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空间”相互作用视域下的南京市溧水区乡村宜居性评价

2023-11-26 10:12,刘,邹
农业工程学报 2023年16期
关键词:三生空间溧水生活空间

夏 敏 ,刘 岩 ,邹 伟 ※

(1.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京 210095;2. 农村土地资源利用与整治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南京 210095)

0 引言

改革开放促使中国的城镇化率不断提高,但片面追求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模式也使乡村出现产业体系薄弱、人力资本流失、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问题[1],严重影响着乡村的宜居水平和城乡一体化目标的最终实现。2022 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的总体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了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作为首要战略安排,进一步明晰了乡村建设的内涵与目标。在乡村振兴的紧要关头,科学、定量地研究乡村宜居性对实现乡村人居环境提升、推进乡村和谐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对于宜居性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954 年希腊学者DOXIADIS 提出“人类聚居学”概念,国内则以吴良镛[2]引入人居环境研究为基础,早期研究对象国内外均以城市为主。有关乡村宜居性评价的研究国外从19 世纪开始,在20 世纪20 年代之前的研究侧重于乡村自然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安全[3-4];20 世纪中后期的研究重点逐渐从自然地理环境转移到社会经济层面,如SMAILES 等[5]指出乡村宜居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人口密度;21 世纪,国外乡村宜居性评价偏向系统性综合评价,KISS[6]从经济状况、生活条件研究匈牙利乡村的宜居性。国内有关乡村宜居性的研究则起步较晚,目前研究仍相对较少。何建华等[7]从区位条件、生态环境、发展潜力、资源禀赋、人居环境5 个维度构建乡村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从宜居乡村与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的关系角度,测定村庄宜居性水平,划分出5 种村庄发展类型。王晓学等[8]从土地利用、道路密度、人口、植被4 个方面的时空变化探讨土地利用与乡村人居环境的逻辑关系。黄安等[9]从生活承载功能、生活保障功能、精神净化功能三方面基于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评价乡村生活空间宜居性。以上研究视角多样,但均未考虑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与其宜居性之间的关系。国土是人居环境的空间载体,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是构成国土空间的3 个基本要素,也是乡村人居环境系统的3 个子系统,乡村空间质量直接影响中国整体人居环境的水平。梁晨等[10-11]基于“三生空间”视角对农村人居环境质量进行定量分析,但研究仅考虑了“三生空间”内部功能属性。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对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的需求存在较大的差别,相邻“三生空间”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可忽视。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相邻空间之间的物质、能量以及信息交流日益紧密[12],尤其在快速城镇化地区人口聚集且生产活动频繁的乡村中,“三生空间”相互作用尤为明显。因此,乡村宜居性评价中需要考虑“三生空间”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乡村宜居性的影响。

据此,本研究以南京市溧水区为例,基于土地利用和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数据,构建乡村“三生空间”分类指标体系识别溧水区乡村“三生空间”,进而建立“三生空间”相互作用视域下的乡村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测算2010 和2018 年溧水区乡村宜居性水平并分析其变化,据此提出有效的乡村宜居性优化策略,以期为推动农业、农村、农民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有效途径。

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区概况

南京市溧水区位于江苏省西南部,地处31°23'N~31°48'N,118°51'E~119°14'E,东邻句容、溧阳,南连高淳,北临江宁,西接安徽省当涂县(图1)。全区下辖8 个镇及街道,2018 年年末总人口443 821 人,其中乡村人口255 686 人,总面积1 067.26 km2。境内溧水港区经秦淮河、石臼湖可直达长江,水陆交通便利,农业和生态资源丰富。近年来,随着溧水区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乡村周边大量优质农田被占用,生态空间遭到破坏,经济发展与资源供给矛盾突出,乡村宜居性受到挑战。由于人口密集、生产活动频繁,溧水区乡村“三生空间”相互作用显著,客观把握溧水区乡村“三生空间”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乡村宜居性的影响,对提升溧水区乡村宜居水平、推进乡村生态保护与资源开发尤为重要。

