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笑
9月26日下午,尼山世界儒商文化论坛在曲阜举行,本次论坛聚焦“传统与未来:儒商精神与中国式现代化”主题,下设儒商精神与现代企业家精神、儒商道德伦理与经济伦理、多元文化与儒商文明等多个分议题。论坛集结了80余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通过主旨演讲和高端对话的方式进行思想碰撞,深入探讨当今形势下儒商群体在新时代的独特价值和意义。这不仅是一个对话与交流的盛会,更是一次文化的碰撞与传承,让儒学与经济碰撞出新的火花。
“儒商精神是根植于儒家思想的商业伦理道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孔子基金会理事长于晓明在致辞时表示,儒商精神中蕴含的合作公平、生财有道的价值理念,诚实守信、仁至善行的行为信条,自强不息、创新求变的进取精神等都为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商业文明和商业发展提供了源远流长的精神力量。“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儒商精神正成为中国企业家的价值追求和精神财富,在市场竞争中展现为中国企业家的家国情怀和社会担当,也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
“儒学经世致用的精神与经济之间有着天然的关联。”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李平生提到儒学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从深层次的角度解读了这看似并不相干的两者之间的问题,并引用传统对联“洪范五篇先言富,大学十方半理财”来说明。他提到,学者陈焕章在美国学习时的博士论文研究方向便是孔门理财学,这足以证明早在100年前,就有学者注意到了儒学与经济的关系。
李平生指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儒商文化应当面对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以适应时代的需求。企业家们应当培育和弘扬企业家的精神,其中包括爱国情怀、勇于创新、诚信守法以及担负社会责任等。他认为,对于中国的儒商来说,他们的理想状态应当是“富而有责、富而有义、富而有爱”。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企业家们自身的努力,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合作和支持。
德国埃尔兰根-纽伦堡大学孔子学院外方院长徐艳女士的演讲则从另一个维度展开。她分享了自己在跨文化交流中的经验和心得。她认为,儒家思想在海外的传播,不仅要考虑到文化的差异,还要考虑到语言和交流方式的问题。她充分强调了儒家思想的价值。她认为儒家思想中的“仁爱”“和谐”“互助”等理念,都是全人类共同的追求,只要用心去传播,一定能够得到认同。
徐艳分享了她在海外孔子学院的经验,她呼吁在场的企業家们能够弘扬儒家精神,支持海外的孔子学院建设,帮助传播和发扬儒家思想。
儒商文化论坛展现了儒商文化的魅力和儒家思想的时代价值。这两位专家的发言,为大家提供了宝贵的思考和启示,也为儒学与现代社会的结合,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其他与会专家也积极参与讨论,大家普遍认为通过将儒商精神同构并融入现代企业家精神,继承传统儒商精神中丰富的价值观、义利观、诚信观,可以促进企业家在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上不断内生,在经济行为上做到自我约束、知行合一,优化当前商业伦理秩序,推动经济的有序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研究员路则权在作学术总结时表示,尼山世界儒商文化论坛聚焦儒商精神与中国式现代化,与会嘉宾深入交流儒商精神与中国式现代化、探究儒商精神的时代价值和意义,将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