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群
服务双创人才培养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和创新发展的重要课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创新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高等教育需要注重培养双创人才,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应对未来的挑战。资助育人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政策,可以为双创人才培养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因此,本文旨在构建服务双创人才培养的发展性资助育人体系,并对其进行评价,以期为高等教育创新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发展性资助育人体系是指在高等教育中,针对学生的不同发展阶段和个性化需求,通过为其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资助和支持,促进学生自我成长和发展的一种教育支持体系。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资助和支持,以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挑战和困难,促进其全面发展和成长,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进而培养高素质的双创人才。
发展性资助育人体系的构建需要针对学生的不同发展阶段和需求,提供针对性的资助和支持。例如,对于创业项目的学生,可以提供资金支持、创业导师指导等方面的帮助;对于科研项目的学生,可以提供实验室、设备和材料等方面的支持;对于社团活动的学生,可以提供活动场地和物资等方面的资助。此外,发展性资助育人体系还应该提供心理健康、职业规划等方面的支持和指导,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
发展性资助育人体系的构建需要充分考虑资助政策的效果和可持续性。在资助政策的设计和实施中,应该注重发展性,即注重学生的长期发展和成长,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差异化发展。同时,应该注重可持续性,即资助政策的长期有效性和可持续性,避免短期行为和效果,并保证资助政策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1.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发展性资助育人体系在建立人才培养平台的同时,也注重创新创业生态环境的打造。通过创业孵化器、科技园区、投资机构等组织的参与,为双创人才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和创新资源。这种生态环境的构建有助于双创人才的成长和发展,为其创业之路提供更加有利的条件。
2.多层次支持。该体系提供多层次的资助支持,覆盖从初创阶段到成长期的全过程。在初创阶段,资助可以提供启动资金和基础设施支持。在成长期,资助可以包括项目资助、人才引进和市场拓展等方面的支持。这种多层次的支持可以满足双创人才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帮助其实现持续的成长和发展。
3.综合培训体系。发展性资助育人体系注重培养双创人才的综合能力,包括创新思维、市场洞察力、团队协作和战略规划等方面。为此,该体系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培训体系,涵盖技术培训、管理培训、创业教育等多个层面。通过培训的方式,双创人才可以系统性地提升各项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创业和创新的需求。
4.导师与资源对接。发展性资助育人体系强调与导师和资源的对接,通过与行业专家、成功企业家和投资者等导师的交流合作,提供实践经验和指导,帮助双创人才解决问题和规划发展。同时,该体系还能够为双创人才搭建资源对接的平台,促进其与资本、市场、技术等资源的紧密结合,提升创业成功率和市场竞争力。
发展性资助育人体系应提供多元化的资金支持,包括奖学金、助学金等形式。这样可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并减轻经济压力,使更多学生有机会参与到双创人才培养中。此外,资金支持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等领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为了更好地实施多元化资金支持,高校应当建立健全的资金管理制度,避免资金的浪费和滥用。值得注意的是,高校所建构的健全的资金管理制度需要邀请一些学生参与到日常管理工作中,以丰富高校资金管理体系架构的多样性,使得学生也能够充分参与到有关工作中,发挥其促进多元化资金支持落实的效能,为双创人才培养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导师在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他们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实践经验分享。通过选拔和培训优秀导师,并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实践经验分享,帮助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解决问题和取得进展。导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的思路、方法和经验,帮助学生梳理创新创业思路,找到合适的创业方向。此外,导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如何制订创新创业计划、如何进行市场调研、如何进行投资和融资等。值得注意的是,导师还需要针对所安排的创新创业指导工作安排,结合不同学生个体的创新计划设计情况、创业方向等予以个性化的指导帮助,并灵活地结合学生的实际开展情况,适时予以帮助调整,以保障学生的创新创业计划实施的针对性、实效性,避免机械性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情况发生。
