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关联规则及复杂网络分析探讨古代中风方剂用药规律

2023-11-22 08:30王少卿南一楠朱文浩孔令博樊永平
世界中医药 2023年18期
关键词:网络分析补益防风

王少卿 南一楠 朱文浩 周 纡 孔令博 樊永平

(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北京,100070; 2 中日友好医院,北京,100029; 3 淄博市中医医院,淄博,255300; 4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北京,100700)

中风在历代医学古籍中均有记载,《黄帝内经》已提及中风,《金匮要略》首创“中风”之名,而后历代医家都对中风的病因病机、治法展开探讨,推动中风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1]。然而,随着医学的发展,现代的中医药治法较古代已有了较大变化,其临床疗效尚不能令人满意。中风的中医药治疗传承发展数百年,可以被记载传承的方剂,必然有其可取之处。因此,回顾分析古代中风方剂用药规律,归纳其治疗思路,对于完善中风的中医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樊永平教授编纂的专著《中医脑病历代文献》[2]。针对其中风篇相关方剂进行梳理。

1.2 纳入标准 1)治疗中风的方剂;2)药味数大于2味。

1.3 排除标准 1)药味数小于2味;2)方剂内所含药物均为矾石、水银等丹方药物;3)所载药物不在现代《中药学》收录范围,性味功效已不可考。最终纳入治疗中风的方剂422首进行统计分析。

1.4 数据的规范与数据库的建立

1.4.1 数据的规范 根据高学敏教授主编的《中药学》教材对文献中不同名称药物进行统一。在对来自不同年代医书记载的药物进行整合时,借助《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记载的药物入药年代及医书成书年代对药物具体名称进行判定。

1.4.2 数据库的建立 使用Epidata3.0软件进行数据管理,建立数据库,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22首方剂录入系统,采用双人双录入,逐条核对控制录入质量,规避录入偏倚。对数据进行仔细核对和确认后,锁定数据库。

1.5 数据分析

1.5.1 描述性统计 运用Microsoft SQL Server和SPSS 21.0进行数据提取和描述性统计。根据Apriori算法,设置最低支持度10%,最小置信度50%,最大前项为5。置信度指前者出现时后者出现的概率,支持度指二者同时出现的概率[3]。

1.5.2 关联规则及复杂网络分析 使用IBM SPSS Modeler 18对用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采用Gephi对药物进行复杂网络分析。利用K-core分析方法,用于发现药物核心组合。

2 结果

2.1 药物使用情况 收录方剂来源于25部医学古籍,其中唐宋130首,金元29首,明清263首,涉及中药18个种类,药物221种,使用频次共4 058次。其中使用比例较高的依次为解表药、补益药、祛风湿药、清热药、活血药等。见表1。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依次为防风、川芎、当归、人参、白芍等。见表2。

表1 422首方剂使用药物类别分析

表2 422首方剂使用药物频次

2.2 药物的四气五味及归经 对422首方剂的四气、五味及归经进行分析,可见药物的使用以温、平、微温、微寒、寒为主,大热、大寒的药物较少使用,性味以辛、甘、苦为主,归经多以脾、肝、肺、心为主。见表3~4。

表3 药物的四气五味

2.3 关联规则分析 共产生496条规则。支持度最高的是甘草-川芎、甘草-防风,为48.34%,置信度最高的是石膏-甘草,为88.46%。石膏出现时,甘草出现的概率为88.46%,甘草-川芎、甘草-防风同时出现的概率为48.34%。见表5,图1。

图1 药物关联规则

表5 常用2种药物组合关联规则(%)

2.4 复杂网络分析 经软件计算节点数为219个,边为13 700条,平均度为62.557,平均加权度为503.105,网络直径为3,网络密度0.287。见图2。K-core为50以上,度值120以上,处于网络核心的节点为:防风、甘草、当归、川芎、人参和羌活。见图3。

