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南师附中新城初中 桑 焕
【案例背景】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义务教育历史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如何将课堂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是一线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历史教学设计与评价中,倡导将评价融入教学设计,实现“教—学—评”一体化,发挥评价促进学习和改进教学的功能。基于新课标,笔者围绕《第二次世界大战》一课阐述“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教学设计。
【案例设计与评析】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世界现代史中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学习内容要求是:通过了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意大利法西斯和纳粹德国的对外扩张,知道德国、意大利、日本侵略集团是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进程和主要战场,知道《联合国家宣言》和开罗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等重要国际会议,了解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艰巨性和胜利原因。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有四个学习要点:一是了解日本、意大利和德国如何走上法西斯扩张道路,初步理解法西斯侵略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关系;二是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基本进程,体会战争的艰巨性,并理解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这场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三是这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四是了解大战中的一系列国际会议。它上承一战后构建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启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新变化,在世界史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九年级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勇于发表自己观点,对事物的认知由感性到理性的成长阶段。经过七、八年级的学习和积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学科素养,在史料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探究能力等方面也有了较大的提高,这就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但学生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进程大多还处于感性认知阶段,对知识的掌握缺乏系统条理和全面把握的理性认识,对历史现象的分析缺乏广度和深度,看待历史的本质还不够透彻。本课在内容编排上以专题形式进行,内容繁多抽象且知识总结归纳性较强,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理性探究能力。
从跨学科知识的储备情况来看,九年级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已经学习过国家利益至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相关知识。因此在本课的最后环节可以设计辩论赛活动,贴近学生的兴趣点,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落实对学生的评价与反馈。
基于对课标、教材与学情的分析,践行评价先行、以终为始、逆向设计的理念,笔者确定了以下学习目标与评价目标。
1.学习目标。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进程,了解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艰巨性,认识大国关系变化对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的影响,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意义。
2.评价目标。学生能在时间轴上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进程再认再现;能通过对比分析战争进程的变化,归纳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艰巨性;通过辩论赛活动能对人类通过国际合作才能克服和解决全球性问题达成共识。
导入:同学们好,今天我们一起复习《第二次世界大战》。请同学们回顾一下课本目录,哪些课涉及本次学习专题?
生:13—15课。
设计意图 专题复习课,开篇直入主题,从目录着手,整体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教材中的位置,了解与二战相关联的课,即从宏观上把握经济大危机、法西斯国家对外侵略扩张与二战爆发之间的内在联系。
任务一 梳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进程
师:(过渡)第二次世界大战从局部战争走向全球战争,战争范围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0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下面我们以时间轴的形式有序、全面地梳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进程。
师:请结合所学,在任务单上将时间轴上的历史史实补充完整。
设计意图 以时间轴再现二战的主要进程,以任务单填空形式快速回顾进程中的重要史事,挑选典型学生作品投影展示,并请其他学生进行点评。根据学习目标的要求,填写重要的历史知识点,通过同伴互评的方式开展学习评价,将学习目标的达成、学生活动的开展与学习评价有机结合,激活了课堂,加深了对重点、难点、易错点的理解。
师:(设疑)请大家再仔细观察一下这个时间轴,思考: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进程起止点是否完整?
生:不完整。
师:是缺起点还是终点?还是两个都缺?
生:缺起点。
师:请你根据老师的范例补充一个起点,并说明理由。
生1:1931年九一八事变,理由……
生2:1937年七七事变,理由……
师:综合大家的意见,可以看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点放在中国战场毋庸置疑。下面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探究,请大家结合以下材料论证“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这一观点。活动要求:根据材料,结合史事,对上述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中国抗战示意图
(生开展小组汇报)
师:中国坚持14年艰苦卓绝的持久抗战,以巨大的民族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所以,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就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基于本课课前对学情分析后加入的。经调查了解学生对于二战起点是九一八事变还是七七事变认识不清。在八年级的历史学习中,大部分学生都记住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这一结论,却不理解结论得出的依据,因此这里加入了支撑这一结论的相关资料。通过剖析材料理解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九一八事变就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通过对学情的分析和把握,在教学设计中将教学评价目标与学习目标相匹配,以学生的学习程度指导教师的教学设计,以评导学、以评促学。
任务二 归纳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的主要特征
师:观察二战进程时间轴,思考:1942年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有何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
生:变化:战争规模不断扩大(被侵略国家增多、范围变大)。
师: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一些材料,据材料分析原因。
材料一 20世纪30年代,英、法面临德、意、日的挑战。为了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英、法采取了一种以牺牲其他国家利益为代价,与对手妥协的政策,这一政策被称为“绥靖政策”。……绥靖政策的推行,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世界濒临战争的边缘。
材料二 苏联:1939年8月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1941年4月签订《苏日中立条约》。美国:1935年通过《美国中立法案》。
生:大国绥靖政策、祸水东引、苏联避战自保、美国孤立主义。
师:面对法西斯国家对世界和平的威胁,英、法、美、苏等大国政策各有不同,但是在政策的出发点上有何相似之处?
