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盼
(枝江博物馆,湖北枝江 443200)
博物馆教育以其丰富的馆藏资源、得天独厚的场所优势以及直观真实的学习方式,越来越成为中小学生的青睐。据统计,我国未成年人约有3.67亿,占全国人口总量的26%。“十三五期间”,未成年人观众参观数量平均每年增加约5000万人次。青少年历来是博物馆的主要观众群体和教育对象,学生观众占各类博物馆年观众总量的27%-42%,有的甚至超过50%[1]。相关研究发现,学生在参观博物馆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启迪思维,产生长期的记忆,激发对某一器物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而且博物馆里的互动体验活动可以满足他们社会交往、休闲娱乐的需要[2]。小型博物馆置身于中小城市文化建设的最前沿,作为最基层的文化教育场所和传播历史文化知识的第二课堂,对中小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人文、历史知识的积累;思辨力和创新力的培养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枝江博物馆是一座县级小型综合性历史博物馆。目前,馆藏文物一万余件(套),其中一级文物7件(套),二级文物26件(套),三级文物119件(套)。承载着向中小学生传播枝江历史知识、文化熏陶和陶冶情操等责任。但长年受藏品数量、基本陈列、专业人才等因素的制约,在继承与弘扬历史文化、拓宽学生的课外知识面、增强爱国情怀、激发求知探索欲等方面显得十分薄弱。
2008年免费开放政策的实行,全国绝大多数国有博物馆分批对公众市民实施免费开放,给基层的小型博物馆带来了新的契机与挑战,成为对中小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3]。自2008年3月1日起,全国已有超过3000家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其中大多数属于中小型博物馆,公众特别是中小学生对博物馆的关注逐渐加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2020年,全国博物馆系统仍举办了2.9万个线下展览活动,策划了各类教育活动达22.5万余场,年接待观众5.4亿次(其中1.2亿次为未成年人观众)[4]。
2020年10月,教育部、国家文物局联合下发《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文件(文物博发〔2020〕30号),明确要求地方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将博物馆青少年教育体系纳入到课外服务环节,作为学生课堂教育的补充,促进博物馆与学校教学、综合实践有机结合。“十四五时期”是促进博物馆资源融入中小学教育体系的黄金期,而博物馆教育的基本目的,是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对引导青少年建立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厚植爱国主义情感具有重要作用。
观众调查是博物馆不断朝着良性方向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一条重要信息获取通道,是博物馆通过观众意见反馈,提升展陈服务能力,实现博物馆教育与时俱进,体现以人为本理念的一条重要途径[5]。
1.调查对象
受疫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本次问卷调查对象只选择了位于枝江市主城区的丹阳小学五年级1班、2班;六年级1班、2班;实验中学7年级1班、2班;8年级1班、2班;共8个班级374名学生。
2.调查目的
旨在统计本市中小学生参观博物馆的次数、目的;对博物馆的关注、了解、认知程度;对基本陈列的印象;对参与实践活动的意向;对讲解的需求;参与志愿服务等方面的真实数据。
3.问卷设计
针对未成年人好奇心强、思维活跃、注意力分散、耐心有限等特点,为保证问卷的有效性和答题完整性,共设计三类问题。一是参观基本情况,包括参观意愿、参观次数、停留时长、参观信息渠道、参观目的、参观方式、参观收获等;二是价值认知,包括博物馆功能、藏品、展览、互动实践活动和数字博物馆等方面认知;三是讲解需求和参与志愿服务。共15道选择题,包含单选和多选。
4.调查方法
设计问卷,到学校实地开展调查。每份问卷皆由学生自行按意愿填写,若有疑问时,调查人员当场解释说明,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调查人员随机抽取几名同学访谈,进一步了解同学们的真实意愿。通过每个问题及其相互关联的因素进行逐项统计分析,得出各自的基本结论,最后归纳综合,提出合理建议。
5.调查问卷的发放和回收