图1 研究区地理区位图Fig.1 Location of study area

1.2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本文使用的研究区数据包括:1)社会经济数据,来源于溧水区政府官网及中国知网2006—2009、2011、2017、2018 年《溧水年鉴》。2)2010、2018 年POI 数据,通过网络爬虫于高德地图爬取,每条数据包含名称、地址、经纬度、一级类和二级类等属性信息,共21 个一级类,根据研究需要,本文将其进行筛选、去重及重分类,最终分为科教医疗设施、商业服务业、公益性公共设施、工业、交通设施、风景名胜6 个一级类;3)2010、2018 年土地利用数据,来源于中科院资源环境数据共享中心30 m×30 m 栅格土地利用数据集,其中包括水田、旱地、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点等25 类数据;4)溧水区行政区划图,来源于溧水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2 研究方法

2.1 乡村“三生空间”划定

2.1.1 分类指标体系构建

现有关于“三生空间”划定的研究中,乡村尺度的研究相对较少;且大多通过归并分类法[13]或量化测算法[14-15]进行划定。POI 数据能够弥补归并分类法中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精度低、滞后性的缺陷及量化测算法中数据庞杂的问题,提高划定精度。本研究基于土地利用和POI 数据,分析生活空间、生产空间和生态空间功能,从而构建乡村“三生空间”分类指标体系。在广大乡村,生活功能是指能够满足居民基本物质生活需要,提供生活保障与便利服务的能力[16];生产功能是指从土地上直接或者间接获取产品的能力[17];生态功能是指乡村能够维持生态稳定和提供生态服务的能力[18],据此,“三生空间”分类指标体系包括7 项功能共9 个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三生空间”分类指标体系Table 1 Classification indexes of "Production-Living-Ecological Space"

2.1.2 识别单元确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对乡村概念的界定,本文研究的乡村为溧水区范围内城市建成区以外的区域。基于ArcGIS 10.3 软件,首先从溧水区2010、2018 年土地利用栅格数据中提取城镇用地,去除行政区划图中的城镇用地,得到研究区乡村范围。参考文献[19-21],考虑溧水区乡村空间分布情况,采用200 m×200 m 的网格作为“三生空间”识别单元,运用ArcGIS空间分析工具进行指标赋值。

2.2 乡村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022 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简称《方案》),《方案》对乡村建设中生活、生产、生态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在生活舒适层面,《方案》指出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构建便捷高效的农村公路骨干网络,引导鼓励农民开展庭院和村庄绿化美化,建设村庄小微公园和公共绿地。在生产高效层面,《方案》指出严格保护农业生产空间,牢牢守住18 亿亩(1.2×108hm2)耕地红线,促进农村公路与乡村产业深度融合,完善农村商业体系。在生态健康层面,《方案》指出严格保护乡村生态空间,促进资源集约节约循环利用,实现乡村建设与自然生态环境有机融合,因地制宜开展荒山荒地荒滩绿化,加强农田(牧场)防护林建设和修复。因此本文从生活舒适、生产高效、生态健康3 方面选取13 个指标构建乡村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见表2)。其中除人口密集度等8 个一般性指标外,在生活舒适目标层选取了生态丰富性、生产影响度Ⅰ共2 个空间交互性指标,前者反映生活空间周边生态环境水平,后者则衡量生产空间对相邻生活空间的影响;生产高效目标层选取了生活交互性指标,通过生产空间与最近生活空间的平均距离反映生产便利性;生态健康目标层选取了生产影响度Ⅱ、生活影响度2 个交互性指标,分别用来衡量生态空间受周边生产、生活空间影响程度。

表2 乡村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Table 2 Evaluation indexes of rural livability

结合研究区现状,本文选择乡镇作为宜居性评价基本单元。指标体系中一般性指标基于POI 数据、行政区划图、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土地利用数据计算。《2021年溧水区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项目实施方案》中提出耕地相对连片166 667 m2的规模标准,考虑乡村实际情况,耕地地块之间空间距离在20 m 以内,认为其具备一定的空间相对相连性[22]。因此本文将研究区耕地以20 m 为距离进行面聚合,筛除聚合后面积小于166 667 m2的图斑,得到符合连片条件的耕地图斑,据此计算各研究单元耕地集中度。地理学第一定律中提出:空间要素之间的相关性与距离有关,且距离越近相关性越大[23]。因此本文5 个交互性指标中:1)生活交互性通过近邻分析得到;2)生态丰富性、生产影响度Ⅰ、生产影响度Ⅱ、生活影响度指标值根据“三生空间”分类结果,通过焦点统计计算。以生态丰富性为例,统计计算流程如图2 所示。

图2 生态丰富性指标值确定流程Fig.2 Determination process of ecological richness indicator value

