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阳海
我们当地把补锅匠称之为煳镥锅,每当农村闲暇的时候,偶尔就会有补锅匠到村里来补锅,挣点零花钱养家糊口。据说到我们村的补锅匠不是本地人,是从邯郸武安那里过来的,一走就是几百里地,也够辛苦的。
补锅匠一到村口就扯着嗓子吆喝:煳镥锅。生怕人们听不到,连着喊几遍,那声音像一个不太响亮的喇叭,隐隐约约地传进村子里。他肩挑一根两头翘的木扁担,一头是多层抽屉的木箱,内装所用的器械,一头是小炉子、风箱和煤块等,还有一个小板凳。担子一头的绳子上挂一串铁片,边走挑子边摇晃着,发岀铁片撞击的清脆声音,其实这也是补锅匠的招牌。那金属的撞击声在寂静的乡野里传得很远很远。
当时家里用的铁锅大致分为大灶锅、小耳锅、牛头锅。这些铁锅都是铸铁,时间长了,难免会有破洞、砂眼或裂缝,买新的较贵,有时还需凭购物券购买,这时补锅成了最划算的选择。
我清楚地記得,有一年秋天的晚上,母亲张罗着给我们做豆面抿须吃,锅里的菜蔬软了,就等着最后抿抿须了。那天晚上是我烧的火,听到灶膛里吱吱地响,探头一看,锅漏水呢,并且是一阵紧似一阵。母亲知道做不熟饭了,决定把锅里的菜汤全部淘出来,开始“补锅”。因为漏水已经不是头一次了,只见母亲把和好的豆面捏了一块,又加了一点生面,使劲揉搓,最后用铁铲一点点地抹在那裂缝上,让我继续烧火。接着就把菜汤倒进锅里,烧开后,看到不漏了,母亲才开始抿抿须。家庭主妇最怕的就是漏锅,半年多来,我家天天盼着补锅匠早点到来。
盼星星盼月亮,那年的冬天终于把补锅匠盼到了。父亲听到补锅匠的吆喝,把我家那口六印锅搬到了补锅匠的跟前,不一会儿其他村民也搬来十多口破锅。补锅匠看到这么多买卖,咧着嘴一个劲儿地笑。
只见补锅匠把小炉子点着火,用榔头把大块的焦炭敲得大小合适,不紧不慢地拉着小风箱,那风箱声沉稳而有节奏,像远方飘来的一阵阵歌谣,听得观众有些着迷。随着风箱的吟唱,炉子里的火焰开始舞蹈起来,没过多长时间,小小的炉膛里已经蹿出橙红色的火焰。这时补锅匠把几片碎铁片放进那个像小酒杯一样的坩埚里,渐渐地发出温柔的橘色光,继而像熔化的红烛,最后竟然化成一勺液汁,宛如一杯滚烫的橙红饮料。此时的补锅匠非常麻利,将它迅速敷在铁锅的漏眼处,只听“刺”的一声,那处冒出一股白烟,接下来补锅匠又用刮刀进行了打磨,这锅就补好了。父亲递给他三角钱,皆大欢喜。
现在家家户户几乎没有补锅的,补锅匠的吆喝已经成为绝唱。这个职业在历史的长河中销声匿迹,留给人们的只有那段难忘的记忆……
(编辑 吹优/图 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