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黎族传统经絣染织艺术元素在现代时装中的创新设计研究

2023-11-20 09:07李晓凤
辽宁丝绸 2023年4期
关键词:筒裙美孚黎族

李晓凤 杨 雪

(浙江科技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3)

1 海南黎族絣染艺术源流概述

絣染是黎族制作斑布的传统缬染技法之一,以美孚地区的“扎经缬”最具特色。通过对棉质经线先扎系后染色再进行织造,织好后布料图案会形成轮廓朦胧模糊的装饰效果。

对中国东南地区少数民族絣染纺织品进行记录最早出现在三国时期,黎族出产一种色织棉布,时称“五色斑布”。棉花是海南黎族絣染纺织品的重要原材料,吴国万震《南州异物志》载:“五色斑布以丝布,古贝木所作。此木熟时状如鹅毳,中有核如珠玽,细过丝锦。人将用之则治,出其核,但纺不绩,在意小抽相牵引,无有断绝。欲为斑布,则染之五色。织以为布,弱软厚致,上毳毛。外缴人以斑布文最烦缛多巧者名曰城,其次小粗者名曰文辱,又次粗者名曰乌鳞。”[1]元代吕诚在《来鹤亭诗》中云“儋耳夷人不着衣,缬花黎布满身围”,这是海南儋、万两州黎族民众使用“缬花黎布”的真实写照。

历史上我国对外积极地与海外建立海上贸易关系促进了中外纺织服饰文化的交流,对内内地人口南迁,促进了黎汉人民在丝、棉纺织技术方面的进一步交流融合。据史籍记载,海南黎族人将从汉族人那里得来的丝绸锦缎拆开,抽取出其中的丝线,和棉线进行混纺织成丝棉黎锦。周去非《岭外代答》卷15 记载:“黎幕出海南黎峒,黎人得中国锦采,拆取色丝,间木棉挑织而成,每以四副联成一幕。”南北两地互通有无,极大地促进了黎汉民族纺织技术的共同发展。唐宋时期,黎族斑布一度作为贡品,通过陆运及内河航运一路辗转北上运抵朝廷,后不仅行销内地甚至远销海外,成为东南亚国家欢迎的纺织品之一。

2 海南黎族传统絣染纺织服饰艺术特征

2.1 海南黎族经絣织造艺术特征

黎族美孚地区的絣染织物的制作主要由纺、染、织、绣四大工艺组成,各个工艺环节所呈现的视觉特点可以成为时尚设计的灵感来源。

纺,是通过将棉花手工捻线绕成锭后,在“工”字形的绕线架上按照上下交叠的“8”字形顺序缠绕纱线,每四圈线首尾打结为一股线导出。

染,通常是把纺好的纱线放在絣染架上整经,用棉线在经线上扎结所需的花纹图案,之后将其取下来染色,从而形成预染的图案。美孚地区通常是8 股经线为一组(也有10 股的),图案并没有线稿,黎族妇女凭借多年来积累的经验自行设计。染色经线在捆扎之时和拆解之后所留下的痕迹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两种独特的视觉审美。其模糊的晕染效果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悦目感,如同水面的倒影,朦朦胧胧、影影绰绰,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这种色晕效果不仅可以用在服饰上,还能广泛运用到其他门类的艺术实践中,带给人新的审美联想。

织,一般是席地而坐,用原始的木制腰机,采用“经纬交叉法”织出想要的图案。织造者把双脚抵住经杆,绳系在卷布杆上,然后绷直经纱。织布时提综杆、导纱棒、分经棍配合使用,让缠绕纬线的梭子来回穿梭,再用打纬刀压紧,从而使絣染图案工整、清晰。海南黎族纹样因手工絣染的不确定性,使得每一件经絣纺织品都是独一无二的,絣织纹样成为海南黎族服饰独特的民俗符号和文化象征。

