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歌,何海洋,彭 悦
(1.河南工程学院 服装学院,河南 郑州 451191;2.河南工程学院 中原服饰文化与产品创新设计研究中心,河南 郑州 451191)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们的民族自豪感日益凸显,“汉服”“国潮”等服饰标签成为90 后、00 后年轻人展示自我和表达个性的重要方式,使得传统服饰文化基因凝练及创新、IP 化研究等备受关注。随着文化强国战略的持续推进,不少学者围绕传统服饰的物化要素、内涵精神及传承路径等开展了研究工作,如对图案[1]、色彩[2]及结构的研究剖析及创新探索,针对传统服饰的数字复刻、展示[3]及IP 化研究[4],但是从“格物致知”视角开展传统服饰结构的解析[5]与创新应用的不多,致使传统服饰结构的内涵演绎及人文精神表达等方面存在缺位或不足。为此,本文立足传统服饰结构中的节俭观念,通过典型传统服饰结构方法及设计巧思的梳理与剖析,挖掘其中蕴含的“天人合一”“敬物节俭”的人本思想和文化精神,探究“俭”学观与现代服饰的融合点,进而凝练服饰创新的文化基因,开展应用探索,为传统服饰结构的活态传承与创新提供路径参考。
刘瑞璞、陈静洁提出大中华服饰结构“十字型、整一性、平面化”的面貌长期存在,与“节俭”这种普世的生存动机、以“敬物”为核心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密不可分[6]。这是我国传统服饰古老而稳定的基因,即“布幅决定着服饰结构的经营”,诠释了面料最大化利用的“惜物节俭”智慧,其常见方法有以下几种。
整幅裁剪法,即在整幅面料的基础上,通过“折叠”“缠裹”等不裁或少裁的形式“随方而制”,塑造更为丰富的服饰结构,进而有效减少浪费,实现用料率最大化。战国时期湖北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出土的深衣,由织幅约50.0 cm 的整幅矩形织物制成,利用T 字型结构,以“折叠”形式消除了侧缝,简化了裁剪、缝纫步骤,减少了制作时间,是一种省时省料的制作方案。而南宋黄昇墓出土的褐色罗印花褶裥裙,裙身由4 幅宽度相同的矩形片裁制而成,每个矩形裙片的宽度均为39.5cm,恰好用尽整幅布料,用料率为100%。
北大藏秦简《制衣》是记载裙、上襦、大襦、小襦、前袭、袴裁剪方法的专门著作,填补了我国早期服装工艺书籍的空白。《制衣》中的裙分为大衺、中衺、少衺,而关于大衺的裁剪方法为“大衺四幅,初五寸、次一尺、次一尺五寸、次二尺,皆交窬,上为下=为上,其短长存人”[7]。据此可知,大衺由4 片全幅矩形裁片以“交窬”之法拼合而成,裙长因人而有不同。按秦一尺长23.1cm 计[8],一尺为十寸,则秦代纺织品的幅宽约57.8cm,故裁剪示意图如图1 所示。依据服装工艺“直丝对直丝,斜丝对斜丝”的拼合原则,同时兼顾拼合边对等及缝制工艺简单,各拼片的缝份约为2.3cm,则大衺拼缝方案有2 种,如图2 所示。由此可知,“交窬”裁剪的用料率为100%,足以彰显先人“敬物节俭”的造物精神和人本思想。
图1 大衺裁剪示意图(作者自绘,单位:cm)
图2 大衺拼缝示意图(作者自绘)
直线裁剪法,常见于我国少数民族服装,其特征为裁片以矩形为主,结构线是直线,没有曲线。海南黎族及二塘苗族的贯首衣均是此种裁剪方法的代表[9]。
拼图裁剪法,亦称为排料裁剪法,即在整块面料中对各个裁片进行合理划分,对应缝合后实现造型效果。面料幅宽是影响拼图裁剪法的首要因素,通过对衣身、袖子、装饰部位、腰头等的合理设计与分配,进而拼凑成一块完整的面料,实现用料率最大化。《制衣》中关于袴的裁缝方式,即为拼图裁剪法,就是将整幅矩形面料通过裁剪的合理设计、分配、拼合等过程实现裤装制作[7]。此结构中插片的应用,是传统服装“便身利事”功能的诠释,也是拼图裁剪法的简单演绎。
