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白山羊选育现状探讨及推广应用

2023-11-26 15:39:58何小东尚以顺
中国畜禽种业 2023年9期
关键词:公羊月龄母羊

杨 礼,杜 勇,何小东,陈 磊,尚以顺

(1.贵州省沿河县农业农村局,贵州铜仁 565300;2.贵州省草业研究所,贵州贵阳 550025)

贵州白山羊是贵州省的传统地方品种之一,目前受到外来品种的冲击较大,纯种数量大大减少,亟需通过系统地开展贵州白山羊的资源普查工作、推动挖掘调控其生产性能的研究、创建完善的保护体系、开发专门的选育技术和高效的养殖技术等措施来保护贵州白山羊遗传资源。科研工作者需要弄清贵州白山羊遗传多样性和种质特性,深入发掘其开发利用价值,同时需要确定合适的育种方向,创新保护方法,开发新式选育技术、生态健康高效养殖技术及产品加工技术,推进贵州白山羊产业走向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品牌化,为进一步巩固产区脱贫攻坚成果和推动乡村振兴做出贡献。

1 贵州白山羊选育现状

1.1 品种来源

贵州白山羊是一个古老的山羊品种。据明嘉靖年间撰编的《思南府志》记载:“羊,皆山羊,罕绵羊”。又据《史记》《后汉书》等史籍记叙,沿河县饲养山羊已有2000 多年历史,现今的沿河、思南、印江一带在汉代以前的饲畜业已初具规模,黄牛和山羊是当地的畜产。沿河自治县是贵州省优质肉羊基地县之一,也是农业农村部确定的新阶段优势农产品—“优质肉羊”的产区。“沿河白山羊”于2013 年被国家工商总局核准注册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6年6月,沿河山羊成为阿里巴巴餐饮品牌淘点点的又一“代言人”和吉祥物,标志着沿河山羊正式走出沿河,走向全国。

1.2 形态特征

通过对贵州白山羊进行资源调查、形态学观察和性能测定,得出其种质特性:被毛颜色以白色为主,少部分为黑色、褐色和花色,具体比例为全白占92.50%、全黑2.50%、全褐3.13%、花色1.87%,另有6%的个体表现出乌羊特征,眼睑、舌前端和尾根内侧呈乌黑色;羊毛类型为短粗毛,被毛内层多有一层长约1cm 左右的绒毛,极少数全身和四肢生着长毛,为蓑衣或半蓑衣毛,毛色白色;头呈“倒梯形”,额宽平,公羊额上有卷毛。公羊角粗壮,母羊角纤细,角呈褐色,形状扁平或半圆,向后上方向外微弯,呈镰刀型;公羊颈粗短,母羊细长,少数母羊颈下有1 对肉垂;胸深、肋骨开张,背腰平直;后驱高于前驱,尻斜,四肢端正且粗短适中;蹄质结实,色蜡黄。

1.3 生产性能

与省内另外两个山羊品种相比,贵州白山羊的体型体重最小、贵州黑山羊次之、黔北麻羊最大;贵州白山羊性成熟早,公羊(5.0±0.5)月龄可发情,适配月龄为10~12月,体重30kg 以上;母羊初情期为(3.5±0.5)月龄,适配月龄8月,体重25kg 以上;贵州白山羊常年发情,发情周期(18.7±1.2)d,发情持续48h 左右,妊娠期(149±3)d,初产平均产羔率为124.27%,经产平均产羔率160.54%;公羔及母羔初生重分别为1.72、1.69kg,公羔及母羔2月龄断奶重分别为7.56、7.30kg。

1.4 杂交效果

贵州白山羊与四川大耳羊、波尔山羊的杂交后代表现出良好的生产性能,羔羊存活率、生长速度、体型均有所增加,可为培育以贵州白山羊为基础的新山羊品种或品系奠定基础。

1.5 贵州白山羊种质资源保护体系

以动物遗传资源保存理论与技术为指导,科学划分贵州白山羊核心产区,建立保种场,建设多个小型规模场,采用核心产区养殖户和家庭农场活体保种、开放与闭锁相结合的保种场保种、小群体多场互换公羊的联合保种等3 种原位保种方式实施保护;通过基因组DNA 和cDNA 文库保存以及组织、血液和精液冷冻保存等方式进行异位保护,定期监测遗传多样性参数变化并评估其对贵州白山羊的保护效果。最终创建了“核心产区活体保种+保种场保种+小规模场联合保种+基因组DNA 和cDNA 文库保存+组织、血液和精液冷冻保存”原位与异位相结合的保护体系。