绣,黎族刺绣工艺针法各具特色,有双面绣和单面绣。对美孚黎絣织物而言,绣主要是对絣织面料进行局部修饰点缀,非像其他四大方言区那样大面积地使用刺绣作为主要装饰。染绣互补使得黎絣服饰集合各家之所长,丰富了面料配色及图案肌理的视觉性。

2.2 海南黎族经絣服饰款式结构特征

海南黎族各支系服饰有共同之处也各具特色。女子们一般穿对襟开胸无纽扣上衣,下着不同长度的黎族织锦筒裙。长筒裙通常是由4-5 幅织锦拼接组合而成,这五大部分分别为裙下、裙二、裙眼、裙花、裙头,裙花是面积最大的部分,也是筒裙中最主要的装饰。以美孚筒裙为例,美孚地区的筒裙一般长至脚踝,款式简洁大方。

筒裙的腰头部位和裙身同宽,因此黎族人会在后面或者前身处打一个褶,并用腰带系住,在走起路时,仍旧有多余的活动空间,凸显少女们妙曼的身姿。黎族男子则更大胆开放,穿着开衩的短裙,展现出海南黎族人民性情率直、活泼的形象。

此外不同方言区的审美也有所差异,哈方言区的服装款式多为前摆长、后摆短;杞方言区妇女穿戴长筒裙配右衽上衣;润方言区的男女穿着贯首式,胸前两侧饰以精湛的双面绣,缀以贝壳、玻璃珠、铜钱等;赛方言区的宽大筒裙,穿戴时在臀部打一个褶纹会将云母片或蚌壳嵌入花纹图案。在当代服装设计当中,以黎族服饰剪裁结构视角探究服装结构的多样性,亦是我们可以尝试的方向。除了穿着黎絣服装,美孚黎妇女还会佩戴絣染头巾,色调基本为深蓝黑色,头巾两头常织有彩色花纹或汉字并留有穗子,汉字的融入体现了区域民族文化的包容性和互鉴性。

2.3 海南黎族经絣服饰纹样艺术特征

黎族人心灵手巧,善于观察生活,提炼、概括身边事物,并将纹样通过纺织服饰载体记录下来。黎族织锦纹样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符号传承价值,反映了黎族人民几千年的文化发展历史,是黎族诗史“活化石”。通过大量学者的研究与分析发现,黎族服饰纹样可分为六大类型:人形纹、动物纹、植物纹、几何纹、文字纹、工具纹。这些纹样出现在黎族头巾、鞋帽、上衣、筒裙、腰带、披肩、被单、挂包等服饰品上,体现了黎族人民的生活艺术审美、习俗风貌和宗教信仰。

生活在平原沿海地区的黎族人多穿长筒裙,相反山区人民因其地理环境和生活习惯多穿短裙,便于做事。以美孚黎为例,其絣染织锦无论是织造过程、纹样内涵还是构成方式都有着鲜明的族群与地域特色。表1 是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藏美孚方言区的絣染织锦长筒裙案例样本,筒裙裙片展开是一个长方形,裙长在95-115cm 之间,美孚地区的筒裙一般是由4-5 幅织锦拼接组合而成。

表1 海南黎族美孚絣染织锦长筒裙纹样(纹样图笔者自绘)

美孚长筒裙纹饰丰富,款式一裙(MFB002976)包括了蛙、鹿、龙、鸟、螃蟹、牛等动物纹样与大力神纹、祖先纹、米粒纹、万字纹等纹样,底摆和每幅连接的边缘也有几何纹样点缀装饰,通过织物的放大图还可清晰看见扎经染色后棉线所呈现出来的晕染效果。款式二裙(MFB002974)的纹样要更抽象一些,线条几乎被拉得很长,将动植物夸张处理,呈几何形态,主图案是变形的祖先纹,经过二方连续排列组合而成。裙头和裙尾部分由菱形纹、波浪纹、三角纹组成,虚实相间,错落有致,富有很强的韵律感,使得整个裙面主次分明,简洁、素雅。款式三裙(MFB002977)与款式一风格相似,都是由各种丰富的动植物纹样组成,还有几何纹样,有菱形“眼睛纹”和起伏“锯齿纹”且排列有序,从生活中获取灵感,织入纺织品中,体现了黎族人淳朴的思想情感。

