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淘宝上10万+的小食品销售顶流,是各个农业大学产出的“高校科研美食”。比如南京农业大学的黄明教授带领10余名博士、硕士共同研制出的“黄教授烧鸡”,被大家戏称为“一只有文凭的鸡”。
为什么“教授严选”如此火爆?不外乎出品的食物朴实、健康、专业,而且越来越多的高校研究人员将课题重点放在了大家的餐桌上。从事农作物遗传育种及栽培技术研究的四川西昌学院研究员华劲松,近些年就一直和他的学生们埋头研究藜麦这个主食界的“网红”、“超级食物”。他的愿望很朴实,希望藜麦能给大众餐桌带来健康营养的美味,更给凉山的农人带来更美好的生活。
曾经有人盘点“最奇葩的挂科理由”,农学生的回复让大家觉得“好笑到像是编的”,比如无意中踩到块杂草、拍死两只小虫。
华劲松的学生小邱这样形容自己的大学生活:在实验室里打地铺,在试验田里滚泥巴,不仅要去认识植物,还要去观察昆虫,甚至要学习发酵酸奶、泡菜。有时候上课碰见老师发水果,别误会,这不是来自老师无缘无故的关爱,只是因为那节课要学习关于水果的知识或者相关的工艺。
“学校其他专业的同学,是在图书馆和科技馆度过四年,我们却需要在烈日下扛锄头下地,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学烟草的同学在课堂上吞云吐雾、学葡萄酒的同学醉倒在教室里都是常态。”小邱总结道。
学生小殷曾经历“期末成绩”被老婆婆摘掉的挂科惨事。农学生每人会分一小块地,老师会在学期结束根据地里的作物生长状况打分。小殷为了能取得好成绩,精心培育作物,按时浇水、施肥、驱虫,还经常对作物说“你要好好长啊,让我及格啊”,没想到作物长得太好,被学校居民楼的婆婆看上了,一夜之间摘了个干净,他看着光秃秃的桿子欲哭无泪。
据说还有作物被鸡叨了、作物被路人踩坏了、作物被一场大雨冲掉了等“花式”挂科理由,所以农学院的学生特别能理解食物的来之不易,除了农人的努力,作物的长成还依赖天气、温度、环境等多种因素,更需要一份运气。
小殷大学四年都跟着华劲松研究藜麦,科研是严肃的,华劲松门下的氛围却是轻松有趣的,大家一起品尝种出的藜麦,并且脑洞大开,尝试藜麦的日常做法,或者研发藜麦便携小零食。
藜麦的走红,在国内是近十年的事情。但在美国,上世纪80年代藜麦就被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纳入宇航员的太空口粮。藜麦种植,需要纬度低、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华劲松任职的高校在四川凉山州,那里的生态环境符合藜麦的生长条件,让藜麦有了种植的可能。
2017年,华劲松与藜麦结缘,一头扎进藜麦研究中,多数时间都在实验室和试验田中奔波。大学有假期,但是作物的生长没有假期,放假时,也需要定期回到学校做数据监测。研究藜麦比在土地上直接栽种更为复杂,除却相应的知识与技术,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更严谨的态度。华劲松认为,土地让人踏实,只要脚踏实地去用心耕耘,土地给予我们的总远比我们想象中的多。
作为农业人,他的初心一直未曾改变,希望藜麦能给凉山州的农户带来更多的收入,让凉山这片外界眼中的贫瘠之地出现一些更美好踏实的可能。当研究初现成果后,华劲松同时在凉山、阿坝等适宜种植藜麦的地方进行推广。
他带着学生去周边偏远村落开展藜麦试种,车在群山中要开四五个小时,学生们集体晕车了,但到了目的地,却马不停蹄地与当地村政及农户一起去田地上干活。凉山天气多变,一会儿晴一会儿雨,但只要雨没有大到需要进屋,大家手上的活就不会停,一天忙完,经常是一身的泥巴和苦汗。“如今回忆起来,我只记得雨后天上出现了两道彩虹,大家都欢呼着擦擦手掏出手机拍照。”华劲松笑道。通过科技助力农民增收、依靠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越来越多的农业科研人员正在为之努力。
食品的使用研究也是科研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年藜麦收割后,华劲松都会与学生一起把藜麦分装,一部分留作研究,一部分处理成“罐装米”的样子,送给相关的食品烹饪、研发人员,期待能碰撞出更多的食用可能性。每次他把一罐罐藜麦递出去,都会佯装严肃地说:好好尝尝,这可是有学历的藜麦哦!
如何让藜麦作为食品,以更寻常和丰富的存在走上大家的餐桌,是条“未来可期,任重道远”的漫漫长路,华劲松正慢慢稳稳地往前走。藜麦饼干、藜麦蛋白粉、藜麦代餐粥……华劲松认为藜麦的食用还有更多的可能性,他要让藜麦不再是实验室有学历的食品,也不再是沙拉上点缀的“主食渣渣”,而是大家更熟知、更常吃的美味。
中国遗传学会会员,四川省作物学会会员,作物学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作物遗传育种及栽培技术研究,近年来主持和参与各类科研项目26项,选育农作物新品种6个,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2017年开展藜麦研究,主持选育藜麦新品种“凉藜1号”,同时在凉山、阿坝等地推广。
食物主张:总有人问“农科院专业人士做吃的,到底是大材小用还是‘真香”,其实,研究吃的,没有人比我们农学院的老师和学生更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