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若杨
“词”盛行于宋朝,既是古代重要的音乐文学题材,也是中国古体诗写作的体裁之一。宋词之美,既美在脉脉儿女情长也美在满腔爱国热血,词人将丰沛的情感充盈在字里行间,令人回味无穷。千古才女李清照是宋代婉约派词的代表人物,辛弃疾为宋代豪放派词之宗,二人的作品堪称词中龙凤。李词婉转清丽,或浅浅欢喜,或无限忧愁,气韵风骨独树一帜;辛词辽阔豪迈,或荡气回肠,或大气磅礴,历尽霜华依旧生动。本文主要从表达方式、内容等方面对李清照与辛弃疾词进行比较,具体如下。
一、李清照与辛弃疾词的不同之处
(一)感情基调不同
委婉细腻、郁闷感伤是李清照词的主要感情基调,在她少女、婚后至南渡之前,以及晚年时的不同阶段,其词作的感情基调也有所不同。
1.李清照词作的感情基调
第一阶段,少女时期—闲适,自在,活泼,快乐。李清照生于官宦之家,自幼生活优渥,性灵钟慧,工词善词,双亲思想开明,在青春年少时所创作的作品较多地展现了浪漫含蓄的淑女情怀。例如,《点绛唇·蹴罢秋千》中的“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将少女的活泼好动、娇弱美丽、天真愉悦的习性描述得极其生动,“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犹把青梅嗅”则极其细腻地描绘了少女又想见又怕见的微妙矛盾心理。少女借助嗅青梅掩饰自己内心的好奇、羞赧、慌乱。“见”“溜”“走”“嗅”等动词都精准刻画了妙龄少女在青春期时所独有的复杂心情,真实鲜明、自然可爱。可见词人少女时闲适的生活,养成了词人率真烂漫、聪颖灵动、自然随性的天性。
第二阶段,婚后至南渡之前—离愁别绪。李清照在十八岁时嫁给了赵明诚,二人婚后甜蜜恩爱,但赵明诚出仕后,二人只能长时期分居两地,因此“离愁别绪”就成为这个阶段词作的主基调。例如,《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更是倾诉相思别愁之苦词的典范。“红藕香残”写出荷花凋谢的萧疏秋意,铺设出孤独闲愁的意境。“独”字与“轻”字相对应,泛舟的目的是消愁,但眼下孑然一身的词人思念起往日与丈夫朝夕相伴时的双双泛舟,孤独之感涌上心头。“锦书”再次诉说词人对丈夫的惦念,她望眼欲穿盼望远方丈夫的书信到来,在“月满西楼”时独自眺望,望之切、思之深、愁更浓,雁足传书只是美好遐想,而夜深露重时只有自己佇立凝视。大好的青春年华如“花自飘零”般日益凋残,外出远行的丈夫如“水自流”,青春不能与丈夫共享,大好年华只能看着它白白消逝,两个“自”恰到好处地表达出这种微妙复杂的情感。“相思”是两个人的心灵感应,也是彼此爱慕的思念,丈夫也同样会因为离别而苦恼,“两处闲愁”让我们看到了夫妻二人伉俪情深。最后一句“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让人感到笼罩在心头的相思之情根本无法排遣,绵绵愁绪挥不去、移不走,真挚的感情由“才下”转为“却上”,极其真实、生动、形象地诉说了词人的相思之苦。
第三阶段,晚年时期—孤独漂泊。晚年时,李清照独自漂泊于江南,这也是她创作的最后阶段。在这个阶段,李清照历经靖康之难、丈夫赵明诚的病逝、遭遇婚骗、珍贵收藏失窃等多重打击,她在颠沛流离中目睹百姓生活的凄苦,以往安逸恬适的生活一去不返,饱经忧患沧桑却不忘故国。战乱带来的只有无尽的痛苦与灾难,民不聊生,繁华不再。词人诉说了自己对战争的厌恶与独自漂泊的孤独,国破家亡人更愁,内心生出无限感慨。
2.辛弃疾词作的感情基调
辛弃疾出生在金人把控的北方国土—四风闸,生活于民族危难极为深重的南宋,他将为国争光作为一生使命,将南北统一作为人生的最大目标。辛词的整个感情基调慷慨激昂、大气磅礴、沉郁悲愤,迸射出无穷的生命力。
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词人登上北固亭,举目皆是高山、长江之雄景,而心中是对国破山河的愁思。辛弃疾用“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对少年英雄孙权的功绩进行高歌,深切表达了对英雄的追慕,由此感慨“生子当如孙仲谋”。在《浪淘沙·赋虞美人草》中,辛弃疾将描写虞美人草作为切入点,借此抒发英雄末路的悲凉。“玉帐匆匆”中的“匆匆”二字点明霸王与虞姬的仓促分别,渲染氛围的压抑并奠定悲伤情感。“草木忆英雄”带来沧桑的历史感,赋予虞美人草以人的情感,借助“湘娥竹上泪痕浓”“羽又重瞳”的典故表明深长意味,从而表明自己内心迫切希望纵横沙场、恢复故国的抱负,也抒发了无助彷徨、无人会意的心境,字里行间弥漫着无声的悲痛,让我们看到了词人的满腔热血,感慨时光的溘然流逝。