1.6 遗传多样性

使用15 种限制性内切酶研究贵州白山羊品种线粒体DNA 多态性,结果显示:Bam HI、Hind Ⅲ和Sat I 等3 种酶的酶切类型存在多态,共检到18 种限制性态型,将其归结为3 种线粒体DNA 单倍型,单倍型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375%,群体平均遗传多态度值为0.068%。线粒体DNA(mtDNA)D-loop 遗传多样性检测结果表明:贵州白山羊mtDNA Dloop 因在1074bp 处插入碱基C 导致片段长度多态,长度为1212bp或1213bp,发现14 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度为0.9905,核苷酸多样度为0.0183。mtDNA Cytb 基因多态性检测结果显示:存在11 个变异位点、10 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度为0.889,核苷酸多样度为0.00253。说明贵州白山羊的遗传多样性高,具有重要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价值[1]。

2 贵州白山羊选育成果

经过对贵州白山羊几年的本品种选育,培育出一级羊1000 只,等级羊4000 只,基础羊5000只。

2.1 生长发育性能

周岁一级公羊、母羊体重分别达23.3、21.2kg,比选育前的公羊(20.5kg)、母羊(18.9kg)分别提高13.7%、12.2%;成年一级公羊、母羊体重分别为40、36kg,比未选育的公羊(35.3kg)、母羊(32.2kg)分别提高13.4%、11.8%[2]。

2.2 繁殖性能

经产母羊年均产羔1.7 胎、胎均产羔率180%,比选育前的年均产羔(1.61 胎)、胎均产羔率(165%)分别提高5.6%和9.1%;羔羊成活率达95%,远高于选育前的81.9%[2]。

2.3 肉用性能

周岁阉羊胴体重10kg、屠宰率48%,比选育前的8.9kg、44.9%分别提高12.4%和6.9%;成年阉羊胴体重17.2kg、屠宰率率52%,比选育前的13.6kg、49.5%分别提高26.5%和5.1%[12]。

3 贵州白山羊选育对生产成果的影响

3.1 贵州白山羊选育方法

通过组建贵州白山羊基础群,采用同质表型选配法,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进行选择,以表型值高低判断选留种羊;将标记辅助最佳线性无偏预测法(MBLUP)运用于育种,进行群体继代选育,在基础群中选出体型大、繁殖率高的公羊和母羊;创造性使用了“同质选配+阶段选择+群体继代+MBLUP”相结合的选育方法,制订并应用了贵州白山羊品种选育技术规范。经过选育后的出栏贵州白山羊周岁体重从选育前的18.7kg 增加到23kg,提高了23%;屠宰率由45%增加到50%、净肉率由30%增加到35%。

3.2 品种选育对贵州白山羊抗病能力的影响

通过比较分析贵州白山羊品种保护区域内20个选育场(户)和5 个自繁户羊群三年来的发病死亡情况,发现选育场(户)羊群羔羊断奶(2月龄)成活率为95.57%,比自繁户羊群高11.91%;选育场(户)羊群发病率为111.88%、死亡率为3.10%,比自繁户羊群分别下降42.16%和51.10%;选育场(户)羊群体内寄生虫、呼吸道系统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相比自繁户羊群也明显降低,差异极显著。说明通过开展科学的选种选配可为山羊提纯复壮并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3.3 品种选育对贵州白山羊繁殖性能的影响

