧舟老师往往在看似平淡无奇的地方插入写作训练,驱动学生迁移阅读认知,组建语言,书写语句。这样不仅使学生获得了宣泄情感的机会,还使学生丰富了情感体验,增强了阅读认知,锻炼了读写能力。

以《北京的春节》为例,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了解了老北京的春节习俗,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大部分学生体会了作者的写作特色,积累了详略得当的认知。基于学生的阅读所得,教师借助多媒体播放视频,展现本地的春节习俗。在学生回想本地的春节习俗后,教师组织仿写训练活动,鼓励他们模仿作者的写作方法,详略得当地描述本地的春节习俗。在描述的过程中,学生迁移阅读所得,梳理可详写的春节习俗和可略写的春节习俗,继而认真书写、介绍。学生通过体验读写结合活动,在强化阅读认知的同时,锻炼了写作能力。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王崧舟的阅读教学经验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了很有价值的阅读教学借鉴,有利于教师获取备课思路和课堂教学方法,由此有效实施阅读教学。所以,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借鉴名师的阅读教学经验,在备课阶段关注学生,细读文本,

明确课堂教学的方向;在课堂阅读阶段,灵活应用创设情境、还原比较、会意文字等策略,引导学生使用多样方式探究阅读内容,建立深刻认知,发展多样能力。

参考文献

[1] 周红娟.探讨构建诗意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评《语文的生命意蕴:王崧舟诗意语文教学》[J].语文建设,2022(18):81.

[2] 沈兴华.素养立意下语文课堂新样态:王崧舟《母鸡》课堂教学研讨圆桌会[J].小学教学设计,2022(19):30-32.

[3] 檀鑫超.在文本中发现表达的精妙:特级教师王崧舟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片段赏析[J].辽宁教育,2022(5):90-93.

[4] 吴美君,王浩.王崧舟“诗意语文”教学理念探究[J].课外语文,2021(34):20-22.

[5] 马春梅.王崧舟“诗意语文”教学理念与实践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大学,2021.

作者简介:黄炳贵(1972.10-),男,福建长汀人,

任教于福建省长汀县策武中心学校,一级教师,专科学历,曾获县级“优秀教师”“师德标兵”“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猜你喜欢
应用价值教学方法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企业金融管理应用价值分析
浅谈公共管理在税务行政管理应用中的价值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