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舸帆 孔祥雀
摘 要:中国乡村自古以来便有着自成一体的整体性和艺术性,更是承载着无数人民群众“乡愁”的精神家园。使用影像技术记录因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而逐渐消亡的乡村景观,是研究、保护乡村文化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策略,在国内学术界受到了极大的重视。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媒介融合的背景为广大创作者提供了机遇,如何使乡村影像兼顾艺术性和传播性,是创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媒介融合;乡村记忆;影像化
注:本文系2023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乡村振兴视域下滇池古村落‘视觉记忆’构建策略”(2023Y0829)研究成果。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影像的在地性创作是艺术介入乡村的重要方法。区别于主观的拍摄活动,乡村记忆的影像化构建需要根据乡村所在地区的地域性特征充分挖掘传统村落中独特的历史文脉,平衡影像媒介传播性与艺术性之间的关系,制定行之有效的策略。
一、媒介融合概念简述
媒介融合是指将不同的媒体类型、技术合并或汇集到同一个平台或系统中,可以实现印刷媒体、电视、广播和数字通信设备的融合,极大地改变了内容的生产和消费方式。随着数字技术的出现,学者、媒体业内人士和行业专家开始对这一现象进行讨论,并提出了相关理论。1978年,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创始人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Nicholas Negroponte)用三个相互交叉的圆圈表示出计算机工业、广播电影工业和出版印刷工业之间的关系,表明不同工业正在趋于融合。如今,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不同媒介之间的界限也在进一步消融。媒介融合可以实现更高效的信息传播,为受众提供更多样化的内容。中国是全球网民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为视频通信平台提供了广阔的用户基础。一方面,庞大的受众群体促使国内外企业不断创新和开发先进的通信工具,智能手机等智能设备也突破了传统媒介在时间、空间上的诸多限制,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高效地获取各种信息;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大力投资包括高速宽带和5G技术在内的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创造了有利于发展高质量视频通信的环境。因此,图像和视频等影像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呈现形式,并得到了人们的广泛接受和利用。
二、乡村题材影像作品现状
近年来,乡村题材的影像作品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与喜爱。在某种程度上,优美的乡村风景和“接地气”的田园故事不仅成为充斥着数字化内容的城市的“解毒剂”,也成为当今网络叙事和文化数字化建构的宝贵财富。
(一)大荧幕:主流电影中的“乡村之美”
电影通过展示中国丰富的乡村传统和景观,在保护和弘扬中国文化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并增强文化连续性和人民自豪感。1999年,霍建起导演的电影《那人那山那狗》将一对乡村邮递员父子的故事在湖南省邵阳市绥宁县关峡苗族乡大园村里演绎了出来。茂密的山林、青翠的梯田在影片中随处可见。湘西秀美的湖光山色与含蓄、内敛的情感相得益彰,潮湿蜿蜒的邮路既是父亲辛劳的体现,又是儿子成长的见证。2015年,毕赣导演的电影《路边野餐》所选取的视角则更为私人化。导演在其家乡贵州省凯里市的山村里,开辟了由梦境通往情感救赎的道路。影片中,贵州山村迂回曲折的地形环境成為容纳生命历程和回忆的容器,而南方潮湿的气候营造出朴素的诗意气氛。导演毕赣用诗歌中的“二手经验”对乡土气息做了独特的影像诠释,以唤起观众对过往之人、过往之事的追忆和释怀。
