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占峰 沈天行 龚 静
女排精神融入高校排球课程实践路径研究*
王占峰1沈天行2龚 静1
(1.郑州大学 体育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4;2.南昌大学 体育学院,江西 南昌 330031)
女排精神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内容,为更好地发挥排球课程的教育功效,强化排球课程对学生意志、品质、价值观的培养,把女排精神融入高校排球课程对践行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完善排球课程思政建设体系、传承女排精神具有重要意义。排球课程教师具备的专业知识储备、学生的身心特征及女排精神与排球课程内在的共通特性是排球课程建设中把女排精神作为思政元素的必然选择。为使女排精神更好地融入高校排球课程,通过完善课程思政建设目标,完善排球课程设计;深挖女排精神内涵,融入排球课程全过程;强化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提高排球教学实效;重塑排球课程目标,完善课程评价体系四方面的实践路径把女排精神润物细无声式地融入到排球课程思政建设中,对实现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女排精神;排球课程思政;课程融合;实践路径
女排精神是中国女子排球队队员在训练、竞赛过程中通过不懈的奋斗和努力在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同时,表现出勤学苦练、顽强拼搏、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勇攀高峰、团结爱国等精神品质[1]。女排精神经过历代中国女子排球队的传承与发展,不仅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和奋斗标杆,也是对中华体育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和深化,同时也升华为民族面貌和文化符号的代名词[2]。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育人的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的“三全育人”目标[3]。2020年教育部等八部门颁布《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中强调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思政工作建设的重要内容,同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简称《纲要》)指出,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功能,培养师生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4]。高校排球课程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女排精神融入高校排球课程进行研究,对完善排球课程思政建设体系、传承女排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十八大以来,立德树人被确定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旨在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就是要引导和培养学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品德意志[5]。课程思政作为贯彻和落实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课程目标、内容元素、评价标准等都要与立德树人教育任务、内容、理念相适应。女排精神蕴含的爱国情怀、为国争光、团结拼搏、协同创新、吃苦耐劳、不畏强敌等内涵,不仅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践行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
精神传承是通过一定的媒介把精神蕴含的理念、内容、方式、方法等元素传递、融入到传承主体,传承主体通过自身的知识、经验把获得的精神元素进行吸收和消化,形成对精神内涵再认识、再升华的过程。女排精神融入排球课程过程中除深挖女排精神蕴含的内容和元素外,最重要的是通过对排球课程设计和实施,把女排精神润物细无声式地融入到课程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课程实践中。在这个过程中借助排球课程教学把女排精神教授、传递给学生,学生通过排球课程学习,不但掌握了排球专业知识技能,还感受、领悟女排精神,促进和完善女排精神内涵体系建设。因此,排球课程思政建设为传承和发展女排精神提供重要的载体和媒介。
课程思政建设是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课程实践的各环节和部分,依托课程为载体,思政元素为内容,通过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情感、行为和价值观,实现课程思政教育目标。思政元素有多种,既有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念思想、现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民族精神元素,也有职业规范、红色精神、道德教育等意志品质元素[6]。女排精神蕴含在排球运动实践中,在排球课程教学实践中体现和再发展,把女排精神融入排球课程无论是对排球课程建设还是对教育目标的完成都具有其他思政教育元素无法替代的功效。因此,女排精神融入排球课程是排球课程思政建设的首选路径。
《纲要》指出,高校要根据课程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依据排球课程性质和特点,挖掘女排精神元素,并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实践中,实现排球课程思政建设目标[6]。尽管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容、元素多种多样,但女排精神融入排球课程独具优势,能更好发挥排球课程思政建设的教育任务。
教师是完成教育任务中最重要的因素,既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主要参与者,也是传授知识技能、精神意志、道德品质和培养学生成为社会所需人才的执行者。教师所具备的综合素质、教育能力及专业知识对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我国教师培养体系和学校选拔招聘排球教师条件,高校排球教师需掌握系统的排球运动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并且要有一定的排球运动训练、比赛经历,才能被聘任为排球课程教师。排球课程教师拥有的排球运动专业知识技能对女排精神有更深的认识和理解,能更便捷、有效地收集、挖掘、整理女排精神元素,能科学地把女排精神融入到排球课程实践中,能更好发挥排球课程思政的综合育人功能。
根据高校设置排球课程的目的和要求,参与排球课程学习的学生基本上对排球运动有较浓厚的兴趣和爱好,甚至有部分学生具有一定排球运动经历或是排球粉丝,他们希望通过排球课程学习能较好掌握排球运动知识技能和体验排球竞赛的魅力。学生在排球课程学习过程中会更积极、主动,对教师讲授的知识更易理解和掌握,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授的案例、传递的女排精神价值产生共鸣。因此,把女排精神融入排球课程教学会使学生学习更积极、主动和更易吸收消化。
女排精神体现在女排运动员训练和比赛过程中,表现为吃苦耐劳、拼搏进取、团结协作、不畏强敌、为国争光的精神面貌和意志品质。教师对女排精神挖掘的同时,也是在对排球课程隐性知识的归纳、整理的过程。更重要的是排球课程教学运用的方法和策略、教授的技战术和规则及采用教学竞赛等实践内容与女排精神所呈现的内容、形式和内涵相同或相近。因此,女排精神与排球课程的共有特性是排球课程思政建设中选择女排精神作为思政元素重要因素。
课程思政建设是贯彻立德树人的战略举措,在对学生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塑造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重要路径。高校排球课程作为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内容,根据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确定排球课程思政建设目标[7]。依据我国高校大学体育排球选项课程、体育专业普修和专项课程及其他实践类课程的性质和特点结合课程思政建设目标分类修订和完善排球课程目标设计。不同的排球课程类型有不同的课程思政目标,排球课程强调知识技能的同时,重视学生人文知识、道德修养、国家情怀等方面素养的培养,体育专业排球课程重视课程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的传授,注重排球课程的知行合一[8],促使学生在学习、练习、竞赛中获得创新、拼搏、协作、爱国的女排精神。排球课程思政建设目的要立足于教学任务和目标的实现,要对教学对象、教学过程、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进行设计[9]。排球课程思政设计既要满足学生强身健体、排球技战术能力的提高,又要使学生领会和弘扬顽强拼搏、吃苦耐劳、创新进取、团结协作、爱国敬业的女排精神,使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相融合、相统一,实现学生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同步提升。
