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教育新闻是行业新闻的重要门类,教育新闻生产的信息论实质是将教育系统的实践、政策、事件或人物按照新闻生产规律流程转化为新闻文本、图片或视频等信息产品,是关于教育的信息生成、转化与重组的过程。数字技术从信息论视角重新定义了教育新闻生产,推动教育新闻信息生成从原创性转向整合性,信息形态从“整全化”转向碎片化,从抽象化转向可视化,信息转换从人工化到自动化。不管教育新闻信息形态随媒介技术变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教育新闻生产都必须凸显政治、新闻和教育等价值内核。唯有如此,教育新闻生产才能更好地反映真相,促进信息生成、转化、重组和流通,促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达成。
【关键词】教育新闻生产;信息生成;信息形态转化;价值凸显
教育新闻是对教育系统具有特定新闻、教育或政治价值的事件、人物的信息呈现与传播,是行业新闻的重要门类,拥有以教师、大中小学生及其家长为代表的数以亿计的用户群体。教育新闻生产既遵循新闻生产的一般规律,强调时效性、显著性等新闻原则,又具有与教育行业相适应的特殊规律,突出政治性、人文性等教育原则。教育新闻生产的信息论实质,是将教育系统存在或发生的实践、政策、事件或人物按照新闻生产规律和流程转化为标准化、结构化的新闻文本、图片或视频等信息产品的过程。从信息论观之,教育新闻生产的功能是推动信息形态的生成与转化,促进信息在多元主体之间的流动,彰显信息承载的教育、新闻或政治价值等。当下,无论是教育新闻生产的主体,还是教育新闻生产的媒介载体、信息形态,都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发生转型,对教育新闻从业人员提出新挑战。如何在数字时代顺应教育新闻生产的转型趋势,坚守教育新闻生产的应然价值,是值得重点研究的课题。
一、信息论视域下教育新闻生产的规律和特征
信息论将世界的本体视为各种形态的信息。在信息哲学层面,存在三种类型的信息:实在的信息,如物理信号;关于实在的信息,如语义信息;为了实在的信息,如生物遗传信息。①教育新闻是与教育实在、教育实践有关的语义信息,根据承载信息媒介载体的不同又可划分为语音、文本、图片、视频等不同的信息形态。在信息论视域下,教育新闻生产就是各级各类教育新闻生产主体围绕教育实践、教育活动、教育事件等生成语音、文本、图片、视频等不同信息形态新闻产品的过程,是不同信息形态的生成、转化与重组。
(一)教育新闻生产主体的作用与类型
教育新闻生产主体,既包括出版或播出教育新闻报刊与音视频的企事业单位,也包括创作教育新闻作品的记者、编辑。他们把握教育新闻生产的规范化标准、结构化流程,借助技术化媒介载体掌握话语的筛选、排斥、表达和传播权力,构成信息生成、转化与重组的主导力量。在信息论视域下,教育新闻生产主体的功能在于:一是新闻价值挖掘与判定,对教育实践或教育事件是否具有教育价值、新闻价值或政治价值等,到底有多大价值以及如何呈现价值进行甄别判定,这是教育新闻生产主体得以安身立命的核心功能;二是新闻信息的采集、整合、转化与重组,对于具有特定价值的教育实践或教育事件,通过录音采访、摄影拍照、摄像录制等媒介技术进行信息采集,实现信息形态的固化、转化与重组,主要目标在于让教育新闻更精准地反映教育实在,让教育信息更恰当地表达特定价值等,让信息形态更适合传播所需以及读者或用户需要;三是教育新闻产品的呈现与传播,通过报刊出版发行、广播电视、网站或手机应用程序等媒介载体,将蕴含特定价值的信息形态呈现与传播开来。
教育新闻生产主体是凝聚着社会理性的建制化、社会化和技术化力量,具有较强的组织和技术门槛。②在传统媒体时代,教育新闻生产主体由专门化、专业化、专职化的专家队伍构成,一方面以中国教育报刊社、中国教育电视台为代表的“国家队”以及省级教育报刊社、教育电视台等“正规军”,承载专业教育新闻生产主要任务。另一方面市、县教育部门主办的内刊、高校主办的校报虽然在专业化、影响力上逊于正规军,却构成教育新闻生产的“毛细血管”,促进局部信息的生产流通。进入数字时代后,教育政务新媒体或学校新媒体逐步普及,从以教育部“微言教育”为代表的政务新媒体到高校融媒体和学校新媒体,构成当下教育新闻生产的新生力量,此外,还有教师或前媒体人创办的自媒体是教育新闻生产的市场化主体。数字技术以高可供性和可用性降低教育新闻的生产门槛,改变教育新闻的媒介载体和信息形态,但并没有改变教育新闻生产的信息论实质,无论是哪一类教育新闻生产主体,都需要注重对教育、新闻或政治价值的挖掘與判定,注重信息的采集、转化、整合与重组。
