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学习视域下继续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其保障机制

2023-11-16 03:14高连平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指标体系体系指标

高连平

(长春光华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继续教育是学历教育之后面向广大从业人员与成人群体的教育形式。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形式,继续教育承担着推动终身学习体系建设与完善的重任。在改革开放初期,广大人民群众通过继续教育获得了多样化的学习机会,为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提供了有效支撑。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各级各类教育资源得到有效补充,同时也倒逼继续教育持续革新。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进一步提出,“要于2035年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为继续教育发展指明方向。从国家宏观层面角度来看,继续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有利于打造创新驱动战略“新引擎”。在国家战略指引下,职业院校逐渐重视继续教育的重要性,打造终身教育高质量发展格局,为社会大众提供学历升级的机会与渠道。本文基于继续教育质量评价指标的理论框架,构建继续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期更好地指导职业院校高质量开展继续教育。

一、终身学习视域下构建继续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

教育质量评价对教学改革有着重要导向作用。2022年1月教育部发布《关于推进新时代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建立适应新发展阶段的继续教育办学体系、标准体系、管理体系与评价体系,形成办学结构合理、质量标准完善、监管措施有效、保障机制健全的新发展格局。可以说,构建继续教育评价指标体系,不仅符合国家与个人发展的需求,还可进一步完善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系统。

(一)推进终身学习体系建设的需要

2019年教职成厅〔2019〕8号文件颁发,提出对相关课程教学及考核质量进行抽测监督。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继续教育逐步迈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期。在此过程中,接受评价与监测成为继续教育规范教学、提升质量的关键环节[1]。同年12月,《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颁布,明确指出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强化继续教育与社会培训服务功能,并开展多种形式的职工继续教育。2021年3月,“十四五”规划进一步提出学校需切实发挥在线教育优势,完善终身学习体系。2021年12月,教育部、发改委等部门联合颁布《“十四五”职业技能培训规划》,指出在破除学历、身份等限制,发展继续教育的同时,要不断完善多元评价方式,建立健全包含职业标准、评价规范等在内的职业标准体系,推动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可以看出,开展继续教育质量评价不仅有助于教育部门根据评价结果,评判终身学习视域下继续教育的教育成效,还契合建设终身学习体系的政策导向。

(二)丰富继续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需要

继续教育旨在为社会在职人士提供学历提升与再教育,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但就目前而言,关于继续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并不完善,还有较大的补充空间。终身学习视域下,构建评价体系不但可以及时发现并改正继续教育质量评价的现有不足,而且还能为其他类型教育质量评价提供借鉴,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在主体方面,继续教育的教育成效如何需由企业、受教育者等主体共同评价;在过程方面,继续教育质量评价需要囊括专业设置、师资力量、课程比例、授课方式等多个环节;在结果方面,需要包含效益性结果与社会性结果。由此,终身学习视域下,开展继续教育质量评价有助于帮助学校、企业、学生以更加客观公正的标准去评判继续教育成效,从而引导学校重视继续教育质量的提高,同时丰富继续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维度与内容。

(三)满足个人学习发展的需要

继续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校服务社会的重要窗口。伴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各行各业对于人才知识储备与技术技能水平的要求随之提高。“经验型”人才已无法完全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亟须以继续教育提升各类人才的前沿知识与专业技能,以契合企业用人需求。于此背景下,相当一部分人才通过继续教育填补学历方面的空白,在契合企业用人标准的同时更好地服务社会、创造个人价值。可以发现,此类人才对于继续教育的需求意愿较为强烈,并且相应地对于继续教育质量具有较高要求。然而,当前我国继续教育已由规模扩张转至注重质量发展阶段,面临着“教”“需”脱节、内涵缺失、增长乏力等问题[3]。这使得继续教育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难以为社会人才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与知识技能。而构建继续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不仅有助于向社会直观呈现教育成效,还能够有效评价继续教育质量,为社会大众实现个人学历提升需求提供助力。