女排精神作为排球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内容,要积极发挥教师挖掘女排精神内涵的意识和能力,运用多样化的媒介、方法和手段收集、整理、挖掘女排精神相关的元素。教师要通过书籍、互联网、排球展览馆、博物馆和采访女排队员、排球专家等途径收集女排在训练、比赛、日常生活中所体现、蕴含的女排精神素材,并对素材进行分类、整理、归纳,使女排精神内涵能够通过事迹、案例等方式呈现出来,建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新颖的女排精神素材库。
把女排精神元素融入排球课程的任务、目标、方法、评价的全过程,根据排球课程教学目的选择适宜内容的女排精神素材,并运用科学的方式在教学内容、方法、手段、评价过程中有机融入,实现女排精神润物细无声式融入排球课程实践全过程。例如,在正面双手垫球的教学中,除了要遵循排球课程的任务、目的、教学大纲、教材、教案等教学计划外,要在正面双手垫球教学目标和内容中增加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不畏困难等方面的意志品质。教学中以中国女排在比赛中应用垫球技术视频案例为切入点,练习中运用2人、3人或多人的“抛垫”方法进行,并强调每组同学在抛球、垫球时球的高度、速度和落点,使初学者在同伴的配合下尽快掌握正确排球垫球技术的同时,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
教师是课程体系的设计者,也是实现课程目标的主导者和践行者,在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6]。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的提高,首要是要提高教师课程思政建设意识,使教师认识到培养学生的精神意志和掌握知识技能同等重要,只有育德育才协同推进才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另一个方面,建立以学校教务处—教师发展中心(处)、教学院(系)—排球教研室为三级组织机构,由校领导、院(系)教学副院长(主任)、课程思政专家、排球教研室主任等组成管理人员,通过组织教学培训、经验交流、现场教学观摩、思政样板课程等手段不断提升教师排球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能力[10]。教师通过排球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完善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并运用语言叙事、讲解示范、练习指导、情景设计、点评等手段将女排精神融入到排球课程教学中,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引领和品质培养等综合育人成效的共同发展。
排球课程目标是学生在一段时间内通过排球课程的学习在体能、技战术、比赛及价值认知等方面所达到的水平和程度,它规定了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及评价方式的选择和运用。课程评价是检验课程目标完成情况的重要手段,也是适时修正教学内容、方法和和手段的参考依据。排球课程评价的方向和内容是由排球课程目标决定,排球课程评价的结果反映排球课程目标完成效果,并作用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的运用[11]。
传统教学实践中,教师注重学生知识技能目标的掌握情况,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目标实现的认识不够深入。教师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对排球理论知识、技术和战术等显性能力方面得到长足发展,但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顽强拼搏、吃苦耐劳等隐性知识能力方面略显薄弱。为使女排精神更好融入排球课程,避免拼凑、组合等方式将女排精神生硬地加入排球课程实践中,重要是要重塑排球课程目标,调整课程内容和评价体系。在实践中要健全排球课程思政建设目标,以课程组成环节为内容,以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为原则,建立以排球课程师资队伍、教学内容、课程实施、学生认知和成长为指标的评价体系[12]。排球课程思政评价体系中最重要的是对学生的认知和成长评价,它属于对排球教学成果和目标评价,对学生的认知和成长评价过程中既要保持原有对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评价,还要重视对学生精神品质和价值导向的评估,完善课程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女排精神作为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以其独特优势融入高校排球课程,能更好发挥排球课程思政建设目标。女排精神融入排球课程的实践过程中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实现相结合、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步推进、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互动发展的实施策略,实现传授排球运动知识技能和精神品质协调发展,推动高质量实现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任务。
[1]王明辉,张常宁,李江,等.论女排精神的时代价值及弘扬路径[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21,20(6):25-28.
[2]钟秉枢,李楠.女排精神与体育文化[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20,46(2):5-7.
[3]刘欣欣.方法论视域下的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北京:北京科技大学,2018.
[4]陈琳.高职化工类专业基础化学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施[J].安徽化工,2022,15(2):158-160.
[5]赵富学,赵鹏.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组织协同与深度推进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22,21(9):1-6.
[6]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Z].教高〔2020〕3号,2020.
[7]李寒梅.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逻辑理路[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2,33(4):110-116.
[8]尹兆华,刘丽敏,王丽红.融入党史元素的“思创融合”课程化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22,34(6):145-148.
[9]石书臣.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理念与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1):27-31+45.
[10]武冬.体育课程思政原理、设计、问题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2022,45(6):12-24.
[11]樊华华.操舞类课程思政元素整合与融入研究[D].沈阳:沈阳体育学院,2021.
[12]董杰.思政元素融入专业实践教学的路径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11):54-57.
Research on the Practical Path of Integrating the Spirit of Women's Volleyball into the Volleyball Course in Universities
WANG Zhanfeng, etal.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44, Henan, China)
基金项目:郑州大学体育学院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项目编号:QNGGJS202103);2023年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课题研究项目(项目编号:B103);河南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批准号:2022-ZZJH-384)。
王占峰(1987—),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