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红色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研究

2023-11-21 13:00张敏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3年31期
关键词:红色思政精神

[摘           要]  红色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国家建设、社会改革等各个时期所形成的伟大的革命精神。作为重要的精神财富,红色精神在当前国家建设和发展战略中依然具有十分突出的现实意义。当代大学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不仅要在大学学习中积累扎实的知识,同时也要强化思想政治建设,用伟大的红色精神武装自己,有效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以便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就新时代背景下红色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展开讨论,希望为高校大学生思政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    键   词]  新时代;红色精神;大学生思政教育;问题思考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編号]  2096-0603(2023)31-0025-04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大学生处在身心逐步成熟的特殊时期,其在思想道德、价值观念和行为约束方面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正进入多极发展阶段,多元化的思想和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极其深远。因此,高校切实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且迫在眉睫。伴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接受的思想教育也更加开放,新知识的学习方式也更加便捷,这给高校现阶段的大学生思政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当代大学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不仅要增加知识储备,还要用充满正能量的思想道德观武装自己,以有效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红色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国家建设、社会改革等各个时期所形成的伟大的革命精神。近现代中国发展的伟大进程和光辉成就是伟大的中国人民在不断克服挑战的过程中,依靠红色精神的激励和鼓舞,顽强不息、勇往直前、奋发进取的生动写照。作为重要的精神财富,红色精神在当前国家建设和发展战略中依然具有十分突出的现实意义。笔者就红色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路径进行有益探索,希望为新时期高校大学生思政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一、红色精神的内核

红色精神是一种勇敢、自强、拼搏、不畏艰难困苦的品质和信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国家建设、社会改革等各个时期所形成的伟大的革命精神。面对外族侵略,中华儿女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锻造了红色精神,谱写了一曲曲壮美凯歌,取得了近现代中国发展的光辉成就,表现出了顽强不息、勇往直前、奋发进取的民族精神,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带领我们不断追求高品质生活的决心和意志。红色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尽管在不同的发展时期红色精神都有具体的表现,但都凝聚着人民群众对祖国的热爱、对党的绝对忠诚,像“军民团结、艰苦奋斗”的井冈山精神、“不怕艰难险恶”的长征精神、“改变作风、提高素质”的延安精神、“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北大荒精神、“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的西柏坡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攀科学高峰”的“两弹一星”精神等,都是红色精神的生动表现。红色精神业已成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创造一个个人间奇迹的不竭动力,也是广大人民群众无比信赖、积极传承和深刻学习的一种思想教育资源,不但是中国社会前进发展的先进思想的代表,更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义务教育阶段开始,每一个学生就不断接受红色教育,学习红色事迹,培养红色精神。红色精神在大学生的心灵深处有着深刻的烙印。祖国的强大带给每一位中国公民极大的安全感,也提升了生活的幸福指数,生活在这样的国度应该是14亿中国人民无上的光荣。因此,爱国是每一个中国人必备的素质,接受红色精神教育也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必然选择,理所当然十分必要。

二、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壁垒

(一)网络多种声音的纷繁冲击

新时代网络科技不断发展进步,便捷的信息传输渠道也让不同的声音扑面而来,国外各种思想观念和文化模式蜂拥而至,甚至多种形式对传统的思想道德观念进行渗透。大学生作为新生的发展力量,他们对网络极为熟悉且依赖性特别强。互联网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模式的同时,也在逐步改变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和文化认知。大学生是网络的受众,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生活、交际、工作是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常态,尤其在自媒体极为发达的今天,利用网络获取信息和发表观点是更加便捷和平常的事情。正因为如此,大学生在接受新知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接触到一些极端的思想,进而影响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效果。因此,高校思政教育的压力不断增大,这就需要高校全面加强红色精神教育,让红色精神成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以有效扭转当前高校思政教育的被动局面。

(二)课堂理论教育与实践活动出现脱节分离

从当下来看,高校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更多是集中在课程教学、理论教育以及教材学习上。尽管高校思政教师也能借助多媒体技术,图文并茂地对课本内容进行讲解,但是要想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完全接受思政教育显然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生活性和教育性都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学生对理论的获取、消化和吸收微乎其微。高校思政教育往往也会通过各种活动进行教育,但是由于活动存在形式化、表象化、功利化,活动一过效果归零的现象不在少数。重理论、轻实践,在领导意识中有之、教师教学中有之、学生群体中有之。很多情况下组织者以会议、讲座、自媒体平台、理论交流等方式完成实践活动,说和做分离,口头思政现象依然普遍存在,缺少思政教育和红色教育的整体设计和活动落实,忽视了网络资源、地方资源、基地资源和影视资源的教育作用,理论和实践的融合缺乏长期性、整体性和序列性,这就导致理论和实践“两张皮”现象的出现,最终影响了思政教育的效果。