连绵的群山冈峦、浩淼的江河湖水,以及山岭、坡岸、水际中点缀着的亭台楼阁、茅屋村舍、水磨长桥,与驶船行旅、飞鸟捕鱼等画面相得益彰,显得那么生动、美妙。《千里江山图》用细腻的笔风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与传统服饰结构中的“天人合一”理念异曲同工。故而,本次设计取思于《千里江山图》,以山水自然为主题,传递“人本自然”的设计理念,取名《本色》,旨在呼吁人们关注“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传承传统文化内涵,增加服装的文化价值,从而提升文化自信。
色彩选择契合设计主题,从《千里江山图》中取色、用色。《千里江山图》的主体色为大青绿,而山石则为赭石色,故本系列服装采用青、绿、赭3 种颜色搭配,彰显山水本色的自然感、田园感。
面料选择上,通过质感、色彩变化来凸显设计主题,表达层次感。实物制作中,选购了暗纹提花天丝麻,山茶、玫瑰涤纶提花面料,以及纯棉斜纹彩色牛仔面料,合力表现设计作品的传统韵味与自然朴实之美。
综上,笔者立足结构视角,从传统服饰结构方法中寻求设计路径,以实践制作、虚拟仿真等手段开展多轮次结构调整与优化试验,进而完成系列作品设计,如图3 所示。
图3 《本色》创新设计系列效果图(作者自绘)
秉承可持续理念,以传统服饰结构方法为手段,通过二维空间下的裁片分割、重组等实现三维造型的塑造,这其中涉及平面与立体的映射、“人·衣”关系的构建及“便身利事”的表达,故而需要开展多轮次创新试验。本文以系列设计中的一字领上衣为例,介绍其设计试验过程。
初稿时,如图4(a)所示,以矩形裁片为基础,以直线裁剪法分割出衣身与袖片,并在前片领口处设置工字褶以确保领口平服,该方法是以“十字型”拼缝完成立体造型呈现,其转化过程及运动功能的实现均依赖“人·衣”间的空隙量,这势必存在衣袖活动量与整体造型松量的匹配问题,即身、袖匹配、“人·衣”关系匹配。初稿实践中,虽进行多轮次调整与试验,但始终找不到动静状态下匹配关系的最佳平衡点,故而引入拼图裁剪思维,如图4(b)所示。通过三角形的分割、组合,形成腋下插片,此过程也涉及身、袖块面匹配,三角形形态及数量设置等问题,匹配不到位或数据设置不合理均对整体造型、运动功能及面料利用率产生影响。通过样衣制作、虚拟试衣等开展反复调整试验,最终确定其结构设计图与排料图,如图5 所示。
图4 一字领上衣结构创新试验过程(作者自绘)
图5 一字领上衣结构图与排料图(作者自绘,单位:cm)
以前片和袖子为例,图5(a)中共有8 个直角三角形,拼接可得菱形腋下插片,AB 与CD 为衣身与袖子的缝合线。拼缝时,衣身与袖子会形成夹角,夹角处拼缝菱形插片,补足手臂活动量,也实现了裁剪余料的合理利用。将图5(b)中前后片与袖子的上边线缝份设置为2.0cm,袖口及下摆缝份设置为2.5cm,腰带缝份设置为1.5cm,其余缝份设置为1.0cm,可实现矩形面料的最大化利用。系列设计中的一字领套装虚拟试衣及成品效果如图6 所示。
图6 一字领套装虚拟试衣及成品效果(作者原创)
“天人合一”“敬物节俭”的人本思想和文化精神贯穿在古人“物尽其用”的服装实践中,构建出具有中华基因的结构设计体系,与现代绿色可持续的发展基调高度吻合,凸显传承创新意义。本文通过对传统服饰结构方法及其中的“俭”学观的梳理与分析,开展了结构视角下的《本色》系列的设计探索,仅以此抛砖引玉。在传统服饰文化传承创新的研究与实践中,“十字型”平面结构基因的提取与凝练尚需深化,结构手法、技术表现上的“巧”与艺术设计、审美表达上的“灵动”更需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