2.3 指标权重确定与总分值计算

本文采用熵权法确定“三生空间”划定和乡村宜居性评价指标权重,采用线性加权法计算各格网单元三生功能分值及各评价单元乡村宜居性分值[24-25]。将格网单元最大功能值对应的类别确定为其“三生空间”类型[26],并采用随机抽样法对“三生空间”划定结果进行验证;根据各评价单元宜居性分值确定其乡村宜居性等级。

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计算式如下:

式中i=1,2,...,n,n为单元总数,个;j=1,2,...,m,m为指标总数,个;xij为第j项指标下第i个单元指标值,为标准化后的指标值为平移后的指标值,pij为第j项指标下第i个单元所占权重,ej为第j项指标的熵值,Wj为各指标权重。

采用线性加权法计算各单元综合分值计算式如下:

式中H为单元综合分值。

3 结果与分析

3.1 溧水区乡村“三生空间”

研究区“三生空间”划定结果如图3 所示。参考以往研究中学者们依据土地利用主体功能建立的土地利用类型与“三生空间”之间的映射关系[27-28],本文将水田、旱地、其他建设用地归类为生产空间;农村居民点、城镇用地归类为生活空间;有林地、灌木地、疏林地、其他林地、高覆盖度草地、河渠、湖泊、水库坑塘、滩地、裸土地、裸岩石质地归类为生态空间,将“三生空间”划定结果与归类结果进行对比以验证本研究“三生空间”划定精度。在ArcGIS 中通过Create Random Point 工具以5 km 为最小点距离在研究区生成20 个随机点[29],以随机点所在网格为中心,生成20 个样本区,每个区域为3×3 个200 m×200 m 的网格,共180 个正方形网格。参考石杰锋等[20]的研究,每个样本区域的9 个网格中,5 个及以上网格划定结果与归类结果相同,则判定该区域划定成功;反之则划定失败。基于ArcGIS 10.3 软件逐网格验证结果见图4,验证结果显示,2010 年180 个网格中划定结果与归类结果相同的网格数量为178 个,2018 年则为177 个,2 个年份所有样本区域均划定成功,表明本研究“三生空间”划定结果精度较高。

图3 2010 和2018 年溧水区乡村“三生空间”划定结果Fig.3 “Production-Living-Ecological Space” in the rural areas of Lishui District in 2010 and 2018

图4 随机样本区分布及划定结果验证Fig.4 Random sample area distribution and delineation results validation

各镇乡村“三生空间”面积统计结果见表3。结果显示,2010 年溧水区乡村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划定面积依次为550.72、166.88、344.44 km2,2018 年依次为485.44、251.60、319.20 km2。从划定结果看出,2010、2018 年“三生空间”中生产空间均占优势,生态空间次之,生活空间面积最小。各镇乡村“三生空间”面积构成及其分布有所不同。生产空间多分布在生活空间外围,生活空间集中分布于交通道路交叉点附近,生态空间则呈多团块状分布。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分布大致与耕地、农村居民点、水域林草地分布吻合。

表3 2010、2018 年溧水区各镇乡村“三生空间”面积Table 3 Areas of rural “Production-Living-Ecological Space”in each town of Lishui District in 2010 and 2018 km2

8 a 间溧水区乡村生活空间普遍增加,新增生活空间主要集中于各镇中部,其中永阳、石湫和柘塘镇较为显著。永阳镇是区政府所在地,交通条件优越,公共设施完善,城镇化发展迅速,生活空间不断向外延伸。石湫镇位于南京“十廊放射”的宁宣轴线上,是南京主城、禄口机场和高淳副城间承南起北的门户;且随着多所院校的入驻以及石湫影视基地、西横山景区等旅游特色资源的开发,支撑实现石湫“生态宜居之城”“教产融合之城”和“文艺活力之城”的发展目标;得益于政策支持,石湫镇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区域活力不断提升,因此其生活空间增加明显。柘塘镇自2008 年被划为开发区以来经济发展迅速,乡镇开发建设程度高,生活空间从中心向外围扩展,形成了大面积居民区与集镇。此外,溧水区近年来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改善人居环境,2018 年断头路全面打通,城南新区路网基本建成,使得生活空间迅速扩展。

