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高山
新的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的出现,让新的消费需求不断被激发,
因此也催生出了众多新职业。
网红收纳师“纳爷”(贾妍)和团队学员在湖北省武汉市一位市民家中做收纳整理(2022 年1 月13 日摄)
在快节奏的时代,人们把更多的精力都用在了学习和工作之上,越来越多年轻人倾向于花钱“买服务”提高生活质量,花钱省事则成为了他们碎片化时间的消费态度。
无论是需要整理家中物品的秩序,还是想在周末和家人享受一次居家新鲜大餐,或是出门在外时确保家中宠物得到良好的照料……随着人们对上门服务需求的不断增长,家政行业的服务领域正在持续扩大,服务种类也更加细化。上门收纳、上门私厨、上门宠物看护等已逐渐成为日常消费中的一部分。
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2022 年有93.8%中国消费者使用过家政服务,2018 年至2021 年间,家政服务用户的线上渗透率从47.8%上升至80.2%,家政服务消费预订线上化趋势明显增强,线上需求已成为家政行业重要的需求来源。
“上门经济”的蓬勃发展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同时也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2023 年中国到家服务行业发展情况蓝皮书》显示,我国到家服务行业迎来快速发展的风口期,比如家政服务业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2776 亿元提升至2021 年的10149 亿元,成长为万亿级蓝海。截至2023 年6 月,已有近2 万家上门服务企业涌入到家服务赛道,不仅满足了日益多元化和个性化的需求,激发了消费潜力,也创新了营销模式,拓宽了就业渠道。
“辣子鸡、红烧鱼、葱姜蟹……7 个菜,口味偏辣,总共108 元。”提前跟顾客确定好菜品,约定好上门时间后,95 后广西男孩孟美丽走进客户家的厨房,开始他的代厨工作。
2023 年2 月,他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在各大网络平台发布关于上门代厨的帖子。自发帖以来,孟美丽陆续接到了70 多个订单。他透露,几乎每天都有订单,周末的订单会比工作日多。平均下来,一天的收入有200 多元。
2022 年以来,“上门代厨”现象在多地逐渐兴起。不少人在社交平台留言表示可为附近有用餐需求的网友提供上门做饭服务并收取一定费用,相关内容在多个平台的热度持续攀升。美团数据显示,2022 年10 月-12 月,关键词“上门代厨”搜索量环比上涨53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越来越多人倾向于花钱买服务。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预约各类服务。“上门经济”便是社会分工的细致化、专业化以及数字经济发展碰撞后产生的“新火花”。
走进客户家中,莫丽珊清洗食盆、放置新粮、清洁猫砂……她上门喂养留守宠物的情形,通过屋内监控或视频通话实时反馈至主人处。
作为一名“伴宠官”,莫丽珊提供上门陪玩、喂粮,甚至是剪指甲、喂药、送医等可定制化服务,解决主人外出时宠物因性格及年龄等原因无法离家居住、寄养费用昂贵等问题。
如今,消费者无需出门就可以享受到各种服务,如餐饮、家政,乃至娱乐等。“花钱买便利”的理念背后,体现的是社会发展水平的持续提升,以及社会分工日趋精细化、专业化的趋势。新的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的出现,让新的消费需求不断被激发,因此也催生出了众多新职业。
相较于以往的“小打小闹”,如今很多“上门服务”得益于上下游产业链的完善,自身体量不断壮大。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我国上门服务相关企业近年来发展迅速,涵盖了外卖、家政、洗衣、美甲、按摩、美发美容、汽车后市场、维修、生鲜、杂货等各个领域。
企查查数据显示,我国现存上门服务相关企业共有1.45 万家,涵盖了外卖、家政等各个领域。不同领域的“上门服务”在为消费者提供便捷的同时,也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例如被称为风口职业的收纳师,自2021 年后逐渐走俏成为最热门的新兴职业之一。
郭西西在成为专业收纳师之前,一直在互联网行业工作。然而,日复一日的机械式工作使她感到乏味,渐失工作热情。2017 年,郭西西偶然间接触到收纳师这个职业,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后,她决定全职投身到收纳行业。
对于这份新职业和新工作,郭西西表示:“上门服务的门槛不高,只要能吃苦耐劳,就可以考虑进入这个行业。而且从事这行不需要很多成本,跟其他创业投入几百万元不同,上门收纳是用自己的时间和技能来变现。加之它的时间弹性大,自由度高,因此是转行不错的一个选择。”
