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芃
(瓮安生态环境监测站,贵州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550400)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但随着经济高速发展,水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对水污染治理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水污染监测作为水污染治理的重要环节,可帮助环保部门及时了解水污染程度、污染发展趋势等,进而为后续开展污染治理工作奠定基础[1]。监测区域的广泛性以及水源供给环境的复杂性,导致水污染监测工作存在一些薄弱点,致使水污染监测质量大打折扣,不利于水资源保护与修复工作的开展。基于此,本文对水污染监测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水污染监测主要是通过仪器设备及实验的方式分析样本中的污染成分,进而判断水体的污染情况。水是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不仅与人类的正常生活息息相关,也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巨大作用[2]。首先,水污染监测有助于保障水资源安全。水安全主要是指与人类生存、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水资源安全性问题。水资源污染是当前最为突出的水安全问题,其不仅影响周围的生态环境,同时也会威胁人体健康。而通过水污染监测,我们可以实时掌握区域内水资源的相关信息,有助于预防、控制水污染,进而保证水资源的安全。其次,水污染监测有助于构建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我们要加强各类环境监测,及时发现环境问题,同时也可以根据检测数据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有效控制环境污染。水污染监测是环境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水污染监测有助于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进而为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奠定基础。
当前国内的水污染主要分为5种类型,具体如下:(1)工业污染是因工业生产导致的水污染,其中化工、炼油、制革、采矿以及印染等工业生产造成的水污染最为严重;(2)农业污染主要是指在农业生产中因过量使用农药、化肥导致的水污染;(3)生活污染是指生活中因粪便及有机废水等导致的水污染;(4)航运污染主要是指船舶排放含有煤(油)的污水及油船漏油等因素导致的水污染;(5)养殖业污染是指渔业养殖过程中因投放大量耗氧物质,导致水体中氧气不足,甚至出现厌氧分解,致使水质恶化。另外,按照污染物类型可以将水污染划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以及生物污染三类[3]。
水污染监测指标主要分为单一污染物浓度控制与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两种。
2.1.1 单一污染物浓度控制
当前,水环境监测主要是监测工业污水排放中的特征污染物,如硫化物、氨氮、氟化物以及Hg等,水污染排放标准中对各类污染物的排放标准以及环境标准都做出了明确规定。工作人员通过理化技术可以快速测定样本中的污染物种类与浓度,然后再结合相关标准判断废水是否达标。
2.1.2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增加以及水质环境的恶化已严重阻碍城市发展,单一的污染物控制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因此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以及排放许可证制度已经成为水污染治理的发展趋势。总量控制主要是指对特定区域或水域内的污染物以及污染物的总排放量进行控制。
2.2.1 监测布点
监测布点是水污染监测的第一步,监测布点的合理性直接影响监测质量。在实际的水污染监测中,很多自然条件因素导致预设监测布点难以完美实现,只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监测点代替,这就导致监测布点与预设布点相差过远,致使监测数据无法将实际情况全面、真实地反映出来[4]。
2.2.2 样本采集
在水污染监测中,采集样本是关键环节,采样分析得到的数据是治理水污染的重要参考依据。但在样本采集过程中,储存方式、样本容器以及采集时间等都会对监测质量造成影响。例如,在监测地表水的溶解氧含量时,采集深度不同,其含量也会有所不同。另外,监测水体中石油类含量时不可选择塑料容器盛装样本,这是因为塑料具有吸附性,会导致监测数据不准确。采样作为水污染监测中的重要环节,只有做好细节工作才能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性与有效性。
2.2.3 系统测试
系统测试是一项系统且复杂的工作,其中监测仪器设备未校对、人员操作不规范以及分析处理方式不科学等都属于系统测试问题。在水污染监测过程中,很多系统问题都是随机产生的,因此很难避免,只有做好细节工作才能最大限度降低系统问题的发生概率。
此外,水污染监测人员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也是影响最终监测结果的重要因素。当前在实际工作中,仍有部分监测人员专业能力不达标,存在违规操作等问题,导致水污染监测数据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大打折扣。
3.1.1 统筹考虑工作内容与步骤
在正式开展水污染监测前,工作人员要统筹考虑,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与方案,明确工作内容与步骤。这样不仅分工明确,将工作内容细化到个人,避免工作中出现遗漏问题,同时也为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指导。
3.1.2 做好人力组织工作
众所周知,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是影响水污染监测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水污染监测前,环境监测部门要加强对工作人员水污染监测技术与理论知识的培训工作,并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考核,以保证工作人员能够胜任水污染监测工作[5]。另外,水污染监测过程中也会涉及法律法规及政策,为了有效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还应根据工作人员的实际需求制定差异化的培训方案,以便更好地满足工作人员的学习需求。在培训后,环境监测部门要对参与培训的人员进行考核,以此保证培训效果,同时也为后续优化培训提供参考。
3.1.3 选择合适的仪器设备
