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子新
(武威职业学院网络安全与信息技术中心 甘肃 武威 730000)
智慧校园以互联网为基础,运用云计算、虚拟仿真技术、物联网等新技术构建大数据管理平台,对学校教学、科研、安防、校园文化和管理等系统进行整合,构建线上线下协同管理模式,实现智慧化服务和数字化管理。高职院校要积极应对“互联网+”时代挑战,树立数字化转型理念,加快智慧校园建设,从完善网络基础设施、构建网络学习空间、智慧管理平台和智慧大数据平台入手,构建智慧校园体系。同时,学校要重视校园网络安全建设,定期更新防火墙与防御系统,保障校园网络数据安全,加强信息化服务队伍建设,引进计算机专业人才,加快构建智慧和谐校园,更好地服务广大师生。
高配置的网络基础设施是建设智慧校园的基本保障,高职院校要积极引进5G技术,构建5G+WiFi+AIot多网融合的校园网络体系,进一步提升校园网络速度,保证智慧校园管理平台的顺利运行[1]。同时,学校要及时更新无线与有线网络设备,一方面要配置高水平的总机房设备,保证校园网络顺利运行,另一方面要保障办公楼、教学楼、图书馆和公共服务等区域实现有线与无线Wi-Fi全覆盖,为师生提供移动办公、移动学习服务。
网络学习空间模块分为数字化课程资源、虚拟仿真实训和在线学习等服务功能,满足不同学生线上学习需求。首先,学生可以在线观看各类课程教学视频,并和授课教师、同学进行线上互动,还可以自主下载教学课件、练习题和模拟试卷等资源,进一步提升课下自主学习质量,消除自身的学习懈怠情绪。其次,学生可以在线进行虚拟仿真实训练习,自主选择相应专业虚拟仿真实训,便于课下练习职业技能,还可以根据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回看操作过程、参照系统打分进行针对性练习,进一步提升个人实践能力[2]。
智慧校园平台为高职院校行政管理、教务管理、财务管理、学生管理和资产管理等工作提供了便利,实现了多部门在同一平台的跨部门合作,进一步提升教学管理水平。例如,教职工登录智慧校园平台后,可以查阅教务系统、OA系统、人事系统和科研系统相关信息,并及时回复其他部门和学生留言,并线上办理各项业务,进一步提升管理工作水平。同时,智慧校园还设立了学生服务模块,为学生提供勤工助学、顶岗实习以及就业招聘生线上申请服务,让学生享受智慧校园平台带来的便利。
大数据和云计算是高职智慧校园平台建设的难点和亮点,学校要积极构建大数据平台,实现业务系统、应用系统、服务空间等模块数据共享,为学校教学诊改、智慧科研、专业建设等项目提供科学数据,帮助学校管理层做出正确决策[3]。同时,智慧校园平台可以全天候、实时监测校园网络运行、数字化资源数量、业务系统处理量等数据,利用云计算对各类数据进行汇总,并把数据转化为直观的图表,帮助各个部门合理安排工作,全面提升智慧校园建设质量。
智慧校园可以为高职院校搭建全新的管理平台,提供智慧教务、网络学习、课程管理、安防系统和学生管理等线上服务,便于师生线上查询、办理各项业务,为学校管理工作提供便利,从而提升工作效率。此外,智慧校园模式下,学校构建大数据管理平台,促进专业课成绩、选修课管理、图书借阅、学分查询、奖学金申请等数据共享,便于学校各个部门开展数字化办公,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进一步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首先,智慧校园可以促进高职院校行政部门、后勤部门、财务部门、教研室、学生处、团委和党支部等部门的合作,简化行政管理流程,督促教师学习智慧校园平台操作,让他们及时在平台上上传教学课件、教学视频,便于他们线上办理教务工作,有利于提升高职教师信息化素养[4]。其次,智慧校园构建了全新的网络学习空间,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线上选修课申请、学分查询、网课等服务,还可以提供社会实践、企业实习申请和社团活动等服务,督促他们学习信息技术,进一步提升他们的信息素养。
随着高校进一步扩招,大学生人数逐年增长,这给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智慧校园可以搭建新的大数据平台,把名校优质教学资源融入网络学习空间,邀请企业技术人员开展线上教学和讲座,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线上讲座、教学视频,进一步提升高职教学质量。同时,智慧校园可以及时提供社会实践、学生社团活动和职业技能等级培训等信息,还可以推送校园文化、思政教育和社会公益活动等信息,推进校园文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公益活动,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育人质量[5]。
首先,学校要分为感知层、云计算层、基础技术平台构建智慧校园平台,感知层分为物联网终端、RF终端、手机终端和桌面终端;云计算层分为有线网络、无线网络、虚拟服务器和核心交换;基础技术平台则是包括了通用数据、数据共享与交换、数据清洗和数据分析处理。技术人员可以搭建物联网中心,实现指纹识别、人脸识别和虹膜识别,把其应用于校园出入口、图书馆、实验室等重要场所[6]。例如学校可以安装射频识别设备,构建智能化校园资产管理系统,保证学校公共财产安全。技术人员可以把安装了芯片和耦合元件的标签粘贴在物品上,每个标签配备了唯一的电子编码,通过天线将射频信息发送给阅读器,便于管理人员利用阅读器读取物品信息,建立可追踪的管理系统。其次,技术人员可以构建三层网络构架模式,满足IPv6协议和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技术,校园内普及IPv6,将校园网络出口宽带提升到“百兆桌面、千兆汇聚、万兆出口”,实现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满足师生上网需求。例如技术人员可以在各个教学楼、图书馆、虚拟仿真实训中心等安装无线网络信号加强器,把各个网络端口数据汇总到校园云计算平台,实现网络、数据存储和服务器资源虚拟化,进一步提升校园网络质量。
