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栓泵联合足踝主动屈伸运动对肺癌患者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的影响

2023-11-24 09:26周红
医疗装备 2023年20期
关键词:抗栓足踝栓塞

周红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天津 300000)

肺癌是一种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及病死率均居我国癌症首位,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1]。手术是肺癌的首选治疗方案,早期手术能有效切除肿瘤组织,抑制肿瘤进展。但由于手术部位较特殊,术后患者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率为10%~25%,对其术后康复极为不利。因此,肺癌患者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的防治成为临床关注的重点[2]。低分子肝素是临床用于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的主要方式,虽然效果明显,但易增加围手术期出血风险,临床应用存在局限[3]。随着静脉血栓栓塞防治研究的不断深入,物理防治手段逐渐引起临床重视。抗栓泵是一种空气脉冲物理治疗仪,根据周期性充气原理对静脉血管进行有效挤压,从而改善血液循环,减轻血液淤积,防止静脉血栓栓塞发生[4]。足踝主动屈伸运动是一种新型运动方式,主要通过下肢肌肉收缩带动足踝关节运动,可有效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从而避免静脉血栓栓塞的发生[5]。本研究旨在探讨抗栓泵联合足踝主动屈伸运动对肺癌患者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 年2 月至2023 年2 月我院收治的88 例肺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4 例。对照组男26 例,女18 例;年龄34~74 岁,平均(51.28±6.25)岁;病变部位:左肺24 例,右肺20 例;病理类型:鳞癌29 例,腺癌15 例;有吸烟史19 例,无吸烟史25 例;体质量指数>24 kg/m2为16 例,体质量指数≤24 kg/m2为28 例。试验组男27 例,女17 例;年龄33~75 岁,平均(51.62±6.34)岁;病变部位:左肺23 例,右肺21 例;病理类型:鳞癌31 例,腺癌13 例;有吸烟史21 例,无吸烟史23 例;体质量指数>24 kg/m2为18 例,体质量指数≤24 kg/m2为26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要求,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标准:采用下肢彩超进行检查,灰阶超声显示管腔增宽,管腔内可见强弱不等的实性回声填充,管腔不能完全被压扁,血栓处出现充盈缺损等,可确诊[6]。肺栓塞诊断标准:采用肺动脉造影进行检查,若肺动脉内的低密度充盈缺损,肺野模形密度增高影等,可确诊[7]。

纳入标准:符合肺癌的诊断标准[8];接受肺癌根治术治疗;预计生存6 个月以上;思维清楚,无沟通障碍;对罹患癌症知情。排除标准:合并下肢血管疾病、其他肺部疾病、高危出血倾向、严重营养不良;既往有肺部手术史;既往有静脉血栓栓塞病史;存在抗栓泵治疗禁忌证;对足踝屈伸运动耐受性较差;严重精神异常。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预防管理:术后责任护士及时采用Caprini 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量表对患者的静脉血栓发生风险进行评估,包含40 个风险因素,根据其风险程度分别赋予1~5 分,按照得到的累积分数将风险等级划分为低危(0~1 分)、中危(2 分)、高危(3~4 分)和极高危(≥5 分),并于病床床尾悬挂风险标识,耐心向患者解释静脉血栓栓塞发生危险因素、危害性及防范措施,提高患者主动预防意识;对于中低风险(≤2 分)患者给予基础预防,每2 小时帮助患者更换1 次体位,下肢按摩15 min/次,2 次/d,并嘱患者自由活动双下肢,15 min/次,协助患者早日下床活动;患者恢复正常饮食后,嘱患者多饮水,确保每日饮水量≥2 000 ml,以降低血液黏稠度;避免在下肢输液,并避免同一静脉多次穿刺,减轻患者静脉损伤;对于高风险(3 ~4 分)、极高风险(≥5 分)患者,遵医嘱给予低分子量肝素预防治疗,用药期间注意防止出血。

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抗栓泵联合足踝主动屈伸运动预防。(1)抗栓泵干预:采用空气波压力治疗系统(深圳普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型号:AirPro-300)干预,操作前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嘱患者取平卧位并伸直下肢,选择合适的压力套筒套入患者双下肢,确保松紧适宜,调整好压力按钮,压力设为50~110 mmHg(1 mmHg=0.133 kPa),对患者踝、小腿至大腿进行序贯加压,气囊自动排气后暂停5 s,再继续加压治疗,20 min/次,3 次/d;于术后8 h 开始治疗,直至术后1 周,治疗期间加大巡视力度,密切关注患者足部情况。(2)足踝主动屈伸运动:使患者平躺于床上,保持身体放松,先深呼吸,保持踝关节背伸30°,持续3 s;接着深呼气,保持踝关节趾屈45°,持续3 s;随后放松10 s,再继续进行上述训练;2 个动作交替进行,运动时间4 min/次,3 次/d,直至术后1 周。

