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朝辉,郑 燕,祝晓云,田 浩,廖卫琴
(1.遵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贵州遵义 563100;2.遵义骄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贵州遵义 563000;3.遵义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遵义 563000)
辣椒(Capsicum)是我国重要的蔬菜和调味品。近年来,我国辣椒种植面积稳定在210 万hm2以上,占全国蔬菜总面积的9.28%,产值达2500 亿元,占全国蔬菜总产值的11.36%,已成为我国种植面积和产值均居首位的蔬菜作物[1-3]。贵州是我国辣椒种植大省,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33.3 万hm2以上,产量600 万t 以上,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1/6、全球的1/10,产加销均位居全国首位,辣椒已成为贵州省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4-6]。其中,遵义朝天椒是贵州辣椒的典型代表,2020 年,“遵义朝天椒”成功获得全国十大名椒称号和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是遵义特色优势产业,遵义朝天椒因其“香辣协调、品味温醇”的独有品质,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7-8]。
近年来,全国辣椒病虫害发生严重,特别是贵州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直接威胁到辣椒安全生产和国家蔬菜产业化健康发展[9-10]。种子创新是推动农业发展的核心科技力量,选育出复合抗病、高产和高品质的优质辣椒新品种是获得高产值的有效途径。遵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辣椒研究所立足于遵义当地朝天椒的优质种质资源,并结合市场和消费需求,以优质、丰产、抗病为育种目标,利用杂种优势,培育出适应性强、产量高、抗性强的辣椒新品种骄阳1 号。
母本ZHB4 是2012 年从地方品种遵辣4 号中发现的不育株,表现为雄蕊萎缩,镜检无花药,采用双列测交法[11],利用周边植株与其杂交,后代继续选择果形为指形的可育株和不育株杂交纯化,于2015年育成细胞核不育系。该不育系为指形朝天椒,植株长势中等,株型紧凑,平均株高85 cm,株幅70 cm,果实纵径10 cm、横径2.3 cm,单果鲜质量12 g,单株挂果数110 个,果实成熟前绿色,成熟后红色。抗疫病、黄瓜花叶病毒和烟草花叶病毒。
父本ZHA2 是2011 年从地方品种朝阳1 号种植基地中选出产量高、株型好的单株进行套袋隔离,后经过5 代套袋纯化,于2014 年育成的性状稳定的自交系。该自交系为锥形朝天椒,平均株高83 cm,株幅72 cm,果实纵径3 cm、横径2.1 cm,单果鲜质量8 g,单株挂果数80 个,果面光滑,丰产性好,辣味适中,品质佳。
2015 年冬季在海南省乐东县贵州南繁育种基地内以不育系ZHB4 等为母本、ZHA2 等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87 份;2016 年夏季在遵义市新蒲新区新舟镇试验场进行田间筛选鉴定评价,组合ZHB4×ZHA2 田间综合表现突出;2017 年在海南省乐东县基地内开展品种比较试验;2018—2019 年开展多点区域比较试验;2019 年开展生产试验,该组合综合表现优良,符合生产需要,定名为骄阳1 号。2020年11 月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DP 辣椒(2020)521211。该品种于2023 年5 月获得植物新品种权证书,品种权号:CNA20211006337。
2017 年在海南省乐东县南繁育种基地内开展露地品种比较试验,以遵辣6 号为对照品种。采取随机区组排列,3 次重复,小区面积8.2 m2,每小区定植40 株。高厢起垄,铺设喷灌带,覆膜栽培。双行单株定植,株距35 cm,行距50 cm。9 月21 日穴盘育苗,10 月25 日定植,翌年3 月15 日采收。试验结果(表1)表明,骄阳1 号果实指形,果面光滑,青熟果绿色,老熟果红色。平均株高119.9 cm,株幅101.7 cm,单株挂果数124.7 个,全生育期182 d,比对照长6 d。果实纵径9.0 cm、横径2.4 cm,果肉厚度0.15 cm,平均单果质量12.5 g,小区产量17.6 kg,折合667 m2鲜椒产量1 506.3 kg,比对照显著增产38.8%。
