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载民意 行稳致远
——“民情直通20 年·民呼我应”理论研讨会观点摘编

2023-11-25 02:23:16海宁人大整理
浙江人大 2023年11期
关键词:直通车民情海宁

海宁人大 整理

2003 年,海宁人大首创“民情直通车”,在人大代表与政府工作部门之间,开辟一条快速解决老百姓日常“关键小事”的绿色通道。20 年来,这列载满民意的“民情直通车”一直保持着活跃生命力。

2023 年10 月11 日,由省人大常委会《浙江人大》杂志社、省委党校(浙江行政学院)政治学教研部、海宁市委主办,海宁市人大常委会承办的“民情直通20年·民呼我应”理论研讨会在海宁举行。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聚焦“民”“情”“通”,深度发掘“民情直通车”的时代价值、理论渊源、实践基础、思想内涵。本期“热点追踪”摘编专家学者的部分精彩发言,以飨读者。

2023 年10 月11 日,“民情直通20 年·民呼我应”理论研讨会在浙江海宁举行。

经验启示

全过程人民民主需要不断丰富和创新实现路径和方式

江必新 中国法学会副会长

“民情直通车”运行20 年如一日难能可贵。在海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为”的理念,通过“民情直通车”得到了真正体现,变成了具体行动。

这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具体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要真正发挥优势,更多的是要让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表达自己的意愿和心声,并能得到落实。“民情直通车”能够更好地实践和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这种要求。

这是基层民主的成功样板。基层民主很大程度上是要解决人民群众身边的问题,是要与民生紧紧贴在一起。“民情直通车”就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一条渠道、一种方式。

这是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成功经验。“民情直通车”为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感染力、吸引力、推进力,提供了很好的基层实践经验。

全过程人民民主需要不断丰富和创新实现路径和方式。“民情直通车”在20 年里实现6 次升级,这样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才有生命力。

全过程人民民主要行稳致远,需要补足短板。要全面广泛收集民意,认真研究意见的整合,综合考量资源分配的问题,增强最终决策的预见性,让全过程人民民主真正发挥优势。

人民至上的实践要求

尹建军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中心研究室主任

坚持人民至上,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条红线。“人民至上”怎样与基层治理,与为人民服务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发展理念更好结合?从“民情直通车”的实践看,主要体现在四个“贵”:

“贵”在坚持。20 年坚持下来,海宁五届人大代表近5000 名,一茬接一茬、一任接一任地干。这在一个县难能可贵。

“贵”在认真。要认真聆听民意,认真收集民情,认真化解民忧。“民情直通车”解决了17000 多件事,是实实在在的,在老百姓心中有重要位置。

“贵”在进取。从联络站到智能平台,从面对面沟通解决到网上解决,工作方式不断进取。从解决民生问题到探索对民主的可感度,在服务内容的层面上也在进取。

“贵”在领导。贵在海宁市委强有力的领导统筹。

在当前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中,“民情直通车”的做法大有作为、值得推广。“民情直通车”的经验,可以称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海宁实践”。

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的“海宁模式”

廖卫华 民主与法制社社长助理

这是党委领导、人大主导、部门联动、代表履职、群众参与、社会支持“六位一体”的“海宁模式”。它依据选区分布设立,具有浓郁地域特色。它主动采集民意、解决问题,既解“事结”也解“心结”。随着地方组织法明确代表联络站成为代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法定阵地”,具有可复制性的“海宁模式”开始在全国开花结果。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其强大生命力的源泉,其又是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范例。从这个意义上说,“海宁模式”与“枫桥经验”一脉相承,同源同向。

2014年6月17日,庄建平等三位市、镇人大代表在海宁市斜桥镇仲乐村代表联络室接待选民。

同时,这一发端于人大制度的基层实践,有利于把国家权力机关的民意表达平台延伸到最基层、巩固在最基层,从而引导带动人民群众更多参与基层治理实践,推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理论价值

海宁“民情直通车”的价值与启示

丁祖年 中国法学会立法研究会副会长

习近平总书记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定位为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并对实现方向、重点提出了明确要求。就基层来说,最重要的是如何把全过程人民民主落实到人大工作的各方面各环节全过程,如何切实完善人大的民主民意表达平台载体,如何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民情直通车”是一个很有效的尝试,对全省乃至全国基层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了启发和样板。