1.3 观察指标

(1)凝血指标:术后8 h 及1 周比较两组凝血指标变化,包含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2)血液流速:术后8 h 及1 周通过超声检查,比较两组血液流速变化,包括股总静脉、股深静脉。(3)静脉血栓栓塞:观察两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5.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凝血指标比较

术后8 h,两组各项凝血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周,试验组PT、APTT 水平高于对照组,FIB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术后8 h、1 周两组凝血指标比较(±s)

表1 术后8 h、1 周两组凝血指标比较(±s)

注:与同组术后8 h 比较,aP<0.05;PT 为凝血酶原时间,APTT 为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FIB 为纤维蛋白原

组别 例数 PT(s)术后8 h 术后1 周试验组 44 9.25±1.26 13.43±2.53a对照组 44 9.21±1.12 11.85±2.14a t-0.124 -3.105 P 0.826 0.003组别 例数 APTT(s)术后8 h 术后1 周试验组 44 19.52±3.35 34.31±4.58a对照组 44 19.42±3.46 27.32±4.44a t 0.316 -2.978 P 0.753 0.004组别 例数 FIB(g/L)术后8 h 术后1 周试验组 44 4.62±0.31 3.14±0.21a对照组 44 4.57±0.32 3.68±0.29a t-0.153 3.718 P 0.879 0.002

2.2 两组血流速度比较

术后8 h,两组股总静脉及股深静脉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周,试验组股总静脉及股深静脉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术后8 h、术后1 周两组血流速度比较(cm/s,±s)

表2 术后8 h、术后1 周两组血流速度比较(cm/s,±s)

注:与同组术后8 h 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股总静脉 股深静脉术后8 h 术后1 周 术后8 h 术后1 周试验组 44 10.35±1.20 13.52±1.16a 9.62±1.14 12.45±2.34a对照组 44 10.25±1.26 11.71±1.25a 9.73±1.21 11.19±2.05a t 0.443 7.452 0.392 6.425 P 0.684 <0.001 0.531 <0.001

2.3 两组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率比较

试验组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肺栓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静脉血栓栓塞是肺癌患者术后较严重的并发症,早期多以下肢深静脉血栓为主,血栓脱落后进入肺静脉,可继发致死性肺栓塞,进而造成患者死亡,因此,积极预防及控制患者出现肺癌术后静脉血栓栓塞至关重要[9]。临床多给予抗凝药物预防肺癌术后静脉血栓栓塞,虽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凝血酶生成,阻止血液凝固,防止血栓发生,但单一用药易产生抗药性,并增加出血风险,同时定期更换体位、适时按摩翻身等措施效果存在局限性,因此,寻找新型静脉血栓栓塞预防手段十分必要[10-11]。物理预防管理包括物理治疗及运动疗法,主要借助各类器械或手法改善患者静脉血液回流,避免患者凝血因子黏附聚集,从而预防静脉血栓栓塞[12]。抗栓泵是一种物理康复医疗器械,可顺序对肢体进行反复充放气,不仅能加速肢体血液和淋巴组织流动,减少血液凝滞风险,还能促进血液中致痛因子吸收,缓解肢体肿胀疼痛程度[13]。此外,活动受限是肺癌患者术后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因此,临床鼓励患者术后进行早期运动[14]。足踝主动屈伸运动是一种常见踝泵运动方式。赵焕利等[15]的研究发现,急性骨盆骨折患者术后早期进行足踝主动屈伸运动,可明显加快患者股静脉血流速度,改善患者下肢血流动力学指标,预防血栓形成。于洋[16]的研究发现,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给予抗栓泵联合足踝屈伸运动预防管理,能够有效修复静脉瓣膜,防止静脉或静脉窦内血液瘀滞,增强抗血栓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1 周试验组PT、APTT 水平高于对照组,FIB 水平低于对照组,股总静脉及股深静脉血流速度快于对照组,且试验组术后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证实了抗栓泵联合足踝屈伸运动对肺癌患者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的预防作用。其原因为,肺癌患者术后8 h 给予抗栓泵治疗,按预定的程序对下肢进行循环加压,适时调整充排气时间,能获得指压及按摩效果,有效促使回心血量增加,加速下肢血液流速,冲散聚集于血管壁的凝血块,从而改善PT、APTT、PT、FIB 水平;配合足踝主动屈伸运动,能充分发挥协同作用,提高股静脉血流峰值速度,降低血液黏度,增强静脉血栓栓塞预防效果。综上所述,对肺癌患者术后给予抗栓泵联合足踝主动屈伸运动预防管理,能改善机体凝血指标及血液流速,预防术后静脉血栓栓塞发生。

猜你喜欢
抗栓足踝栓塞
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水蛭破血逐瘀,帮你清理血管栓塞
冠心病患者四联抗栓治疗出血风险的观察及护理
房颤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药物抗栓治疗进展
介入栓塞治疗肾上腺转移癌供血动脉的初步探讨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儿童足踝部复合损伤显微外科修复术后护理27例
小腿外侧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脑梗死应用辛伐他汀联合抗栓治疗的临床观察
关节粘连松解术在足踝部损伤术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