与生活空间增加对应的是8 a 间溧水区乡村生产空间面积普遍减少,其中柘塘镇、永阳镇、石湫镇、东屏镇和白马镇尤为明显。生态空间面积也略为下降。

3.2 溧水区乡村宜居性

3.2.1 乡村宜居性及其变化分析

根据计算式(1)~(6),2010、2018 年溧水区各镇乡村宜居性计算结果见表4,由结果可见,溧水区乡村宜居性水平总体不高,2010 年宜居性平均分值为0.383,各镇中仅和凤镇宜居性分值高于0.500,2018 年宜居性平均分值为0.365,较2010 年略为下降,各镇中也仅永阳镇略高于0.500。

2010 年和凤镇的宜居性分值达到0.611,居研究区首位。在宜居性指标中,和凤镇生产影响度Ⅰ计算结果为3.680,仅高于柘塘镇和洪蓝镇,其生活空间相邻的生产空间的个数较少,生产活动对生活空间带来的诸如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等负面影响较小。和凤镇耕地连片程度高,耕地集中度为0.982,居研究区第一,在农业生产效率及规模化方面存在优势。此外,和凤镇西濒石臼湖,水域面积占比为0.530,居各镇之首,约为该项指标值位列第2 位的洪蓝镇(0.113)的5 倍、位列末位的白马镇(0.027)的20 倍。与此同时,和凤镇生态空间面积大且分布集中,与生产、生活空间接壤较少,受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影响小,生产影响度Ⅱ和生活影响度计算结果均在各镇中最低,分别为0.472、0.097,且与其余乡镇差距大。和凤镇生态红线区域巡查管控措施健全,区域环境治理水平较高,生态健康分值(0.376)高是其乡村宜居水平高的主要原因。白马镇2010 年宜居性分值为0.274,居于各镇末位。其生产高效分值仅为0.018,原因是2010 年白马镇产业结构仍以农业为主,其二、三产业密集度为0.987 个/km2,仅高于晶桥镇。白马镇2010 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增长率为0.010,位列研究区之末。该镇生活交互性为759.225 m,表明其生产空间与最近生活空间的平均距离在各镇中最大,由居住地到生产活动发生地的便利性不足。此外,水域面积占比(0.027)低也是导致白马镇乡村宜居性分值低的原因之一。

2018 年永阳镇乡村宜居性分值最高,为0.542。在宜居性评价指标中,永阳镇公共设施密集度和道路密集度依次为2.385 个/km2、5.076 条/km2,分别居各镇首位和第2 位。这是由于永阳镇是区政府所在地,社会保障服务完善,且位于连接苏、浙、皖、沪的重要交通节点,高速路密度全国领先,构成了快速通达的交通网络。此外,永阳镇生产空间均匀分布于生活空间外围,生活交互性为430.207 m,生产空间与最近生活空间的平均距离在各镇中最短,由居住地到生产活动发生地的便利性高。永阳镇林草地覆盖率(0.248)居各镇之首,境内有秋湖山、东庐山和无想山等,生态系统完整。该镇生活影响度计算结果(0.390)较低,仅高于白马镇和和凤镇,由“三生空间”识别结果可以看出,永阳镇生态空间和生活空间之间有生产空间作为间隔,因而生活空间带来的噪声、光污染等对生态空间影响较小。2018 年乡村宜居性分值最低的乡镇为东屏镇,为0.175,其生活舒适和生态健康方面劣势较为明显。东屏镇属于半山半圩,东部缺乏干线道路,通达性低,故道路密集度(2.005 条/km2)在各镇中最低。东屏镇公共设施数量少,公共设施密集度仅为1.050 个/km2,位列研究区倒数第2 位。此外,东屏镇林草地覆盖率(0.066)低,以微弱差距仅高于柘塘镇,由“三生空间”划定结果及土地利用现状可以看出,东屏镇境内生态空间面积较小且以水域为主。东屏镇生产影响度Ⅱ(2.148)和生活影响度(0.817)计算结果较高,均位于研究区第3 位,境内生产空间以大规模农田为主,生态空间面积小且被生产、生活空间包围,生产、生活空间对生态空间影响较大。

依据2010、2018 年各镇乡村宜居性分值,在ArcGIS中采用自然断点法分别将其分为4 级,综合2 个年份分级结果确定分级标准,将溧水区乡村宜居性划分为低(0.175~0.279)、较低(0.280~0.331)、较高(0.332~0.459)、高(0.460~0.611)4 个等级,据此得到各镇乡村宜居性等级如图5 所示。由图5 可知,2010 年乡村宜居性评价结果中,和凤镇乡村宜居等级为“高”,白马镇等级为“低”;而2018 年乡村宜居性评价结果中,和凤镇、永阳镇乡村宜居等级为“高”,石湫镇、东屏镇、白马镇等级为“低”。

