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璐
风景旖旎的马尔代夫以蓝天碧海、白沙椰影闻名世界。当客机在维拉纳国际机场徐徐下降时,映入游客眼帘的不再仅仅是宛若串珠撒落在蔚蓝海洋上的珊瑚环礁,还有一座跨海大桥如扁担一样将马尔代夫首都马累与机场岛挑起来。这正是壮观的中马友谊大桥。
2018年8月30日,中马友谊大桥在欢呼声中全线开通。这座由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下文简称中交二航局)承建的大桥,是世界首座在远洋深海无遮掩环境及珊瑚礁地质上建设的特大型跨海桥梁、马尔代夫迄今完成的最大基础设施项目,也是中马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工程。
5年过去,中马友谊大桥深刻地改变了马尔代夫人民的生活方式,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用马尔代夫外长沙希德的话说,“这座桥给马尔代夫人民带来变革性的变化”。
马尔代夫是一个由26组自然环礁、1192个珊瑚岛组成的“千岛之国”,其中有人居住的岛屿大约200个。
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让马尔代夫成为全球旅游度假胜地,而马尔代夫人却有着自己的烦恼:酥脆的珊瑚礁地质和汹涌澎湃的涌浪导致马尔代夫很难建桥,只能以摆渡作为各个岛屿之间的主要交通方式。
马尔代夫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都住在不到2平方千米的首都马累岛。人口不断膨胀,马累不堪重负。作为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首都,马累土地稀缺、交通拥堵、市政设施落后,这严重影响了马尔代夫的长远发展。
为缓解压力,马尔代夫政府于1997年在距马累10千米左右的一个潟湖启动了胡鲁马累填海项目,计划创造更多空间,让马累人搬迁到与机场岛有陆地相连的胡鲁马累岛。
通过填海造出的胡鲁马累岛面积比马累岛大了至少两倍,不仅环境好,住房租金低,服务设施也更为优越。然而,无论就医、上学还是工作通勤都只能依靠渡轮这一出行方式,让马累人对于搬迁到胡鲁马累望而却步。渡轮开行不仅有时间限制,也容易受气象条件影响,特别是在西南季风季节,海况会格外糟糕。过分依靠渡轮,也影响到马尔代夫支柱产业旅游业的发展。
面对长期以来阻碍该国社会经济增长的岛屿间运输困境,马尔代夫领导人形成共识:建立跨海桥梁才是让马尔代夫经济活力得到充分释放的更有效途径。然而,在珊瑚礁上建设跨海大桥谈何容易,不仅需要极高的技术水平,还要有雄厚的资金支持,马尔代夫并不具备这种实力。
2008年,时任总统加尧姆把在马累岛与机场岛之间建桥的设想纳入其连任竞选宣言并大肆宣传,在马尔代夫引发广泛争议。很多人批评他的建桥构想是异想天开,不仅在商业上不可行,也缺乏技术可行性。加尧姆最终输掉了那次选举。
加尧姆之后的几届政府也支持建桥设想,但都未能有效推进。直到2013年亚明担任马尔代夫总统后,修建大桥的愿景才变得清晰起来。
2014年9月,中马两国领导人共同商定,由中国援建一座连接首都马累和机场岛的跨海大桥。在一年后举行的中马友谊大桥开工仪式上,亚明深情地说:“得知中方同意承建大桥项目是我最幸福的时刻,这座大桥是马尔代夫人民世代的夙愿,也是整个国家未来发展的基石!我希望将这座大桥命名为中马友谊大桥!”
土木工程师出身的马尔代夫当选总统穆伊祖可谓是与中马友谊大桥接触最为密切的人之一。大桥建设时,担任马尔代夫住房和基建部长的穆伊祖恰好是中马友谊大桥马方项目管理者。大桥合龙那天,穆伊祖说:“眼看着中国建设者一步一步把大桥的蓝图变为现实,我感到无比激动。”
浪漫的马尔代夫被认为是“旅游天堂”,而对于中马友谊大桥的建设者来说,马尔代夫却是“施工地狱”。
大桥所在的开敞海域几无遮掩,水深达46米,海底还是复杂的珊瑚礁地质,加之当地高温、高湿、高盐、高辐射,恶劣的环境使这座跨海大桥的建造面临着“世界级”的难度和风险。
尽管如此,来自中国的建桥者们丝毫没有退缩,他们攻克了重重难题,成功应对物资匮乏、航空限高、环境恶劣等一系列困难,在33个月的超短工期内完成了大桥建设,实现了马尔代夫人民一个世纪的桥梁梦。
据中马友谊大桥施工技术组总工程师程多云回忆,在深水、长周期波环境下搭建栈桥是中马友谊大桥开工后面临的第一个挑战。栈桥是用来建设大桥实体结构的临时平台,只有打通栈桥才能在海上立足并进行下一步施工。施工海域浪高超过3米,涌浪周期最长有14秒,海水流速超过每秒1.5米,作业面临难以想象的困难。
为了让栈桥早日建成,中国工程人员安排专人观察涌浪,利用好每波14秒的海浪间空隙。涌浪一来,观察员马上呼喊,施工人员立即起身,将焊钳高高挂起;浪一过,施工人员继续取钳弯腰低头施焊。靠着如此往复地与巨浪抗争,中方建设者在2016年6月底将大桥马累一侧的400米栈桥“啃出来”,在海上开辟出一条施工生命线。