二、终身学习视域下继续教育质量评价存在的困境

伴随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大众提升自身知识技能的意愿日益强烈,使得继续教育关注度随之提升。近年来,诸多职业院校开始主动搭建继续教育平台,探索多种继续教育模式,为我国继续教育开展奠定坚实基础。继续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对办学机构具有较强的约束与规范作用,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继续教育质量评价意识欠缺、评价主体单一等问题长期存在,影响继续教育发展质量。

(一)继续教育质量评价意识欠缺

终身学习视域下,继续教育能够为建设学习型社会提供重要渠道。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除少数高水平大学在教育变革过程中承认继续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之外,相当一部分职业院校对于继续教育的发展、功能等定位存在方向性偏差,整体缺乏开展继续教育质量评价意识[4]。一是部分职业院校将继续教育置于教育框架中的边缘地位,不仅缺乏明确的发展定位与相应政策支持,更缺少评价继续教育质量的指标体系与专业组织。二是部分职业院校通过继续教育为学校创收,仅简单地将其等同于短期培训班,忽略继续教育包含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三是相当一部分职业院校未梳理正确的继续教育发展观念,缺乏对教育发展方向的长期规划,仅“应付式”的完成单个培训项目,甚至还与校外机构合作办学,缺少自己的办学特色。由上述情形可以看出,部分学校对于继续教育质量关注度不高,进一步导致继续教育质量评价重要性被忽视,阻碍大众寻求学历提升的机会,制约继续教育质量评价可持续发展。

(二)继续教育质量评价主体单一

从国内现行继续教育评价来看,政府主要发挥着教育市场宏观管理与指导作用,以推动终身学习体系建设。换言之,在继续教育质量评价过程中,教育部门始终占据主导权,具备较高的权威性。然而,继续教育质量评价并不局限于教育层面,其涵盖学校、企业、教育部门、师生、行业等多元评价主体,相应地会呈现多元化的价值利益。如上述所言,在继续教育质量评价过程中,政府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故其价值利益诉求会率先得到体现,以至于继续教育质量评价主体较为单一,多元主体的价值诉求表现并不充分[5]。一方面,其他利益相关者话语权较弱。就现实情况而言,政府主导下的继续教育质量评价更倾向于一种行政管理手段,而非教育教学成效展示。换言之,政府主导下的继续教育质量评价,管理价值高于其他利益主体价值。由此,其他利益主体只能被动接受评价结果。这样一来,继续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多元性、民主性与科学性无法得到充分展现,极大程度阻滞质量评价体系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评价结果认同度低。继续教育质量评价主体单一背景下,学校、师生、家长等相关利益主体价值诉求无法体现,致使各主体难以对评价结果保持高度价值认同。基于此,由政府主导的继续教育质量评价难以产生较强的说服力,可能会致使校方在开展继续教育的同时出现办学指导思想、办学理念出现偏差,难以实现终身学习体系的建设。此外,政府主导继续教育评价还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官本位思想,行政化评价较为泛滥,不利于学校继续教育的管理与自我评价。

(三)继续教育质量评价过程片面

继续教育质量评价的目的并非简单评价教育的好坏,而是在于发现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优化与改进。第四代教育评价理论指出,要充分分析教育评价结果,并制定行动计划,使二者之间实现良性互动,以推动评价对象改进现有问题,实现以评促优。实际上,部分学校在开展继续教育质量评价时存在过程片面的问题,阻碍评价与行动形成交互机制,使得继续教育质量评价效果不佳。细言之,部分学校开展继续教育质量评价仅片面地追求评价结果,将评价视为简单的分级评价,过分重视其评价功能,忽视继续教育质量的改进和优化,违背教育评价的初衷。另外,受市场化影响,一些学校在评价继续教育质量过程中通常会“扬长避短”,片面地选择一些利于自身教学质量评价的指标,以展示继续教育办学成效。这种不规范的评价流程不仅偏离以评促优的目的,更无益于发挥质量评价的优势。

