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老化设计不仅仅是辅助技术、居家和公共建筑环境,还包括老年人用品、交通、无障碍信息交流等,此外还有对服务模式、社会组织、金融保险制度等软条件进行适老化设计,多维度地为老年人提供生活支持与帮助,增进老年人的福祉。”
——董理权
“中国设计·中坚论道”是《设计》杂志从2019年开始精心策划的“中国设计·大家谈”专栏的姊妹篇。“大家谈”栏目至今已陆续刊出了为设计领域“政、产、学、研”各界领军人物定制的一系列专题访谈,与读者分享中国设计在各个领域所取得的成就、经验及对中国设计发展前景的预期。“中坚论道”栏目讲接续围绕“中国设计”展开的探讨,将邀约采访对象的面向进一步拓宽,探讨问题的维度进一步加深,让杂志融媒体平台更好地发挥探讨超学科、大设计问题的阵地作用。
中国设计在经历了从引进、仿制到自主创新,再到融入企业乃至国家战略的过程后走向复兴,从自我否定转变为拥有文化的自觉和设计的自信。但是,在一片掌声之中,我们也看到中国现代设计依然面临着很多困难和困感。作为设计人,面对已取得的成绩,我们内心无限骄傲;面对阻碍,我们努力探寻解决方案;面对未来,我们希望与各位设计界同仁共图中国设计的新发展!
本期专题话题围绕“适老化设计”展开,邀请到的分享嘉宾包括中国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副主任、研究员、世界卫生组织(WHO)辅助技术专家董理权;江南大学设计学院产品设计系讲师董玉妹老师;南京艺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霍春晓副教授;四川美术学院视觉艺术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李敏敏教授; 北京服装学院工业设计教研室山娜副教授;浙江工业大学设计与建筑学院社科院学术副院长,工业设计系主任唐智川教授;原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专业教研室主任、硕士生导师王卓然副教授;西南交通大学国际老龄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杨一帆教授; 南京理工大学设计艺术与传媒學院硕士生导师周明副教授。从各自的产研领域出发,多角度、多层面地畅谈中国设计史,点评中国设计界,提升中国设计力,探讨中国设计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希望读者能够从他们的分享中得到启发,找到方向。
董理权,中国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副主任、研究员、世界卫生组织(WHO)辅助技术专家,中国康复医学会生物医学工程与技术转化促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康复工程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康复工程与辅助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长期从事我国辅助技术体系研究,推动构建全国辅助技术公共服务体系雏形,推动设立了国家新职业“康复辅助技术咨询师制度、专业化建设等;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动健康和老龄化应对”2018年度重点专项《残疾人与失”,推进辅助器具保障能和半失能老年人康复辅助器具评估与适配体系研究与应用示范》,参与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国家级、省部级及厅局级科研课题20余项;积极推进全球辅助技术发展,2018年作为中国代表参加世界卫生大会并对《增进获得辅助技术》决议案进行讨论和表决,推动参与全球辅助技术伙伴关系。
采访人:李杰 李叶
受访者:董理权 中国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副主任、研究员、世界卫生组织(WHO)辅助技术专家
董理权,中国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副主任、研究员、世界卫生组织(WHO)辅助技术专家,中国康复医学会生物医学工程与技术转化促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康复工程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康复工程与辅助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长期从事我国辅助技术体系研究,推动构建全国辅助技术公共服务体系雏形,推动设立了国家新职业“康复辅助技术咨询师制度、专业化建设等;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动健康和老龄化应对”2018年度重点专项《残疾人与失”,推进辅助器具保障能和半失能老年人康复辅助器具评估与适配体系研究与应用示范》,参与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国家级、省部级及厅局级科研课题20余项;积极推进全球辅助技术发展,2018年作为中国代表参加世界卫生大会并对《增进获得辅助技术》决议案进行讨论和表决,推动参与全球辅助技术伙伴关系。
《设计》:随着我国老龄化不断加剧,国家积极应对老龄化的战略的实施,适老化设计越来越被认识和重视,请问您如何看待的?