(二)教育新闻生产的信息形态
教育新闻生产不是无中生有、凭空虚构,而是基于具体教育实在、教育事件、教育人物的信息采集、转化与重组过程,其间存在不同信息形态的转化。从信息论观之,采访写作、图片摄影、视频摄制等新闻生产过程并非不同类型的创作实践,都可以被化约为信息生成与转化,具有同质化的标准结构与流程。
一是信息的采集生成。记者借助录音笔、摄像机等技术媒介从事新闻信息采集,生成关于教育实践、教育事件的信息。例如文字记者通过采访将在新闻现场的所见所闻转化生成为文本信息,摄影记者通过拍摄将教育场景或教育活动转化生成为图像信息,摄像记者通过录像将教育场景、教育事件转化生成为视频信息。信息采集与生成是教育新闻生产的基础,其结果是为教育新闻生产形成大量可供加工、重组与转化的信息素材。对于各种类型的教育新闻生产主体而言,只有采集生成并积累足够的信息素材,才能生产出好的新闻产品,更好地呈现新闻、教育或政治价值。
二是信息形态的转化。记者、编辑、编导通过文章创作、视频剪辑对已有信息素材进行整合重组。这个过程不仅涉及同类信息整合,即围绕特定主题将不同语义信息重新组合,以凸显某一特定价值,例如记者写稿需要整合不同采访对象提供的文本信息,而且包括不同信息形态的转化,例如记者对新闻现场的描写,要将现场获得的图像信息、语音信息转化为文本信息,视频新闻的创作,要将大量时间用在信息形态转化,通过配音将文本信息转化为语音信息,通过绘图建模将图像信息转化为视频信息。在数字时代,教育新闻生产越来越表现为不同信息形态的转化,将抽象的文本信息可视化为图像,将文本信息、语音信息、图像信息综合形成视频信息,使得教育新闻及其蕴含的价值以最适宜的形态呈现,增强教育新闻的可读性。
三是信息的呈现与传播。教育新闻生产主体采取最适合的形态对信息及其蕴含的价值进行呈现与传播。按照香农的信息论,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会因为噪音、损耗等原因导致信息失真、失误等问题,因而如何确保信息真实、准确传播,成为这一过程至关重要的考量。③在教育新闻生产与传播的整体流程之中,这一考量由于其重要性应被前置到新闻选题策划,即信息采集生成之前的环节。在教育新闻生产之前,应结合教育实践、教育事件或教育人物的新闻、教育或政治价值等,对重点传播哪些信息,以什么样的信息形态进行呈现,如何传播这些信息进行预先设计。唯有如此,方可在信息的呈现与传播环节取得最佳效果。
(三)教育新闻产品的媒介载体
从口语时代经由印刷时代、电子时代到如今的数字时代,不同的媒介技术塑造产生不同的媒介载体,形成不同信息形态和新闻样态。报纸、杂志是最为经典的教育新闻产品,以印刷纸张为媒介载体,以抽象、理性的文本形态进行信息生产传播,是人们深思熟虑的思想产物,因而具有较高理性化和普遍性。报刊等印刷文本传递的信息质量更高、影响更稳定。进入数字时代,虽然印刷媒介在信息传播速度、效率上劣势尽显,但作为深度阅读的最佳载体,报刊仍具备不可或缺的信息生产与传播价值,这也是近年来虽然报业衰落,但是教育报刊尤其是精品化的教育期刊仍然富有生命力的重要原因。
广播、电视是电子时代的教育新闻载体,其并不是追求深度与理性的媒体,麦克卢汉甚至将广播电台称之为部落鼓,④尼尔·波兹曼也将电视视为娱乐化、平庸化的媒介,⑤但是广播与电视却是更讲效率、更贴近生活或更亲民的媒介,语音信息、图像信息、视频信息的传播性更强,对儿童、老人的可供性和可用性更高,而且适用的场景多元化、生活化,是渗透在生活中的电子媒介,只有介入到教育实践的生活场景,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因此即使到数字时代,我们仍可在学校广播、校园生活等生活场景彰显广播电视的作用与价值。
网页、移动App等数字媒介是当下主流的教育新闻生产传播渠道,其所产生的变革性效应不只是体现在媒介技术的创新之上,更表现为哲学层面的信息论变革。在以往的时代,我们只是从新闻业或知识论的专业主义思考教育新闻生产与传播,将教育新闻创作视为专业化的知识生产与普及,数字技术的颠覆性影响,才让我们从信息论层面思考教育新闻的生产传播,将其视为信息采集、整合、重组与转化过程,促成真正意义的媒体融合。数字媒介囊括语音、文本、图像以及视频等多种信息形态,因此数字媒介的生产,就不只是单一信息形态的生成、整合与重组,而是突破单一信息形态局限,涉及恰当信息形态的选取、不同信息形态转化等多方面,数字时代教育新闻生产要善于发挥数字媒介的优势,促进不同信息形态的转化与重组,进一步发掘和凸显信息素材蕴含的新闻、教育或政治价值,实现教育新闻产品的价值最大化。