(四)继续教育质量评价指标贫乏

加快继续教育发展、建设终身学习体系必须使继续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即强调外延性评价指标与内涵式评价指标并存,同时具有全面、协调、可持续等特征,以全面准确地衡量继续教育质量。但一直以来,继续教育质量评价过程大多关注学校、学科规模及数量等外延性指标,缺乏内涵式评价指标,导致评价指标的维度与内容较为贫乏,难以支撑起一个完整、丰富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外延性指标属于重数量的静态性、终结性评价方式,能够对继续教育发展发挥导向与激励作用,甚至能够监督继续教育办学质量。另外,由于部分继续教育成果社会服务周期较长,难以在短期内实现量化考核,部分办学机构会倾向选择“短平快”的量化指标,提高评价效果,但这一做法并不利于继续教育发现问题并改进。可以说,继续教育质量评价指标贫乏极有可能为继续教育质量评价带来不良影响,难以推动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

三、终身学习视域下继续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继续教育质量由办学机构、师资力量、政策支持等多方面要素共同决定。如何全面、系统、科学、客观地反映继续教育质量,是继续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亟须解决的现实命题。为此,应基于全面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创新性原则以及可操作性原则构建继续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一)全面性原则

终身学习视域下,继续教育质量评价目的既在于检验教育教学成效,也在于优化与完善现有基础,促进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继续教育质量评价不是简单地以评价结果衡量教育教学质量,而是要重视评价的过程性,使过程与结果互相印证,实现评价体系全面评估。在继续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学校不仅要关注评价的具体过程与后续发展,还要关注评价指标的落实情况,以及继续教育阶段性目标与总体性目标的实现状况[6]。具体而言,在过程评价中,一方面要评价各部分主体在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的行为与变化,以及过程本身所包含的多个要素。另一方面要关注继续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中宏观与微观的变化。在结果评价中,还要引入不同主体对继续教育目标实现的多维评价,关注相关利益主体的综合素质达标状况,区分不同子体系预期目标的实现程度,为继续教育质量评价预留观察性结果评价空间。由此,可从继续教育宏观、微观、阶段性目标、总体性目标、利益主体评价状况等多个维度综合且全面地评价继续教育质量。

(二)科学性原则

以终身学习视域为出发点评价继续教育质量,既要从内容与标准上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也要坚持严格的程序与规则,以客观反映继续教育质量的基本特征。因此,在选择相关指标时,不仅需要体现继续教育质量评价的科学规律,还需具备较强的针对性,避免评价的普适性与主观性,发挥评价体系的积极作用。需要明确的是,良好的继续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构建是以科学性为原则,可以直观、真实反映出继续教育教学情况与继续教育发展规律[7]。此外,在构建继续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时,需要满足院校实际需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此过程中探索普遍适用的原理与技术方法,形成科学合理的继续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三)创新性原则

2022年9月4日,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指出,创新意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职业院校应创新理念与方法,以创新为驱动力优化完善继续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一方面,注重指标设置创新性。在制定评价指标体系过程中,指标设置的创新性需要重点体现,例如技术化指标、创新探索性指标。通过创新指标应用,可极大程度上激发办学方的创造力,并使继续教育质量得到大幅提升[8]。另一方面,注重评价方法创新性。一般而言,学术界倾向于采用定性、定量、专家评分法等单一评价方法评价教育教学质量。然而,继续教育质量评价是学校各方面建设的综合评价,涉及诸多因素,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评价。为此,要创新性地结合定性与定量方法,对继续教育质量相关指标进行评价。其中,继续教育所形成的教学成果可采用数据测量指标,如获得高级别竞赛奖项、教学成果应用于社会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等定量指标,可有效比较横向与纵向之间的差别,有利于支撑质量评价结论。而定性指标主要衡量一些无法用数据描述的效益指标,例如人才培养质量、社会对学校满意度、学校内部治理水平等指标。为此,可探索创新性指标衡量方式,以评价继续教育开展成效,推进终身学习体系建设。

