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英
井冈山市人民医院 (江西井冈山 343600)
女性盆底主要由肌肉与筋膜组成,可托起直肠、膀胱、子宫等脏器,控制排尿、排便,维持正常性生活。但受妊娠、分娩影响,女性产后极易出现盆底功能障碍[1]。产妇妊娠期间,随着胎儿增长,子宫不断变大,盆底肌承受的压力也随之增加,易出现损伤与松弛,已成为产后较为常见的问题[2]。随着产科诊疗技术快速发展及人们保健意识增强,临床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越发重视,常采用盆底肌康复训练促进患者盆底功能恢复,加强盆底肌力量,减轻器官脱垂、排尿困难等症状,改善产妇预后[3]。但单纯进行盆底肌康复训练所需时间长、训练内容枯燥单一,短时间内效果不明显,导致患者训练依从性较差,整体效果并不理想。康复治疗仪是可治疗盆底肌肉神经损伤的物理理疗方法,可促进盆底肌修复,加快盆底功能恢复,应用效果较好[4-5]。鉴于此,本研究进一步探讨产后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肌康复训练对产后盆底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9 年1 月至2022 年1 月我院收治的60 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 例。对照组年龄21~40 岁,平均(29.24±4.13)岁;初产妇19 例,经产妇11 例;BMI 17~28 kg/m2,平均(21.41±0.45)kg/m2;孕周37~41 周,平均(39.19±0.68)周;其中顺产17 例,剖宫产13 例。观察组年龄22~39 岁,平均(29.65±4.08)岁;初产妇18 例,经产妇12 例;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7~28 kg/m2,平均(21.58±0.49)kg/m2;孕周37~41 周,平均(39.07±0.71)周;其中顺产19 例,剖宫产11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均为足月、单胎分娩;伴有不同程度的脏器脱垂、排尿困难等症状;产妇意识清楚,可配合研究进行;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伴有认知障碍或精神疾病;盆底结构先天性发育不良;有盆底手术史;拒绝参与本研究或依从性较差。
对照组采用盆底肌康复训练。于产妇分娩后1 周,对产妇身体状况进行评估,根据产妇盆底功能障碍程度及身体耐受情况合理制定康复训练计划,并向产妇简单说明病情及康复训练重要性,以提高产妇积极性与依从性。训练时,嘱产妇平卧于床上,双手交叉放于腹部,全身自然放松,以鼻进行深吸气,嘴缓慢吐气,保持适中呼吸频率,呼吸过程中有意识地控制腹部肌肉收缩。嘱患者抬起臀部后向上提肛,训练过程中注意保持腹部、臀部、大腿等部位肌肉不动,提肛持续5 s 后放松5 s,反复进行此步骤,持续15~20 min/次,2 次/d。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产后康复治疗仪干预:于分娩后42 d 使用康复治疗仪(法国杉山医疗,PHENIX USB 2 型)分别进行电刺激与生物反馈干预,电刺激频率最初设置为50 Hz,根据患者耐受程度可不断调整至80 Hz,脉宽200~320 μs,电流由最初0 mA 不断增加,直至60 mA。然后进行生物反馈干预,利用压力波型,根据产妇具体情况调整训练方案,对产妇Ⅰ类、Ⅱ类肌纤维进行协调性收缩训练与高强度训练,0.5 h/次,2 次/周。
两组均干预1 个月。
(1)盆底压力:分别于干预前、干预1 个月后测量并对比两组盆底静息、收缩压力,将气球置入阴道内距离阴道口3.5 cm 处,随后向内注入气体,连接压力传感器对盆底收缩压力进行检测,静息压力在无收缩状态下测定,反复测量3 次,取其平均值为最终结果。(2)盆底肌肌力:干预1 个月后以气囊法评估两组盆底肌肌力(Ⅴ级:阴道肌肉可重复进行5 次持续收缩,且每次时间≥5 s,阴道肌肉收缩有力;Ⅳ级:阴道肌肉可重复进行4 次持续收缩,且每次时间≥4 s,阴道肌肉收缩有力;Ⅲ级:阴道肌肉可重复进行3 次持续收缩,且每次时间≥3 s;Ⅱ级:阴道肌肉可重复进行2 次持续收缩,且每次时间≥2 s;Ⅰ级:阴道肌肉仅有数秒短暂的轻微收缩;0 级:阴道肌肉未见明显收缩感)。(3)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两组排尿困难、痔疮、腰骶痛、子宫脱垂等发生情况。
采用SPSS 22.0 统计分析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干预前盆底压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盆底压力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盆底压力比较(mmHg,±s)
表1 两组盆底压力比较(mmHg,±s)
注:与干预前比较,aP<0.05,1 mmHg=0.133 kPa
组别 例数 收缩压力 静息压力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 30 34.86±4.96 50.28±6.24a 32.79±3.96 44.96±5.04a观察组 30 34.98±4.75 59.45±7.33a 32.45±3.82 59.17±6.32a t 0.096 5.218 0.339 9.628 P 0.924 0.000 0.736 0.000
观察组盆底肌肉张力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盆底肌肌力比较(例)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盆底功能对女性健康影响较大,一旦出现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将出现阴道松弛、腰酸背痛、脏器脱垂、生理性尿失禁等症状。若未及时修复,患者更年期时随着生理功能减退,上述症状将加重,严重降低女性生活质量[6]。盆底功能障碍主要因盆底肌损伤导致,而妊娠与分娩是损伤盆底肌的主要原因,无论何种分娩方式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盆底肌损伤,影响盆底功能[7]。因此,产后进行盆底功能修复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修复盆底功能的方法较多,分为手术与非手术疗法。手术疗法能够使盆腔脏器恢复到正常位置,快速缓解相关症状,治疗效果较好,但成本高、存在创伤,患者接受度低[8]。非手术疗法即是通过自主康复训练与物理疗法等,促进盆底肌力恢复,改善盆腔功能,是临床最常用的干预方法。
产科临床认为产妇在分娩后应进行盆底功能检查,以尽早发现疾病,即使无明显症状,也应展开盆底肌康复训练,以预防发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9]。盆底肌康复训练是指产妇产后主动进行盆底肌群收缩锻炼,以唤醒盆底肌肉、神经,修复受损的神经肌群,促进肌群肌力、弹性提升,使盆底肌肉尽可能恢复至产前状态。常规盆底肌康复训练多是护理人员嘱咐产妇自行进行肛门、阴道收缩训练,虽能促进盆底肌肌力恢复,但需长期坚持。受产妇依从性影响,单纯进行盆底肌康复训练效果并不理想。
康复治疗仪利用电刺激与生物反馈联合干预,可根据产妇情况实施更具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利于患者盆底功能恢复,提升康复效果[10]。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盆底压力高于对照组,盆底肌肉张力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采用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肌康复训练效果较好,有利于改善盆底功能,促进盆底肌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与高丽娜等[11]研究相符。究其原因为,在盆底肌康复训练的基础上使用康复治疗仪,有利于产妇恢复,其中电刺激可激活盆底活性因子,改善盆底肌力,增加盆底肌细胞数量。盆底肌群、神经均进行电刺激,可提高其被动收缩能力,强化盆底肌收缩强度、弹性,增强盆底肌锻炼效果[12]。而生物反馈干预可发挥引导作用,使产妇能够有意识地进行主动训练。反复进行收缩、舒张训练,可提高患者盆地肌群收缩力与紧张度,从而恢复盆底肌力,提升盆底功能,联合使用临床应用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采用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肌康复训练效果较好,可改善盆底功能,促进盆底肌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