陈磊[3]在选育群中选择符合贵州白山羊品种初产日龄体重标准的公、母羔羊进行同期跟踪观测研究,发现选育群公羊性成熟日龄平均为106.63d,母羊初情日龄118.82d、发情周期20.46d、发情持续时间46.91h、初配年龄175.39d、妊娠期149.67d,与自繁群的各项繁殖生理指标基本一致,符合贵州白山羊品种早熟且繁殖生理遗传性能稳定的特点;选育群母羊产配间隔平均为57.77d、产羔周期207.60d、对年只均产羔1.76 胎、母羊产羔率187.70%、繁殖羔羊断奶(2月龄)成活率95.39%,与自繁群相比产配间隔缩短11.68d、产羔周期缩短11.47d、对年只均产羔胎数提高0.1 胎,产羔率、羔羊断奶成活率分别提高12.54%和13.10%,说明品种选育对提高其繁殖水平具有明显效果。

3.4 品种选育对贵州白山羊不同生长阶段产肉性能的影响

冉启煌[4]采取同群全程饲养的方法,分别对周岁、1.5 岁、成年3 个年龄段的公羊、母羊和阉割羊进行屠宰测定,发现选育群周岁、1.5 岁、成年3 个年龄段的公羊、母羊和阉割羊产肉性能指标均相应高于自繁群,其中组间宰前活重、胴体重、净肉重、骨重等指标差异极显著;屠宰率、净肉率和肉骨比等指标也差异显著。这表明开展品种选育不仅可明显地提高生长速度,还可充分挖掘贵州白山羊产肉潜力。

3.5 贵州白山羊生长发育规律

张黔浪等[5]选择同期出生、体重相近的羔羊在自然放牧条件下饲养,进行全程跟踪测定分析,发现贵州白山羊,公羔、母羔初生重分别为(1.75±0.15)、(1.72±0.11)kg;成年公羊体重(37.46 ±2.97)kg、体 高(56.43 ±3.06)cm、体 长(61.19±4.01)cm、胸围(70.85±3.82)cm,成年母羊体重(34.13±2.45)kg、体高(54.36±3.15)cm、体长(59.48±4.80)cm、胸围(72.12±3.21)cm;9月龄公羊体重(23.29±1.21)kg、体高(48.46±2.79)cm、体长(51.14±3.14)cm、胸围(59.04±3.36)cm,分别达到成年公羊的62.17%、85.88%、83.58% 和83.33%;9月龄羊母羊体重(21.24±1.71)kg、体高(47.64 ±2.81)cm、体 长(50.09 ±2.96)cm、胸 围(61.69±3.07)cm,分别达到成年母羊的62.23%、87.64%、84.21%和85.54%。说明贵州白山羊公母羊的适宜配种繁殖月龄为9月。

3.6 品种选育对贵州白山羊生长发育性能的影响

通过对山羊选育群体同时期出生、体重相当的羔羊和相同饲养环境条件下自然繁殖同时期出生、体重相当的羔羊进行同等条件全程饲养,跟踪同期测定分析发现:选育群体初生羔羊、2月龄羊、4月龄羊、6月龄羊、9月龄羊、周岁羊、1.5 岁羊、成年羊等不同年龄阶段公、母羊的体重、体高、体长和胸围等体质指标均高于自繁群,表明开展本品种选育可明显提高贵州白山羊生长发育性能。

4 贵州白山羊选育推广

一是制定了选育标准。在对贵州白山羊品种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制订《贵州白山羊选育标准》,并严格按照选育标准,综合种羊及后代生产性能的表现进行选种选配工作。

二是突出了选育重点。在现有品种群体基础上,按照选育标准,以高繁、快长为重点选育目标进行定向选种选配,并根据血缘、被毛、体型、外貌、体尺体重、生产性能等指标,结合父母品质、后裔品质进行综合评定选择。

三是健全了种羊鉴定管理体制。对种羊和符合种用标准的选育羊群建立系谱档案,编号建卡,凡不符合要求的劣质羊坚决淘汰。

四是使用了先进繁育技术。采用山羊同期发情技术,推行羊群集中繁殖制度,规范羊群生产管理程序,加快山羊选育进程。

五是实施了综合饲养技术。采取放牧与补饲相结合的饲养方式,大力推广种草养羊和饲料青贮技术,降低饲养成本;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防病治病原则,降低羊群发病率和死亡率;建立饲草饲料生产体系,保证草料供应;种种措施提高了山羊选育效果和养羊综合效益。

