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开放理念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实践

2023-11-21 12:47山东胶州市向阳小学266300王书友
小学教学参考 2023年27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教材

山东胶州市向阳小学(266300) 王书友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 年版)》的教学建议中指出:“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实际,用富有时代气息的鲜活内容,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增强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时效性、生动性、新颖性,让道德与法治课成为有现实关怀和人文温度的课堂。”为此,教师应以社会发展和学生生活为基础,将课程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班队活动、革命文化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健康教育等紧密结合起来,从中捕捉、挖掘鲜活的素材,丰盈教学过程,实现“课堂小天地,生活大课堂”的目标。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要因地制宜地拓展教学时空,通过课前开放、课中开放、课后开放等途径,打破教材局限,突破学科壁垒,冲破课堂藩篱,结合学生现实生活和所处的地域文化特色,顺应社会发展形势,深度开发课程资源,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区,走向大自然,在参与中形成健全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一、课前开放——让学生成为“小学者”

在学习新课之前,我提前一周下发学习任务单,让学生利用网络或书本或进行调查采访,搜集文字、收集图像,做自主探究的“小学者”,变“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为“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通过课前开放性学习,引导学生完成课前储备和积累,为课堂深度学习做准备。

1.发掘文字资源

道德与法治课程具有综合性特点,它不是依据某一学科体系而构建的课程。教材的编排,并不是道德与法治教育、国家安全教育、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国情教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等知识块的简单相加,也不是按这些课程原来的知识体系来编排的,而是有跳跃、剪切、交叉等现象。这样,在知识结构上,教材就留下了许多的空白点,给师生留出了发掘、拓展教材内容的空间。在每次学习新课之前,我都用心设计学习任务单,并提前一周发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资源开发当中。如在教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五年级下册《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一课前,我以“国家记忆”为主题,通过“勿忘国耻”“众志成城”“抗战精神”三个篇章,精心设计了学习任务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搜集有关抗日战争的资料。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通过实地调查、网络学习、采访抗战老兵、查阅书籍等方式,掌握了大量的资料。课堂汇报交流时,有的学生用时间轴讲述抗战历程,有的学生用表格形式讲述日本给中国带来的灾难,有的学生用地图来展示日本在这14 年间逐渐侵占的中国领土,有的学生结合图片讲述赵一曼、杨靖宇等革命志士英勇抗日的故事……课前开放,让学生成为一个个“小学者”。

2.收集图像资料

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有些内容不是学生直接就能感受到的。教师引导学生收集一些图像资料,能增强其感性认识,较好地弥补他们直接经验不足的短板,缩短学生和教材之间的距离。如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五年级下册《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一课,学生对“九一八”事变、南京大屠杀、中国军民众志成城抗日等内容比较陌生,搜集到的文字信息和课本内容只能增加他们的信息量和对历史知识的积累,却不能真正触动他们的心灵,难以激发他们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要达到“素养导向、育人为本”的教学目标,教师就要借助图像视频创设教学情境,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引发学生的心灵共鸣。为此,我让学生分组开展资料收集活动。如有的小组在家长的帮助下,搜集了“九一八”残历碑的解说视频,有的小组整理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视频,还有的小组合作整理了“血战台儿庄”“八女投江”的视频,合作编辑了民兵送军粮运武器、妇女送军鞋、教师及学生为抗日呐喊、海外华侨捐款捐物、儿童站岗放哨的视频。一段段视频在控诉着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大地上犯下的滔天罪行,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而全民族抗战的壮阔场面也给学生以心灵的震撼,使学生对抗日战争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激发了他们铭记历史、报效祖国、珍爱和平的爱国情感。

3.开发现代化信息

当今社会是一个开放的、信息化的社会,每日、每时都有大量的信息出现和重大事件的发生。然而,教材的编写由于受到篇幅、字数的限制和时空、地域的制约,不可能将瞬息万变的社会信息和重大事件及时、有效地反映在课本中。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查阅、补充一些相关的社会信息,让学生学到比课本更为丰富、鲜活的内容。如教学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五年级下册《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一课,在学生感悟了抗战精神后,我适时进行引导:“抗战精神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那么,在新时代我们是否要传承抗战精神呢?”同时播放了2021 年河南发生特大洪水灾害,面对困难,全国上下支援河南、守望相助的感人视频,让学生明白这就是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的体现。最后,我引导学生:“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如何弘扬抗战精神呢?”学生有感而发,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有的说:“从现在开始刻苦学习,长大后做一名和平使者,让世界不再有战争。”有的说:“要学习抗日英雄的精神,成为新时代的好少年,长大做英雄,保家卫国,让中国更强大。”这样紧扣教学主题,密切联系社会生活优化教学内容,让教学更有针对性、时效性和感染力。

二、课中开放——让学生成为“小先生”

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要把握思想教育的基本特征,积极进行学习方式的变革,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说理教育和启发引导的有机结合,让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效果好起来。