(三)思政教育专业认知不够全面

面对多变的世界格局和文化生态,各种网络错误言论和文化思潮不断冲击大学生的道德防线,侵蚀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导致极少数大学生出现信仰缺失、方向迷失、生活堕落、价值观扭曲等错误认识。极少数教师热衷于关注理论知识的传承,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淡化了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建设,滋长了追求经济效益、强调金钱价值、追求个人享乐等不良思想,导致现阶段师生中重名利、重享受、重个人、重物质等观念一度流行,精神懈怠、专注力执行力下降、责任心缺乏等错误行为严重损害了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生态,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益的整体提升。加之目前高校思政课程设置不够合理,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们对高校思政教育的专业认知。当前,重考试成绩、轻道德养成、淡课程教学、乏发展动力的现象较为普遍。在高校课程设置方面,理论优先实践的教学理念误导了大学生的思政教育,考试划重点、背诵教条的理论知识、忽视精神发展状态等现象依然普遍存在,机械式、浮夸式、表演式的思政教育形式危害不浅。大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只追求“高绩点、不挂科”,为考试学、为过关学似乎成了现阶段高等教育中思政教学常见的情况。这样的思政认知势必会弱化高校思政教育的工作效果。

三、新时代背景下红色精神教育的价值分析

(一)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怀

红色精神的核心内容在于爱国主义。对大学生来讲,开展红色精神教育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近现代革命的发展史和斗争史,认清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清楚感知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重要意义。面对多元化的现代社会,红色精神教育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先辈们的革命力量,激发出心灵深处的家国情怀,培养他们强烈的热爱国家、热爱人民、坚定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主权统一的革命精神,并激发学生用实际的爱国行动,为国家繁荣昌盛和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热血和青春。红色江山来之不易,和平生活更需要加以保护,了解先辈们的革命故事、培养新时代爱国青年对党和国家的忠诚担当,更加具有现实意义。强化大学生的爱国思想也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途径,这也是高校红色精神教育的价值所在。

(二)有利于传承中国传统的文化自觉

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精神的传承和学习需要讲好红色故事、传播红色声音。高校进行红色精神教育,需要立足当前实际,联系先辈们的斗争历史,了解先辈们的斗争案例,充分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体验中国优秀的红色文化和伟大的革命精神。比如五四精神产生于五四青年运动。在这场运动中,青年学生表现出了对中国未来发展的使命担当、不畏强权和敢于追求自由民主的牺牲精神,这些都是新一代的中国青年需要学习的内容。传承好中国传统文化也是提升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重要途径。面对二十大提出的“现代化强国”战略,用红色精神带动传统文化的觉醒,让新时代青年能无比自信地站在世界的舞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巨大的贡献。

(三)有利于激发大学生求变创新的能力

红色精神蕴含着强大的创造能力。革命先辈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突破困境,强调实践,不断创新,创造了一個个人间奇迹。以长征精神的诞生来说,中国共产党人不畏困难积极寻求革命斗争的胜利之路,通过“分散力量,突破封锁,集聚精华,长途远征”的办法为后期的革命保存了火种。长征充满着苦难和挑战,先辈们建立根据地不断拓展革命空间,并最终取得长征的伟大胜利。面对新时代、新征程、新挑战,当代大学生更要积极学习红色精神,汲取革命力量,不断拓展思路,立足实践,寻求更多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突破发展限制的路径,不断提升自身的创造力,推动社会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

(四)有利于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

红色精神教育的价值是多元化的。从学生个体而言,红色教育能够帮助青少年不断强化个人的道德认知,养成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增强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从社会整体角度出发,红色精神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充分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减少社会不同群体的思想观念摩擦,从而为社会的长治久安提供思想道德支持。同时,社会整体思想观念的进步,也带动了社会的进步,引领大学生以更加文明的姿态守护现代化的中国,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发展。

