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文/文
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企业不仅拥有了许多发展机遇,而且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为增强自身竞争力,建筑企业应提高建筑项目质量,同时控制项目成本,以实现效益最大化的经营目标。通常,投标阶段很难提高项目利润,当前我国工程项目利润空间逐渐缩小,很多建筑企业逐渐认识到内部管理的重要性,开始从下调成本的角度着手。在实际管理中,应该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对材料费、机械费等进行全面分析,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内容和资源,避免成本流失,达到开源节流的目的,从而使企业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并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文章阐述建筑企业成本控制的价值与原则,分析成本控制现状,并根据现状提出具体的成本控制优化措施。
建筑企业 成本控制 优化
建筑企业成本涉及多个方面,在实际控制过程中需要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确保资金成本的合理分配,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很多建筑企业由财务部门负责成本控制工作,但成本控制并非只是财务部门的职责,这种单一的控制模式很难实现管理目标,甚至可能浪费大量资源,导致成本增加。财务部门管理发挥基础作用,但无法确保节流效果良好,只有各个部门通力配合,才能制定全面、科学的管理方案,创新管理工作并拓展控制途径,真正实现成本控制,实现效益最大化的目标,使企业具备更强的竞争力。
建筑企业成本费用包括直接成本、间接费用、利润和税金四项主要内容。直接成本包括工程建设所需费用和各项措施费用。工程费用就是施工过程中消耗的各项费用,包括人工费用、材料费用等。措施费用就是为建设工程,在施工前和过程中产生的技术措施费用、组织措施费用。间接成本则包括规费、管理费两部分。规费即根据政府、行政主管部门要求必须缴纳的费用,管理费就是安装企业组织施工生产以及落实经营管理消耗的费用。可见,建筑企业成本类型较多。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会消耗各种材料,也会聘请各岗位员工,实施各项管理工作等,这些费用都是成本。采用有效的成本管控措施,可以及时发现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断总结经验,克服工作中的不足,以提升管理水平,使企业具有更强的竞争力。不仅如此,有效的成本控制还可以降低成本,使工程效益大幅提升。在明确预算造价的基础上有效控制成本,可以获得更多利润。在设计阶段,根据成本控制要求,进行技术方案可行性论证,确保方案在功能和经济两方面符合要求。选择兼具科学性与经济性的方案,不仅可以提升工程效益,还能提升工程质量。实施阶段要从招标、施工等环节入手,编制详细的工程量清单并分析潜在风险,熟悉定额内容,依据合同开展工作,减少经济签证,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还可以确保施工进度符合要求。
施工项目涉及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会消耗大量成本,为保障成本控制效果,需要将成本控制手段贯穿每个环节,即坚持全过程管理的原则。在项目投标阶段,应该准确编制预算并对潜在风险进行分析,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的风险预案。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该根据项目设计要求制定具体的成本控制目标,确保成本支出合理。竣工阶段应该确保成本核算准确,结合合同内容进行核算。在具体管理工作中,应该采取目标管理的方式为成本控制奠定基础。目标管理覆盖范围较广,应该坚持由上至下的原则,制订具体的计划。要确保计划可行性较强,使各项要求和标准能够在实践工作中得以贯彻落实。此外,要坚持责任划分原则,明确各岗位、人员需要承担的责任,包括岗位职责和成本管控责任两个部分。有效的成本控制既可以降低工程耗费,又可以提升工程质量。
