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萌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陕西 西安 710067)
急性心肌梗死是因持久且严重的心肌缺血导致心肌急性坏死的一种症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大多数伴有心律失常以及心力衰竭等症状,并且体内还会存在白细胞计数与血清心肌损伤标记酶升高等迹象[1]。根据有关数据统计显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超过半数以上会死于发病2 h后,充分说明了在患者发病至治疗这一阶段中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能够有效避免患者出现死亡不良结局[2]。临床中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急救的护理干预措施主要以常规护理为主,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病情的进展,但却难以满足患者群体多元化的急救需求。本文认为需要采用优质护理干预的方法,现将数据结果报告如下。
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月—2021年1月接受急诊急救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0例分为2组。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4∶21,年龄区间为55 ~ 75岁,平均(64.58±8.87)岁。观察组男、女比例为17∶18,年龄区间为55 ~ 75岁,平均(64.13±8.59)岁。资料比较P>0.05,可比。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当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须立即对患者开展基础抢救措施,首先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其次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吸氧。按照医嘱为患者口服药物,并转运至院内进行抢救。
观察组接受如下优质护理干预。
(1)接诊护理。所有护理人员在开展护理干预前,都需要接受长时间系统化的培训内容,采用翻转课堂加微课双结合的方式,教授护理人员关于急诊护处理各项技巧,全面强化护理人员的急救意识以及急救能力。医院急救急诊中心由专人进行,负责采取责任制制度。交班记录表格以打勾式的方式为主,并设立双重报告制度。依托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建立智能化信息系统,当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出现异常时,会第一时间提醒急诊接待中心管理人员,以便实现对患者的全程式跟踪护理。电话接诊过程中需要第一时间根据对方描述的病情以及临床表现评估患者此时病症的严重程度,并做好分诊准备。根据患者的心梗状况,胸痛程度以及意识情况做好急救药品整备。
(2)现场救治护理。① 首先,需要检查患者的呼吸道,观察是否出现呼吸道堵塞现象,如若堵塞需要第一时间进行引流排出;其次,需要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以及血压,详细了解患者的精神状态、肢体活动和身体损伤程度;最后,按照上述5个维度综合评判患者的伤情并明晰急救护理重点,在此期间需要通过上传网络图片以及视频联系的方式,通知相应专科做好急救准备。② 按照急危重优先处理原则,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为患者口服速效救心丸,并建立2条以上的静脉通道,做好供氧以及毛毯保暖措施。如若患者因病症影响出现跌倒损伤,则需要利用弹力带加压处理,并为患者提供扩血管药物,做好持续性阵痛护理。③ 急救过程中须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以及患者的面目表情,倘若出现心力衰竭、休克等并发症的前兆现象,须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当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需要为患者戴上射频腕带。射频腕带会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一旦出现异常状况会第一时间告知急救中心,以便灵活做好各项应对措施。
(3)心理干预。当急救人员接听到电话后且了解完重要信息时,需要温柔耐心的安抚患者及其家属,尽可能稳定双方的情绪。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及其家属多次表达“尽快赶到、尽一切全力抢救”类似话语,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依从性。救护车出诊过程中,需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我院成功急救案例,增强患者的求生意志以及治疗自信心,同时也能够有效避免因患者家属出现激动情绪而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心理干预过程中需要实时了解患者及其家属的身心感受,因尽可能地平复双方紧张情绪。
(4)转运护理。转运期间需要向对方精准汇报距离,并联系心超室、检验科、心电图室等辅助科室工作人员协调选择最短的检查路径,选择特异性更高的心肌损伤标志物方案。采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价量表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价,以便确认患者入院后的分级分区。对于分数小于10分的患者将其置入黄区、分数在10 ~ 20分以及20以上的患者将其置入红区。对于处于黄区的患者,需要详细记录患者的心电图,出现异常情况立即开展急救。对于处于红区的患者,需要时刻做好全程PCI术治疗准备。同时也需要将患者的实际情况以及医院准备工作完成情况告知给院内接应负责人,以便为后续不同分区救治工作开展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1)时间指标:观察急诊停留时间、分诊评估时间以及急救时间;
(2)抢救效果:通过心功能评级评价抢救效果,显效、有效和无效对应评级分别对应心功能改善2级以上、心功能改善1级以上、未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
(3)不良反应: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不良反应以及死亡不良结局;
(4)预后情况:观察心肌梗死复发率。
用SPSS 24.0软件统计数据。(±s)表示时间指标,t检验。计数资料方式呈现抢救效果、不良反应、预后情况。百分制表示,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时间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时间指标对比[(±s),min]
表1 时间指标对比[(±s),min]
组别n急诊停留时间分诊评估时间急救时间对照组3515.82±3.212.45±0.7660.38±4.78观察组358.49±3.081.24±0.4432.61±3.64 t值—9.747 98.151 527.344 4 P值—0.000 00.000 00.000 0
观察组抢救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抢救效果对比(n,%)
观察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不良反应对比(n,%)
观察组预后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预后情况对比(n,%)
临床中75% ~ 95 %的患者在发病1 ~ 2周内都可能出现心律失常,伴有头晕乏力等症状。临床中约有30% ~ 40 %的患者会出现心力衰竭症状,多发于发病初期。此时患者会出现较为严重的胸闷以及呼吸困难,会咳出粉色泡沫状痰液以及发绀等等,严重患者会出现颈静脉怒张以及水肿等迹象[3-4]。
为了减少急性心肌梗死病症对患者身心产生的不利影响,因此在患者发病初期就需要立即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及治疗手段。常规护理流程相对单一,无论是在后期治疗阶段还是前期转运阶段,都难以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采取针对性的急救干预,最终难以满足患者群体多元化的急救需求,导致少数患者出现不良结局[5]。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结合每位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急救干预措施并在护理期间积极应对各种突发问题,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出现各种并发症。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能够有效缩短急诊停留时间的评估时间以及急救时间达到了显著的抢救效果,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生概率。
综上所述,在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急救中采用优质护理干预能够达到显著的抢救效果。缩短急诊停留时间,分诊评估时间以及急救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以及心肌梗死复发率,具有高价值的临床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