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璐璐,金崇辉,李菊红
浙江省台州医院 (浙江台州 318050)
医院病案是反映医疗行为过程的重要资料,是医疗付费与保险、临床科研、医院绩效考核等的主要依据。病案首页是病案最核心的部分,其数据准确性直接影响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付费的实施。既往研究表明,大部分医院病案首页资料存在漏填、错填、填写不规范等问题,导致病案信息失真[1-3]。随着DRG 付费模式在全国范围的推广,病案首页主要诊断的选择与编码成为医院病案质控管理工作的重点[4]。精益管理是一种新型管理理念,其遵循精细化思路,在工作中完善各项薄弱环节,从而提高管理质量[5]。医院信息化管理是目前医院发展的新趋势,以病案质控系统为基础的病案质控管理已开始在医院实施,借助病案质控系统可及时排查病案资料的不足与缺陷,提升病案首页质量[6]。本研究探讨DRG 精益管理结合病案质控对病案编码与病案质量的影响,为改善医院病案质控工作提供参考。
我院自2022 年1 月起实施DRG 精益管理结合病案质控系统的质控措施,从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中选取质控实施前(2021 年1—12 月)病案号尾号为3、5、8 的病案13 256 例,将其中涉及手术的病案7 214 例设为对照组;选取质控实施后(2022 年1—12 月)病案号尾号为3、5、8 的住院病案17 331 例,将其中涉及手术的病案8 523 例设为观察组。
(1)建立病案编码管理质控小组:由3 名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ICD)编码质控员、2 名质控联络员、1 名院级质控员组成,每月对住院病案首页开展质控工作。(2)建立精益管理工作流程:基于《DRG/DIP病种(组)精益运营管理实操手册》[7]中病案首页与医保结算清单相关内容进行深度解读,对临床医师进行病案编码培训;ICD 编码质控员负责全面核查病案编码有无漏填、错填等情况,确保手术与诊断一致;质控联络员负责将病案错漏问题反馈给临床医师,就疑难病案问题与临床医师沟通,督促及时整改;质控小组每周对病案进行抽查,重点审查病案首页内容与编码情况,对病案的形成、运行过程进行严格监控;对病案质控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分类,分析其原因,制订改进方案,以实现管理最优化。(3)采用电子化管理:结合病案质控系统,在电子病历管理系统中设置科室模板,病案书写、修改专用编辑器等,设置必填项、在线提醒等多项功能;医师提交的病案会在系统中形成电子病案,质控小组及时进行检查,如质控未通过,则进行反馈和修改。
(1)病案基本信息与编码情况:根据《卫生部关于修订住院病案首页的通知》[8]中关于病案填写的要求,检查病案首页基本信息填写及主要诊断编码、主要手术编码的错漏情况,计算错误率。比较质控前后病案基本信息情况、病案编码错误率。(2)病案管理优良率:采用自制病案质控调查表评估病案质量,调查表按照《卫生部关于修订住院病案首页的通知》[8]和《病历书写基本规范》[9]编制,包括病案书写、重要检查记录、诊疗行为记录、归档时间4 个方面,共20 个项目,总分为100 分,≥90 分为优,80~89 分为良,70~79 分为一般,<70 分为差。
采用SPSS 19.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基本信息错误率、住院过程信息错误率、诊疗信息错误率、费用信息错误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质控前后两组病案首页基本信息错误情况[例(%)]
观察组ICD 中合并编码未合并、疾病编码未明确到具体部位、以附加编码为主要诊断编码、以肿瘤形态学编码为主要诊断编码的错误率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主要诊断编码错误情况[例(%)]
对照组13 256份病案中设计手术的病案7 214例,观察组17 331 份病案中涉及手术的病案8 523 例,观察组主要手术编码错误率(4.06%)低于对照组(14.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质控前后两组主要手术编码错误情况[例(%)]
观察组病案管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质控前后两组病案管理优良率比较
病案编码是病案管理的重要内容。随着DRG付费模式在各医院的推广实施,病案首页中疾病与手术操作编码作为DRG 付费入组的依据,其出现错误不仅影响病案质控,还关系到医院的经营发展[10]。因此,提高病案编码准确性与病案质量变得越来越重要。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主要诊断编码错误率为16.91%,主要错误类型包括ICD中合并编码未合并(5.34%)、疾病编码未明确到具体部位(4.02%)、以附加编码为主要诊断编码(3.82%)、以肿瘤形态学编码为主要诊断编码(3.73%);主要手术编码错误类型包括主要手术选择错误(5.92%)、合并编码未合并(5.02%)、编码与手术不匹配(3.96%)。其表明病案首页编码错误的问题仍较为突出,主要与编码人员ICD 知识欠缺、管理质控流程不完善等因素有关[11-12]。
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改进质控措施、实施DRG 精益管理,同时应用病案质控系统后,患者基本信息、住院过程信息、诊疗信息、费用信息分别从质控前的15.02%、13.04%、16.06%、8.49%降至5.99%、5.03%、6.95%、1.36%,主要诊断编码错误率从质控前的16.91%降至6.48%,主要手术编码错误率从质控前的14.90%降至4.06%,而病案管理优良率从质控前的83.57%提高至96.05%,证明DRG 精益管理结合病案质控系统可提升病案编码的正确性及病案质量。精益管理是通过人的行为改变操作流程,从而提升管理水平[13]。已有研究报道,精益管理在医院案质控工作中应用价值较高,病案的形成、审核、运行、终末环节都可运用精益化管理,实现全面精益化管理,提高病案管理工作效率、服务质量与满意度[14-17]。本研究通过成立专门质控小组、完善工作流程、改善质控措施,跟进、监督病案形成的各流程,从而提升病案填写的准确性。病案质控系统可从数据源头对病案的填写进行实时管控,有效提高病案审核效率[18-19];同时为编码质控人员与临床医师沟通搭建了桥梁,质控人员可将存在问题的病案及时反馈给临床医师,双方相互学习、交流,共同促进病案数据质量的改进[20-21]。从本研究结果看,DRG 精益管理结合病案质控系统具有积极的应用效果,但仍存在一定问题,为更高效地提升病案质量,未来还需从以下方面改进质控措施。(1)完善电子病历填写提示及辅助系统功能:通过采用示例、分类、相关说明等多种指引方式,使医师在线填写电子病历时进行正确的选择;同时,质控工作人员还可根据常见错误问题,对病案首页关联信息进行逻辑关联与引导,最大程度减少信息错误,逐步实现在线质量控制零缺陷目标。(2)改进编码质控方式:虽然对临床医师进行培训可提升其ICD 编码准确性,但鉴于ICD 编码分类术语与临床术语的差异,编码准确性仍难以保障,因此编码的审核与纠错应成为质控人员的工作重点,才能更有效保障病案首页质量,这需要在现有电子病案首页的基础上增加疾病诊断、手术操作、ICD 编码之间的分类信息衔接,将编码质控人员的工作职能由“编码”转变为“信息审核”,并通过后台实现整体、分类抽查,从而提高监管效率[22]。
综上所述,DRG 精益管理结合病案质控系统能有效降低病案编码错误率,提高病案管理质量。未来将通过完善电子病历填写与辅助系统功能、改进编码质控方式,进一步提高病案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