目前,各级党政机关推出了各自直接联系群众的载体。如何把这些载体与“民情直通车”链接起来,把碎片化的民主变成整合的、系统化的民主,非常值得探索。人大在这方面应当起到主体作用。因此,“民情直通车”有必要也有可能成为基层党政机关联系人民群众的主枢纽。

此外,“民情直通车”是以代表联络站为基础的。要实现代表联络站多功能化,使之成为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平台、党政机关联系代表与人民群众的平台;成为既是提出意见的平台,也是沟通、协商、监督的平台。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创新

余逊达 浙江大学政治学研究所所长

海宁的工作,在回应习近平总书记对人大工作的要求上有很多很好的做法和创新。代表联络站和“直通车”合二为一,使人大在提出意见建议同时,更直接地推动解决问题。数字化提升了问题解决的效率,也推动了政府治理方式和管理流程的改革。

相关链接

嘉兴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高玲慧指出,20 年来,“民情直通车”常态长效运行,彰显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彰显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为民情怀,彰显了赋能基层治理的治理效能,让人民当家作主更可感可知可及。

海宁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姚敏忠表示,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研讨会精神,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从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高度,赋予“民情直通车”新的时代内涵;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贯彻上级要求和市委部署,赋予“民情直通车”更多的职责任务;进一步坚持为民履职,把“民情直通车”办成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幸福车”,推动人大制度在海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为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推进“两个先行”,勇当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表率贡献更多人大力量。

与西方相比,人大制度安排下的代表联络站(“民情直通车”)平等对待每一位选民。各类政府组织和社会力量在党的领导下一起去解决具体问题。这样的“整合”,在西方议员的办公室中很难看见。

经过20 年实践、5 次制度迭代,“民情直通车”这一做法被证明是可行的,具有可借鉴性和一定的可移植性。

走深走实

民情直通车与基层民意的生成落实

褚国建 省委党校法学教研部主任

“民情直通车”以3 条逻辑链条呈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真实实践。

一是从群众到代表的实践链条。以畅通民意表达为基本考量,通过代表作用发挥和代表联络站,把分散的人民意见汇聚起来,成为需要集中起来、传达下去的民情信息。

二是从代表到人大的实践链条。以整合民意、形成民事为基本考量,经过民主程序“加工”和人大制度管道,把人民意见转化为人民意志,成为体现代表作用、彰显人大权威的政治要求。

三是从人大到部门的实践链条。以解决民事、贯通民意为基本考量,通过政府部门的行动和办事结果的反馈评价,解决了人民群众反映的真实问题,构建起一个基层民主的程序闭环。

以上实践链条呈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三重理论逻辑:尊重了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并发挥了代表和人大组织的制度功能,落实了政府部门行动责任,确保了人民意见得到真正落实。

深化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基层人大实践创新

胡大伟 浙大城市学院法学院副院长

2003 年10 月18 日,海宁市人大常委会在硖石镇白漾社区举行“民情直通车”活动揭牌仪式。

“民情直通车”是基层人大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成功模式。海宁人大一以贯之践行“八八战略”,不断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持续推动“民情直通车”探索实践,切实把人大制度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初步形成了“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社会主义民主的县域实践范例。“民情直通车”真正实现了代表联络站“联、商、督、促、智”核心功能的有效贯通,实现了人大数字化改革与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的融合发展、互为补充。经过20 年探索实践,“民情直通车”有效破解了民情如何向监督转化等长期困扰基层人大的问题,为各地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更好地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闯出了一条新路。

猜你喜欢
直通车民情海宁
直通车
上海故事(2022年8期)2022-11-09 07:53:44
刘海宁作品(一)
大众文艺(2022年16期)2022-09-07 03:07:58
平凡的人 伟大的事
用好“民情诊所”解民忧
今日农业(2020年20期)2020-11-26 06:09:14
一颗滚烫心 满腔为民情
人大建设(2020年2期)2020-07-27 02:48:04
天下奇观海宁潮
八年暖心路 丝丝为民情
人大建设(2018年8期)2018-11-13 01:19:18
微博直通车
基层中医药(2018年4期)2018-08-29 01:25:44
微博直通车
基层中医药(2018年6期)2018-08-29 01:20:08
微博直通车
基层中医药(2018年3期)2018-05-31 08:5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