(四)可操作性原则

继续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具备一定的实用价值,能够真正体现出继续教育的成效与问题。基于实际情况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得出的结果才能切实可操作,进而为继续教育向好发展提供指导方向。实际上,构建继续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在于推动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满足社会对学习的需求,引导学校重视继续教育建设。《关于加快发展继续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以提高应用能力与综合素质为导向,在学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纳入继续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并定期进行教育质量评价工作[9]。为此,继续教育质量评价指标应充分体现职业院校办学现状,并显示出评价指标的可操作性,为高职院校开展继续教育提供可行的改进建议。

四、继续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基于上述基本原则,本文依据国家《关于加快发展继续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对继续教育建设的内容及评价管理要求,借鉴继续教育质量评价与提升经验[10-12],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分析继续教育质量。首先,确定继续教育投入质量、产出质量、过程质量与特色质量4个一级指标;其次,从教学管理、师资队伍、课程质量等多方面设计二级指标;最后,每个指标均以专家组专题会议形式进行赋权。详细来说,若80%以上的专家选择该指标,就会将其正式纳入继续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否则就排除该指标[13]。三级指标以同样方式进行筛选,最后形成1~3级指标矩阵。根据指标重要性或影响大小,专家组从1级指标矩阵开始进行5级排序。根据排序大小用数字1~5填充矩阵并计算第项指标的权重值Wi。

(1)

上式中fi表征矩阵中第i项指标的权重得分,其他2级与3级指标矩阵同样采取上述方法进行计算。随后逐项检查并综合专家组意见,最终形成如表1所示的包含25个观测点在内的继续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表1 继续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基于上述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下式计算继续教育质量的评价分值S。

(2)

表2 总体评估分值标准

通过上述公式还可进一步计算出目标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偏差,进而绘制动态实效进度曲线,直观体现二者之间的差距。不仅如此,上述公式还能够分别统计一级与二级指标的评价值,直观展现出指标评价值的结果,为学校后续决策提供导向。例如,投入质量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评价值明显偏低。为解决这一问题,办学院校则需强化师资力量、培养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提高育人成效,切实发挥继续教育的积极作用。此外,构建继续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可以通过数据链形成评价框架,以衔接各利益相关者,发挥各主体对于继续教育的推动作用。

在继续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中应用评价分数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衡量出不同指标下继续教育发展成效,还能够从多个维度出发,分析继续教育的质量与办学效益,实现继续教育质量的综合评价。同时,高职院校可通过评价结果对办学过程中的不足进行改正与优化,并及时调整继续教育发展方向,参照量化评价结果做出决策,实现以评促优。但需要注意的是,教育教学评价本身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评价对象和评价状态的相关数据会在不同时间点发生变化。为此,本文评价体系在不同职业院校应用过程中还需进一步优化指标及权重。

五、终身学习视域下继续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运行保障机制

继续教育为广大人民群众开拓了新的学习渠道,促进终身学习体系建设与发展。然而,在继续教育开展过程中,多个利益主体需要衡量其教育成效以及教育质量,从而构建继续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更好地保障评价体系平稳运行,本文从主体协同、教育理念创新、资源持续性投入以及教学质量管理4个方面提出具体保障机制。

(一)建设主体协同机制

各部门协同贯彻的有效机制是继续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运行保障。传统教育教学评价主要集中于考核教师,且以期末学生评价教师为首要形式。但这种评价是为满足上级管理部门需要的一种单一、通用、非过程性评价方式,还存在数据质量良莠不齐、无法保障客观性与公正性的问题,难以满足教育教学评估要求。利益相关者理论指出,只有满足组织中的利益相关者需求,才能促进组织持续发展。终身学习视域下,继续教育开展会吸引多方力量的关注与支持,也就存在多个利益相关者。由于多元评价是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显著特点,职业院校开展继续教育应按照市场化、社会化办学要求,建立政府、学校、学生、企业在内的多元质量评价机制,保障继续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平稳运行。这不仅要综合考虑和平衡各方利益者需求,还要借助多角度、多渠道、多层次的检查与评价,完善继续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推动继续教育质量持续提升。基于此,各利益相关者需打破学校与社会的传统界限,共同协商制定评价标准,促进多元主体协同参与评价。与此同时,各主体还需将评价过程与结果进行公示,开通社会性评价通道,积极吸取多方反馈意见。

