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绒扎西
白松的美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法国大雕塑家罗丹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是呀,在白松这块神秘古老,风光旖旎,到处是故事,民风淳朴的地方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那颗心。
也许现在我们的生活节奏太过匆忙,无暇用心发现身边与众不同的美;也许现在我们的精神生活过于丰富,无心留意那些平淡无奇的美。只要静下心来,白松的美就在指尖,就在发梢。
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的村庄是美的;绿树成荫,麦浪荡漾的大地是美的;静静矗立,守望星空的古树是美的;桃花怒放,蜜蜂忙碌的季节是美的;雾气蒙蒙,鸟语花香的秋晨是美的;炊烟袅袅,水磨作响的黄昏是美的。
在那定曲河里自由戏水的鱼儿是美的,在那青柳树下专注垂钓的人儿是美的,在那打场墙角哺乳的女人是美的,在那黝黑的马路边上敬礼的少先队员是美的,在那红墙古寺下,静静沐浴雨露的老人是美的;在那砂锅陶罐里慢火烹饪的红米是美的……
如果说外面的城市是繁华的,那么白松小镇就是幽静的;如果说圣城拉萨是庄严的,那么小镇白松就是随和的。曾经巴塘的粮仓,如今得荣的“鱼米之乡”,有一份独特的韵味,有一份独特的灵秀。
热爱大自然,走进大自然,欣赏大自然,我们定会美不胜收。只要忘记忧愁,放牧心情,抱着“发现美”的态度去欣赏白松,感悟生活,你会发现“鱼米之乡”,很美,很美……
古学的山水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受得荣特殊的地质结构和地理位置的影响,矗立在这里的山不算很高,分布于这里的水也不深,但座座充满故事,条条富有灵性。
分布在高山雪原里的湖泊,把来自天界的甘露凝聚在一起,慷慨持久地赋予每一条沟壑自然特有的生命。河流携着小溪沿着峡谷流出,高山伴着流水在那山水交汇的地方消失。在这片视山水为神灵、知己的土地上,山孕育了汩汩流淌的水,水造就了雄奇险峻的山。
在歌颂山水的同时,我们由衷钦佩大自然,她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太阳谷一线天——毛吾大峡谷,也精心雕琢出了与香格里拉、巴拉格宗景区,背靠背的太阳谷下拥风景区。这些都像含苞待放的雪莲花,期待着怒放的季节,期待着来自远方的您。
水,一静一动;山,一刚一柔。千年以来,它们以独特的方式,向生活在太阳谷高山深谷中的人们展示着一个个深邃的人生哲理。鸡鸣犬吠回音绕,峡谷深处有人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山水精灵的养育下,在农耕文明的熏陶里,太阳谷的人们用大山一样刚毅的个性,碧水一样柔软的情怀,创造出了如诗如画的家园。
山的美丽不仅在于他容纳飞禽走兽、嶙峋怪石,苍松翠柏,还在于他的四季更妆、花开叶落、冬季长眠;水的美丽不仅在于她汹涌澎湃、大浪淘沙、气势威武,更在于她的曲折迂回、脉脉柔情、百流汇集。
我们倾慕他乡,同样醉心家园。古学的山水虽然不及作家陈淼笔下的《桂林山水》,但他的高度和他的渊源同样可以“甲高原”!
嘎金的雪
清晨,飘落了一夜的雪花,随着鹿鸣停止了飞舞。雪花漂白了整个世界,嘎金雪地里凌乱的足迹暴露了夜的秘密,只可惜我没有目睹到盛大的狂欢。
嘎金的雪一般来得比较晚,但比起太阳谷以及其他高山的雪,下得更深更厚,甚至更执着一些。
当第一缕阳光亲吻嘎金雪山的峰顶时,山风裹挟着寒气,吹响了垭口“拉则”上五颜六色的经幡,树梢上冻了一夜的猕猴群,闻声骚动起来,领头的那只臀部在雪原里格外显眼,赤红得能让所有成员胆战心惊。
曾经有一段时间,
“三角草原”的故事成了得荣人茶余饭后谈论最多的话题。不是因为从她的某个地方,可以望见像雄鸡那么大的布达拉宫,而是她与嘎金的雪有着特定的故事情节,就像一匹雪白的老馬,静静地驮着柴火消失在雪原里。
这个季节嘎金山梁附近的风确实醒人,透过松鼠茸茸的尾巴,也能感觉寒意。昨夜狂欢的动物,是谁偷走了松鼠的食物?还好横断山脉的冬季不算太长,松鼠仿佛看见了山桃花开的日子,雪堆三村的桃花,下绒田间的油菜花,浪中地里的洋芋花,还有那林间各色的野花,那是一个果腹无忧的季节,令所有动物们期待。
远眺江河对岸雪山相连,尤其是鹤立鸡群的白马雪山,终年积雪覆盖,而地处同样经纬度的嘎金雪山,没有成片相连的山脊,但以同样的高度屹立在那天地之间,接受着万物生灵的顶礼。
如果说积雪是雪山的装束,那么嘎金的雪是太阳谷“徐糌堆”的生命。以蔚蓝的天空为背景,用黛色的森林做基调,像供盘上洁白糌粑堆,供奉着自然,敬献给万物,这种视觉与内心的美洗涤心灵,充满美好。
一地雪花,一个世界。嘎金的雪动中有静,痴迷地留念着这片土地;嘎金的雪有情有义,痴情地点缀着太阳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