水污染监测工作的开展不仅需要专业的工作人员,也需要合适的仪器设备。因此,相关人员在水污染监测前,需综合考虑监测要求与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仪器设备;为了充分发挥仪器设备的作用,还需对其进行定期养护与检验校准。由于水污染监测工作环境复杂,监测仪器设备容易损坏,不仅影响水污染监测质量,也增加了水污染监测成本。因此,水污染监测工作人员要对仪器设备进行定期检验校准与养护,以便及时发现仪器设备的潜在问题,同时使仪器设备保持最佳的运行状态,进而保证水污染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与有效性。除此之外,工作人员还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符合国家规定的检验监测方法。
3.2.1 控制样本采集质量
3.2.1.1 优化采样点选择
具体来说:(1)增设动态水污染监测点。当前,水污染监测点主要设立在排水管网沿线与供水管网沿线,这些固定的监测点虽然可以实现对区域内水污染情况的常规化监测,但也存在弊端。为了保证采样质量,应在重点区域内增设动态水污染监测点,这样不仅可以扩大监测范围,同时还可以保证样本的代表性。(2)提升采样点的代表性。实践证明,监测工作人员通过分析区域内水资源使用情况就能确定水污染监测区域,然后再结合区域情况科学设置采样点,进而提升采样点的代表性。
3.2.1.2 规范采样方式
采样方式是影响采样质量的重要因素,若在采样过程中操作不规范,势必会影响采样质量,进而导致水污染监测数据不准确。因此,在采样过程中必须规范工作人员的采样行为。人工采样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为了保证样本采集的客观性与代表性,在实际采样中应尽量选择技术性采样,若不得不用人工采样的方式,那么应以小组形式开展采样工作,在小组成员互相监督下提升采样操作的规范性。同时,还要在采样过程中运用记录设备将整个采样过程记录下来,以便后续追溯。
3.2.2 加强样本保存控制
样本保存控制主要是指采集、运输以及交接过程中的样本保存,不管是哪个环节的样本保存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最终的监测质量。样本采集基本都是在特定区域内,再加上样本采集时间与监测时间存在差异性,所以在完成采样后,监测人员应按照规定要求对样本进行封存与管理,避免外界因素干扰样本,确保样本监测的有效性。与此同时,监测人员还要在样本储存容器上贴好标签,标注采集时间、地点等信息。另外,因部分储存容器存在吸附和污染水样的可能性,因此在选择储存容器时应以杂质含量低且性能稳定的材料为主,如硼硅玻璃、聚乙烯瓶等[6]。样本中部分污染物质在运输过程中可能因其物理或化学特性而发生变化,对监测结果造成影响,对此,在样本运输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保存剂,以免样本在运输过程中发生变化,影响监测结果。在运输样本过程中,工作人员还应根据样本特性选择合适的保存环境与保护措施。在交接样本时,实验接收人员要对样本进行仔细核对与检查,核对数量、检查样本的完整度。若有样本出现破损情况,就要将其剔除。此外,如果在交接过程中接收人员存在疑惑,就要与交接人员进行及时沟通。通过做好上述样本保存工作,可有效保证样本质量,并有助于提升水污染监测质量。
3.2.3 保证样本分析的准确性
水污染样本分析作为水污染监测的核心环节,直接影响水污染监测质量。因此在分析样本阶段,为了保证样本分析的准确性,应注意以下几点:(1)确保样本分析人员、环境以及设备的协调统一,消除一切影响样本分析的因素,尤其是温度与湿度。(2)如果在实际检测中,环境、药品、仪器等发生变化,应根据实际情况重做校准曲线,以提升准确性。(3)可以增加全程序空白样与实验室空白样,排除样品采集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和实验室试剂带来的污染。(4)可以增加样品平行试验,减少随机误差,提高精确度。(5)增加加标回收率试验,来验证选用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6)带入已知浓度标准物质,验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3.2.4 做好数据分析工作
样本分析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数据,若要了解水污染的成分、污染浓度与程度,需要对检测数据进行有效处理与分析。数据处理与分析作为水污染监测的最后一环,能够直接反映水体污染情况。工作人员在对数据进行处理时应注意细节,尤其是当水体中含有大量污染物时,应根据污染物浓度选择相应的计量器具,以保障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为后续判定污染等级、开展水资源保护以及修复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3.3.1 健全水污染监测质量监督体系
水污染监测涉及多个环节,其质量监督不仅包含样本采集、运输以及实验分析等,同时也要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这样我们才能精确了解区域内的水污染情况。在建立健全水污染监测质量监督体系时可依托系统论方法,紧密结合水污染监测的各个环节,尤其是容易受到外界干扰的环节,加强对该部分的监督管理,并构建保障体系。例如,在样本采集环节,工作人员先进行实地考察,然后根据实际情况与监测要求设立监测点,规范样本采集行为以及选择合适的样本储存容器,以免样本在储存过程中被污染。为了保障样本检测的有效性,工作人员必须依据样本特性选择保存环境与方式。另外,在检测样本前,检测人员要做好仪器设备的校准与清洁工作,消除一切影响水污染监测质量的因素。为了保证样本数据的准确性,检测人员还要进行复测与比对。
3.3.2 完善常规检测体系
若要提升水污染监测质量,就要完善常规检测体系。常规检测体系不仅包含建立管理制度、科学设立监测点等内容,还要编制操作规范,这样不仅可以约束工作人员的操作行为,还可以保障水污染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3.3.3 构建检测人员培训体系
通过对水污染监测质量影响因素的总结,我们不难看出检测人员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相关部门必须构建完善的培训体系,为提升检测人员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奠定基础,进而保证水污染监测质量。
综上所述,水污染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水污染监测,我们可以了解区域内的水污染情况,进而为水资源保护与修复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但就实际情况而言,水污染监测工作仍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导致水污染监测质量下降,无法为生态环保工作提供可靠、有效的参考数据。对此,相关部门及人员应在实践过程中,总结影响水污染监测质量的因素,并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控制影响因素,进而保证水污染监测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