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琴清,李常洪,李志强,郭嘉琦,王海艳
(山西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标准是世界通用语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标准化是技术创新链条的一个关键节点,是先前技术创新成果的产出过程,有利于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同时也是下一次技术创新活动实施的基础[1],旨在发挥标准的战略性和引领性作用。加强标准化科学研究不仅能够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2],而且对于推进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建立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3]、服务双循环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和标准化互动发展,《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明确提出要“提升中国标准水平”,《“十三五”技术标准科技创新规划》着力加强标准化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将“推动标准化和科技创新互动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效果愈发明显[4]。国际知名专利数据公司IPLyTIcs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2月,中国企业申报的5G标准必要专利族占比由2020年的32.97%增长至38.46%。从2013年10月第一个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中关村)批准建设起,到2021年上半年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共批准建设50家[5],反映出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水平逐渐提高。然而,受限于标准创新资源的有限配置和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高技术领域某些产品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还是空白[6],发达国家专利技术标准垄断市场行为依然严重[6],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与标准化体系存在脱节[7],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所在城市分布不均,中国标准“走出去”步伐缓慢,技术创新和标准化不充分、不平衡、不协同问题依然存在。
为此,本文重点解决以下问题:中国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水平是否存在区域差异?它们呈现什么样的演化特征和收敛特征?弄清楚这些问题,有助于深入了解我国总体及各地区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现状、演化趋势和区域差异,剖析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深层次原因,对于提升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绩效,更好地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具有决策参考和实践启示意义。
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是一个不断演进的动态过程[8]。目前,国内外现有关于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的研究多采用定性分析法并取得丰硕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国家战略制定[9-10]、企业战略制定[11]、融合协同机制[12]、标准创新框架[13-14]、融合联动模式[15]等方面,以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推动创新成果转化应用[16]。
促进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的原因有很多[17],主要源自市场和政府两个层面:①以市场“无形的手”为导向,王黎萤等(2004)研究发现,通过市场竞争获得市场认可,是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的基础;舒辉和王媛[18]通过分析市场推进技术创新、专利、标准协同转化的4条路径,指出技术创新成果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垄断化是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有效策略;②以政府“有形的手”为导向,蒋明琳等[19]研究政府为主导的技术创新与技术标准协同管理体制、监管体制及市场推进机制;Jiang等[20]从牛顿力学角度出发,运用物理模型描述技术创新与标准化的相对运动,指出高质量技术创新能够促进标准化发展,同时政府积极协调两者协同进程有助于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努力化解技术稀有性和标准通用性之间的冲突,有助于平衡技术创新和标准化之间微妙的关系[21],推进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
关于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测度,目前学术界未形成统一评价体系和标准。孙耀吾等[22]基于R&D协作化能力、技术专利化能力、专利标准化能力、产业标准化能力4个维度,构建技术标准化能力链评价产业技术能力;王珊珊等(2013)将产业技术标准化过程划分为标准专利化、标准产业化、标准市场化3个阶段,并以此作为结构维度构建产业技术标准化能力评价指标;张果和郭鹏[23]围绕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标准化能力,从技术基础、产出能力、环境基础3个要素层面构建企业技术标准化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耦合度模型;陶忠元等[24]以“基于技术创新与标准化协同的‘中国制造’竞争优势转型研究”为研究方向,先用单一指标“制造业标准发布数和国内制造业专利申请数的比值”表征技术创新与标准化协同效果,再将技术创新系统划分为投入、条件和产出子系统,将标准化系统划分为投入、国际进程和产出子系统,构建两者协同耦合度评价指标体系,随后分别从投入和产出维度构建技术创新与标准化协同评价指标[25-27]。总体来看,相关学者运用层次分析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不同时期中国制造业及细分制造业技术创新与标准化协同水平进行了测度。
从现有文献看,学者倾向于从不同维度构建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测度指标,但存在以下不足:一是测度方法单一,没有尝试运用其它方法计算两者融合协同发展水平;二是横向研究较少,没有对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能力进行区域异质性分析;三是缺乏对区域技术创新和标准化融合发展空间收敛态势的探究。鉴于此,本文在以下方面加以改进:首先,运用改进距离协同模型和灰色关联理论对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能力进行测度,揭示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水平的变化特征;其次,从国家、地区、省级3个层面剖析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水平的演化特征,分析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能力的区域差异性,挖掘产生差异的潜在原因;最后,采用空间收敛模型检验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敛散性,识别其未来收敛规律,以期为促进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以及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理论参考。
