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群鸟,大鹏与邻家翁

2023-11-20 13:08沈章明
青年文摘(彩版) 2023年10期
关键词:大鹏陶渊明杜甫

沈章明

陶渊明:自由的离群鸟

陶渊明注重与时代保持距离。东晋政治不清明,社会风气恶劣,人们“这边一面清谈,那边一面招权纳货”。陶渊明不喜欢这些人和这样的社会,早年以琴书自娱,倒也自由自在。29岁后,他迫于生计,出仕为官。进入封建官场,成为“笼中鸟”,难有作为,他只能高唱“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

41岁时,陶渊明挣脱束缚,归隐田园,感受“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他接连创作四首《归鸟》诗,甘处草野,躬耕自食,浅吟“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低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感言“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时的陶渊明再也不用惭愧于高鸟和游鱼。

他把鸟儿写进诗篇,自己也活成了自由自在的鸟。陶渊明之所以选择离群独居,是因為不想违心地说话与做事。不违心,原本平和安宁的心态就不会失衡。心态平和,即便遭遇火灾、房屋尽毁,也能从容淡定,任由“形迹凭化往”而“灵府长独闲”。

隐居之初,他生活在柴桑附近,“结庐在人境”,却“心远地自偏”。陶渊明总是该干活时干活,有酒喝时喝酒,酒食空乏则四处讨要,活得从容坦荡。这在那个时代非常“不容易学”。

他的“不容易学”,还表现在诗文创作上。常人大多喜好骈词俪句,乐于谈论玄理,他却只用平易的语言直抒胸臆。陶渊明的作品看似平淡无奇,细细品味却山高水深。

这种风格不易把握。朱光潜称陶渊明“打破了现在的界限,也打破了切身利害相关的小天地界限,他的世界中人与物以及人与我的分别都已化除,只是一团和气,普运周流”。作为隐士,陶渊明超凡脱俗,已经不容易学;作为诗人,陶渊明大巧若拙,更难企及,甚至难以体察。这样的诗学高标与人生典范,确实离我们有点儿远。

李白:纵横上下的大鹏

陶渊明为了自由自在,愿意成为任何一种飞鸟;李白是盛唐诗人,身处丰衣足食、激情澎湃的盛世,只愿成为凤鸟、大鹏。

年少时,李白曾作《大鹏遇希有鸟赋》。临终前,他哀叹“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终其一生,李白都以大鹏自比,幻想“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鹏是道家的创造,凤是儒家的图腾,李白兼收并蓄、气象独特。

24岁那年,李白出川求仕,自认“怀经济之才,抗巢由之节”,梦想“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憧憬“事君之道成,荣亲之义毕,然后与陶朱、留侯,浮五湖,戏沧洲”。

这样的自信与豪气,给了李白无穷的力量。他傲视一切、不屈膝事人,得到朝廷征召后更加狂傲,“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任职翰林供奉后,他俨然成为酒仙,“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后来,李白被赐金放还,仍旧豪气不减。天宝六载,李邕、裴敦复惨遭杖毙。别人噤若寒蝉,他却挺出抗议。晚年,因误投叛军而被捕,向人求救时仍然“不屈古松姿”。

这只高傲的大鹏不愿意受束缚。他的作品也如同大鹏,纵横上下,视通万里,想落天外。如描写庐山瀑布的“疑是银河落九天”,仿佛把横亘于天的银河竖立到香炉峰边;如“隐若白虹起”,化用沈约的“奔飞似白虹”,又能点铁成金,把瀑布想象成从山下升起的“白虹”。这完全是逆向思维,最能制造想落天外的艺术效果。

类似的例子,还有“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以及“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狂风居然可以把愁心吹到咸阳的树上或夜郎国西边,这种诗思足以温暖好友韦八和王昌龄;那颗愁心被李白自己用风一吹,便幻化成月亮,灵动而飘逸,亦能打动其他读者。

学者评析,李白不屑于细微的雕琢与对偶的安排,“他用着大刀阔斧粗枝大叶的手法与线条,去涂写他心目中的印象和情感”。他的创作如同大鹏展翅,体现盛唐气象。即使是关怀现实之作,如“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也多采用俯瞰视角与写意手法,不做细腻描摹与直接控诉。

他“块视三山,杯观五湖”,他就像大鹏那样上下纵横,做人与写诗都不拘常格,时而把天地拢入笔下,时而把愁心掷向云端。

杜甫:多情的邻家翁

杜甫比李白小10余岁。在由盛转衰的时代沉浮,他充分体验到时代的衰变与人生的艰难。

家世崇儒的他毕生钦敬稷与契,立志“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居处庙堂时敢于犯颜直谏,流落江湖后以现实主义诗歌来报国济民。

30岁以前,杜甫生活富足,裘马清狂,漫游吴越齐赵。35岁至45岁间,家道与世道急遽衰落。安史之乱爆发后,携妻将雏,四处漂泊,后病逝于小舟。由富转贫,杜甫没有自怨自艾;半生漂泊,仍然初心不改,“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杜甫用诗歌记录历史,“上悯国难,下痛民穷,随意立题,尽脱前人窠臼”。为了写好诗,他勤学苦练,自言“语不惊人死不休”,还总结出经验,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万般的努力,造就诗史“集大成”者。学界公认,杜甫全面继承了前代诗歌的题材走向,从朝政国事到百姓生计,从山川云物到草木虫鱼,几乎涵盖了包括社会与自然的整个外部世界,并与自身的内心情思结合无间。无论哪类作品,都有极强的现实关怀。

杜甫多情,被梁启超称作“情圣”。这位情圣爱妻儿、爱邻人、爱百姓,甚至爱一切生灵。

杜甫写了大量的赠内诗。流传于世的有20余首,写出了妻子“贤惠而生动的形象”。反观李白,存世的赠内诗数量不及杜甫,而且多“热衷于浪漫地遐想妻子是如何思念爱慕他的”。

杜甫爱家,常常推己及人。幼子挨饿夭折,他“抚迹犹酸辛”,想到“失业徒”和“远戍卒”;家中茅屋被风吹走顶盖,他想的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仁者爱人。杜甫爱人的直接表现是爱邻居。他自称“布衣”或“野老”,总能与各地的邻居打成一片。自家来了客人,菜少酒薄,却要询问客人是否“肯与邻翁相对饮”。

在对待普通人和弱小生灵方面,杜甫更加多情。坐骑老了,他写诗相吊,称“尘中老尽力,岁晚病伤心”;修建打稻场,他“筑场怜穴蚁”;为了把饭食“分减及溪鱼”,他宁肯少吃。

这些情思平凡琐屑,向来难登大雅之堂,杜甫却把它们写进诗歌。阅读这样的诗句,普通读者会感到无比亲切。它们记录的是杜甫的情思,也是我们的心迹。鲁迅称“杜甫似乎不是古人”,真的没错!

孟德尔//摘自2023年3月21日《解放日报》,本刊有删节,佟毅/图

猜你喜欢
大鹏陶渊明杜甫
你好,陶渊明
看图纸
杜甫改诗
三棱锥中的一个不等式
陶渊明:永恒话题与多元解读
Vorticity vector-potential method based on time-dependent curvilinear coordinates for two-dimensional rotating flows in closed configurations *
《陶渊明 饮酒》
杜甫与五柳鱼
不为五斗米折腰
杜甫的维稳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