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一个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第一个设立汽轮机、汽车制造、制冷与低温和压缩机专业;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首个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处理芯片;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双剪统一强度理论……这是西安交通大学创造的百余项国内外科研“第一”的缩影。
西安交通大学(以下简称“西安交大”)是我国最早兴办的著名高等学府之一。66年前,一批交通大学师生响应党和国家号召,从繁华的黄浦江畔奔赴千里之外的大西北,扎根黄土地艰苦奋斗,将西安交大建成为一所屹立西部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西安交大创造了3万余项科研成果,其中241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为国家发展和西部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科技支撑。
近些年来,西安交大一项项重大颠覆性技术不断在各行业全方位“爆发”。在“西迁精神”滋养下,近30万名各类人才从西安交大走出,其中一半以上留在中西部工作。
在陕西省谋划建设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的背景下,西安交大充分发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总窗口示范效应,发挥创新港示范引领效应,深入推进教研一体、产教融合、学科交叉、协同育人、联合攻关,在创新中培养创新人才;通过参与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组建“科学家+工程师”团队,进一步盘活全校科创资源,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科技创新之路。
2022年8月,陕西省科技厅牵头,在西安交通大学成立秦创原战略研究院。研究院聚焦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和陕西高质量发展等重大理论及实践课题,会聚相关领域领军人才,开展战略规划、课题研究、政策制定等服务,着力打造开放式、专业化、高水平科技智库,为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提供决策支撑和智力支持。
作为秦创原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安交大与西咸新区联合建设的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智慧学镇,吸引了30个研究院、8个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300多个科研基地和智库入驻,会聚了包括40余名院士在内的近3万名科技人才,为秦创原总窗口建设贡献智慧动力。
西安交大科研团队研发的超结构吸声单元器件,破解小尺寸低频大宽带吸声难的世界难题,吸声系数达95%,已经在一些车企产品上应用;西安交大在读博士生团队研发的球形机器人,已在渭南一家天然气企业试点应用,执行管廊巡检任务……西安交大实实在在将科教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同时,西安交大与陕西省重要行业龙头企业共同协作,解决陕西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卡脖子”关键共性技术。构建联合体模式,成立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建设联合研究院、研发中心等新型研发平台。过去五年,西安交大与1100余家陕西企业“联手”,合力攻关突破行业发展的共性技术难题,提升了企业的创新活力。
例如,围绕陕西数控产业链,西安交大与秦川机床共建“陕西高端机床研究院”,为秦川机床提供关键核心技术,研制开发了1500毫米非球面、蜗杆磨床、数控磨齿机等系列产品,大大提升了秦川机床的产品研发水平和生产能力。金堆城钼业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与西安交大共建“难熔金属管材及异型构件制备技术研究中心”,形成了从关键钼材料到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发明链”,显著提升了钼资源经济效益和国内钼深加工产品竞争力。目前,金堆城钼业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中国钼行业的领军企业。陕西斯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与西安交大共建“西安交大—斯瑞铜基新材料产业创新中心”,进行关键技术攻关,现已成为相关材料的全球主要供应商,相关产品已出口至52个国家和地区,并于2022年3月成功上市。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深度融合,西安交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构建技术转移分中心模式,利用科技风投基金,培养科技经纪人队伍,并探索全链条服务的新模式。2023年3月,西安交大与西咸新区管委会、沣西新城管委会共同签订了《西安交通大学 西咸新区管委会 沣西新城管委会“三池一机制”建设先行先试战略合作协议》,按照“高校聘、企业用、政府助”的思路引才聚才。西安交大主动承担起人才培养主阵地、成果转化排头兵、产业创新生力军的作用,为陕西乃至西部地区持续输出科技与人才。
在西安交通大学未来技术学院的企业和创投导师中,来自国有大型企业(研究所)、世界500强企业、行业领军高新技术企业的人才,占比高达80%。 截至2023年5月底,“人才池”储备各类人才54名,“项目池”储备项目36个,“资金池”的1000万元启动资金全部到位。
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创新中心,在积极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要深度参与由政府政策、领军企业、金融服务以及科研机构等资源汇聚形成的创新生态系统中。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西安交大依托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积极建立了“四主体一联合”的新型研发平台。
这一平台以企业作为需求主体、投资主体、管理主体和市场主体进行运作,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政策链之间的互动融合,西安交大采取一系列措施,探索全链条服务的新模式,重点解决了“体制、机制、激励”三个核心问题,进一步激活科技创新资源,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打造具有“政产学研用金”特色的融合生态圈。
截至2023年初,西安交大已累计征集可转化科技成果1100余项,梳理专利及非专利存量技术成果2万余项,建立了西安交大成果清单。为促进科技成果在陕西就地转化,西安交大定向为西咸新区春种基金推出种子项目280余个,其中已通过基金投资决策137个,累计融资近1.2亿元。西安交大成功组建一支近50人的职业化科技经纪人队伍,成为促进“政产学研用金”深度融合的核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