图5 2010 和2018 年溧水区各镇乡村宜居性等级Fig.5 Rural livability ratings for towns in Lishui District in 2010 and 2018

8 a 间,永阳镇乡村宜居性等级由“较高”上升为“高”,乡村宜居性分值从0.358 提高到0.542,其中生活舒适分值从0.062 提高到0.302,变化最为明显。分析其指标值变化情况,8 a 间永阳镇乡村的人口密集度从684.788 人/km2降低到130.512 人/km2,城镇化的高速发展使得乡村人地关系得到明显改善。同时行政中心的优势带动永阳镇公共设施不断完善,公共设施密集度从0.419 个/km2提高到2.385 个/km2。8 a 间永阳镇的道路密集度从0.205 条/km2提高到5.076 条/km2,这是由于该镇大力加强道路交通建设,如2013 年宁杭高铁正式通车。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贯彻落实,永阳镇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使其生态丰富性提高、生产影响度Ⅰ则下降。

东屏镇和石湫镇乡村宜居性等级均从“较低”下降为“低”。在生活舒适层面,东屏镇由于工农业的扩展、生活空间的扩张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生态丰富性计算结果从0.476 下降到0.418。由于东屏镇2018 年经济发展速度较2010 年放缓,地区生产总值年增长率从0.240 下降到0.122,导致其生产高效水平也有所降低。石湫镇8 a 间生活影响度计算结果从0.282 提高到0.432,生活空间的迅速扩张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资源,而且对生态空间的负面影响也会加大,如带来自然栖息地的破坏、垃圾处理等问题。此外,8 a 间石湫镇地区生产总值年增长率从0.223 下降到0.140 也是其宜居水平降低的原因。

晶桥镇乡村宜居等级始终保持“较低”水平,但其生产高效、生态健康层面的乡村宜居性分值变化显著。其中,生产高效分值从0.046 提高到0.104,分析指标值发现,8 a 间晶桥镇二、三产业密集度从0.878 个/km2提高到1.937 个/km2,地区生产总值年增长率从0.127 提高到0.179。2014 年9 月17 日区委区政府下发《关于合作共建溧水经济开发区晶桥工业园的意见》,推进晶桥工业园区转型提升;2015 年晶桥镇开工建设占地10×104m2的高盛科技产业园,哈尔滨工大光学有限公司LED 光源LED 灯、韩国御龙科技有限公司泡沫铝板等一批优质项目入驻园区;此外,石山下村等美丽乡村2015 年起成为晶桥镇重要的旅游品牌。这些二、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带动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是其生产高效分值显著提升的主要原因。与生产高效层面的分值变动相反,8 a 间晶桥镇生态健康分值从0.124 下降到0.071,其中生产影响度Ⅱ计算结果从1.969 上升到2.174,生活影响度计算结果从0.300 上升到0.774。在生产活动蓬勃发展的同时,晶桥镇8 a 间农村居住用地面积增加57 600 m2,交通设施、公益性公共设施、科教医疗设施POI 数量分别增加66、138、18 个,生活空间迅速蔓延。生产和生活空间对邻近生态空间会产生不同影响,如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的扩张往往会导致生态空间碎片化,破坏生态连通性,进而阻碍物种的迁徙和基因流动,影响生态空间中的生态系统健康;工业活动可能导致大气和水体的污染,农业生产则造成土壤退化和资源消耗等问题。故其生态健康分值大幅下降。

3.2.2 与未考虑“三生空间”相互作用的乡村宜居性评价对比

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时,权重反映了各指标在竞争意义上的相对强烈程度[30-31]。为了揭示“三生空间”相互作用对乡村宜居性评价的重要性,反映考虑和未考虑“三生空间”相互作用下乡村宜居性评价结果差异,本文以2018 年为例,在原指标的基础上去除交互性指标,将原交互性指标权重按照各目标层其它指标间比例关系进行分配,以保证各目标层所占权重及各目标层指标权重的比例保持不变,即一般性指标间竞争意义上的相对强烈程度不变,同时避免减少评价指标对总分值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计算各镇乡村宜居性分值,结果见表5。

表5 溧水区各镇2018 年未考虑“三生空间”相互作用的乡村宜居性分值Table 5 Rural livability score of each town without considering the interaction of "Production-Living-Ecological Space"in Lishui District in 2018