3 海南黎族传统经絣染织艺术元素时装的创新设计

絣织技艺是世界性纺织艺术,在当今国际时尚界焕发出异样的光彩。反观我国海南黎族的絣染却始终很难走出民族区域发展局限,艺术表达方面欠缺时尚感。通过案例分析当下国际絣织艺术的时尚表现形式以及国内设计师对黎族纺织服饰文化的尝试探索,以期从中寻找到新的灵感。阐释海南黎族扎经絣染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可将其更好地转化为中国乃至国际时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3.1 基于传统黎絣服装结构创新设计

絣染纺织品是海南岛民间艺术织锦的主要门类之一,其历史悠久,在服装设计作品中已成为众多设计师的灵感源泉,应不断挖掘探索它无穷的艺术魅力。海南黎族絣织元素如何与当代纺织服饰时尚艺术有机结合,设计出有个性、时尚的服饰,是当下设计师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通过荷木品牌(图1),我们能够很直观地看出在进行民族纺织元素设计应用时保留了黎族服饰传统结构,设计师尝试从传统黎族服装结构出发衍生出适合现代人生活场景和艺术视觉审美的新式样。

图1 荷木黎锦时装秀

通过对海南黎族传统服饰结构特征的分析可知,黎族服饰拥有其独特的裁剪方式,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很好地利用矩形面料进行缝制。相较于传统地“十字剪裁法”,黎族“一方布剪裁法”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省面料资源。可以将拼布艺术和黎族剪裁方式结合起来进行服装设计,兼顾原材料的零废弃和服装结构的简洁。

局部拼接絣织面料也是常见的结构设计手法。INSULAiRE(岛夷卉服)品牌在2021 秋冬系列的设计中于袖口、领口以及下摆处拼接了黎絣织物,塑造出具有民族风的局部(图2)。黎族传统纺织工艺在现代面料设计中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与延展性,可利用现代制衣科技改进面料织造过程,这样既可以保留传统工艺的优点,又可以利用电脑衍生设计出更多新颖有趣的创意图案,从而大大提升传统面料的织造效能和品质,生产出更符合当代消费者需求的新式样经絣纺织产品,扩大使用人群和艺术影响力。黎族传统贯头衣和宽大筒裙服装结构具有浓郁的民族特征,在设计时需要更多地考虑现代人服饰穿着习惯,参考TPO 原则进行设计调整,从纹样、色彩、配饰入手,融入现代时装装饰和缝制工艺元素。

图2 INSULAiRE 品牌2021 秋冬系列服装细节图

图3 INSULAiRE 品牌2022 秋冬系列黎族纹样再设计

对黎族传统纺絣织服饰结构的运用,可以借助当代时尚语言和新技术解析重塑,让人们以一种新的视角去探讨传统与现代的联结。基于传统黎絣服装结构衍生新款式可以变化万千,但其中所蕴含的民俗纺织文化内涵是恒久的,只有把握传统纺织服饰艺术的内在价值,并由时尚语言表现,才能获得社会上更多人群对传统黎絣艺术的关注与喜爱。

3.2 基于传统黎絣服饰色彩创新设计

黎族絣织物色彩丰富,多用明暗间色构成,注重色调的对比调和。其中美孚地区的扎经絣染服饰色调相对其他地区较暗,使用明度与饱和度低的颜色,如蓝、棕、黑,与少量的白色纱线结合,凸显图案的视觉效果。

这些颜色取自于当地的天然染料。黎族所用的染料以野生植物为主,矿物为辅,包括蓼蓝、乌桕叶、胭脂树、苏木、茜草、薯莨等植物。其中靛蓝是美孚黎最常用的天然染料之一,在扎经絣染时被扎缬的地方会呈现蓝色系晕染效果。