二、数字时代教育新闻生产的转型趋势
数字技术从信息论层面重新定义教育新闻的生产,数字时代教育新闻生产既要注重信息的采集与生成,更要注重信息的挖掘、整合与重组,注重信息形态的选取与设计,特别是推动不同信息形态的转化,以此获得信息增量,凸显信息所蕴含的新闻、教育或政治价值。
(一)从原创性到整合性
以往教育新闻采访写作是专职化、原创性的专业活动,重心在于获取第一手的素材,并按照专业主义流程和标准创作新闻作品,有没有、能不能发掘并报道具有原创或独特价值的信息成为传媒竞争的制胜之道。因此教育新闻生产主体要将主要精力放在争抢时效、挖掘真相上面,只有在原创一手信息的挖掘和报道上脱颖而出,才能满足读者信息需求。进入数字时代,信息采集与生成门槛的大为降低,借助手机等新媒介,所有人与事物都被纳入新闻生产中,世界进一步被媒介化、图像化。人人皆有攝像头,人人皆有麦克风,人人皆可为记者,专业记者第一时间奔赴现场获取一手信息的地位被无处不在的摄像头、自媒体取代,新闻生产主体对新闻事实、现场真相的首发权与垄断权被打破。虽然时效性、原创性及与之相关的知识产权仍相当重要,但却成为新闻生产难以企及的稀缺奢侈品,新闻生产从一手原创转向海量信息挖掘整合,将大量人力、精力和时间耗费在已有海量信息的筛选、甄别、挖掘、整合与重组过程之中,力图通过信息含量的增加、信息结构的优化、信息形态的综合等创造新的独特性,保证专业地位和独特优势。与此适应,教育新闻生产更注重事实核查和信息整合,首先是对互联网海量信息进行甄别与核查,确证信息是否符合事实,进而对经过事实核查的信息整合,结合记者采访获得的一手周边信息,还原出整全、立体的事实真相。
(二)从整全化到碎片化
印刷媒介将信息固化为纸张形态,无论是报刊等周期性较短的出版物,还是更有保存性的书籍,都追求内容与形式上的完整,在内容上要求新闻叙事要素完整、表达准确乃至追求遣词造句的精美,在形式上要求逻辑严谨、结构有序及新颖美观,印刷媒介的创作就像以文字符号为元素的工艺品创作,是人类思维整体性、深刻性的展现。不过电子媒介、数字媒介以信息快速化、多元化、规模化逐渐肢解印刷文字所特有的完整性和深刻性,形成更加快速、更碎片化、更浅薄化的信息传播。如今的教育新闻,各种信息形态你方唱罢我登场,但信息深度尤其是思维深刻却消失了;信息承载量更大,参与性更强,但是信息密度却不断下降,出于吸引眼球、探幽猎奇等需要,完整的叙事、严谨的逻辑都被打碎为颗粒更小、形态各异、节奏更快的信息碎片,海量信息居然难以还原事件整全真相和完整面貌;传播速率更快,更新频次更高,但是新闻信息的生命周期不断缩短,眼前只有快速闪过的亮光与模糊的影子,而留不住任何清晰、准确的画面,教育新闻所意欲承载和凸显的新闻、教育或政治价值淹没于零散琐碎的信息海洋,碎片化无可救药地导向庸俗化、娱乐化和浅薄化。
(三)从抽象化到可视化
尽管新闻语言强调生动具体,但由于传统教育新闻主要以报刊为承载媒介,以文字符号为表达元素,其信息形态仍然偏于抽象化,需要理性阅读和专业理解。数字媒介不仅复兴语音形态在信息生产的重要地位,降低信息获取门槛,还进一步拓展图像形态在信息生产的基础性地位,推动海德格尔所言的“世界图像时代”的到来。⑥从信息论角度来看,在信息形态从抽象文字转向图像视频的过程中,图像化与可视化促进信息的增量,揭露单纯依靠文字或语音信息无法表达的信息,因而体现巨大的优势和价值。数字媒介通过数据挖掘、绘图设计和编码建模等方式开创可视化新闻样态,增强信息的可理解性,就像小尺度的微观世界本不可见,但显微技术通过可视化使微观世界获得可见性和可理解性;大尺度的宇宙世界如黑洞也不可见,但借助望远镜的观测和大数据处理,使黑洞获得可见性和可理解性。对教育新闻事件的图像化、可视化处理,有助于呈现更多信息,增强事件的可见性与可理解性,丰富人们对真相的理解。图像化、可视化蕴含巨大的正向价值,不仅代表着信息平权,而且彰显出信息形态转化带来的信息增量,值得进一步推广。
(四)从人工化到自动化
新闻传媒始终是技术领先和驱动的行业。不过长期以来,技术进步集中体现在传播环节,新闻生产技术发展则被动缓慢,特别是信息采集和挖掘,长期依靠纯粹人工,依靠记者、编辑的眼力、脚力、脑力和笔力。如果说印刷时代的新闻生产是刀耕火种的农业方式,电子时代实现大规模复制的工业方式,那么数字媒介推动信息生产进入自动化时代。搜索引擎、个性化信息推荐系统以及辅助写作系统的应用,提高文字类教育新闻的生产效率;基于智能算法的修图软件和剪辑工具,提高了图像、视频类教育新闻生产的效能;智能审校系统则减轻编辑负担、降低风险概率;智能写作机器人的创新,让自动化、智能化的新闻生产成为可能,特别是ChatGPT等大规模语言模型的发明,通过人机对话形成人机耦合的信息生产方式,生成的自动化新闻达到刊发水平,信息的准确性、表达的适宜性、逻辑的严谨性并不逊于人类,自动化、智能化的教育新闻生产将越来越普及化,生成式新闻信息可能充斥教育舆论场,如何发挥人工智能优势,避免自动化、智能化带来的事实、伦理和价值风险,仍需人的在场、监督及对价值的应然坚守。⑦