(二)内容不同
无论是李清照还是辛弃疾,二人的词作内容均与其经历关系密切。李清照是当时的名门闺秀,青年顺遂,婚后夫妻关系和睦,晚年时却遭遇一系列打击,以致悲苦凄凉。她晚年词作中所表现出的哀婉情怀,与她丧夫后的悲痛情绪、逃亡时的凄楚生活有关,在那样的情形下,她彷徨不定、郁闷焦虑、孤苦无助、多愁善感的性格在颠沛中被无限放大。
李清照少女时期创作的《浣溪沙·绣面芙蓉一笑开》,描写了美丽少女对爱情生活的无限憧憬。少女莞尔一笑,红颜晕开,如“芙蓉”迎风而绽,妩媚娇羞。“眼波才动”让人一下子就能猜到少女在思念谁。少女用“半笺”向心上人诉说心中“娇恨”,希望在“月移花影”的好时光中看到情人。在这首词中,词人运用了打破因果界限、蓄意悖理的手法,而且还平添了女性特有的柔美,反映了青春少女芳心荡漾的复杂心理,为整首词营造出似真似幻、无法言说的意境美,也让我们看到了词人对美好爱情的希冀。李清照婚后创作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道尽了词人在重阳节对丈夫赵明诚刻骨铭心的思念。词的上阕用“瑞脑”“金兽”“玉枕”描述了女主人闲适淡雅的生活,但开头的“薄雾浓云”让愁绪显得悠长深远,女子倍感孤独难熬,在重阳佳节独寝,心中充满了忧愁悲伤。词的下阕用“销魂”“瘦”诉说了女子暗自神伤的惨淡心情,烘托出凄凉寂寥的氛围,以花喻人,营造出婉曲优美的艺术情境,将相思描摹到极致,妙绝古今。李清照晚年时期的《永遇乐·落日熔金》,表面上是对元宵节场景的描述,实则对比今昔元宵节的不同情景,借此抒发词人内心深沉的盛衰之感与身世之悲。“落日熔金,暮云合璧”这些都是往年临安的繁华热闹情景,而“人在何处”才是当下的真实处境,此景似曾相识人却饱经风霜,笛子吹奏出梅花落曲调的哀怨,“几许”春意抒发了词人对旧都的哀思。遥想当年,汴京城颇盛,闺中伙伴笑意盈盈,欣然游乐,那时的心情欢快怡然,但今日国破家倾人亦“憔悴”,染霜的鬓发昭示了人间苦楚,不如“听人笑语”让心灵获得些许慰藉。
辛弃疾是位满腔热血的爱国将领,因报国无门而郁郁不得志,词中满是他梦想驰骋疆场、收复失地的心愿,但现实违背了他的初衷,让他空有报国之心却无法付诸实际行动。在《满江红·送信守郑舜举郎中赴召》中,辛弃疾用“此老自当兵十万,长安正在天西北”称赞郑汝谐,而“问人间、谁管别离愁,杯中物”更是表达了他心中离别时的悲伤之情,但也能让我们看到辛弃疾立志为朝廷作贡献的抱负,因壮志未酬生出蹉跎岁月的感慨,兼备情景却立意高远。
(三)表达方式不同
才女李清照的词,惯用浅显易懂的口语表达出蕴含深刻的思想,这样既通俗易懂,又能将自己的真实情感精准无误地表达出来。在现存的李清照诗词中,抒情诗有五十余首,主要是对离愁别绪的由衷抒发与对国破家亡的悲伤愁情。李清照的词多以抒情为表达手法,如《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中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声声慢·寻寻觅觅》中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中的“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念奴娇·春情》中的“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等。这些词中的用语,皆是李清照从普通日常的生活用语中提炼而来,以俗语入词却能让人感受到悠远高深的意境,说明李清照的词境界很高,清新脱俗、委婉典雅,既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又毫无粗俗之感,底蕴深厚。
辛弃疾的词糅合了多种表达方式与文体,既有状物、叙事等功能,又兼具抒情、议论等特征,既融合了诗歌也融合了赋等文体,将词作使用创造性手法发展到崭新高度。用典抒发理想抱负,是辛词的典型特征。辛弃疾在词中表述自己政治立场与观点时喜欢借用艺术形象。例如,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用“孙仲谋”“寄奴”来表明他对心目中的英雄—孙权与刘裕的景仰,也表达出他想收复失地与北伐的决心,用“草草”影射韩侂胄急功近利的表现,用“佛狸祠下”指出苟且偷生的下場,用“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抒发自己虽老但报国之心犹在。整首词将自己渴望收复中原的夙愿几乎全用典故进行抒发。由此可见,辛弃疾在创作中喜欢借助典故表达自己的理想追求。