黎絣传统的色彩体系形成的视觉氛围感传达出深沉内敛的民族性格,是黎族人背后的文化信仰和性格特征的综合体现。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在塑造岛民生活习惯的同时也深深影响了其思维方式,海岛生物的多样性带给他们丰富的染料资源和配色灵感,黎族人民把多元的自然感受融入到日常的社会生产实践中,并且在服饰色彩搭配上表达出来。植物染服装含蓄内敛的自然属性色相表达,成为海南黎絣服饰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色彩设计时搭配不宜过多,要主次分明,适当调整色彩饱和度和明度,以确保整体服装从视觉上看有轻重。可结合当下色彩流行趋势搭配使用,以增加设计的时尚感。黎族服饰色彩来源于天然染料,可以结合扎染、吊染和泼染的染色方式,丰富色彩的呈现效果和形式,为时装染色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3.3 基于传统黎絣纹样创新设计

黎族纹样图案丰富、品类繁多,在选取纹样时我们要结合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历史发展进行有机的纹样解读。在许多的服装设计当中,我们最常使用的纹样创新方法便是解构组合法,把原来的服饰纹样分离出来,通过排列、组合的方式获得新纹样,再运用到设计当中。但这样的纹样设计容易同质化,产生视觉审美疲劳,不断流失民族纹样内涵。因此,设计师需要审慎思考有关传统民族染织纹样再设计的尺度和构成逻辑。

3.4 基于传统黎絣肌理创新设计

装饰性肌理与面料再造是服装中必不可少的设计元素,是设计师理念和个性表达的常用技巧。常见方法有拼接、刺绣、钉珠、灼烧、印花、撕裂、镂空、抽褶等,设计师通过改变面料结构特征或是二次创作以达到面料再造的效果。海南黎絣最大的特色是先染后织所形成的晕染图案,这种图案具有一种独特的“呼吸感”,带来亦真亦幻的视错觉。思考如何将这种抽象的感觉用具象形式体现出来尤为重要。

国际上对于这种富有“呼吸感”的絣染图案有很大的兴趣,它出现在各大时装秀发布会上,还广泛运用到纺织品、平面装饰、室内设计以及产品包装上。例如,在印度尼西亚设计师品牌“HIAN TJEN”的秀场中,设计师将传统印尼扎经染色纺织图案结合新型印花技术,加之薄纱、刺绣、水晶串和珍珠的点缀,营造出梦幻般、如同絣染线束拆开时的朦胧效果。国际时装品牌Giorgio Armani Privé 的高级定制礼服也使用了类似的手法,通过将色彩明亮的图案印染在丝绸面料上与薄纱穿插堆叠,加之刺绣、串珠以及宝石镶嵌与絣染图案融为一体,传递出慵懒性感的优雅美。

不同材质的运用与絣织艺术发生碰撞是一种创新性较强的服装设计手法,上述国际时装设计案例启发设计师在色彩、纹样、肌理的设计上可以融合更多黎族元素,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设计。

4 结语

黎族是一个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黎絣织锦是她们的民族诗史载体,浓缩了黎族的历史与文化。黎絣技艺传递的不仅是历史价值、工艺价值,还蕴含经济和社会价值。服饰品作为传统黎族絣染艺术表达的主要载体,需要我们好好保护、传承、弘扬和发展。对传统黎族经絣染织艺术元素进行深度挖掘,将其应用到现代时装的创新设计,有助于让更多的人了解我国南方少数民族传统染织服饰发展史,共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也能更好地对黎锦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活态化保护。

猜你喜欢
筒裙美孚黎族
美孚1号打造“恒久动力 驰骋天地”影像展
黎族小伙闯“深海”
《黎族母亲》等
黎族女子筒裙中蛙纹的异同性
《黎族元素建筑再生设计方案》
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开建
美孚®黑霸王®傲超及长效系列新产品助力节能减排
筒裙和牛仔裤
56个民族56枝花 黎族
不同姿势下直筒裙造型与面料性能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