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思驿
宋任穷故居位于长沙市浏阳市葛家乡乌石龙村,地处浏阳市西郊,距城区约16公里,这里走出了“咬牙干部”宋任穷。从井冈山到革命苏区,从中共云南省委第一书记到中央书记处书记,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光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宋任穷故居。
旧址简介:
宋任穷故居
宋任穷故居又名“咸恒泰”,周围风景秀丽,绿荫环绕,小院落,土筑墙,小青瓦,透露着些许沧桑。1909年7月,宋任穷就出生于这处简朴的民房内,并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时代,走上了革命道路。
宋任穷故居面积420平方米,呈两纵一横摆设,共有住房12间。1978年因年久失修而大面积损毁,2008年按原貌修复,2009年对外开放。故居现有文物藏品500余件,全面展现了宋任穷同志戎马风云的一生。
宋任穷生平业绩陈列室
如果说故居是宋任穷童年时代学习和成长的历史见证,那么宋任穷生平陈列室内鲜活生动的历史图片及文物资料,则完整展现了宋任穷革命的一生。在陈列室里,展示着宋任穷在中南海永福堂办公室的模拟陈列,摆放着宋任穷使用多年的家具用品。其中,办公桌上一个卡其色劳动布包裹的皮箱格外引人注目,这是1952年邓小平夫妇送给宋任穷的。在频繁的工作调动中,这个皮箱始终陪伴着宋任穷,随他见证了几十年的风云变幻和历史浮沉。
宋任穷一生生活朴素、廉洁奉公。无论是在艰苦卓绝的革命烽火岁月,还是在举步维艰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初期,都流传着他咬牙渡过难关的故事。
1942年至1943年,冀南抗日根据地的抗日斗争异常艰苦与残酷,日军经常组织大规模的“合围”“扫荡”,加上当地发生的灾荒、瘟疫,百姓苦不堪言。时任冀南区党委书记、行署主任兼冀南军区政治委员的宋任穷带领干部战士,发动乡亲们开展生产自救。他和战士们一起拉犁种地,一干就是半个月。冀南百姓称他们这样的干部为“咬牙干部”。在残酷的抗战中,宋任穷的女儿因饥饿死去,但他始终咬紧牙关,坚持斗争。“不要多向政府摆困难。要自力更生……”一位忠诚的共产党员的风骨,由此可见一斑。
宋任穷一生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对革命事业矢志不渝,他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咬牙干部”是抗日战争时期冀南百姓对宋任穷最亲切的称呼,也是对宋任穷可贵精神品质最凝练的概括。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也不断激励着后来人迎难而上、勇往直前。
参观指南:
門票价格:免费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7:00
参观贴士:游客只需在门口检票处进行登记身份信息即可入内,团体参观需要提前预约。故居交通便利,也非常适合家庭开车前往。
图片说明:
① 宋任穷故居大门② 模拟陈列的中南海永福堂的宋任穷办公室③ 宋任穷故居航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