在中国,乡村题材电影通常描绘的是主角从农村到城市的奋斗历程,以反映中国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呼应了乡村的文化变迁和现代化发展。在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中,由徐峥导演的电影单元《最后一课》取景于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的下姜村,导演以主人公范老师生病为引子,巧妙地串起了一个村子的今时与往日。影片中,深受阿尔兹海默症侵袭的乡村教师连身边的家人都已忘却,却依然清楚地记得多年前山村支教的点点滴滴。随着范老师的青丝转变为白发,昔日的学生也成长为村支书、小学校长、建筑师等建设家乡的栋梁之材,村子也拥有了明亮的教室,从穷乡僻壤变成安居的乐土。近年来,乡村题材的电影在国内院线频频上映,除了纯粹的娱乐和审美目的,也具有重要社会意义,能够帮助观众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社会的各个方面。
(二)小屏幕:短视频中的“田园憧憬”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短视频作为数字时代的有力创作工具,越来越成为人们娱乐身心、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短视频低投入的制作成本与大范围的传播机制,促使媒体制作的全民化进一步下沉,而乡村题材短视频也是许多学者研究乡村的宝贵信息来源。从传播价值来看,这些视频将文化习俗、传统知识和农村民俗展现给更多观众,潜在受众群体甚至包括可能与农村脱节的年轻一代。因此,这些视频的传播有助于文化在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保持连续性。对于乡村村民来说,观看和制作短视频有助于提高乡村人口的数字素养,缩小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增强社会凝聚力。
短视频为讲好“三农”故事提供了新的思路。从“李子柒”以1 410万的订阅量创下“最多订阅量的YouTube中文频道”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到“张同学”在抖音获赞数超1.4亿,庞大的数字表明了广大网民的“恋地情结”。短视频中斑驳的红墙、碎花图案的窗帘,以及喂猪、养鸡等烦琐复杂的农活……这些原汁原味的乡村生活画面让人直呼“上瘾”。由此可见,乡村日常生活题材短视频的出现,满足了都市人向往田园生活的情感投射,给予人们在追求高质量生活之余缓解工作压力的契机。在话语权和舆论环境不及城市的乡村,短视频平台的创建和分享机制可以让村民自觉发出声音,分享自己的故事,表达心中的担忧,让更多人了解乡村和村民的真实面貌。
三、媒介融合背景下乡村记忆影像化策略研究
乡村记忆影像化的首要目的是综合运用动态影像与静态影像相结合的方法,对乡村景观进行标本式的记录,留存乡村的自然与文化信息。对乡村题材影像的内容、形式、传播渠道进行重新思考,有利于创作者适应复杂的网络环境。
(一)新内容:影像+“深描”,由表及里的细致描述
近年来,人类学家开始逐渐重视影像在田野调查中的记录作用,并将其视为能够充实其科研成果的生动文本。同样,人在乡村记忆影像化的过程中,也可借助人类学的理论和学术规范,加强影像内容的深刻性。1973年,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里福德·格尔茨(Clifford Geertz)在其出版的《文化的解释》一书中提到了“深描”一词,它指的是通过文化现象进行多层级、全面、细致的描述,以捕捉任何嵌入社会行为中的文化意义。这一理念的提出使人类学家的田野调查更加深入。人类学家在田野调查中要做的包括沉浸式实地考察、参与者观察、详细的笔记记录、深入访谈和对话等,这一过程不仅是在描述发生的事情,更是在解释人类行为的背景和意义,从整体层面对文化进行理解。其中,影像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诉诸感官的视听语言具有隐喻性,能够形象地描述画面和展示信息,便于观众观摩、理解影音文本;另一方面,不同景别、机位、同期声、蒙太奇等视听元素的构思与排列,使影像可以胜任复杂化的叙事结构,提高文本的观赏性和艺术价值。
其一,对拍摄题材的精准聚焦建立在充分的田野调查之上,因此在选择主题之前需要花时间在活动区域内观察、倾听并与当地环境建立关系。其研究范围包含但不限于生计活动、文化实践活动、经济状况、环境互动、口述历史、村民健康与福祉等。在田野调查期间,应对当地的规范和习俗保持敏感,同时避免将乡村生活视为异国情调或做浪漫化处理。其二,用影像记录乡村记忆,无论是民族志研究、视觉人类学探索还是纪录片制作,都涉及对拍摄技巧的考量。例如,连续的长镜头有助于展现乡村生活的缓慢节奏、季节的变化或乡村农忙的进展;特写镜头适合描绘农民劳作的双手、手工编织篮子的图案或其他工艺品的细节。如同文字“深描”通常建立在成熟的学术写作能力之上,影像“深描”也要求拍摄者熟练掌握视听语言。其三,加强村民对乡村影像拍摄的参与。参与式影像能够捕捉村民的真实生活、情感和经历。与由局外人决定叙事的传统电影制作方式不同,参与式影像制作方式能够让影像主题发声,创作出具有说服力的文本。