海洋高盐环境不仅影响着桥梁临时结构,也对施工材料和工艺都提出了十分苛刻的要求。为确保桥梁质量,项目团队一方面严格把控原材料的选择,另一方面积极开展桥梁耐久性研究。大桥的相关设施全面采用了环氧钢筋,施工人员给所有钢筋都“穿上”有硅烷涂层的绿色“防护衣”。在施工过程中,建设者们细心呵护这种特别的钢筋材料,下料、运输、绑扎环节都小心翼翼,不让钢筋外表受到任何损害,确保大桥实体结构经受住上百年风雨浪涌侵袭。
对于中国建设者来说,施工面临的最大难题当数马尔代夫珊瑚礁地质。马尔代夫的珊瑚礁灰岩具有孔洞发育、易碎等性质,这给桩基施工带来了很高难度。为克服这一挑战,中交二航局项目团队与企业技术中心及研究机构合作,破解了在珊瑚礁地质上建桥的通关密码。最终,大桥的129根桩基稳稳当当地打在珊瑚礁地层,犹如定海神针扎进深海。
施工技术组组长林树奎表示,中马友谊大桥开创了远洋深海无遮掩环境及珊瑚礁地质条件下建设特大型桥梁的先河,为世界同类工程建设提供了示范并积累了宝贵经验。
中国建设者在印度洋上紧张施工的同时,马尔代夫民众也在岸边翘首观望这座世纪工程的建设。自2015年底大桥开工后,到海边观桥俨然成为马累居民生活的一部分。为方便民众观桥,当地政府甚至专门修建了“中马友谊大桥观景平台”,几乎每天都有数百名群众在这里“监督”大桥施工进展,并饶有兴致地品评大桥的建造方式和技术。
画家阿里·阿米尔是有着“特殊使命”的观桥者。2016年10月,大桥还处于施工前期,他突然接到政府部门布置的一项工作,要为马累即将开放的一个街心公园绘制一幅中马友谊大桥的壁画。
为了画好大桥,从未见过大型跨海大桥的阿米尔开始仔细观察海面上正在施工的大桥,并对着大桥设计图展开充分想象,最终他完成了长达50米的大桥巨幅画作。因为画过中马友谊大桥,阿米尔对这座大桥多了一份与常人不一样的感情。如今对着图纸画桥已经成为历史,阿米尔说:“现在我可以随时面对真正的大桥,为它作画。”
出于对大桥的热爱,马尔代夫摄影师、出版商伊斯梅尔也成了观桥大军中的一员。他在观察大桥建设的同时,还和2个有着共同爱好的摄影师一起用镜头记录了建桥过程的点点滴滴。最终,他们出版了一本印刷精美的大桥画册《中马友谊大桥如何建成——一个梦想的实现》。
伊斯梅尔表示,很多马尔代夫人一直认为建桥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就如同一场不可能实现的梦,尤其是对马尔代夫这样的小国来说。但看见这座桥矗立在嘎杜海峡上时,马尔代夫人意识到技术和合作可以让事情变得皆有可能。
这种在深海珊瑚礁地质条件下建造的大桥,无论对马尔代夫还是全世界来说都是首例,当大桥最终完工时,没有人不感到震撼。这座大桥是值得让所有人看到的马尔代夫的一座纪念碑。
2018年8月30日,中马友谊大桥通车。“这一天值得载入马尔代夫历史,今后将迎来一个全新的马尔代夫。”一家当地主流媒体这样写道。那晚,马累岛彻夜无眠,很多民众遥望着灯火通明的大桥,坐在海边久久不愿离去。
一周之后,中马友谊大桥正式向公众开放。那天一早,成百上千辆摩托车、私家车、出租车、小货车齐聚位于马累的大桥桥头,所有人都满怀期待,兴奋地等待着“首航”体验。当桥头的绿灯亮起,人们迫不及待踩下油门,向着大桥奔去。从马累到机场岛车程只需要五分钟,很多人为体验大桥往返无数次。
马累市内原本没有红绿灯,大桥通车后,在新出现的大桥交警带领下,马尔代夫人很快适应了红绿灯的规则。随着双层巴士被首次引入马尔代夫,大马累公交线也开通了。由此,公交车成为民众在马累与机场岛以及胡鲁马累之间往返的主要交通工具。2022年,每天乘坐公交车在马累和胡鲁马累之间往返的乘客已超过1.9万人。
以往,马尔代夫人的工作生活总是受到天气制约,大桥通车后,不仅当地人的交通出行环境得到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也彻底提升了。难怪有马尔代夫人形容中马友谊大桥“像钻石一样珍贵”“连接了马尔代夫人民的今天和未来”。
不仅如此,大桥的开通还带动了一批产业的发展。胡鲁马累有很多著名的餐饮店。此前由于交通不便,只有周末或重要节日时,才有一些马累的客人到胡鲁马累聚会或吃饭。大桥通车后,胡鲁马累的餐饮业变得火爆,跨岛送餐也成为很多餐饮店的标配服务,不少店甚至可以免费跨岛送货上门。
受交通条件限制,马尔代夫汽车维修业以前并不发达。大桥开通后,胡鲁马累一条专门做汽修业务的街道生意明显兴旺起来,每家店铺门前都有排队等待维修的车辆。
马尔代夫巴尼国际政策中心在中马友谊大桥开通5周年之际就大桥的影响和效益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报告指出,目前每年过桥的人次大约为2000万,大桥对于马累和胡鲁马累之间的经济活动和流动性产生明显促进作用。该报告的结论是,作为一个至关重要的基础设施资产,中马友谊大桥为马尔代夫的关键问题——首都马累过度拥挤——提供了完美的解决方案。
对于中马友谊大桥的作用,马尔代夫资深媒体人沙基尔有一番深刻见解,他强调中马友谊大桥不仅仅是一个互联互通项目,它还证明如果抓住“一带一路”倡议所提供的机遇,即使是像马尔代夫这样的小岛国也可以实现发展和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