董理权:适老化设计是随着人类社会“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和老龄化趋势加快等因素被提出,并逐渐得到重视的。20 世纪80 年代初, 人们已开始把视角从“物”转向了“人”,转向了人的需求的满足和人的发展。1995 年在哥本哈根召开的世界发展首脑会议上通过的《宣言》和《行动纲领》指出:社会发展要“以人为中心”“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改善和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质量”。“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是发展观上的又一次历史性变革。“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要求我们从人出发,从老年人出发,注意老年人的需求,关爱老年人。此外,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医学的进步,人类的寿命得到了延长,而全球性的老龄化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而老龄化趋势加剧也需要我们更加重视老年人的问题,解决好老年人的问题,更好地维持和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适老化设计就是充分考虑老年人生理、心理、社会参与和文化习俗等因素,结合现有的条件,规划设计出相应的硬件和软件产品及服务。由此, 我们可以看出适老化设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和需要。
适老化设计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个专业,是一种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专业上,适老化设计要求在深入了解老年人的身心状况和需求特征的基础上,运用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设计,旨在创造出适合老年人使用的产品和环境。适老化设计不仅仅是辅助技术、居家和公共建筑环境,还包括老年人用品、交通、无障碍信息交流等,此外还有对服务模式、社会组织、金融保险制度等软条件进行适老化设计,多维度地为老年人提供生活支持与帮助,增进老年人的福祉。
少子化和长寿等因素形成的老龄化趋势发展迅猛,中国正在步入一个深度老龄化社会。预计到2050 年每三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是老年人。适老化设计是顺应我国老龄化社会发展需要,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让每位老年人都能生活得安心、静心、舒心,实现广大老年人及其家庭对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向往,发挥老年人在经济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
今年9 月颁布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将保障对象由“残疾人” 变为“残疾人、老年人”,这部法律将成为适老化环境建设领域开展跨界合作与实践的重要突破口,与适老化设计密切相关的辅助技术、无障碍环境将快速发展中。我相信未来适老化设计将以“润物细无声” 的方式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设计》:作为一名在辅助技术领域耕耘多年的专家,请您谈谈辅助技术的适老化设计与发展趋势。
董理权:辅助技术作为健康技术的一个组成部分,包含产品和服务两个方面。近年来辅助技术快速发展,在老人的功能障碍检测、预防、补偿、代偿、康复训练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老年参与社会生活,减少照护负担,提升生活品质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国家的辅具开发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很快,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研究报告显示,已经成为新型辅助技术的创新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早期的辅助器具实际基本上是一些仿制的,是基于残疾人常见功能障碍的一些基本需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老龄群体使用辅助器具的快速增长,辅助器具设老化设计中首先是更加注意生理需求上的多样化,从功能障碍的预防,如各种防跌倒、防滑产品,到改善居家健康环境,如:智能化窗帘、灯光等;其次是越来越多的运用智能化等新技术;第三是人体工效学的融入,比如许多轮椅的设计在坐垫、靠背、运动功能等方面同时加入安全、健康、舒适的考量,令老年人在生活上感到满意;第四是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文化习俗及伦理渐渐得到关注,老年人审美的视角在有些设计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比如许多不同外观的助听器就是一个很好的体现。当然,通用性设计的基本理念也是辅助器具适老化设计中越来越普遍接受的理念,可以让老年人安全、便利地使用,也能适合全龄人群的产品也比比皆是。
另一方面,无论是居家和公共环境的适老化改造,还是新建住宅和公共设施,我们科学挖掘人、辅具、环境三者的协同作用关系,对老年人居住环境进行精细化设计,为不同身体状态、不同经济水平的老年人家庭,根据不同居住环境现状,精准匹配辅助器具,形成科学的健康环境建设方案。在我国推行居家适老化改造之初,由于适老化设计水平不高,有的为了加快推进居家适老化改造进程,重点关注形式上改造,如安装扶手、消除高差等。这几年,我们走访了一些实施了居家适老化改造的家庭,常常出现扶手设置位置和高度不合理、消除高差的坡道坡度很陡等现象,反而造成了一定安全隐患。因此,统筹综合考虑将成为今后适老化设计发展的新趋势。
《设计》:主动健康背景下,您理解适老化设计有哪些新方向?