图2 药物复杂网络

图3 K-core≥50,度值≥120节点的复杂网络

3 讨论

本研究纳入了422首古代医籍中治疗中风的方剂进行分析,经描述性统计分析可见,使用比例较高的中药种类依次为解表药、补益药、祛风湿药、清热药、活血药、化痰药、熄风药、利水渗湿药、温里药、理气药。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依次为防风、川芎、当归、人参、白芍、桂枝、麻黄、独活、白术、茯苓等。所用药物多以辛、温为主,归经多以脾、肝、肺、心、肾多见。经关联规则分析,支持度较高的药对有甘草-川芎,甘草-防风,防风-当归,防风-川芎等,经复杂网络分析,提取了核心节点药物:防风、甘草、当归、川芎、人参和羌活,基本体现了古代治疗中风的思路:祛风通络,补气养血。古时用药主要以祛外风、补益、清热、活血、化痰等治法为主,近现代的用药则以活血、熄风、补益、温化寒痰、清热凉血等为主[4]。由此可见,中风的用药规律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演变,治疗的重心有了转移,古时最为注重祛外风、补益的使用,而现如今更加推崇活血、熄风的运用。

唐宋前医家多认为外风为中风发病的主要原因[5],而后经过历代学术争鸣,随着对中风病因病机的认识不断深入,内风理论逐渐受到认可并成为学术界共识[6-7],外风曾一度被医家摒弃。但是,因熄内风法并未取得预期疗效,祛外风法又被医家提及并探讨[8]。从本研究纳入的方剂分析来看,自唐宋至明清,祛外风药物的使用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并没有因为内外风理论的转变而受到摒弃,祛外风法在临床中一直被重视[9],常用的祛外风方剂小续命汤[10]、侯氏黑散[11]、大秦艽汤[12],祛外风药麻黄、桂枝、防风、羌活、独活、细辛、葛根、秦艽等,现如今仍常应用于中风的临床治疗中。中风用祛外风药不仅仅是治风,更是为了疏通经络、行气活血、引药上行。风药多辛,辛能通络行气,促进经络气血调畅,气血宣通则风自熄[13]。因此,祛外风药的运用不能因外风理论的局限性而被摒弃。

古人很早即认识到了中风为内外合邪发而为病[14],张机在《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篇》云:“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喎僻不遂。”提出了“内虚邪中”的理论[15]。中风发病的根本是正气亏虚,正气亏虚则阴阳失调、脑髓失养[16]。目前对于中风的病机共识为“风、火、痰、瘀、虚”[17],“虚”已排在末位,与之对应扶正法的运用亦排在活血化瘀、平肝熄风等治法之后,然而早期扶正对于中风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18],注重扶正法的运用,可挽救气阴,对受损的脑髓和脏腑,可既病防变,减轻损伤,对提高疗效和改善预后具有重要作用[19],在恢复期的治疗中,扶正更是尤为重要[20]。本研究中补益药占据较大比例,古人对于扶正非常重视,提示我们在中风急性期可适当加强补益法的运用,为临床治疗拓展新思路。

历经几百年的不断深入探讨,医家对于中风的认识不断加深,治疗思路也经过了不断的更新迭代。但是,现如今的中风疗效仍有瓶颈,古代中风处方既然可以被传承,就必然有其可取之处,挖掘古代中风处方的用药规律,可能给现如今的中风中医治疗思路提供些许线索。本研究纳入方剂有限,统计结果难免存在偏倚,但也初步归纳了唐宋至明清期间的中风诊疗思路,期望能为中风的治疗提供一些新线索和新思路。

利益冲突声明:无。

猜你喜欢
网络分析补益防风
部分补益类中药多糖成分在胃癌中的研究进展
基于ISM模型的EPC项目风险网络分析
春天要防风防湿,避免湿热伤身
大楼的防风攻略
药中补益绵黄芪(下)
药中补益绵黄芪(上)
铁路有线调度通信的网络分析
2016年社交网络分析
ZTGC-TD-2011D便携式色谱仪防风处理
大班幼儿同伴交往的社会网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