2021年12月15日至2021年12月16日,发放问卷374份,回收有效问卷374份,回收率100%。
1.观众的构成及其特征
性别比例中男同学占48.3%,女同学占51.7%。男女学生比例相差很小,性别比基本为1:1,有效排除性别因素对调查结论造成的误差。
2.参观现状
从参观次数上看,绝大多数学生只参观了一次;也有19.8%的学生参观了两次;没有参观或参观了三次以上的学生所占比重很小,仅占11.5%;说明同学们的参观意识较强,但参观次数有限,重游意愿较低。由班级统一组织参观的占比最高,其次是家长带领。可见老师和家长在学生的认知行动方面有着巨大牵引作用。参观目的是影响学生参观时长和参观次数频率的主要因素,四种参观目的占比分布较为平均,有153名学生选择出于好奇,占比最大,为40.9%,其次是了解文物和兴趣爱好,分别占比33.7%和31.8%,也有105名同学选择了丰富课余生活;看来大家参观目的比较多样,这也符合中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从参观方式上看,238名学生选择自由活动式,占比最大,为63.7%;只有101名同学选择由讲解员带领,只占27%;使用学习单带领自己参观仅占6.1%;表明同学们的参观大多是出于好奇和新鲜感,走马观花式,对藏品毫无印象;但也从侧面看出小型博物馆的宣传教育和讲解水平亟待加强。从参观收获上看,普遍认为丰富了历史知识和激发了学习兴趣,占比最大,为71.8%;其次是提高了审美兴趣;看来同学们有一定的参观收获,通过参观游览和讲解员的讲解获得了文化享受和精神愉悦。
3.整体认知
270名学生认为博物馆是收藏保管古物的场所,占72.2%;56名学生认为博物馆是教育基地,占15.5%;说明同学们对当地博物馆有一定的认知度。195名学生认为参观结束后都有印象最深的展品,占52.1%,但仍有一半的同学没有印象。说明形式单一的传统性静态展览陈列已难以吸引当代中小学生的目光,基本陈列需提档升级,展览手段和形式要多样化。有18.8%的同学不愿参加博物馆组织的互动实践活动,非常愿意的有162人,占43.3%。如何丰富和拓展互动体验项目是小型博物馆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仅有58名学生知道数字博物馆,占比15.5%,其余全部不知道。看出同学们对互联网虚拟展厅十分陌生,如何让大多中小学生了解并点击数字博物馆是值得深思。总体来说,同学们对博物馆的认知比较粗浅、有限,对展品印象不深,当地小型博物馆的陈列展览、互动体验实践活动对中小学生缺乏吸引力。
4.讲解需求与志愿服务
参观遇到疑问时,209名学生会向讲解员寻求解答,占55.9%;也有27.3%的学生不会。不难看出,传统的求助方式仍是大多数学生的主要选择。选择不会提问的同学可能由于胆怯和羞涩,或根本对展品毫无兴趣,不管出于何种原因,讲解员在参观过程中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点毋庸置疑。面对不同年龄和不同层次的中小学生,讲解员要施以不同的讲解内容和风格,用亲和力努力成为他们的好伙伴,打消陌生感和焦虑心。有32.0%的同学对参与博物馆志愿服务持肯定态度;也有131名同学不愿意做志愿者;123名同学选择说不准,分别占比35.0%和33.0%;大家各执己见,比较平均。
出于新冠肺炎疫情原因,笔者只选取枝江主城区的两所学校、共8个班级的学生开展调查,管中窥豹。总体来说,枝江博物馆对当地中小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主要出于好奇心和新鲜感;喜欢自由参观或由讲解员带领,参观积极性较高;遇到疑问时,约有一半的学生会主动向讲解员寻求解答;通过参观拓宽了课外知识面,丰富了历史文化知识,激发了学习兴趣,但对“数字博物馆”还有陌生;对博物馆组织的互动实践活动和参与志愿服务兴趣不浓厚;当地学校与博物馆的交流合作不深入,博物馆社会教育价值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1.加强馆校联系,建立馆校合作。与教育主管部门签署共建协议,共同开发青少年研学活动和文物课程项目。针对中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分散中等身心特点和实际需求,开发贴近中小学日常生活、课堂科目实际,融合具有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和实操性的教育项目[6]。与大型博物馆相比,中小型博物馆虽然在展厅面积、馆藏资源和基础设施等方面处于劣势,但由于立足“地域”,服务少年儿童,更有利于发挥“学校项目优先”的优势,获得学校的信赖[7]。利用这一优势,采取“引进来”与“走出去”,定期举办流动展览进校园。与历史教育专家商讨,将历史课本中的“元谋人”“山顶洞人”等旧石器时代文化和“仰韶文化”“大溪文化”等新石器文化课程放在博物馆授课,或讲授战国七雄之楚国时安排在博物馆授课,用精美的陶器和青铜器让青少年感受中国古代文明的博大精深和地方历史的厚重之美,这样的历史课就不会枯燥乏味了[8]。枝江博物馆内新石器时代关庙山遗址陶器和东周时代楚文化青铜器都可以作为同学们的欣赏和学习对象,与课本中枯燥乏味的历史知识结合起来,给学生们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家乡的文化自豪感显著增强。在馆校合作路径方面,可考虑两种具体的策略。一是由本市政府明确承担馆校合作的单位将所需费用统一纳入财政预算,对有关单位予以资金补助;二是由文物主管部门设立专门用于馆校合作的专项资金[9]。