六是建立了科学的配种制度。在选育过程中,严格按照配种制度选种选配,控制初配年龄,建立完整的配种记录和系谱档案,合理掌控种公羊配种次数,杜绝野交乱配和近亲交配。

5 贵州白山羊选育应用成果

通过“高校+畜牧业务部门+企业”的合作研发模式,探明了贵州白山羊种质特性和种群结构,创建了“核心产区活体保种+保种场保种+小规模场联合保种+基因组DNA 和cDNA 文库保存+组织、血液和精液冷冻保存”的贵州白山羊保护体系,发现21 个与生长密切相关的SNP、18 个与抗性密切相关的SNP,采用“同质选配+阶段选择+群体继代+标记辅助最佳线性无偏预测”选育方法,制定的贵州白山羊品种选育标准,建立了贵州白山羊生态健康高效养殖技术体系。开发了孜然羊肉、麻辣羊肉等系列产品的生产加工工艺技术,创建了麻阳河羊肉和上坡羊羊肉品牌,注册了沿河山羊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沿河山羊等。通过“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产业带动模式,以高校、产区畜牧业务部门为助力,以培养能人和技术农民为抓手,开展技术成果推广应用,提高贵州白山羊的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品牌化水平。成果示范推广应用于沿河县的全县合作社、规模养殖场、家庭农场,带动养羊大户427 户,培训技术能人156人,带动就业1150 人,新增出栏贵州白山羊29890 只、新增产值4483.5 万元,新增纯收益1345.05 万元,推进了产区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且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显著。

6 存在问题及建议

受传统饲养思想的束缚,且管理粗放等问题仍然存在,各养殖户相互独立,野交乱配和近亲繁殖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加上品种改良资金投入不足,导致所出栏的种羊品质不够高,周岁羊个体重仍然偏低,生产潜力挖掘不够;山羊品种纯度不够高、生长速度缓慢、饲料报酬较低、疾病控制技术不够高、养殖效益较低。应对这些问题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继续完善贵州白山羊选育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农业部畜禽养殖“五化”建设要求,继续对贵州白山羊原种场实施改扩建,巩固完善5个贵州白山羊扩繁场,对遗传资源进行切实有效的保护。在贵州白山羊核心区域内,国家需要每年计划批发专项保种经费,建立并持续运营贵州白山羊保种基因库。

二是继续搞好本品种选育工作。搞好本品种选育和选配,严格按种羊质量标准选育种羊,同时进行公羊易地交换,杜绝野交乱配和近亲繁殖。

三是建立健全杂交繁育体系。此前沿河县分别引进波尔山羊、四川大耳羊、南江黄羊等优良山羊品种,在南部片区开展贵州白山羊杂交试验,为贵州白山羊生产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四是加强草地建设,提高载畜量。依托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化科技扶贫种草养羊项目和退牧还草项目,建设人工草地,加强天然草场围栏封育;加大天然草场改良力度,在充分利用丰富的山草及农作物秸秆资源的基础上,推行种草养羊,舍饲与放牧相结合,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提高积极效益。

7 小结

贵州白山羊是贵州省优良地方山羊品种之一,具有性情温顺、耐粗饲、抗逆性强,肉质鲜嫩、膻味轻,板皮质地优良等特性。为了进一步保护和开发利用贵州白山羊,选育采用“高校+地方畜牧业务部门+企业”的合作研发模式和“公司+村集体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产业带动模式,以培养能人和技术农民为抓手,开展贵州白山羊种质资源评价与优异基因挖掘利用,充分发挥其优良种质特性,推进贵州白山羊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品牌化水平,巩固产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

猜你喜欢
公羊月龄母羊
提高种公羊繁殖力的几项措施
母羊不同时期的饲养管理
繁殖期母羊的饲养管理
基础母羊的饲养管理
母羊的几个常见疾病
湖州33月龄男童不慎9楼坠落上海九院对接“空中120”成功救治
科学生活(2019年7期)2020-01-01 08:28:02
提高育肥猪出栏率合理的饲养密度
不同月龄荷斯坦牛产奶量的研究
不同月龄婴儿ABR正常值分析
公羊触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