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巫莉 江苏省南京市爱达幼儿园
“双减”政策的出台,让很多家长很焦虑,他们说教育“内卷”的时代结束了,考验孩子真正竞争力的时代开始了。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实行了课后延时服务,教育部鼓励学校课后服务的多元化,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活动。“双减”政策,不仅是要减轻孩子肩上的负担,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们自我学习能力、自律能力、任务驱动能力等多方面的学习品质。
通过与家长的随机交谈以及发放问卷进行调查,我们发现,家长对幼小衔接的认识如下:
超过半数的家长认为孩子对小学的适应程度与幼小衔接有关,并认为幼小衔接非常重要;72%的孩子会通过在校外上幼小衔接班,进行过渡。只有5%的家长认为没必要报幼小衔接班;还有15%的家长自己在家辅导幼儿提前学习小学内容。
所有家长都认为幼儿园要开展幼小衔接系列活动,让幼儿顺利过渡到小学阶段,其中近半数的家长认为幼儿园应该从大班上学期就开展幼小衔接活动,从知识、习惯、能力和心理等方面帮助幼儿做好入小学的准备。其中,97%的家长认为幼儿在幼儿园学会整理书包、学具,对入小学有很大的帮助。
在“当您的孩子升入小学后,最让您担心的事情是什么?”一题中,82%的家长担心孩子进入小学后不能专心学习,不遵守课堂纪律;68%的家长对孩子是否能适应小学老师的教育教学方法与态度比较担心;58%的家长担心孩子是否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74%的家长担心孩子是否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62%的家长对孩子是否能跟上小学的学习节奏比较焦虑;55%的家长对孩子是否能主动写作业比较担心。
通过问卷调查,不难看出家长的整体教育态度是非常积极的。共性问题是家长对幼小衔接的认识并不清晰,大多数人认为的幼小衔接主要是指通过校外的幼小衔接班进行过渡。
学习品质不仅关系到幼儿现阶段的发展水平,而且会影响幼儿一生的学习状态。对幼儿期的儿童来说,健康、社会、科学、语言、艺术等各领域发展都离不开学习品质的支持。但是,现今社会成人对幼儿的培养,更多关注的是他们在语言、认知、艺术、情绪等方面的发展,而较少注重幼儿的学习品质培养。
“学习品质”也叫“学习方式”,是指能反映个体用多种方式进行学习的态度、倾向、风格与习惯等。我国学者普遍认为,学习品质表现的是一种学习态度、特质或风格,是指学习者学习的倾向、习惯等。幼儿期正是引起好奇、激发兴趣、锻炼专注力、发展主动性、创造性的关键时期。幼儿学习品质发展好的情况下可以减缓幼小衔接的坡度,帮助幼儿顺利进入小学生活,可以说是幼儿当下与未来发展中的助推器,奠定幼儿全面发展的基石。学龄前幼儿为了能够从小学教育中受益,顺利地完成入学准备,必须要具备初级的、完整的、良好的学习品质。
研究表明,如果幼儿刚入小学就处于劣势,那么这种早期差距将会存在较长的时间,到后期这种差距会越来越大。因此,幼儿园和家庭在幼儿入学准备过程中要尽全力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让幼儿思想变得充实而丰富。同时,还要注意及时矫正幼儿的一些不正确行为,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好入学准备,确保幼儿升入小学后能做到“会学习”。
从上幼儿园起,老师就经常会在活动后给孩子布置一些通知和任务,如:让幼儿带一些相关的素材到幼儿园,完成与主题相关的问卷、调查表等。考虑到孩子的年龄比较小,一方面,教师会把通知告诉孩子,另一方面,教师会通过QQ、微信、钉钉等互动方式,将通知群发给家长。这样家长回家后就能提醒孩子,与他们共同完成任务。孩子进入大班后,时常忘记老师的口头任务,导致老师与家长沟通出现盲区。这主要是因为在长期的“关爱”中,孩子自主记忆老师的通知并完成任务的机会少之又少,淡薄了任务意识,养成了过度依赖的习惯。有时甚至发生“明明自己记得通知,却说家长忘记提醒”的个案。
眼看孩子就要升入小学,教师必须培养他们的任务意识。当教师将所有的通知,都以口头交代的方式告诉孩子后,一开始的效果非常不理想,有的时候因为孩子没有记住通知,忘带了第二天活动所需的东西,影响了活动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亲密的家庭关系。
面对家长的种种不解,教师要及时召开家长会,表达实际用意,解开家长心结,让家长意识到培养孩子学习品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得到家长的认同后,教师要求家长每天引导幼儿回忆任务,而不是像以前一样直接把老师通知的任务和具体的做法统统告诉孩子。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孩子逐渐学会将各种需要完成的事件和步骤牢记在心,明白了如果忘记任务、完不成任务,都是自己的责任的基本道理,减少埋怨他人的负面情绪。
很多孩子在集体活动时注意力难以集中,教师与家长沟通此种情况时,家长却认为:“我的孩子特别喜欢玩乐高,他可以不喝水、不吃饭,坐在那里两个多小时,就为了拼出一个图案。”可为什么孩子上课的时候就“坐不住”呢?
其实孩子在游戏时,更多产生的是习惯操作性活动,而在集体活动里,更多的时候需要静态地倾听,孩子的这种“坐不住”,与其没有养成倾听的习惯有很大的关系。在心理学范畴中,专注力可分为无意识的专注力和有意识的专注力。孩子在幼儿园的活动主要以游戏为主,老师会运用精美的素材和有趣的环节设置来吸引孩子的专注力,但孩子的专注状态是与有趣的画面和悦耳的声音联系在一起的,对注意力的专注时长要求不是很高。进入小学后,学习任务增多,对儿童专注力的时长和稳定性均提出了更高要求。
然而,专注力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形成的,需要在儿童的一日生活中进行渗透。亲子阅读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这种阅读活动从孩子小时候就可以进行,不要等到大班后才开始。家长一定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为孩子选择相匹配的阅读素材,并且把陪孩子读书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固定下来。亲子阅读活动既培养了幼儿的专注力,也让幼儿学会了用耳朵听,提升了自身的倾听能力,并逐渐习惯利用听力进行学习。
虞永平教授强调:“幼儿园教育要把入学准备贯彻在幼儿园三年教育的全过程。”幼儿做好入学准备的关键是具备良好的学习品质。因此,幼儿园教师应科学引导家长的教育观念,使其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从儿童的角度出发,解读儿童、理解儿童,尽力培养幼儿适应小学教育的各项学习品质,使幼儿顺利完成衔接,进入小学,开启人生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