2.优化创新文物陈列方式,基本陈列突出地方特色。展品的文字说明要精心设计,做到通俗易懂、生动优美、简洁流畅、富有趣味。将陈列展览的鲜明主题、时代特征、文化寓意、中心立意以及学术观点等清晰描述,使观众准确、快捷、全面地获取博物馆文化信息[10]。单纯靠器物与晦涩难懂的说明文字搭配的传统展示手段显得呆板枯燥,很难让中小学生驻足停留,激发兴趣。适当运用声、光、电、VR等高科技辅助展陈手段,为青少年营造一个动静结合的学习环境。从硬件设施入手,制作全面反映本地区传统文化、风土人情、自然风貌以及发展成就的基本陈列,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保护传统文化的自豪感。打破博物馆在中小学生心目中高高在上的传统形象,让他们明白,博物馆不仅仅是知识的“殿堂”,也是丰富课余生活的场所,极大提高参与度与趣味性。
3.宣教是架起学生与实物的一座桥梁,大力开展娱教结合的互动式趣味教育活动。针对中小学生对博物馆认知的缺乏和接受博物馆信息的被动性,博物馆应依托馆藏资源,深入挖掘文物蕴藏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筹备专题展览,利用“5·18国际博物馆日”“文化遗产日”等节日,以巡展、讲座的方式在全市中小学校流动展示。举办如“小小讲解员”“主题展品绘画比赛”“考古小使者”“民俗剪纸”“书法临摹”“器物素描”“创意手工体验”“文物拓片工艺”“博物馆寻宝”“文博知识大课堂”等亲子娱乐实践活动,增添新鲜感,改变静态展示的不足和单调,加深了学生对展品的印象。
4.利用“互联网+”优势,推动“智慧博物馆”建设。2022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达1.86亿。利用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短视频等自媒体平台及时发布博物馆最新动态。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现状下,通过线上直播讲座、互动问答使学生们在家中就能了解文物知识,开拓他们的眼界,激发他们的求知探索意愿,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博物馆与中小学网络教育的衔接。
5.提高讲解水平,增加讲解魅力。陈列中展示的实物涵盖了大量的考古学知识,体现了古代人民高超精湛的技艺。这些历史知识和古代先民的生产生活以藏品为载体,辅之以专业细致的讲解,可以极大拓展未成年人的知识面[11]。守旧呆板、平铺直叙的介绍展品信息,不能真正满足众多中小学生视觉和听觉需求,单一甚至极差的参观体验严重降低了他们对博物馆的参观兴趣[12]。对未成年人的讲解要因人施讲,分年龄段精心编写讲解词,避免“灌输式”千篇一律讲解方式。优秀的讲解员通过提炼语言丰富陈列品的历史,尝试短时间把话语权交给学生,鼓励他们积极提问。小学生知识水平有限,理解能力较低,对他们的讲解可以赋予故事性较强的文字内容,方便理解和提高兴趣[13]。对中学生可以选择生活化、口语化的语言,穿插一些提问、反问、小故事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和调动情绪,让“高冷”的文物知识巧接地气。
小型博物馆是引发中小学生好奇心以激励其探索学习的源泉,是丰富文物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升华心灵的文化休闲交流场所。其社会教育功能的强化一定是围绕本地特有的藏品展开,与当地中小学校共同研发教育课程,任重而道远。在学生的参观回忆里,可能不会记得展品基本信息,但展览带来的视觉与情感上的体验,一定会在记忆中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作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的小型博物馆应主动作为,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强化教育功能,留住中小学生的脚步、吸引他们的目光、给予更深刻的启蒙。利用多种途径,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传播方式讲述“文物故事”,成为中小学生喜爱和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第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