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出大英博物馆》系列短视频不盲目追逐热点,而是利用精细化的制作和深刻的民族文化内涵赢得了观众的掌声。《逃出大英博物馆》从多个方面展现了制作的考究与精良,如作为女主角的“玉壶”的拟人化形象,身着与玉壶同色的翠绿色汉服、头戴翠绿色发饰,脸上还带有出逃时留下的斑驳污迹等细节,此外,“玉壶出逃”这一情节设定与国人内心深处对漂泊在外的国家文物的情感相呼应。
《逃出大英博物馆》为自媒体创作者树立了良好的作品典范,其站在热点话题的风口、抓住了时机,用对中国文物深沉的爱拍摄出了具有深刻价值的文艺作品,为更多自媒体人提供了新的创作思路。自由创作的时代需要有更多带着自身思考、肩负社会责任的媒体从业者出现,他们需要不单纯追逐流量,而是将流量用于文化传播,用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和对媒体行业的热爱,让“流量之花”开在文化价值深处,为文艺作品创作的旅途开拓更加广阔光明的道路。
(摘编自微信公众号“红辣椒评论”2023年9月1日)
◆素材解讀
1.创新思维。《逃出大英博物馆》系列短视频将文物赋予了人的情感,这种独特的叙事方式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它是一种全新的自媒体创作方式,由此启示我们创新思维的重要性,我们应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努力探索新的创作方式。
2.家国情怀。《逃出大英博物馆》记录的文物都是国家文化遗产的代表,正如网友评论的那样,“没人能平静地走出大英博物馆”“没有人能在看完《逃出大英博物馆》后内心毫无波澜”。“玉壶”牵动着许许多多人的心,短短的剧集包含着深沉的家国情怀。
◆适用话题
勇于创新 家国情怀 文化保护 媒介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