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朱文婷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依托经典的文学作品,以语言文字为起点,培养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的能力。”“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的培养其目的是树立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古诗词是诗人对具体审美对象进行欣赏、咀嚼、体验的结晶,饱含个体生命感受,散发着浓厚的审美韵味。随着新高考的实施,语文学科古诗词试题更侧重考查学生的整体感知、信息提取、理解阐释、推断探究、应对交流、赏析评价等方面的能力。在命题上,依托问题情境,强调整体感知和层进式逻辑推断,从而形成对阅读与鉴赏能力的过程性评价。以2023年新高考语文I 卷古诗词试题为例,谈谈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下的古诗词教学策略。
王国维先生说:“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是情语。”古诗词以高度凝练的语言形式表达出特殊的情感。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建构古诗词阅读思维模式,全面解构古诗词,深度探究经典古诗词的宏阔世界。
首先,转化意会知识,探寻规律。古诗词中往往主体世界有意识地作用于客观的意象,使其达到“可意会”“难言传”的意境。在古诗词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借助古诗词思维,把握古诗词的表达形式,上述内容探寻其“言外之意”。比如,2023年新高考语文I 卷《答友人论学》设置的客观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词意思的理解。其中,首联为“逐字笺来学转难,逢人个个说曾颜”,这两句看似平铺直叙,实则客观地陈述当时的学风。在考场上,考生能否读出诗句的“言外意”,关键在于其能否抓住古诗词的“变式”特点,直抵诗词精要。具体为:(1)“逐字笺”与“学转难”两者呼应,前者是原因“机械学习”,后者是结果“不得要领”。(2)“逢人”“个个”强调范围广,做学问只求表面,“说曾颜”强调这些人附庸风雅。(3)诗句运用口语,通俗易懂,正话反说。在教学中应紧扣古诗词“省略”“倒装”等语言表达方式,有效地理解古诗词其中的丰富内涵。基于此,在古诗词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自主寻找、发现、赏读,寻找古诗词的学习规律。比如,学习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春江花月夜》时,张若虚由此时望月,前溯古人,发出“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疑问。很明显,联系前后语境,这是一种无疑而问,却带着很强的哲思。由此,教师可以拓展白居易的《江楼夕望召客》“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两句,引发学生思考:“晴天应无雨,夏夜本无霜”,如何理解“晴天雨”“夏夜霜”这种反常的现象,它和作者怎样的情感吻合?由此,在教学中,聚焦语言表述特征,以问题情境为载体,发现探索古诗词的内在“理趣”,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
其次,注重情境生成性,解构诗词。意会知识不是一成不变的静态产物,它是在具体的情境中建构和生成的。就古诗词而言,意会知识是作家在特定语言情境中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产物。在古诗词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设置特定问题和任务,解构作者独特的心理和审美感受。以2023年新高考语文I 卷《答友人论学》为例,从标题着手,考生不难发现文本以“论学”为核心,以“友人”为对象,论述了口耳相传不如自参禅、自炼丹的治学之道。围绕上述内容,可设置如下情境:“酬答诗”以“酬”为主,以“治学”为观点,运用“酬答”的口吻将《答友人论学》进行转述。在具体情境中,考生可以联系诗人写作背景以及时代背景,学会知人论世,探究作者创作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精读尾联“卖花担上看桃李,此语吾今忆鹤山”,紧扣“鹤山”的治学名言,得出“走出书斋”“亲自钻研”的治学之要。
由此可见,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需挖掘古诗词意会知识的文化精神和教育价值,引导学生体会其深层意蕴。
“散点透视”是作家(画家)不受视域和时域的限制,移动立足点进行观察,而后在平面上呈现出客观事物。在古诗词中,作者往往从此处看去,却从彼处看来,进而消解了时空的距离。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关注散点透视,读出“象外之意”,鉴照出诗心。
首先,注重“象外之象”,鉴赏出“意境”。意象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客观反映,也是诗歌独特的审美元素。有效的意象择取、意象组合能够让物与情契合,让感性与理性融合。经典的古诗词主体常常依托想象力和审美经验对物象或事象进行再创造。在古诗词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借助想象,超越已有实物的局限,还原生活的本质,读出象外的意趣。比如,2023年新高考语文I 卷《答友人论学》汲取宋诗以议论入诗、以禅入诗的特点,避重就轻,巧妙讽刺。如尾联“卖花担上看桃李”,看似写花,实则类比“治学”。只有回归本源,才能见其真谛。同时,作者巧妙援引古人魏了翁的名言,增强了自己观点的权威性和说服力,对友人作出了有力又有理的答复。可见,学生需要结合自身审美经验,对意象进行有效的加工重构,深度解读出象外之意。比如,在学习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中的《声声慢·寻寻觅觅》一课时,教师可以以“乱世中的况味”为主题,以“我和李清照相遇”为题,要求学生完成一则文学短评写作。为了更好地解读文本,教师可以引入《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三篇作品,寻找典型意象,品读作者传达的情感内蕴,进而解读出“丈夫气”和“闺妇怨”。比如,“黄花”有“不与群花”相比的清高和傲骨,李清照用其自比,自有一种“乱世之中”对自由生命的坚守与从容。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以群文阅读为背景,以意象为专题,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和多层次的认知情感。
其次,注重“侧面敷粉”,鉴赏出“诗心”。即不直接对人物、事物进行描写,而是间接地从旁面、对面落笔,构思精巧。例如,2023年新高考语文I 卷《答友人论学》,作者本是“论学”,想要表达关于治学的见解,却先写“逐字笺”“学难成”“剥落皮毛”等不良的社会风气,进而写求学需要“自参”“亲炼”。再如,韦应物的《休日访人不遇》中“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一句“寒流”“雪满”皆为加倍写法,以清味之沁人诗骨,表现出作者的清超以及好友的脱俗。可见,古诗词常常虚笔摹神,实笔写形,使得诗词余韵悠长。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紧扣文脉,读出其中似空而实,似疏而密之处。
文化语境还原法是打开深度解读古诗词的钥匙。简而言之,也就是还原作品产生的社会环境与文化氛围,从而洞悉作者的内心世界和情感逻辑。
首先,创设历史文化情境,进行语境还原。“情境”是指古诗词创作的真实场域。在解读古诗词时,根植现实生活,还原历史文化情境,可以激发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兴趣。例如,2023年新高考语文I 卷《答友人论学》中的注释多次出现“南宋”这一朝代,考生在应考时应激活已有审美经验,联系朱熹理学旨趣,分析林希逸师承正宗的治学观点。再如,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选取了《诗经·无衣》一文,教师可紧扣周代的社会制度和历史文化背景,分析当时百姓保家卫国、团结一致的情感。教学中教师可以以“诗经中的战争”为主题,拓展阅读文本,促进学生阅读思辨。
其次,注重爬罗剔抉,形成专题阅读。在古诗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紧扣教学目标,以单篇文本或者单元主题为主线,建构专题阅读,创设群题测评,做到触类旁通。以2023年新高考语文I 卷《答友人论学》为例,教师可以设计基于“论学”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拓展阅读韩愈的《师说》、李景林的《道与学》等,设计如下习题:(1)比较分析三篇文本在治学方面观点上的差异性;(2)比较三篇文体,分析其语言表达的差异性。由单篇到多篇打破了语文命题的固化模式,拓展了语文命题的空间,提升了高考古诗词解题的质量。
总而言之,2023年新高考语文I 卷的古诗词试题体现出了高考语文审美性和开放性。在古诗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基于语言,从“建构”到“解构”,深度解读古诗词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