生:维护国家利益。
师:继续观察二战进程时间轴,1942年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有何新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
生:变化:反法西斯战争走向胜利;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成立,反法西斯国家军事和政治上的相互配合。
设计意图 以1942年时间点切入,结合时间轴分析在其前后二战进程的不同变化,并分析原因。从学生的学习情况来看,学生较难一下子分析出1942年前后的变化,因此对学生的学习困难点进行问题分解,搭建支架,低起点、缓坡度,通过有梯度的层层设问和探究,引导学生来完成这一环节的学习任务,认识到国家利益的冲突是影响国家关系的重要因素,认识大国关系变化对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的影响,帮助学生达成本课的学习目标,也为本课最后辩论环节的主题立论铺垫。
师:有共同的目标,达成共识,相互支援,协调合作,可事实又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通过对一则材料的解析,一起去了解。
材料 就第二战场的开辟,美、英、苏三国多次商讨,但矛盾迭起,甚至因难于协调而有动摇反法西斯联盟的危险。然而,大敌当前,在几经周折后,第二战场经过几次延期终于开辟。……1945年7月,在美、英、苏之间新的纠纷不断出现之际,三国首脑会议仍然达成了协议,使战时联盟得以继续维持。
——《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
(1)据材料,指出主要国家间关系存在着什么问题。结合所学,分析其根源。
(2)“三国首脑会议”指哪一会议?据材料,归纳主要国家协调关系的方式和效果。
(3)综上所述,概括战争进程的主要特征,并结合材料加以说明。
师:请大家限时5分钟完成练习。
设计意图 通过对一道材料题的解析,以史料为载体,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训练学生的材料解析能力,归纳和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培养史料实证核心素养,同时达成这一环节需要突破的归纳二战的主要特征的学习目标。在这一学习活动环节,教师巡批,了解答题情况,发现问题,适时讲解,实现了学生互评与教师评价的多元结合。
任务三 探讨大国之间如何处理关系
师:(过渡)刚刚我们一起回顾了二战历史,我们发现面对法西斯的不断侵略扩张,很多大国在处理关系时有着不同的考量和选择。下面我们通过辩论赛的形式一起来探讨大国之间如何处理关系。
正方辩题是:大国处理关系应以人类整体利益优先。反方辩题:国家个体利益优先。
设计意图 以辩论赛的形式呈现教学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辩论的主题是基于设定的评价目标展开。在这一环节,学生通过搜集资料,自主立论,表达自己的观点,既突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搜集资料、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以及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辩论赛既是教学活动的一个环节,也是对学生学习评价的一种有效反馈。将学习目标与学生的学习探究活动、多元的评价方式相结合,实现“教—学—评”一体化。
【案例反思】
“教—学—评”一体化强调教学目标、学习目标、评价目标的一致性,要求一体化地设计教、学、评,关键就是以终为始,逆向设计。从学习目标或评价目标出发,设计学习活动。教学和评价围绕学生学习这一中心活动展开,评价是为了考查学习目标的达成程度,通过评价发现问题,以最终达成学生的学习目标,以评导学,以评促学,形成学习的闭环。
设计学习活动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学习活动设计的原则是小切口、宽联系和深思考。学习活动方式设计要多样,包括史料研读、问题探究、交流讨论、调查辩论等,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实现历史课程育人方式的变革。
学习活动要与多元的评价方式相结合,除了教师点评,还可以进行学生评价、活动展示等,通过学生对各项学习活动的多元评价,让评价在课堂上可见,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学生通过体验和参与课堂评价,了解了为什么学、学得如何,有效改进自身的学习状态,进而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在历史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转变观念,强化“教—学—评”一体化的意识,始终将评价过程融入教学过程中,让评价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可见,同时设置多元评价方式,让学习评价结果可视化,为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寻找优化的路径,让核心素养真正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