从目前情况来看,建筑行业不断发展,市场竞争愈加激烈,企业面临诸多机遇和挑战,需要不断创新管理策略,增强自身竞争力,满足市场的竞争需求,以实现持续发展。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很多企业都在创新成本与财务管理工作,以传统管控模式为基础,采用定额管理模式。定额管理可以明确工程质量,以此为基础列出工程量清单,为成本控制提供更多依据。在科技发展的背景下,施工技术、设备、材料日新月异,在落实成本管理工作时,应该采用定额换算的方式,分析技术、设备、材料等的价值。从目前情况来看,市场经常发生变化,以定额换算为基础制定的造价成本与市场定价并不匹配,与实际定价并不相符,会影响工程量计价清单准确度,导致管理无法达到理想效果。受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影响,建筑企业与市场经济并不适应,定额价格管理模式更新缓慢,具体包括生产要素消耗内容、编制程序和用途、主编单位和管理权限、通用性结构方面。
从管理角度分析,施工是极其重要的管理环节,也是主要的成本消耗环节,有效的施工成本管控可以大幅度降低工程总成本。但在实际管控工作中,施工阶段的财务管理、成本控制并没有紧密衔接其他环节。通常,建筑工程责任主体具有多元化特点,包括设计、施工、监管等部门。在管理中,部门交流与配合较少,所以很多工作难以顺利衔接,工作效率难以提升。一方面,施工人员没有与设计人员充分交流,导致建设与设计部门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充分考虑预算,无法有效控制成本。另一方面,预算应该结合实际进行编制,但由于缺乏沟通,所以很难掌握施工情况,投标报价、应用材料等预算工作没有数据支撑,只能采用估算的方式,难以确保结果准确。
从管理方式的角度分析,企业缺少现代化的管理技术,且资源分配不合理。目前,各类企业都开始进行信息化建设,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创新管理模式,促进资源共享,提升管理效率。但从目前情况看,我国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还有待完善,成本控制的信息化水平有待提升,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够全面。一些管理人员缺乏信息观念,对大数据等先进技术不够了解,无法精准获取信息,反馈效率也有待提升,所以成本控制工作质量很难提升。不仅如此,建筑企业成本控制工作发展较晚,相关规范仍需要完善。
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人工费用管理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然而,很多企业没有认识到人工费用管理的重要性,同时也缺少专业、高素质的工作队伍。施工操作范围不明确,定额水平有待提升。在定额水平较低的情况下,人工成本的统计与结算不够准确,施工量和绩效没有联系起来,很难有效控制人工费用成本。
要增强建筑企业成本控制效果,需要构建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制定详细的控制策略和制度规范,确保各项措施全面落实。首先应该分析建筑市场发展趋势,了解我国基本国情;然后,构建高效的企业协会,通过协会进行调节管控,使行业整体自律能力得到提升。要发挥政府部门的管理作用,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制定管控政策,为工程项目预算、决算等工作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法律约束。强化执法能力,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和成本控制效果。在准备阶段,管理人员应该结合实际落实管理措施,分析工程内容和进度要求等,对影响工程质量的各项因素进行管控,具体包括施工工艺、自然环境等,做好预算编制工作,结合实际采取有效的管控措施。主要可从自然因素和施工条件两方面着手,具体包括地理条件、气候条件、政策环境、材料价格等。与此同时,也要充分分析人为影响因素,从设备养护、技术提升等方面着手管理。结合具体的管理内容,完善成本控制框架,结合内外环境和关键生产要求,进一步健全管理体系。要以此为基础,组建专业的管理团队,全面落实监督、控制、检查等工作,将成本控制责任划分至具体岗位,坚持权责统一、责任到人的原则,实现全员参与、全面管理。应构建过程成本偏差分析机制,实时监控成本支出与产生,及时了解成本偏差,然后采取有效的调整措施。此外,应通过数据分析,预测项目成本变化趋势。结合具体的操作规程、生产目标,落实自检、互检、交替检等工作,实现全面监督,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尽快处理。有效的监督管控可以减少返工情况,进而避免不必要的成本耗费。