关于直接开展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评价的研究并不多见,实践界多将其应用于技术标准创新基地、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试点等验收工作,学术界多从技术创新能力和标准化能力两个方面评价两者融合协同发展水平。投入产出指标是反映经济活动运行情况的常用指标[30],本文从技术创新能力、标准化能力的投入和产出维度着手,选取相关指标构建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能力测度指标体系。由于本文探讨的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水平从区域层面展开,因此借鉴陶忠元和王艳秀[25-27]的研究成果,得到技术创新能力包括研发人员全时当量、R&D经费支出、企业开办研发机构数、有效发明专利数、新产品销售收入等指标,标准化能力包括标准化机构数、标准化委员数、标准创新基地数、国家标准数量、标准国际化程度、标准创新研究成果等指标。与此同时,同步开展研究团队内部讨论,列出技术创新能力和标准化能力投入产出指标,然后与文献梳理结果进行对照,根据科学性、系统性、代表性、实用性、可操作性等原则,优先考虑区域标准化数据可得性,确定2个主指标和8个子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能力测度指标体系
(1)标准化能力。衡量标准化能力的指标有标准化人员、标准化经费支出、标准化机构数、各类标准数量、标准化效益等。由于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标准化数据获取较难,加之要确保数据之间的一致性,故选取国家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数和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数反映标准化投入,选取国家标准数和国家标准采标数反映标准化产出。
(2)技术创新能力。一般而言,技术创新过程主要包括研发、生产和营销。学术界对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研究较为系统,选取R&D人员全时当量和R&D经费支出两个指标反映技术创新研发投入。有效发明专利数是技术创新成果的体现,可反映技术创新研发和生产活动产出;技术市场成交额可反映技术创新营销活动产出。
2.2.1 改进距离协同模型
测度融合协同发展水平的方法包括距离协同模型、容量耦合模型、隶属函数、耦合协调度模型、基尼系数法、离差系数法等[28],改进距离协同模型被广泛应用于区域发展[29]、产业融合分析。此外,与已有研究采用的耦合协调度模型相比,改进距离协同模型不仅引入理想状态值,而且还考虑到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能力测度指标信息的灰色性,因此通过计算系统灰色关联度得出系统协同水平,最后得出系统融合协同发展水平,使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测度结果更加科学、准确。为此,本文采用改进距离协同模型测度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水平。
(1)发展水平计算。由表1可以看出,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系统存在技术创新能力和标准化能力两个子系统,且各项指标均为正向指标。
首先,对评价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如式(1)所示。
(1)
其中,xijt表示t时期第i个子系统的第j个指标,1≤i≤2,1≤j≤4,1≤t≤T。
其次,结合TOPSIS思想,确定子系统发展水平dit,如式(2)所示。
(2)
最后,计算t时期系统发展水平dt,利用熵值法计算子系统i在融合协同系统中的权重ωi,如式(3)所示。
(3)
CCij=αACij+(1-α)RCij
(4)
其中,ACij表示子系统的灰色绝对关联度。
(5)
最后,计算t时期系统协同水平,如式(6)所示。
(6)
(3)计算融合协同发展水平。t时期系统融合协同发展水平计算,如式(7)所示。
(7)
其中,It表示t时期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水平,0≤It≤1。参照梁红艳(2021)的做法,将融合协同发展水平从低到高分为5个阶段,如表2所示。
表2 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水平等级
2.2.2 空间收敛模型
收敛性检验是分析区域差异演变趋势的常用方法,用以探究未来各区域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水平敛散情况。本文重点从σ收敛和β收敛两个层面进行分析。根据刘帅(2019)的研究,具体运算过程如下:
(1)σ收敛检验。σ收敛是指在时间序列上不同地区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水平离散程度呈下降趋势,通常用变异系数测度,如式(8)所示。
(8)
(2)β收敛检验。β收敛是从增长率角度考察各地区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趋势,当落后地区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水平增长速率逐渐赶上发达地区时,地区之间将会出现趋同发展。β收敛分为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绝对β收敛是指不受外界环境影响,地区间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变化趋同;条件β收敛是指受外界环境因素变化,地区间也出现收敛。β收敛检验公式如式(9)所示。
ln(Ii,t+1/Iit)=α+βlnIit+γXit+μi+ϑt+εit
(9)
其中,Ii,t+1表示t+1时期i地区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水平,Iit表示t时期i地区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水平。α为常数项,β为收敛系数,若β<0且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水平存在收敛,反之则趋向于发散。收敛速度v=-ln(1+β)/T。μi表示地区固定效应,ϑt表示时间固定效应,εit为随机扰动项。γ表示控制变量系数,若γ=0,说明该模型为绝对β收敛,反之则为条件β收敛。Xit表示控制变量。借鉴已有研究[29],本文将经济发展水平(ECO)、政府支持力度(GOV)、对外开放水平(OPEN)、外资利用规模(FDI)设置为控制变量。其中,经济发展水平选取人均GDP衡量,政府支持力度选取国家级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数量衡量,对外开放水平选取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衡量,外资利用规模选取实际利用外资额衡量。
本文选取2009-2020年数据为研究样本,对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水平进行比较,数据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0-2021)》《中国统计年鉴(2010-2021)》、各省统计年鉴(2010-2021)、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http://std.samr.gov.cn/)、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https://www.samr.gov.cn/)、标准创新司发布的已批筹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名单。基于数据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地域和省域比较不考虑西藏。