高职院校要建立大数据管理平台,把OA办公、人事系统、一卡通系统、图书借阅系统、资产管理系统等整合起来,把原有信息化平台对接到大数据平台,促进数据共享,实现校园业务信息化管理。第一,学校要成立专门的大数据管理部门,建立常态化数据质量监督机制,全天候采集学校各个系统数据,积累标准化、可共享的校本数据,实现校园数据实时共享、实时管理,为智慧校园建设提供大数据服务。例如技术人员可以利用云计算技术对平台数据进行分析与分类,为各个专业教学、企业顶岗实习等提供科学数据,进一步提升学校教学、管理工作效率[7]。第二,大数据平台建设要与学校信息化建设同步进行,进一步沉淀数据,做好数据积累工作,挖掘学校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挖掘、分类、预测等工作,为学校决策提供更加准确、全面的数据。例如大数据平台管理人员可以利用平台对师生资源、师生活跃度等进行监测,对各个专业教师上传课件与题目等进行汇总和计算,利用更加直观的图表呈现出来,构建高质量数字化教学资源库。
智慧校园的核心目标是为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科研、就业指导等工作服务,为师生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进一步提升管理工作效率和师生对信息化服务的满意度。首先,高职院校要构建专业化智慧校园建设与管理队伍,引进大数据管理、5G技术等专业人才,成立大数据管理部门,为智慧校园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大数据管理部门要做好智慧校园平台日常管理与维护,实时监测平台各项数据,例如网络空间教学资源上传和下载量,学生论坛留言以及顶岗实习申请等模块运行情况,及时汇总相关数据,做好数据备份,为师生提供数据服务。其次,学校要在智慧校园平台设立“平台+教育”、平安校园、和谐校园、校务管理等模块,满足管理人员、教师、学生需求,例如校务管理可以促进各个专业教研室、教师、实验室、实训中心之间的沟通,便于教师线上申请实验室、虚拟仿真实训中心使用权,线上办理行政与财务管理业务,还可以方便学生查询课程表、申请顶岗实习岗位、下载学习资源。此外,学校要积极开展数字教学资源库建设,不断完善教学课件资源、试题库资源和虚拟仿真实训资源,构建虚拟仿真实验中心,提升数字资源利用率,为各个专业教学提供技术支持,提升高职院校管理工作质量[8]。
高职院校校园网络用户数量庞大,这给校园网络安全带来了挑战。第一,为了有效管理校园网络用户,学校要进一步落实网络实名制、管理责任制,要求学生、教职工进行实名登记,再对师生网络账号实施分级管理,明确各个账号权限,号召师生规范使用自己的网络账号,严禁他们把网络账号借用给校外人员,增强他们的个人网络安全意识。此外,学校要推进“净网行动”,加强对校园网络数据监测,一旦发现用户发布不良信息、非法链接等行为,要及时进行删除与修复,保障网络安全。第二,网络管理人员可以设定安全基准态势,利用大数据管理平台网络日志、用户行为数据、网页浏览数据等作为完全基准态势,一旦系统检测到安全态势之外数据,可以及时向管理人员发送安全警报,及时处理网络安全风险。此外,网络管理人员可以把信息过滤和防火墙技术衔接起来,在智慧校园平台运用过滤器技术,拦截一些非法网站和不良信息,定期更新防火墙,筑起校园网络安全屏障,避免计算机病毒和网络黑客入侵[9]。例如网络管理人员可以定期对防火墙访问日志进行检查,一旦发现外部网络攻击、计算机病毒或不良信息记录,要及时调整防火墙配置,提升校园网络防火墙稳定性,提升校园网络安全防御能力。
智慧校园与每一个学生、每一位教职工都息息相关,高职院校要号召全员参与智慧教学建设,由管理向服务转型,进一步提升校园网络服务质量。首先,学校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推送智慧校园相关信息,推广智慧校园App,鼓励师生积极下载智慧校园手机客户端,让他们随时随地查阅网络学习空间资源、学校各项活动、教务管理等信息,让他们切身享受到智慧校园带来的便利,从而让他们积极参与智慧校园平台建设。例如,学生可以在微信公众号参与智慧校园在线调查问卷活动,填写自己对于校园网络、教务管理、在线教学平台以及智慧校园平台使用体验等,为智慧校园建设提供建议,进一步推动本校智慧校园建设。其次,学校可以组织技术人员研发智慧校园手机App,把移动终端和PC端衔接起来,及时向本校师生推送智慧校园相关信息,便于他们了解教务管理、校园安防、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学生管理和招生就业等相关信息,为师生提供智慧化服务,提升他们的使用体验[10]。例如学校可以在智慧校园App设立学生管理、教务教学管理、服务应用等模块,便于学生了解学校要闻、勤工助学、就业招聘和顶岗实习等信息,并让他们进行线上预约,让他们更加配合学校工作,携手建设智慧和谐校园。
“互联网+”时代的全面到来,进一步推广了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普及,推动了高职院校智慧校园建设。高职院校要完善网络基本设施,提升校园网络质量,积极构建智慧校园管理平台,搭建智能化、数字化大数据平台,满足行政、教学、管理、科研等工作线上办公需求。同时学校还要为学生提供便捷的线上学习服务,便于他们线上申请顶岗实习、勤工助学等机会,进一步提升师生信息化素养,为师生提供更加便捷、贴心的服务,全面提升高职院校智慧校园建设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