2018—2019 年分别在遵义市播州区、安顺市紫云县、黔东南州黄平县、铜仁市德江县、毕节市黔西县、黔南州福泉市、贵阳市开阳县进行露地多点区域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8.2 m2,3 次重复,以遵辣6 号为对照。2 月上旬至3 月中旬漂浮育苗播种,4 月下旬至5 月中旬定植,1.3 m 高厢起垄,银黑双色地膜覆盖,双行单株定植,株距35 cm,行距65 cm,9 月中旬收获鲜椒测产。试验结果(表2)表明:骄阳1 号平均667 m2总产量为1 527.54 kg,比对照极显著增产36.44%。
表2 骄阳1 号在区域试验中的产量结果Table 2 Regional trials of Jiaoyang No.1
2019 年分别在遵义市的新蒲新区、播州区、务川县、凤冈县、正安县开展露地生产试验,对照品种为遵辣6 号,随机区组排列,3 次重复。种植面积667 m2。2 月上旬至3 月中旬漂浮育苗播种,4 月下旬至5 月中旬定植,1.3 m 开厢起垄,银黑双色地膜覆盖,双行单株定植,株距35 cm,行距65 cm,8 月初始收,9 月底采收结束。试验结果(表3)表明,骄阳1 号平均667 m2鲜椒产量为1 505.25 kg,比对照遵辣6 号极显著增产34.36%。
表3 骄阳1 号在生产试验中的产量结果Table 3 Yield of Jiaoyang No.1 in experimental test
2019 年由遵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辣椒研究所进行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以遵辣6 号为对照,接种方法、病害调查方法及分级标准参照辣椒抗病性鉴定技术规程DB52/T 954—2014、DB43/T 954—2014、DB52/T 955—2014 和NY/T 2060—2011。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设3 次重复,每小区种植50 株调查发病情况,并计算病情指数(DI)。鉴定结果(表4)表明,骄阳1 号抗疫病、CMV 和TMV,病情指数分别为9.6、15.4、19.2,中抗青枯病和炭疽病,病情指数分别为18.7 和21.5,均表现出比对照遵辣6 号更强的抗病性。
表4 骄阳1 号抗病性鉴定结果Table 4 Disease resistance results of Jiaoyang No.1
2019 年经遵义市精科信检测有限公司进行品质分析测定,骄阳1 号维生素C含量175.5 mg·100 g-1,辣椒素含量427 mg·kg-1。
2018 年3 月至2019 年11 月,委托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测试(上海)分中心对该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进行测试(表5)。结果表明,骄阳1 号具备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
表5 主要测试性状Table 5 Main test traits of Jiaoyang No.1
骄阳1 号为早熟指形朝天椒杂交1 代品种,全生育期为182 d 左右。植株生长势强,平均株高119.9 cm,株幅101.7 cm,平均单株挂果数124.7 个;植株半直立无限生长型,株型紧凑;叶片中等绿色,披针形;花冠白色,花药蓝紫色;青果绿色,老熟果红色,果实单生,果面光滑,果实纵径9.0 cm、横径2.4 cm,果肉厚度0.15 cm,单果质量12.5 g;商品性好,辣味适中,辣椒素含量427 mg·kg-1,维生素C 含量175.5 mg·100 g-1;抗疫病、CMV 和TMV,中抗青枯病和炭疽病(见彩插8)。
选择中等肥力、便于排灌的地块种植。贵州中海拔地区一般在1 月下旬至3 月上旬采用穴盘播种培育壮苗。定植前667 m2施用优质腐熟农家肥3000 kg 和复合肥100 kg 做底肥。高厢起垄覆盖地膜,双行单株定植,株距35 cm,行距65 cm,667 m2定植2500~3000 株。定植后浇足定根水,以促进缓苗,要及时查苗补苗。缓苗后需追肥壮苗。结果期根据天气情况适时灌水,结合浇水667 m2追施冲施肥(氮、磷、钾质量比为20∶20∶20)20 kg,间隔10 d施1 次,共施2 次。综合防治猝倒病、灰霉病、疫病、青枯病、病毒病、炭疽病,以及地老虎、蚜虫、螨虫、烟青虫等病虫害,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合理使用化学农药[12]。红椒应适时采收,有条件的尽量采烘干,以保持颜色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