由表5 可知,未考虑“三生空间”相互作用时,溧水区各镇乡村宜居性总分由高到低排序为:永阳镇、柘塘镇、和凤镇、洪蓝镇、白马镇、晶桥镇、石湫镇、东屏镇,而考虑“三生空间”相互作用后排序为:永阳镇、和凤镇、柘塘镇、洪蓝镇、晶桥镇、白马镇、石湫镇、东屏镇。

未考虑“三生空间”相互作用时,柘塘镇乡村宜居性分值高于和凤镇,考虑“三生空间”相互作用后,和凤镇乡村宜居性分值高于柘塘镇,位列各镇第2 位。通过对比交互性指标计算结果发现,和凤镇仅生产影响度Ⅰ(2.770)略高于柘塘镇(1.587),处于劣势,其余指标均优势明显。在生活舒适层面,和凤镇生态丰富性计算结果为0.678,生活空间的自然相邻要素中生态空间个数多,在各镇中处于领先地位,居民在居住空间中能够享受到生态资源带来的增湿、降噪、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的作用;而柘塘镇由于生活空间面积大且集中,缺乏绿地广场等生态设施,生态丰富性计算结果仅为0.341,约为和凤镇的一半。在生产高效层面,和凤镇生活交互性为503.825 m,而柘塘镇为1 041.629 m,多于和凤镇的1 倍,这表明虽然柘塘镇生活空间外围生产空间密集,但生活空间团块内部距离生产空间较远,生产空间与最近生活空间的平均距离大,生产便利性不如和凤镇。在生态健康层面,和凤镇拥有石臼湖水域,生态空间面积大且分布集中,与生产、生活空间接壤较少,受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影响小,生产影响度Ⅱ和生活影响度计算结果分别为0.513、0.198,均在各镇中最低;而柘塘镇生产影响度Ⅱ和生活影响度计算结果均位列各镇首位,分别为2.391、0.944,生态资源零星分布于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内部,受生产、生活空间影响大。此外,夏敏等[26]在研究中指出,柘塘镇的土地生态功能2016 年降至溧水区末位,本研究结果与其相似。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对比和凤镇和柘塘镇,在空气质量方面,结合南京市环保局每日发布的空气质量数据(包括PM2.5、PM10、O3、NO2等污染物的浓度),发现和凤镇的平均空气质量指数优于柘塘镇;在水质方面,南京市水务局有关水质监测数据显示,和凤镇所在的水系源头来自欧阳山水库,水质较优;2019 年7 月南京市环保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柘塘镇水质劣V 类占比58.30%,且有黑臭水体现象。通过以上分析及实际情况表明,和凤镇乡村宜居水平高于柘塘镇。

仅考虑空间自身属性时,白马镇乡村宜居性分值高于晶桥镇,而在“三生空间”相互作用视域下,晶桥镇乡村宜居性分值高于白马镇。在生活舒适层面,晶桥镇内生态空间面积较大,广泛分布于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周边,对居民的生活环境起到积极影响,生态丰富性计算结果为1.084,位列研究区第一,而白马镇生态丰富性计算结果较低,仅为0.420;晶桥镇和白马镇生产影响度Ⅰ计算结果差异不大,分别为3.280、3.151,故考虑“三生空间”相互作用后,晶桥镇生活舒适分值从0.078 提升到0.152,而白马镇生活舒适分值从0.122 下降到0.089。在生产高效层面,晶桥镇和白马镇分值均无明显变动。在生态健康层面,白马镇生产影响度Ⅱ(1.677)和生活影响度(0.356)计算结果在各镇中处于较低水平,考虑“三生空间”相互作用后,白马镇生态健康分值从0.064 上升到0.115,而晶桥镇分值无明显变动。综合三个层面的分值变动,白马镇宜居性分值从0.261 提高到0.279,而晶桥镇从0.249 提高到0.327,提高幅度更大,故考虑“三生空间”相互作用后晶桥镇乡村宜居水平更高。综合以上分析可见晶桥镇乡村宜居水平高于白马镇。

在人口聚集且生产活动频繁的乡村地域,相邻“三生空间”之间的物质、能量以及信息交流紧密,相邻“三生空间”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对乡村宜居性产生明显影响。通过以上分析,可以认为“三生空间”相互作用视域下进行乡村宜居性评价的结果更符合研究区实际情况,也验证了“三生空间”相互作用对乡村宜居性的影响。