本文运用改进距离协同模型,分别从国家、地区、省级3个层面对2009—2020年我国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能力进行测度,并分析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演化特征。
根据公式(1)~公式(7),计算全国总体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水平,结果如表3所示。可以发现,2009—2020年全国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水平虽然存在波动,但总体呈上升趋势。两者融合协同发展水平从2009年的0.264 4增至2011年的0.503 0,继而增至2017年的0.634 2,在2020年达到0.667 4,表明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实现从初步融合协同到基本融合协同再到良好融合协同的阶段跳跃,至今仍处于良好融合协同发展阶段。主要原因可能是,2009—2020年全国R&D人员全时当量、R&D经费支出、有效发明专利数、技术市场成交额等技术创新能力指标值逐年提升,国家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数、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数、国家标准数、国家标准采标数等标准化能力指标值波动性较大但总体也在上升,导致技术创新与标准化发展水平及协同水平虽然出现一定波动但仍呈上升发展态势。
值得注意的是,技术创新与标准化发展水平低于技术创新与标准化协同水平,表明与技术创新标准化协同水平相比,技术创新与标准化发展水平不同程度地处于落后状态,需要下大气力提高。主要原因可能是,受人才、资金、制度等因素的影响,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资源投入力度不足,拉低了技术创新与标准化发展水平;另外,“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较难突破,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链条不顺畅,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技术创新与标准化发展。基于此,进入新发展阶段,一方面要强化技术创新与标准化协同性,另一方面也要加快技术创新与标准化发展速度,齐力高效推进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不断提升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水平和绩效,以高标准助力高技术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为《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实施奠定基础。
考虑到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能力可能具有显著地区差异性,故本文对中国各地区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对同一地区不同时间和同一时间不同地区的测度结果用折线表示,如图1所示。可以发现,东部地区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势头强劲,从2009年初步融合协同状态(It=0.242 4)逐渐攀升至2020年的良好融合协同状态(It=0.848 5),融合协同发展趋势与全国总体水平变化趋势一致。中西部地区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能力此起彼伏,两个地区均在2017年实现良好融合协同跃进,到2020年仍保持此状态。东北地区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水平变化幅度最大,在2009—2015年几乎超过其它地区,2016年骤然下降,之后又逐步上升,但仍位居末位,其实现良好融合协同的时间节点为2018年,与其它地区相比慢了一年。可能原因在于:东部地区具有较强的政策导向性,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东部地区高度重视壮大实体经济,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高,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强;同时,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5个中有4个(浙江、江苏、山东、广东)位于东部地区。这些都使得东部地区创新资源和标准化资源投入与产出具有先天优势,有利于提升技术创新与标准化发展水平及协同水平,从而促进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致使东部地区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水平领先于其它地区。
图1 各地区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水平测度结果
东北地区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水平变化较大。通过观察统计数据可知,与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相比,东北地区R&D人员全时当量和R&D经费支出均未实现逐年增加。其中,R&D人员全时当量变化趋势基本呈正态分布,2014年达到峰值;R&D经费支出走势2013—2015年逐年下降,其它年份则呈上升趋势,可能原因是,东北地区创新人才、资金相对不足,致使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水平波动最大。
纵向观察地区间差异,随着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水平逐渐提高,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之间的差距逐步缩小。尤其在2017年,地区之间的差距最小。原因在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为各地区加快技术创新发展和标准化建设提供了指导。根据《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监测报告2016—2017》和《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16—2017》可知,各地区稳步提高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不断扩大技术创新产出规模,创新资源投入和科技成果转化向区域协同方向发展。因此,应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加强标准化建设,优化区域创新格局,进一步推动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并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通过对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进行比较发现,省级层面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也存在区域异质性。本文基于中国内地30个省份(未考虑西藏)统计数据,对2009—2020年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水平进行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可以发现,2009—2020年个别省份出现轻微波动,但多数省份均呈稳步上升态势。中国各省份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也存在显著区域异质性,各地区所属省份之间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水平均衡程度不一,东部地区优势显著,多数省级地区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水平较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有待提升。究其原因,东部地区所属省份大都经济发达,政府政策导向明确,技术创新和标准化投入较大,相应产出也较多,促使技术创新和标准化能力得以提升,并有效促进两者融合协同发展。
