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时,血袋里的血为什么不会凝固

2023-11-19 05:34赵贻花
家庭医药 2023年11期
关键词:凝血酶原抗凝剂凝血因子

赵贻花

1.血测在人体内为什么不会凝固?

首先,血管内膜的完整性是血液能够正常流动而不凝固的重要因素之一。血液中的凝血因子只有在血管内膜破损时才会被激活,形成血栓,堵塞破损的血管。因此,血管内膜的完整性和光滑性可以减少血小板在血管壁上的凝集和黏附,从而防止血液凝固。

其次,血液中有肝素、抗凝血酶等生理性的抗凝物。这些生理性的抗凝物质在血液中发挥着重要的抗凝作用,使得血液能够在人体内保持流动状态而不凝固。

2.离开人体,血液为什么会凝固?

血液凝固是血液从流动性液体状态转变为无法流动的胶冻性凝块的过程。当血管壁受到损伤,血液从血管流出时,血液会凝固成块状,这是由于血浆中发生了一系列变化。首先,形成了凝血酶激活物;接着,凝血酶激活物对凝血酶原产生催化作用,使其转化为凝血酶;最后,凝血因子被激活并形成纤维蛋白网,将血细胞包裹在内,形成血凝块,最终导致血液凝固。

据估计,10毫升血液中的血小板含有可以活化人体内凝血酶原的激活因子,而每个10毫升血液中的凝血酶原可以转化为凝血酶。如果这些凝血酶原都成功转化为凝血酶,那么足以凝固一个成年人全身的血液。

3.献血时,血袋里的血为什么不会凝固?

在献血时,采血袋中的血液不会凝固是因为加入了抗凝剂。抗凝剂是一种化学物质,它可以抑制血液中的凝血因子,从而防止血液凝固。在采血前,工作人员会根据采血袋的规格加入适量比例的抗凝剂,这种抗凝剂中含有磷酸盐、腺嘌呤、葡萄糖和枸橼酸盐等成分。这些成分可以与血液中的钙离子结合形成枸橼酸钙,将游离状态的钙离子转化为结合状态,从而失去原有的功能,达到抗凝的目的。而且,采血时会将采血袋放置在机器上不断摇摆,这样可以均匀、快速地混合抗凝剂和血液,使血液保持流动状态而不凝固。

其实在多年前,由于无法解决血液离体后的凝固问题,加之输血操作复杂,需要多位外科技术精湛的人员配合才能完成,血液凝固的问题曾一度是医学实践的瓶颈。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医学专家们想了很多办法,如直接连接供血者的动脉和受血者的靜脉进行输血,或用石蜡处理输血器材的内壁等,这些方法虽然可以缩短输血时间,避免血液凝固等问题,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在19世纪,英国的布拉克斯等产科医生发现了一些对血液抗凝有益的物质,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发现并未直接应用到临床输血中。因此,输血仍然主要采用血管到血管的方式,要求供血者和受血者均需在场才能完成,这使得适用范围非常有限。进入20世纪后,研究者们发现将枸橼酸钠添加到血液中可以预防血液凝固,这一发现为抗凝剂的应用奠定了基础。随着时间的推移,采取枸橼酸钠进行输血的方式开始得到广泛应用,这种输血方式在战场上拯救了无数士兵的生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可见,发现和应用抗凝剂不仅有效地解决了血液凝固的问题,还为保存血液提供了有利保障,为血库的建立创造了条件。

猜你喜欢
凝血酶原抗凝剂凝血因子
为什么献血过程中不可随意更改献血量?
控制冷沉淀凝血因子在室温下制备时长的临床意义
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检验的临床价值
血清异常凝血酶原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临床价值
少见凝血因子缺乏症3例
冷沉淀凝血因子临床应用调查分析
菲律宾蛤仔血细胞抗凝剂的初步筛选
肝硬化患者服用直接口服抗凝剂与传统抗凝剂的疗效与安全性比较
凝血测定中抗凝剂的应用
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与凝血酶原时间的临床检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