1.开放教学主体

虽然道德与法治新课程理念提倡“灌中有启、启中有灌”的教学方式,但在“灌启结合”中教师也要辩证地理解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性的统一,不能搞“填鸭式”的“硬灌输”。而现实的教学中,很多教师仍然沿用“师讲—生听—记忆”的“硬灌输”教学方式。如果学生总是被告知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他们的判断力、独立性和责任感就得不到发展。为了发挥道德与法治学科育人的价值,我在教学中始终践行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采用角色转换式、辩论式、导游式、讨论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营造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和谐教学氛围,实现了教师价值引导和学生主体建构的统一。如在教学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类的内容时,我积极创设情境,采用“我是一名小导游”“我当解说员”“欢迎到我家做客”等方式,让学生联系所查阅的文字、图片、音像等资料,结合教材内容,介绍快乐的校园生活、自己的班级;解说自己从小生活的地方、多样的交通方式;讲述元宵节闹花灯、端午节包粽子的传统习俗……学生听说要当小导游、解说员,个个兴高采烈,两个一伙,三个一组,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在全班交流时,“小导游”讲得眉飞色舞、有声有色,“游客”听得津津有味、兴趣盎然。我也置身其中,偶尔客串一下,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在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同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除了打造灵动的室内道德与法治课堂,我还打造“行走”的室外道德与法治课堂,把课堂搬到红色研学基地里,搬到校外的博物馆里……学生在开放的课堂中,乐此不疲地自主学习,有效地探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开放教学手段

我们生活在互联网的时代,新媒体、新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让丰富的课程资源能够多元共享,推动着课堂教与学方式的深度变革。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巧妙应用,最明显的就是化抽象为具体,化静态为动态,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拨动学生情感的心弦,启发学生主动学习、有效学习。如在教学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中国有了共产党》《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等历史事件类的内容时,我和各学习小组按照学习任务单搜集整理音像资料,并提前了解各小组和学生手中的资源,精选有助于学习活动开展与教学目标达成的优质资源,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在课教学堂上,我充分放手让学生站在课堂的中央,让学生大展身手。他们根据自己搜集的图像资料,在小组内展示讲解,其他同学补充完善,有时还进行小组辩论,学得不亦乐乎。最精彩的莫过于全班交流,各小组成员选取典型和适切的资源,侃侃而谈,各抒己见,把当年的历史情景活生生地展现在大家面前,俨然一名“小先生”。我在其中只是一名串联主持人,有时抛出问题引发学生置疑讨论,有时引导学生深思追问,有时触发学生主动批判和质疑,使生生互动的课堂精彩纷呈。除了在常规的教室里上课,我还和信息技术教师合作,把道德与法治课与信息技术课进行整合,在微机室里上道德与法治课。学生大多是网络高手,能够轻松自如地畅游网络,他们根据学习任务单,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或搜集文字信息,或整理图像资料,或剪辑音像资料,或编辑道德与法治小报。每个学习小组都配有小组长,偶遇学习困难,小组长指导小组成员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小组内实在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和其他小组合作探究解决。在这样的融合课堂中,教师退居幕后,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课后开放——让学生成为“小能手”

新课程理念倡导“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课程,教学要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加强校内外联系、课内外沟通,引导学生把知识运用于社会,服务于他人,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成为社会实践小能手。

1.体验生活,走进社会“大课堂”

学生的生活有多广阔,课堂就有多宽广。课堂教学结束并非就是“船到码头车到站”。教师要有课程开发意识,结合教材内容,整合当地的教育资源,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观察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如在教学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五年级下册《我参与 我奉献》一课后,我组织学生带着自制的礼物去特教中心,带着节目和礼物去福利院。在与智障儿童、孤寡老人真实的交往中,学生不仅感受到了这些人学习与生活的不易,更接受了一次爱的教育和心灵的洗礼。

2.课题研究,融入生活“大舞台”

道德与法治课程源于学生的生活,也应让学生回归生活,在体验生活和参与社会生活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亲身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初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在教学中,我组织了“课题研究小院士”的评选活动,一学期评选一次,评选结果作为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我组织学生进行了以下三种课题的研究。一是课文内容类。如教学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三年级下册《我在这里长大》后,我组织学生合作研究“三里河文化”,从三里河的文明起源、三里河大白菜、三里河的文臣名士、三里河的民俗风情、三里河的今天五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究。二是时事类。如教学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六年级下册《我们爱和平》后,班里的一些学生成立了研究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对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伤害进行了专题研究。三是爱好类。如有的学生喜欢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就专门研究如何保护地球;有的学生喜欢中国字,就专门研究了甲骨文……同时,我还在班级中开展了“百家讲坛”的活动,每次课题研究结束后,就让学生讲述自己的研究成果,畅谈自己的探究历程,让学生体验探究的快乐。课题研究不仅为学生搭建了展示才能的舞台,而且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了学生的道德理解力和判断力,强化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道德与法治课程开放的教学策略,凸显了课程来源于学生生活,又回归学生生活的特点,使学生在自主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了思想政治素养、道德修养、法治素养、人格修养和责任意识的提升,使课堂教学更有活力,更有魅力。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