三、数字时代教育新闻生产的应然坚守
尽管随着技术的颠覆创新,新闻生产样态、信息传播形态趋于繁复,教育新闻生产不仅要做好信息挖掘和采集,更强调信息形态的转化与整合,但是新闻凸显事实真相及其价值的内核并不会改变。无论采取怎样的信息生成方式和信息形态,教育新闻生产都必须凸显和维护特定的政治、新闻和教育价值。
(一)坚守教育新闻的政治价值
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范畴内,教育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教育新闻生产的首要和根本的原则在于坚守政治价值。具体而言,一是教育新闻生产应当为人民服务,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标准和指针,拜人民为师,挖掘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教育创新;从群众中来,倾听人民对教育的意见和期盼;到群众中去,宣传好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二是教育新闻生产应当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团结鼓劲、弘扬正能量,做好党发布教育声音的喉舌、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枢纽以及各级党组织贯彻落实教育方针政策的帮手。三是教育新闻生产应当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以“四个自信”尤其是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来挖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之中的创新探索、典型经验和楷模人物,将其转化为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生动材料和理论成果。四是教育新闻生产应当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聚焦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创新性、独特性、优越性和闪光点,为持续深化教育的改革开放消除信息壁垒、促进信息流通、提供智力支撑。
(二)把握教育新闻的新闻价值
媒介技术创新丰富了教育新闻信息形态,但五花八门的表达若不能适当、精准呈现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就会沦为花边新闻。近年来教育新闻供给量大幅增加,但是高质量的教育新闻却并未同步提升,纵然在媒介载体、信息形态等方面有着百般创新,但却因未能切中与凸显新闻价值,无法向人们提供有用处的信息。教育新闻生产要把握的新闻价值主要包括时效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一是时效性。这是深入人心的新闻生产原则,也是教育新闻生产主体基本能够坚持的新闻价值。二是重要性。人们对新闻的重要性所在的判定、甄别往往存在着不清晰、不准确的问题,导致在多个信息要素呈现上均衡用力、面面俱到,或者忽略重要信息。教育新闻重要性价值的判定,并不来源于新闻价值本身,而是取决于教育政策、事件或人物的政治价值、教育价值或民生价值等。三是显著性。对显著性价值呈现的突出问题在于对标识性、显著性信息挖掘不够,以至于独特性难以成立。四是接近性。接近性是从用户视角判别的新闻价值属性,指的是与用户的相关性,与用户的利益偏好情感越相关,接近性就越强,新闻价值就越高。由于教育新闻生产主体非专业化趋势,再加上自我本位与用户本位的纠缠内耗,教育新闻生产对接近性原则的贯彻并不到位,很多教育新闻立足生产者或报道对象本位,忽视了用户需要。五是趣味性。指的是教育政策、事件或人物引发用户欢乐、有趣或共鸣等情感的可能性,本是边缘性的新闻价值来源,但随着舆论娱乐化,很多不具有重要性、顯著性的新闻事件或人物,仅仅由于趣味性原则而被大张旗鼓地报道。趣味性价值原则必须与重要性、显著性等新闻价值配合使用,才能彰显价值,而不至于导向庸俗化。