为更清晰地解释中国各省份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程度,本文以2020年为例,按照表2给出的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水平等级,对中国内地30个省份进行分类,具体如表5所示。首先,4个区域所属省份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呈现基本融合协同、良好融合协同水平,尽管跨过低度融合协同、初步融合协同阶段,但还没有实现高度融合协同。其次,东部地区10个省份均呈现良好融合协同发展水平。同时,中部六省中有5个省份实现良好融合协同,仅山西取得基本融合协同,与同水平的东部省份相比,排名大体靠后。最后,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较不均衡,虽然多数省份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水平较高,但广西、青海、新疆、吉林和黑龙江均呈现基本融合协同发展水平。
表5 各省份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水平等级划分
在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系统中,技术创新与标准化发展水平不同、协同水平不同是造成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水平差异的主要原因。因此,本文以中国内地30个省份技术创新与标准化发展水平、协同水平均值为坐标轴,绘制中国各省份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矩阵分布,如图2所示。可以发现,第一象限内主要是东部地区和部分中部地区省份,这些省份技术创新和标准化发展水平与协同水平较高,两者融合协同发展相对均衡,融合协同基础较好,融合协同发展水平较高。东北地区所属省份落入第一象限和第四象限,由于只有3个省份,整体来看,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相对均衡。第二象限和第三象限内主要是西部地区大多数省份,其中第二象限表示技术创新与标准化协同水平高、发展水平低,两者融合协同发展相对均衡;第三象限表示技术创新与标准化协同水平低、发展水平低,两者融合协同发展不均衡。因此,在加快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的同时,要兼顾区域平衡,尤其是对西部地区给予人才、资金、技术支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整体带动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进一步提升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绩效。
图2 各省份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矩阵分布
根据公式(8)计算全国及东中西部、东北地区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水平的σ收敛系数,结果如图3所示。可以发现,从全国层面看,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水平收敛系数在2009—2011年先上升后下降至0.250 2,然后再上升至2014年的0.357 1,后又下降至2020年的0.098 1,大体表现为“上升—下降—上升—下降”的倒“W”变化趋势,表明全国存在显著的σ收敛,各省份之间的差异逐渐缩小。从地区层面看,东部地区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水平收敛系数虽然表现为有升有降的波动过程,但总体以下降为主,没有出现发散现象,表明东部地区存在σ收敛,各省份之间的差异没有变大;中部地区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水平收敛系数出现两次峰值,分别为2009年的0.475 4和2014年的0.481 2,其它时期的收敛系数明显低于这两个值,整体表现出显著下降态势,2020年降至0.080 9,表明中部地区存在显著的σ收敛,各省份之间逐渐趋于稳态;西部地区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水平收敛系数在2009—2015年呈现持续走高态势,仅在2016年有所下降,之后又缓慢回升,表明西部地区出现σ收敛,各省份之间不存在逐渐发散趋势;东北地区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水平收敛系数总体表现为平缓下降,表明东北地区出现σ收敛,各省份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由此可见,全国及东中西部、东北地区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水平均存在σ收敛。
根据公式(9),运用Stata15测算全国、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水平的绝对β收敛值和条件β收敛值,如表6和表7所示。
表6 全国及东中西部、东北地区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水平绝对β收敛值
表7 全国及东中西部、东北地区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水平条件β收敛值
4.2.1 绝对β收敛分析
表6结果显示,全国及东中西部、东北地区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水平系数均小于0,且β估计分别通过1%和5%水平显著性检验,表明全国及四大区域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绝对β收敛,各省份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水平增长速度与期初两者融合协同发展水平负相关。也即,在不受外界环境因素干扰下,全国及四大区域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水平随着时间推移逐渐趋于收敛,落后省份增长速度超过发达省份,向同一稳态水平收敛,各省份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从地区层面看,东中西部、东北地区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水平收敛速度分别为0.174 3、0.231 9、0.239 2、0.347 0,东北地区绝对收敛速度最快,其次是西部地区,再次是中部地区,最后是东部地区,验证了前文得出的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水平在全国层面和地区层面存在收敛的结论。
4.2.2 条件β收敛分析
表7结果显示,在引入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支持力度、对外开放水平和外资利用规模4个控制变量后,全国及东中西部、东北地区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水平β系数为负,且分别在1%和5%水平下显著,表明全国及四大区域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水平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条件β收敛。在外界环境因素影响下,各省份间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水平差距逐渐缩小,收敛于稳态水平。从地区层面看,东中西部、东北地区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水平收敛速度分别为0.161 6、0.203 2、0.219 9、0.351 2,东北地区收敛速度排名第一,西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第三,东部地区最慢。条件β收敛检验结果中各控制变量系数和显著性水平有所不同。从全国估计结果看,对外开放水平和外资利用规模回归系数显著为正,表明扩大对外开放和外资利用规模有利于提升全国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水平,但不能促进两者融合协同发展收敛至稳态水平,具有抑制作用。东中西部、东北地区各控制变量回归系数不显著,表明外界环境因素对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水平的影响微乎其微,这3个地区均能够向稳态水平方向收敛,各省份间差距较小。