二、李清照与辛弃疾词的相同之处
(一)爱国情感炽烈
李清照抒发爱国情感的词主要创作于南渡之后,主要通过感伤抑郁进行表达。例如,《声声慢·寻寻觅觅》中的“这次地,怎一个愁字了得”,《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中的“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均抒发了李清照对故乡的无比怀念,对亡人的真切悼念,以及饱尝战乱之苦的忧思哀伤之情。还有《永遇乐·落日熔金》中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寓示辉煌的壮丽景象根本不能掩盖颓败本质,后又引出“如今憔悴”的衰颓容貌。词人在物是人非之景中油然生出悲凉之感。
辛弃疾是宋代最著名的爱国词人。在他的词作中,爱国是永恒主题与理想追求。他的很多词都记录了他强烈的功业意识。例如,在《贺新郎·用前韵送杜叔高》中,词人用“起望衣冠神州路,白日销残战骨”描述昔日衣冠相望的中原路如今战骨遍野,一片苍凉;在《水龙吟·渡江天马南来》中,词人用“神州沉陆,几曾回首”慨叹山河破碎,希望能够收复失地挽救危局;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词人用“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感叹千百年来北固楼一带的壮丽河山几经沧桑变化,由此抒发自己收复旧山河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在《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词人用“中间多少行人泪?”直点造口当年事,泪为悲,悲国脉如缕之危,羞国耻之未雪。在上述这些或沉痛悲伤,或激昂慷慨的词句中,我们听到了辛弃疾对朝廷当权者懦弱行为的愤然抨击,对民众麻木的悲哀,对侵略者的极度厌恶。词人自始至终都有诚挚的抱负。
(二)消闲词亮丽清新
李清照出身名门,自幼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因此自身具备较高的文学修养。少女时的李清照,天真烂漫如新鲜阳光,在词作中表达了非常清新的浪漫情怀。例如,在《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中,词人用“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表达主人公急于找到出路的焦急心情,这个画面极富立体感,描摹出少女不事雕琢的自然之美与恬淡闲适的生活情趣;在《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中,词人用“浓睡不消残酒”描述慵懒惺忪的状态,用“应是”道出惜花的殷殷情意,“肥”“瘦”对比鲜明形象生动,充分体现出词人对春天、对自然的热爱,以景衬情轻灵心巧,绝妙至极。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是一首非常有代表性的消闲词,整体风格明丽清新,令人读之难忘,回味无穷。词人用“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描绘上元夜的热闹非凡,用“凤箫声动,玉壶光转”描述笙箫齐鸣、彩灯飞舞的景象,最后一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表达经过千百次的寻找、无数次的失望后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构思新颖,别具一格。在《清平乐·村居》中,词人用“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细腻刻画出一派美丽的乡村田园风光,这里的环境优雅,青草茂盛,老翁和孩子怡然自得,生活闲适。整首词清丽温情,让人陶醉。
李清照和辛弃疾由于不同的生活环境、性格特征,使得二人词作的情感基调、创作内容、表达形式有所差异,但二人的词作都蕴含着非常深沉的爱国情怀,且消闲词亮丽清新。我们只有认识到李清照与辛弃疾词作的异同,才能够进一步认识二人的词体文学,对二人词作出客观公允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