由于顺应了市场的潮流,郭西西如今不仅有自己的收纳公司,还开设了收纳培训课程,为想学收纳及想要进入收纳行业的人们提供课程培训。据她介绍,学员的年龄层基本在35 岁以下,年轻人占大多数,而其中,有超过60%的学员有从事收纳行业的打算。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上门收纳整理服务需求旺盛,该市场的规模增速迅猛。
美团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 月,平台提供收纳整理服务的活跃商家超过5700 余家,与2020 年同期相比商家数量增长87倍,订单量同比增长92 倍。此外,2023 年5 月以来,美团平台全国“上门收纳”搜索量同比上涨109%,其中四川地区“上门收纳”搜索量同比上涨129%。从年龄分布来看,30 岁以下商家占比40%,不少90 后甚至是00 后投身家政服务行业。
与收纳整理行业类似,整个上门服务领域也为服务提供者创造了新的就业选择,吸引了大量年轻人的加入。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林江指出,“上门经济”催生了新职业,也使得新业态自传统行业中诞生,为求职者开辟了多元化的就业新赛道,创造出广阔的就业空间。“待就业的年轻人或可以尝试一些上门服务。”他建议,“上门服务时间弹性可控、自由度高,年轻人借此积累经验、获取收入,无疑是走向社会的一块绝佳‘跳板’。”
对于许多已在职场工作的人来说,上门服务则提供了凭借一技之长来变现的可能。全职代厨之前,张要红曾在一家公司工作,只是在周末将做饭当作调节生活的兴趣爱好。后来由于业务红火,她决定辞职专干上门代厨。专家认为,这种“斜杠生活”使得已工作者运用兼职丰富个人生活,并且如果他们有志于切换工作赛道,从事上门服务或许还能打开思路,为其带来工作方面的新启发。
“家里屋顶漏水,网上叫了师傅上门修,收费4300 元。师傅离开不到半小时,家里又漏了,但再也找不到他……”南通一名网友在社交平台吐槽。收费不透明,服务品质没保障;上门服务后,家里丢了财物……社交平台上关于“上门经济”的负面评价,让不少想“尝鲜”的消费者在心里打起问号。
而“上门经济”从业者同样心存忐忑——不知道订单背后,会遇到什么样的客户。
从事上门代厨工作的王明表示,即便每一次上门代厨都很认真,但饭菜口味并没有统一标准,难免会有客户吹毛求疵,“每次出现纠纷,最常见的情况就是扯皮,扯到精疲力尽,双方各让一步”。
“上门经济”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存在不少“成长的烦恼”。
对消费者而言,服务水准良莠不齐,纠纷解决渠道不畅,更有甚者借由网络平台的隐秘性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人财安全问题不容小视。对从业者而言,劳动权益缺乏有效保障则是他们在现实中面临的最大难题。
电子商务法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依法办理市场主体登记。但是,个人销售自产农副产品、家庭手工业产品,个人利用自己的技能从事依法无须取得许可的便民劳务活动和零星小额交易活动,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规不需要进行登记的除外。这为个人从事“上门经济”提供了法律依据。目前,还没有针对“上门经济”更明确、具体的法律法规或规章文件。
“由于‘上门经济’发生在‘门内’,一旦遇到服务质量不达标、服务人员侵权等问题,往往无法及时认定和有效惩处,这也是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经济学家余丰慧认为。
“我们总是在接到消费者投诉后才去被动‘灭火’,有时还找不到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综合改革处副处长张宏杰表示,传统行业的经营者需要登记在册,但“上门经济”的服务提供者只需与消费者点对点联系,一旦双方发生劳动纠纷,相关的侵权责任认定、权益保护难以得到高效解决。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认为,若通过个人在社交平台发布的信息达成合意,在对对方并不了解且缺乏平台保障的前提下,让完全陌生的人进入家中,隐藏着较大风险。相较而言,能够预先进行身份审核和技能培训的上门服务平台,则提供了一定程度的质量和安全保障。
“‘上门经济’离不开信息发布,网络平台可以将责任担起来。”南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络交易监管处负责人李鑫认为,一方面,可以对发布者身份、信息真伪进行审核认证;另一方面,可以参照淘宝等网购平台,让消费者对服务提供者进行评价并打出星级,以“口碑”约束服务提供者。
保护消费者权益,也要倾听从业者心声。在维护从业者权益方面,一些专家建议,要及时主动为从业者提供法律咨询、经营指导等服务,帮助其树立诚实守信、依法经营理念。紧跟时代脚步,调查研判行业发展特点,以包容审慎的态度不断调整监管措施。比如,对“上门经济”分类管理、逐步规范。对达到一定规模、有平台企业参与的上门服务,要求其取得相关资质、履行劳动保障义务;对灵活就业、偶尔兼职的个体从业者,应根据实际简化审批流程、优化管理服务,为他们提供更多就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