建立创业孵化基地,提供办公场地、设备设施等资源支持,为学生创业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创业孵化平台还应提供导师指导、业务培训、市场调研等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项目的成功率。此外,创业孵化平台还应与企业、投资机构等资源进行对接,为创业项目提供更多的资源支持。高校还可邀请企业、投资机构等指派一些专业的在职人员进行市场形势、发展趋势以及产品产业需求等方面的解释,帮助学生更为全面地认识创新创业各个领域的实际情况,以便于学生结合个人所制订的创业计划等,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调整,尽可能提升创业项目的成功率,最终达到架构更为完善创业孵化平台目的。
发展性资助育人体系应连接学校、企业、投资机构等各方资源。通过与外部合作伙伴建立紧密联系,为双创人才提供项目对接、融资、市场推广等支持。资源对接平台还可以组织创业大赛、创业交流会等活动,促进双创人才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此外,资源对接平台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创业项目的评估和筛选服务,减少创业项目的风险。院校所建构的资源对接平台应采取积极的资源引进策略,谋求更为丰富的发展性资助育人资源库,以保障院校所提供的对接资源符合现阶段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开展的实际诉求,避免由于资源不足,或资源落后等情况限制其育人运用的实效性,借此来进一步提升所建构的资源对接平台对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促进效能。
学校可以设立创新创业课程,设置相关专业方向,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此外,高校还可以组织创新创业讲座、研讨会等活动,邀请成功创业者分享经验,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创新创业教育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也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可以与企业、创投机构等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创业项目的孵化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创新创业能力。此外,院校可通过鼓励学生开展相关竞赛活动,使得学生从大一开始逐步强化个人的创新创业意识,养成主动参与相关教育活动或积极提升个人创新创业能力的良好习惯,以此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保障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开展的实效性。
院校应对双创人才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评价指标可以包括学术成果、创业项目发展情况、社会影响力等方面,以多维度评价双创人才培养的成果。通过科学评价,为调整和改进资助育人体系提供依据,推动双创人才培养的持续发展。评价体系还可以为双创人才提供目标和方向,促进其自我发展和成长。此外,评价体系还应当与资源对接平台和创业孵化平台进行衔接,为双创人才提供更加全面的支持和服务。院校所建构的评价体系,应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大数据等现代科学技术,全过程收集学生的学术成果信息、创业项目发展信息及社会影响力变化情况等综合数据,录入到学生个人的发展成长档案数据库中,便于院校动态化评价学生不同阶段的发展状况,借此来进一步提升科学评价体系对学生创新创业发展的指导效能。
发展性资助育人体系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是对双创人才在创新创业方面实际成果的评估。这些成果可以包括创业项目的市场竞争力、技术创新的实施情况以及创新产品的研发与推广等方面。评估创新创业成果的质量、数量和影响力,有助于判断发展性资助育人体系对双创人才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效果。通过对双创人才的创新成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可以客观地了解他们在创新创业过程中所取得的实际成果,为资助育人体系的改进和优化提供重要依据。此外,院校在针对学生的创业项目的市场竞争力、技术创新的实施情况以及创新产品的研发与推广等方面成果评价时,应当注重邀请相关企业的专业人员,或相关岗位的在职人员等,共同评价学生的创新创业发展成果,以弥补院校教师专业性不足的缺陷,以此来进一步提升创新创业成果对后续改进优化的促进引导效能。
双创人才能力提升的评估涉及双创人才在创新创业能力方面的提升情况,包括创新思维、市场洞察力、团队协作和创业管理等方面的能力。评估双创人才在实践中所展示的能力水平和应对挑战的能力,可以帮助了解发展性资助育人体系对双创人才能力提升的效果。通过考查双创人才在创新创业过程中所展示的能力和取得的成绩,可以评估资助育人体系在培养双创人才方面的实际效果和质量。此外,能力提升评价应当是发展性评价,需要相关评价工作者持续跟进学生参与双创项目的实际情况,并整合各个阶段的能力发展情况数据,进行发展性对比,继而得出与学生能力发展变化情况的数据,以保障学生所获得的能力评价科学合理。
评估双创人才对发展性资助的利用情况和效果,包括资金使用情况、培训参与程度和资源利用程度等方面。通过考察双创人才是否充分利用资助资源,并将其转化为实际的创新创业成果,可以评估发展性资助育人体系对双创人才的实际帮助程度。通过对双创人才对资助资源的有效利用情况进行评估,可以进一步了解资助育人体系的实际效果和对双创人才的支持程度。此外,双创人才对资助资源的有效利用情况评估工作应当贯彻实践于各个环节,并定期向相关指导教师及指导人员进行评估情况反馈,尽可能避免资助资源浪费情况,同时充分提升各项资源运用的实际效能,以此来充分发挥资源利用评估对双创资源运用的促进提升效能。
满意度评价包括双创人才对资助政策的满意度、培训和导师指导的满意度、创业环境和资源的满意度等方面。通过收集双创人才的反馈意见和进行调查问卷等方式,可以了解他们对发展性资助育人体系的认可度和满意度,为体系改进提供依据。通过评估双创人才的满意度,可以进一步了解他们对资助育人体系的体验和感受,从而改进和优化资助育人体系的相关政策和措施。此外,院校还应当建立相对应的满意度评价信息反馈渠道,使得学生能及时地将自身的参与体验及实际情况反馈给院校,促使院校根据学生所反馈的情况,及时地参与科学合理的调整优化举措,避免资助政策、培训和导师指导、创业环境和资源等方面的问题累积,影响学生双创活动的有序开展。
综上所述,服务双创人才培养的发展性资助育人体系及其评价研究对于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持续的努力和改进,发展性资助育人体系将为双创人才的成长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提供持续支持,为构建创新驱动型经济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