(二)新形式:影像+数字化,打造虚拟空间沉浸式体验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数字化在可访问性、保存性、交互性、可搜索性、数据分析、成本效率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改变了人们参与、创建和分享影视内容的方式,并且很可能会继续塑造未来的媒体格局。同时,数字化使影像可以在包括社交媒体、数字档案馆在内的各种平台上高效便捷地进行传播,数字平台的高度交互性也使用户能够以更加身临其境和个性化的方式与其他用户进行互动。
利用数字化技术助力乡村记忆影像化的建设,可以加强用户的沉浸式体验。首先,将数据可视化技术应用于村落地方志、人口信息、地图等,可使复杂的文本以概要的形式呈现,这样一方面提升了文本的接受度,有利于村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乡村信息;另一方面以更加直观的方式传递信息的属性和变量,有利于提升学者或机构开展基于数据文本的村落研究的工作效率。其次,可将数字虚拟影像技术应用于传统摄影,打造全新的视觉内容。比如,为乡村建筑拍摄全息影像,相比于图片、视频等,全息影像在保证纪实性的同时为人们提供了更好的交互体验,人们可以在虚拟世界中与影像进行互动,感受更为立体、真实的视觉效果。目前,全息影像已在博物馆、演出舞台等场所实现了广泛应用,增强了对观众的吸引力和影像资料的娱乐性。乡村记忆的影像化同样不应该局限于对二维画面的呈现,尤其是对村落古建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重要信息的呈现。
(三)新渠道:影像+融媒体,多模態传播丰满乡村形象
在媒介融合时代,多模态、综合性媒体传播的意义是深远的,而融媒体能够重塑传统社会的单向直线式传播结构,影响着人们的感知、理解和与周围环境互动的方式。媒介的多元化发展能够确保多种声音,特别是边缘化或少数群体的声音,使其拥有表达观点的平台。现代媒介平台具有较强的互动性,允许观众参与内容创作和评论,并分享他们的观点。这种形式能够促进文化内容的交流和协作,为受众提供新颖且丰富的影视内容,从而促进全球受众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欣赏。
当前,利用多元化的媒介格局来有效传播乡村题材影像,需要将传统媒介和数字媒介相结合,并根据乡村受众具体而细微的差别和偏好进行定制。首先,传统媒介的作用不容忽视。几十年来,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介一直是乡村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因此,在传播乡村题材视影像作品时,需要考虑到传统媒介在这些地区的影响力、可信度和可及性,使其充分发挥传播作用。此外,传统媒介可以根据乡村当地方言定制影像创作内容,邀请当地人用其声音增强影像作品的亲切感。其次,积极与当地企业和机构合作,在影像作品中适当展示优秀产品或合作赞助信息,为农产品推广销路的同时,积攒良好口碑。再次,充分利用短视频平台和网络直播间的强大影响力。抖音、快手等平台可为创作者提供低成本的宣发渠道和大体量的推送机会。最后,建立高效的监督和反馈机制。创作者可通过大数据了解影像作品观看次数、分享量和讨论度,从而敏锐感知和把握社会热点话题,不断创作出村民喜闻乐见的题材与内容。
参考文献:
[1]朱凌飞,孙信茹.走进“虚拟田野”:互联网与民族志调查[J].社会,2004(9):61-63.
[2]方李莉.艺术人类学研究的当代价值[J].民族艺术,2005(1):6-13,51-5.
[3]王建民.艺术人类学理论范式的转换[J].民族艺术,2007(1):39-45.
[4]孙信茹,杨星星.“媒介化社会”中的传播与乡村社会变迁[J].国际新闻界,2013(7):87-93.
[5]朱靖江.虚构式影像民族志:内在世界的视觉化[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43-47.
[6]朱靖江.田野影像笔记:影视人类学的田野调查之道[J].民间文化论坛,2015(5):20-26.
[7]沐晓熔.当代观念摄影创作的瓶颈与突破[J].民族艺术研究,2016(3):234-240.
[8]孙信茹.微信的“书写”与“勾连”:对一个普米族村民微信群的考察[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6(10):6-24,126.
[9]沐晓熔.留住手艺之美沐晓熔镜头下的云南民间手工艺[J].今日民族,2017(1):30-33.
[10]郭建斌,张薇.“民族志”与“网络民族志”:变与不变[J].南京社会科学,2017(5):95-102.
作者单位:
云南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