(三)凸显教育新闻的教育价值
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人、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具有人文性、科学性等特征,教育新闻生产应遵循教育规律,凸显教育价值,使得教育新闻的信息披露、信息流通能够发挥智力支撑和价值引领作用。首先,教育新闻生产要凸显教育的人文性。近年来,少数自媒体靠审丑文化、标新立异吸引眼球、博取流量,这就从根本上与人文性的教育价值相违背。教育新闻生产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弘扬人文主义价值观,彰显人文价值和人性温暖,抵抗将人功利化、工具化乃至异化、物化的功利主义、虚无主义价值观。其次,教育新闻生产要凸显教育的科学性。教育作为专业活动有其内在的法则规律,例如讲求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尊重差异、学以致用。⑧教育新闻生产要报道符合教育科学性的观点行为,批判违背教育规律的观点问题,以科学教育观引领舆论场。例如教育新闻不宜宣传高考状元或者片面强调升学率等功利做法。再次,教育新闻生产要凸显教育的社会性。教育是师生之间的深度互动,是信息不断交融、精神保持超越的开放体系,教育新闻生产应促进师生交互,而不是凸显学生恶意举报教师、教师肆意体罚学生等价值,让师生猜忌冲突。最后,教育新闻生产要凸显教育的个性化。不能只追求同一种声音,强调同一种价值,凸显同一种模式,而要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模式供用户选择,让多元信息滋养人的差异性与独特性。
教育新闻生产既是探寻新闻真相的信息挖掘、生产与转化过程,更是彰显与之有关的政治、新闻和教育价值的价值弘扬过程。随着媒介技术变迁而产生的信息形态的转化仍只是教育新闻生产的表象,其后不变的核心是教育新闻生产对政治、新闻和教育价值的坚守。只要把握到教育新闻信息所蕴含的政治、新闻和教育价值,无论媒介技术和信息形态怎么变化,教育新闻生产都能更好地反映真相,促进信息的挖掘、生成与流通,促进立德树人任务的完成。
参考文献:
①﹝意﹞弗洛里迪、刘钢:《信息哲学的若干问题》,《世界哲学》2004年第5期。
②﹝英﹞约翰·B.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译林出版社2019年版,第240-241页。
③﹝荷﹞彼得·阿德里安斯、约翰·范·本瑟姆:《信息哲学》,殷杰、原志宏、刘扬弃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41页。
④﹝美﹞马歇尔·麦克卢汉:《古登堡星汉璀璨——印刷文明的诞生》,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366页。
⑤﹝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中信出版集团2017年版,第95-96页。
⑥﹝德﹞马丁·海德格尔:《林中路》,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第66页。
⑦陈昌凤、李凌:《算法人文主义:公众智能价值观与科技向善》,新华出版社2021年版,第42-43页。
⑧赵沁平:《让教育规律成为常识》,《中国大学教学》2018年第5期。
(作者系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青年副研究员、数字化学习技术集成与应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员)
【责任编辑:陈小希】
*本文系数字化学习技术集成与应用教育部工程中心创新基金课题“教育舆情信息治理的技术痛点需求及实现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221017)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