四、新时代背景下红色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途径

(一)巩固课堂教育阵地,优化思政教学效率

课堂是高校思政教育教学主阵地。高校红色精神教育要发挥主阵地作用。要重视课堂设计,挖掘教学内容的深度,突出课堂教学活动优势,实施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借助各种实践活动带动红色精神的有效传播,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校思政教师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技术优势,将网络平台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多元化实施红色精神教育。一方面,要保留线下教学的优势,发挥讲授方式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组织开展线上思政教育活动。互联网智能数字技术的成功融入,给高校思政教育注入了强大动力,让红色精神教育可视化,赋予红色精神教育鲜活的生命质感。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借助纪录片、电影、小说等文化作品进行教学,从红色文化中提炼出红色精神内核,借助多媒体技术创建生动直观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在鲜活的红色情境中提升红色精神的感知能力,从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受高校课堂教学时长和内容的限制,组织开展课外红色精神教育实践活动显得格外重要。高校可以通过开放红色图书馆、增量红色文化载体、构建红色文化网络平台、开展云阅读等方式,让学生能自由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式和内容,创造更多体会红色精神文化内涵的机会,助力学生之间的红色文化交流和互动,同时可以通过组织精神文化专题讲座、红色经典诵读等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红色精神,培养强烈的红色文化情怀和革命担当。

(二)组织丰富的社会实践,助力大学生红色精神养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校是青年思想教育的主阵地。高校作为先进思想发酵和先进文化传播的最主要场所,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带头作用,履行教育的职责,不断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引领红色精神发展新方向和正能量。首先要加强红色精神教育实践的管理。要充分挖掘所在地的红色资源,组织开展大学生基地实践教育活动,强化实景教育感受。比如,组织学生进行研学旅行活动,参观西柏坡革命根据地、井冈山红色教育基地、延安杨家岭教育基地等场所,了解革命先辈们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感受烽火连天的斗争岁月。其次要促进实践育人体系管理的规范化发展。组织开展高质量的实践活动,强化“播种、铸魂、筑基”教育。要通过社团活动、志愿服务、走访救助、慰问义诊等形式的活动,助力大学生红色精神的有效养成,让活动价值发挥到最大。

(三)勇于担当教育使命,发挥传播红色文化的教育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要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水平,更重要的是助力大学生成为新时代的领跑者。高校要积极拓展红色精神教育渠道,传承和弘扬红色精神。要通过文艺作品、红色景区、红色文化、红色场馆、红色影视等方式有效地传播红色精神,积极担当红色文化传承的教育使命,发挥“立德树人”的社会责任。一要加强重大节日的主题教育作用。高校积极开展重大节日主题教育活动。比如,在建军节、国庆节等重要节日,编排红色文艺节目,组织路演、义演、慰问演出等形式,深入群众。传播红色文化,激发红色精神,发挥高校大学生红色文化的吸收者、传播者、建设者作用。二要不断发挥党团组织的辐射作用。比如,可以采用建设红色班级试点的方式,针对性地宣讲红色故事,传播红色声音;可以打造红色理论社团,学红色、演红色、传红色、创红色,强化全社会的红色精神认同。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校管理者需要高度重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客观问题,全面解读新时期红色精神的深刻内涵,充分研究新时代背景下红色精神教育的价值,有效发挥高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责任,坚持思政教育,改进创新工作理念,借助高校所在地的红色教育资源,通过多元化的工作策略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帮助每一位青年用先进的思想武装头脑,培养大学生强烈的家国情怀,努力使广大青年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中国特色社會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黄静.教育要素视角下红色资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究:以上海红色资源为例[J].思想政治课研究,2020(6):57-61,78.

[2]方晓,王安平.论新时代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壁垒与路径选择[J].大学,2021(24):5-10.

[3]张蓉.“五红育人”: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理路[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6(5):536-544.

[4]刘博.新时代红旗渠精神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5(3):129-131.

[5]霍庆生.新时代背景下红色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高教学刊,2019(9):176-178.

[6]陈娟.新时代红色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索:评《新时代红色精神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领导科学,2022(9):156.

[7]刘丽红.新时代背景下红色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3(7):82-84.

[8]鲁薇,高梦瑶,米无瑕.红色基因融入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3(10):130-132.

◎编辑 王亚青

①基金项目: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辅导员研究)“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JDSZ3102)。

作者简介:张敏(1989—),男,汉族,江苏溧阳人,硕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

猜你喜欢
红色思政精神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红色是什么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红色在哪里?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拿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