基于中国2009—2020年技术创新能力和标准化能力投入产出数据,本文运用改进距离协同模型对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剖析两者融合协同发展演化特征。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收敛模型检验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水平随时间推移是否具有收敛性,得出以下结论:
(1)从国家层面看,全国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实现从初步融合协同到基本融合协同再到良好融合协同的阶段跳跃,且至今仍处于良好融合协同阶段,但技术创新与标准化发展水平低于技术创新与标准化协同水平,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2)从地区层面看,东中西部、东北地区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能力存在明显地区差异,即东部地区融合协同发展势头强劲,中西部地区融合协同发展程度起伏波动,东北地区融合协同发展水平波动幅度最大,均有待提升。
(3)从省级层面看,各省份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多呈稳步上升态势,且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即东部地区优势显著,所属多数省份融合协同发展水平较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所属省份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较不均衡。
(4)全国及东中西部、东北地区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水平差异均具有α收敛、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特征。
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1)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加快技术创新和标准化融合发展速度。针对技术创新与标准化发展水平低于技术创新与标准化协同水平,建议加强政府引导,做强资金、制度等要素保障,加大人才引育力度,努力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助力攻克“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同时,畅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绿色通道,强化串链补链延链强链,着力提升创新链和标准化链发展能级,加快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速度,促进技术创新和标准化发展水平与协同水平同步提升,推进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充分释放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效应。
(2)探索开展试点示范,增强融合协同发展驱动力。当前,我国已经批准建设11个创新型试点省份和5个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省份,成效显著,为技术创新和标准化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可继续开展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试点,选择融合协同发展水平排名靠前的江苏、广东、北京、山东等省份开展先行先试,发挥试点示范作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促进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
(3)加大政策倾斜力度,促进更高水平区域协调发展。在加快全国范围内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的同时,也要重视各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因此,应提供更大范围的政策支持,抓住以《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为统领开展标准化工作的契机,争取更高质量的政策倾斜,提供人才、技术、资金支持,在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程度较弱的省级地区集中优势再建一批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加速推进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不断提升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效果。
(4)统筹东部比较优势,推动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东部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应充分发挥人才、资金、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等优势,使技术创新和标准化互为战略支点,提升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绩效,更好地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5)用活用足资源禀赋,推进融合协同发展水平逐步收敛。坚持缩小区域差距与提升融合协同发展水平并重,深入挖掘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非均衡分布的原因,如前文提到的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支持力度、对外开放水平和外资利用规模等因素,发挥各地区的资源禀赋优势,推进区域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高质量发展。
本文存在如下不足:首先,本文基于改进距离协同模型和空间收敛模型对我国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演化及收敛特征进行分析,囿于数据可得性,仅选取4个典型指标衡量标准化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结论准确性。未来应对指标体系不断完善,重点在标准化能力子指标选取上多下功夫,进一步提高研究结论解释力。其次,未来应加入行业层面分析,围绕“时间—地区—行业”结构维度,对不同产业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能力进行测度,全面剖析两者融合协同发展的潜在原因。最后,在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能力收敛性检验中,通过改变控制变量,识别既促进两者融合协同发展水平提升又有利于两者融合协同空间收敛的外部因素,为推进全国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