董理权:第71 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增进获得辅助技术》决议案,该决议案也是落实世界卫生组织“全民健康覆盖”的一项重要举措。我国也提出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健康环境建设、健康老龄化,对适老化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辅助技术作为改善环境,促进健康的重要措施,大部分的辅助器具都是辅助老人完成移动、洗澡、如厕、进食等日常生活行为,是以提高老年人的ADL(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ADL)为目标的;而老年人仅仅独立进行基本的ADL,并不是真正的“独立生活”,老年人需要向年轻人一样,自主决定自己的生活,保持完整的社交,并与他人有充分的互动。除了基本的日常生活,老年人健康独立地生活,就需要保持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Instrumental Activity of Daily Living,IADL)、强化日常生活活动能力(Enhanced Activity of Daily Living,EADL),如自我健康管理、理财、旅行、参加社会活动等。这对辅助器具与辅助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科技赋能得以实现。如线上家庭医生和智能健康监测设备的介入,可以实现老年人的健康实时监测与诊断; 更加智能的电动轮椅的使用,促进了老年人的社会参与。
另外,健康环境方面,适老化设计逐步向“健康适老化设计”转变。如借助疗愈景观等健康环境等适老化设计理论,提升空间包容度,达成健康干预效果。因此,满足主动健康理念的适老化设计,就是相关环境或产品支持老年人由患者角色到生活者角色,因为疾病而被动接受生活照料和康复护理到以重建生活并主动达成生活自理目标、促进自身健康的过程。适老化设计也需要吸纳新技术、新方法,為提升老年健康行为主动性而服务。
《设计》︰近些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适老宜居环境建设相关政策,持续关注居家养老问题。例如,“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了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建议;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提出“加大对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的支持力度。”您认为目前的居家适老化设计有哪些难点?
“设计”:近些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适老宜居环境建设相关政策,持续关注居家养老问题。例如,“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了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建议;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提出“加大对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的支持力度.”您认为目前的居家适老化设计有哪些难点?
普理权:自2013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笄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后的近10年以来,涉及宜居环境建设、笄老服务、健康服务、社会保障等层面的老龄政第愈发完备,国家老龄事业老龄产业有了显著发展。2020年,民政部等9部委联合印发《全国老龄办关于加快实施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的指导意见》,提出了“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项目和老年用品配置推荐清单”;2023年5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发布了《城市居家适老化改造指导手册》,针对城市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需求,在通用性改造、入户空间、起居(空)厅、卧室、卫生间、厨房、阳台等了个方面形成了47项改造要点;这些文件的发布与政府工作的落地,都为城市居家适老化设计与改造捉供了系统、简单、可行的设计方案和技术路径。然而,适老化设计是一个跨领域、多学科交叉的系统工程,为了捉高适老化设计的科学性与精准性,不同专业的融合和不同部门的协同落地实施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正是难点所在:在科研方面,老年人的身体状态、居住环境、经济情况等条件均有所不同,需要医学、工学、建筑学、社会学等多个行业的专业知识进行相互融合与补充;在实施落地方面, 也需要不同领域的各部门建立相互联动的协同工作机制,推进适老化技术成果的有效精准落地。
以最近几年关注度较高的城镇老旧小区居家适老化改造为例,面对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生活照料与康复护理需求,居住环境中应该重点考虑移动行为、如厕行为、洗浴行为、卧床照护等涉及日常生活的辅助器具适配工作。然而,老旧住宅中普遍存在设备系统老化、面积狭小等问题,即使进行了常规的居家适老化改造,但必要的辅助器具依然不能在家庭环境里正常使用,最终会降低老年人日常生活的舒适度,严重时造成安全隐患。
目前,面对居家环境适老化设计中的辅具应用、环境改造脱节的问题,我们正在积极寻求与环境设计领域研究机构的合作,有望获得更加合理的解决方案。
《设计》:您刚才反复提到了辅助器具与居住环境的融合与协调关系,那么您认为居家适老化设计中辅具与环境两个专业领域应该如何结合呢?
董理权:居家适老环境中的辅具应用是一个跨学科技术领域,需要动员更多专业机构,采用更加合理化的研究路线去开展技术研究、实验验证与应用评估工作。
刚才我们所聊到的,现有居家环境中的辅具不适配问题,可能包括空间功能尺寸难点,也可能包含疾病康复难点、社会服务难点等现象。目前我们重点提取了四类应用场景,包括空间对行为有制约的场景、辅具使用与对居住环境空间关系紧密的场景、减轻照护负担的关键场景,以及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维护生存尊严的场景,结合老年人的移动、如厕、洗浴及卧床照护行为特点,开展辅具应用与环境设计的协同研究。在研究思路方面,通过实际体验或模拟实验,在对以上问题开展充分验证之后,提出基于适配辅具应用的居家环境改造方案。
为了进一步提升研究成果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持续积累精细化参数数据作为今后的技术应用支撑,提供更加合理的无障碍适老环境建设提供综合性解决方案,今年,中国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国家康复器械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适老建筑实验室共同成立了“适老环境与辅助技术联合科研实验平台”。该平台计划通过“适老环境与辅助器具”的跨界合作,最大限度地发挥两大实验室的科学技术力量,在前沿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开展相关工作,旨在多维度地提升适老化设计的科学性与精准性, 让适老化设计更好地服务全社会的老年人与老年人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