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益平
(浙江省测绘科学技术研究院 浙江杭州 310000)
空间信息可视化可根据自身维度分为四类,分别为:一维空间信息可视化、二维空间信息可视化、三维空间信息可视化以及多维空间信息可视化,维度指的就是在可视化环境中的空间信息属性[1-2]。为精准管理空间信息中一系列的空间信息属性,本文将Oracle+ArcSDE 引进到空间信息可视化管理方法中,致力于提高空间信息可视化的管理效率。将Oracle 与ArcSDE 相结合,利用ArcGIS 的空间数据引擎,作为在RDBMS 数据库管理系统中存储以及管理多空间数据库的通路[3]。本文针对传统可视化管理效率低这一问题,提出基于Oracle+ArcSDE 的空间信息可视化管理方法。
如图1 所示,首先采集原始空间信息,再对原始空间信息进行可视化处理[4]。
图1 原始空间信息可视化处理流程图
图1 所示的可视化处理步骤中,通过ArcSDE 软件处理原始空间信息,实现数据通路的目的。在此基础上,针对处理后的空间信息,确定其所处涂层。然后,通过对图层中的信息实施矢量化处理,建立空间拓扑结构。与此同时,基于Oracle 软件[5],对原始的空间信息实施属性编码,并将属性信息录入上述建立的空间拓扑结构中,整合拓扑结构与属性信息。最后,按照图幅剪裁、拼接、坐标转换、投影转换的步骤,得到最终的可视化处理结果。
在得到经过可视化处理后图像空间信息的基础上,运用Oracle+ArcSDE 建立一个连续的空间信息可视化数据库。考虑到经过可视化处理后图像空间信息一般为ESR1 格式,本研究将Oracle+ArcSDE 作为主要处理工具,在该平台中,针对上述得到的可视化处理结果,完成空间结构处理以及3D 可视化拓展[6]。运用Oracle+ArcSDE 建立的空间信息可视化数据库体系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Oracle+ArcSDE可视化数据库体系结构图
通过图2 可知,Oracle+ArcSDE 将可视化数据库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Applications、Developer GIS以及data。采用ArcSDE 作为一个开发工具箱,可视化数据库可以将空间信息连接,根据之间的逻辑关系,使用任意的表格数据库数据[7]。
当对空间信息做修改时,Oracle 标识符自动被修改为当前时间[8]。作为一种连续的空间信息可视化数据库,Oracle+ArcSDE 本身具有良好的并发控制能力,这种能力有利于实现对空间信息的可视化管理。然而,平台的并发控制能力会对数据的一致性造成负面影响,可能会造成数据冲突等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应在Oracle+ArcSDE 平台中,实时的可视化展示显示空间信息的属性,通过解决这一空间信息与可视化数据库之间的冲突,实现对空间信息安全可靠地管理。
为验证上述设计的基于Oracle+ArcSDE 的空间信息可视化管理方法的可行性,设计如下实验测试。
实验环境如下:
1)服务器:PowerEdge R740 2U机架式服务器;
2)客户机PIV 1.7G 256 M RAM 80 G Disk;
3)100 M以太网;
4)实验软件为Logo语言。
在此基础上,从85M Byte的样本空间信息中,筛选4 类信息作为测试对象,测试对象的参数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测试信息的相关参数
表1 为空间信息样本参数,以上述实验参数设置与环境准备为基础,为提高实验结果的对比性,将传统的基于微服务架构的信息可视化管理方法作为对比,与本文方法共同完成性能验证。
实验以管理效率为指标,对两种方法的应用性能展开验证。为避免实验结果过于单一,共设置了10 组实验。两种方法的可视化管理效率如表2 所示。
表2可视化管理效率对比
根据表1中数据的对比,将表1中的数据绘制为图3的形式。
图3 不同方法的可管理效率对比结果
综合分析表2和图3可知,本文方法管理效率的最大值可达到91.47η,而对照组传统方法的管理效率最大值为51.54η,很明显,本文方法的管理效率要高于对照组传统方法。上述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以很好地实现对空间信息高效率的可视化管理。
可视化管理对于提高空间信息管理效率具有积极作用。为此,本文基于Oracle+ArcSDE 平台,提出了一种新的空间信息可视化管理方法。该方法在可视化处理原始空间信息的基础上,为避免信息被修改和丢失,并发管理数据库。根据实验结果分析,设计的可视化管理方法管理效率最大值为91.47η,而传统方法管理效率最大值为51.54η。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管理效率得到了很大提高。
可视化管理方法的目的在于更精确地管理空间信息中的空间信息属性,从而为指导空间信息可视化管理的发展与优化奠定基础。尽管本文方法在现阶段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但其未对基于Oracle+ArcSDE 的空间信息可视化数据挖掘方面展开深入分析,将是今后研究的一个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