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晋豪
(西南交通大学)
近年来,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乡村地区的宜居程度和发展水平普遍较低,成为制约乡村振兴的重要问题之一[1]。因此,如何提高乡村地区的宜居水平,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中共中央《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持续改善居住环境是目标,应建立乡村建设评价机制,探索县域乡村发展路径,打造绿色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2]。“大国小农”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情,2020 年,我国乡村人口为5.1 亿,占总人口数的36.11%[3],川南地区作为全国典型的农业生产密集区,农村人口占比高[4],川南乡村宜居水平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川南乡村的发展程度。自贡市作为川南地区重要的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具有丰富的资源和潜力。然而,在自贡市乡村地区,也存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高[5]、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环境恶化、农业发展滞后等问题[6]。
国内对于乡村发展评价的研究中,国内学者在评价体系与评价方法上进行了广泛地探索。有学者从乡村发展潜力分区[7]、乡村空间功能分类[8-9]、乡村转型发展特征[10]等角度建立评价体系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思路与重构策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人居环境宜居性问题也逐渐受到关注,学者们开始从乡村人居环境质量的影响因素[11-14]、空间分异特征[15]、建设适配性[16]等角度展开研究,并提出了改善建议。总体而言,乡村发展以及乡村宜居水平的评价经历了评价指标不充分到较为
全面的转变,涉及经济、社会、基础建设、农业发展、生态环境等方面;评价方法更加趋向多元化,例如熵权法[8、11、15]、主成分分析法[12]、GIS 空间分析法[17]等。然而,以上成果多从静态角度进行研究,缺乏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动态地对乡村宜居水平进行分析,并且对于县域尺度乡村的研究较少,本文以上述研究为基础,利用熵权法对自贡市县域乡村宜居水平的时空分异特征进行研究,以期为促进自贡市县域乡村宜居水平协调发展和类似地区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持。
自贡市(104°02′57″~105°16′11″E,28°55′37″~29°38′25″N)位于四川盆地南部,是一个因盐设市的城市,其名称来源于“自流井”和“贡井”这两个盐井名字合称而来。全市地貌类型属低山丘陵,由低山地貌、丘陵地貌、平坝地貌和沟谷地貌组成。年平均气温介于17.5℃~18.0℃之间,冬季温暖、夏季炎热、春季早、秋季短。雨量充沛,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自贡市下辖4 个区、2 个县,共2 个乡、63 个镇、25 个街道、987 个村(社区)。总面积约为4381km2,截至2021 年底,户籍人口316.66 万人,其中乡村人口202.96万人。全市县域和乡村地区的发展水平和城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足,经济发展落后,人才流失严重,宜居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本研究以2012年~2021年为时间段,对自贡市县域乡村宜居水平测度进行研究。研究数据来源于:①研究区域的县域行政边界数据来源于全国1:100万公众版基础地理信息数据(2021)(全国地理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系统)。②研究所需县域乡村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主要来源于《自贡市统计年鉴》(2013-2022 年),《中国县域统计年鉴(县市卷)(2013-2022》,个别缺失数据采用线性插值法予以补全。
本文基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并考虑到战略的可落地性,从社会经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农业发展、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六个维度选取了16个因子作为评价指标,最后得出自贡市县域乡村宜居水平的评价体系(见表1)。
表1 自贡市县域乡村宜居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作者自绘)
为了避免主观臆断指标权重带来的片面性和不准确性,本研究采用熵权法对16个因子层进行权重赋值,得到2012、2015、2018、2021 四年份各指标的平均权重(见表2),继而采用线性加权法对自贡市各区县县域乡村空间宜居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表2 自贡市县域乡村宜居水平评价结果(作者自绘)
自贡市2012、2014、2018、2021 四年度各区县县域乡村宜居水平评价结果如表2,空间分布特征如图1。可以看出:各区县县域乡村宜居水平呈现显著的不均衡现象,自流井区在这四年中乡村宜居水平得分始终显著高于其他区县,沿滩区除2012年外其他三个年份乡村宜居水平一直为全市最低;总体而言,自贡市县域乡村空间宜居水平分布为“单核”的格局,沿滩区和大安区虽为市区但乡村宜居水平相对较低,贡井区乡村宜居水平的得分表现出不稳定的状态,2012 年和2015 年在全市仅次于自流井区,但在2012 年和2021 年,贡井区乡村宜居水平却低于“两翼”,富顺县乡村宜居水平在全市排名整体上呈下降趋势,荣县乡村宜居水平四个年度相对较为均衡,但与自流井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图1 自贡市县域乡村宜居水平的分布(作者自绘)
自流井区四年度乡村宜居程度始终保持着较高的水平,虽然社会保障水平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但总体上发展较为均衡,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是该区明显的优势指标,在全市中具有较发达的水平。沿滩区是自贡市乡村宜居水平最低的区县,公共服务和社会经济是该区明显的短板,生态环境与基础设施虽为其优势指标但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整体上发展水平较低,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提升空间。
从时间维度来看(见图2),2012-2021年期间,自流井区、沿滩区、荣县、富顺县乡村宜居水平整体呈现较为稳定的发展态势,贡井区与沿滩区乡村宜居水平的发展速度出现了明显的波动。具体来看,自流井区乡村宜居程度始终保持着较高的发展水平,沿滩区乡村宜居水平的发展速度始终较低,荣县和富顺县的发展水平较为稳定,在2015年后宜居水平发展速度出现了小幅提升;贡井区在2015-2018年间乡村宜居水平发展速度出现了小幅度的提升,但在2018 年~2021 年间发展水平有明显的下滑;沿滩区在2012年~2015年间乡村宜居水平发展速度较快,但在2015 年以后发展水平出现了大幅下降。总体来看,在2012 年~2021 年间,自流井区在全市县域乡村宜居水平发展速度最为稳定且提升最多,其次是荣县,沿滩区和贡井区乡村宜居水平提升幅度相对较小,说明其发展动力不足,也进一步表明持续推进提升乡村宜居水平的必要性。
图2 自贡市县域乡村宜居水平的变化(作者自绘)
本文从社会经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农业发展、生态环境六个维度构建了自贡市县域乡村宜居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从空间上选取了自贡市域内6 个区县为评价对象;从时间上选取了2012年、2015年、2018年、2021年四个年度作为评价因子数据节点,并进一步细化为2012 年~2015 年、2015年~2018年、2018年~2021年三个时间段进行县域乡村宜居水平发展速度对比。文章采用熵值法对指标进行权重,通过评价发现了自贡市域范围内的各区县乡村呈现的不同程度的影响乡村宜居性的问题。通过研究发现自贡市县域乡村宜居水平呈现明显的时空分异特征,根据评价结果,自流井区在时间和空间上始终是乡村宜居水平最高的区县,并且在六个评价指标体系上有着较高的得分;其他区县尤其是沿滩区,乡村产业衰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较为滞后,因此自贡市政府需要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支持,当深入挖掘乡村文化特色,以乡村文化为引领,推动乡村产业和经济的发展,进而促进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只有提高乡村居民的收入,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才能为治理乡村居住环境打下经济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