质量成本即为提高项目质量水平支出的成本以及因质量不达标而损失的成本,具体包括控制成本和故障成本。控制成本可以分为预防和检测两部分,即预防质量问题和检测工程质量支出的成本,工程质量水平越高,成本支出越高。故障成本则可以划分为内部故障成本和外部故障成本,工程质量越高,这部分成本支出越低,属于损耗性成本支出。在建筑企业成本控制工作中,应该严格控制故障成本,因为其与工程质量呈负相关,属于非必要成本消耗,通过有效控制,可以降低工程的整体成本。为有效控制故障成本,可以将成本管理与质量管理结合起来,从工程施工内容、环境、标准、工艺等方面着手,严格管控工程质量,并把控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影响因素较多,包括材料、工艺、人员等。为减少故障成本,需要提升工作人员能力,严格落实施工管控工作,杜绝违规操作、偷工减料等可能带来故障风险的行为。落实技术人员培训工作,严格筛选与考核,确保人员的专业能力、技术水平符合工程建设要求。构建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监督工程施工全过程,从根本上减少质量隐患。应该明确质量考察指标,从组织设计、材料检验等多个方面着手。与此同时,还要采取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减少危险操作,避免出现安全问题造成工程质量下降、返工、延期等情况,因为这些情况都会导致成本消耗增加。另外,也要开展有效的安全培训活动,提升施工队伍的安全防护能力,并强化现场监管、监督工作,保障操作规范,提升工程质量,避免计划外的成本消耗。
在成本控制工作中,应该优化施工方案,以增强控制效果,使资源分配更加合理,提升资金、资源的利用效率。建筑企业应该根据成本控制目标改进方案,从质量、进度、安全三个方面着手,结合工程建设要求与施工条件分配资源,保障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应该深入分析工程合同条款,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提升组织效率,合理规划施工进度,严格把控施工范围和内容,确保各个环节有序开展。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充分展现方案的合理性与成本控制效果。重点优化资源配置,确保材料、设备、人力等得到合理配置,同时加强资源与信息共享,改进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做好工程费用的调差处理。由于建筑工程的材料费占比超过60%,且随着市场变动,材料价格会发生变化,所以定额管理部门要全面开展调研工作,结合市场发展趋势分析价格走向。具体而言,可以采用单独补差价法进行管控,弥补计划与实际价格之间的差异。此外,可以加强对BIM、大数据等现代技术的应用,通过构建三维仿真模型,掌握更加全面的数据信息,在数据库中输入工程量信息,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智能分析,为工程管理和资源配置提供更多参考依据。还可以通过模型分析了解工程建设需求,以及潜在的漏洞和缺陷,然后进行及时的处理和调控,避免返工。
建筑工程对质量有严格要求,应该根据建设要求组织专业施工队,不仅要保障较高的技术水平,而且要考核职业素养。应该严格划分施工操作范围,结合定额任务统计人工成本,确保结算的准确性。施工量要与绩效挂钩,以增强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确保各个工种、工序相互衔接,在提升施工效率的基础上,减少人工成本。可以设置奖励金,结合工程特点优化福利方案,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有效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使支出更加合理。建设工程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提升施工效率可以减少用人量,还能增加单位时间完工量,这会促使人工成本随之降低,其他费用支出也会有所降低。要结合组织设计原则,对具体的职位工作进行合理设计,根据需求选聘人才、考核人才,确保每个员工尽职尽责。为有效控制人工管理费用,应在非节点工期中,既做好标书与合同管理,又精简项目机构,以此为基础配置人员,使人员构成更加科学合理。为更有效地调整人力资源价格,应该结合市场需求进行分析,公开调整结果,形成良性竞争。促进部门合作,不仅要发挥财务管理部门的作用,业务、监管等部门也要积极配合,全员参与成本控制工作。可以构建完善的奖惩机制,通过具体的奖励和惩罚措施,增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强化监管效果,规避工程返工、质量缺陷等问题,避免不必要的成本支出。
建筑企业应该紧跟时代脚步和市场趋势,不断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一方面,企业应该创新技术,提升工程项目质量,确保各种市场需求得到满足;另一方面,企业应该有效控制项目成本,提升工程整体效益。因此,企业应该采取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构建健全项目成本控制体系;强化质量管理,控制质量成本;优化施工方案资源配置分析;加强人工费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