4 讨论

黄安等[9]的研究表明乡村区域宜居性等级相对城镇区域低,周雅萍等[32]也发现部分研究区域乡村人居环境质量呈现下降趋势,本文研究与其一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党中央对正确处理好工农城乡关系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乡村宜居性和乡村宜居宜业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提高乡村的宜居性有助于吸引更多资源向农村流动,进而推动乡村宜居宜业的发展。因此,依据溧水区乡村宜居性评价结果,各镇应结合自身特点提升其乡村宜居性水平:

2018 年宜居等级为“高”的乡镇中,永阳镇应继续保持生态系统完整性,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维持乡村宜居等级。和凤镇应在维持生态健康优越性的同时,注重加强公共设施建设。

宜居等级为“较高”的乡镇中,柘塘镇应注重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合理布局,加强生产空间与生活空间之间的交通建设;大力加强生态健康建设,在生活、生产空间密集区域建立小型的生态空间,增加社区公园、绿地广场等公共活动场所,注重对生态空间的保护。洪蓝镇在未来建设中应注重产业转型升级,减少生产空间对生活和生态空间的负面影响。

宜居等级“较低”的晶桥镇应加强生产、生活空间与生态空间交界处的生态环境监管,继续出台有效政策减少其对生态空间的负面影响,同时加强水域保护。

宜居等级为“低”的乡镇中,石湫镇应加强生活空间周边的环境绿化建设,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空间,通过政策手段减少生产活动产生的负面影响;东屏镇应加强公共设施和道路建设,注重产业转型,发展绿色经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白马镇应注重完善基础设施,优化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布局,健全交通体系,加强对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交界处污染物监管与防治措施。

5 结论

1)2010 和2018 年溧水区乡村“三生空间”中生产空间面积均占优势,多分布在生活空间外围;生态空间面积次之,呈多团块状分布;生活空间面积最小,集中分布于交通道路交叉点附近。8 a 间溧水区乡村生活空间面积普遍增加,生产空间面积普遍减少,生态空间面积略为下降。

2)2010 和2018 年溧水区乡村宜居性水平总体不高,各镇宜居性分值大多低于0.500,且平均分值8 a 间略有下降。2010 年和凤镇宜居性总分居研究区第一,白马镇宜居性居各镇末位。2018 年则是永阳镇乡村宜居性分值最高,东屏镇分值最低。8 a 间永阳镇乡村宜居等级有所上升,东屏镇和石湫镇乡村宜居等级表现为下降。

3)未考虑“三生空间”相互作用时,柘塘镇乡村宜居性分值高于和凤镇,白马镇高于晶桥镇;考虑“三生空间”相互作用后相反。结合实际情况对和凤镇和柘塘镇、晶桥镇和白马镇乡村宜居性进行对比,发现“三生空间”相互作用视域下的评价结果更符合研究区实际情况,说明在“三生空间”相互作用视域下进行乡村宜居性评价更为科学。

本文以南京市溧水区为例,考虑其“三生空间”相互作用构建乡村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三生空间”相互作用对乡村宜居性具有一定影响。这为乡村宜居性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但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本文仅研究了2010 和2018 年溧水区乡村宜居性水平及其变化,仅有2 期数据且时间尺度较短,进一步的研究可以收集多时段数据和近期数据以反映更长尺度的变化;此外,由于社会经济类指标数据获取限制,本文以乡镇为宜居性评价单元,评价单元划分不够精细,进一步的研究可以通过实地调研等获取各村信息,将评价单元细化到村级尺度;另外,本文仅采用了生态丰富性、生产影响度Ⅰ、生活交互性、生产影响度Ⅱ、生活影响度5 个指标反映“三生空间”相互作用,进一步的研究将全面分析“三生空间”相互作用,采用更多指标完善对邻近空间影响的揭示。

猜你喜欢
三生空间溧水生活空间
南京溧水区构建森林防灭火“四维矩阵”
乐不思归的心灵属地——南京溧水永阳凉篷下村
心手相连克难关,在溧水台胞台企助力抗疫在行动
南京溧水虎头鞋:“四根针”里有文章
生活空间与老年人不良健康结局的研究进展
智己AIRO 流动的艺术品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中相关问题探讨
城乡规划中的“三生空间”划定思考
滨海新区“三生”空间系统仿真及优化调控研究
珠三角城市群国土空间利用质量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