(二)打造教育理念革新机制

伴随我国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不断深入,继续教育事业发生了重大变革。就实际情况而言,继续教育的界定较为模糊,且大量民众对继续教育缺乏了解、重视度不足。面对不断变化的国际形势与社会环境,继续教育要积极革新,以应对市场需求。由此,继续教育需由“幕后”转为“台前”,由“边缘化”走向“中心化”,革新继续教育发展理念,强化教育教学质量,为应用继续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奠定基础。具言之,其一,职业院校在开展继续教育过程中的教育理念要适应我国继续教育发展大趋势,符合终身学习体系建设要求,将继续教育由普通教育的从属角色转变为主导角色。这种理念转变能够促使办学机构、社会群体正视继续教育的职能,进而在继续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更客观地进行评价。其二,办学机构要明确继续教育与职业教育、普通教育之间的差异,需要在教育理念基础上兼顾规模与质量,最终确定办学理念、培养模式、学习方法等内容。其三,继续教育要创新专业设置方向,以我国教育战略定位、市场需求与高质量标准人才培养方案为基础,构建长期教育体系。换言之,人才培养方案需结合市场状况,针对不同领域的人才需求提供专业培训,这不仅可提高办学效率,还能为我国继续教育质量提供保障。

(三)创设资源持续性投入机制

终身学习视域下,开展继续教育中资金支持与师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保障要素,是继续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得以运行的重要保障。在资金投入上,一方面,改革继续教育财政体制。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国家财政公共项目投资已无法满足社会开展继续教育的巨大需求。为减轻政府财政负担,提高公共服务效率,需要在公共项目财政体制上进行改革,可采取政府主导、委托事业或企业单位提供服务方法,优化继续教育的财政体制。另一方面,拓宽继续教育专项投入渠道。继续教育质量评估需要耗费高昂的成本进行维持与推动,其中包括评估人员、评估体系落实、质量提升项目实施等多方面成本。从现实情况来看,高昂的成本仅靠政府财政无法有效支撑,故需建立政府、企业、个人合理分担的继续教育经费保障制度,形成完善的继续教育社会参与机制,加大不同渠道对于继续教育的资金投入,实现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促进终身学习体制建设。与此同时,优质的管理团队、专业教师团队也是继续教育质量评价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且师资队伍专业提升可有效提升教学技能培训水平,进而保障继续教育质量。因此,在师资投入上,其一,要加强教师培训,不断更新知识储备,提高教学水平,使其从市场前沿视角出发,将有价值的技术与理念传授给学生。其二,要强化校企合作,将企业优秀的技术人员纳入师资库。这是由于企业优秀人员通常来自于不同的行业与岗位,对知识应用有不同的见解,不仅可以为学生传授知识,还可以从不同的知识应用角度吸引学生。此外,校企合作提高师资力量有利于培养更多专业化人才,提高继续教育教学质量。

(四)构建教学质量管理机制

健全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是实现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为此,办学院校需积极完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以提高继续教育质量。首先,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健全继续教育质量管理的相关制度,积极借鉴国内外学校开展继续教育的成熟经验,制定继续教育质量管理全流程规范制度。其次,教育行政部门还必须成立专门的监管机构,对继续教育的质量进行监测、评估与实时跟踪。具体而言,各部门可以成立继续教育委员会,负责审查和指导继续教育发展方向、任务目标以及教学成效等方面,组织协调继续教育质量的监测和评价工作。学校可设立专门的内部质量管理机构,对继续教育相关项目的立项、实施过程和整体质量监控管理。此外,要求学校的二级单位设立专门的质量管理人员,对教学、教师分配和学生学习的各个方面进行管理。最后,学校要致力于继续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优化。也就是说,学校主管部门可以将继续教育项目的计划、课程、师资、经费、学生学习、师生反馈、监督评价等详细信息输入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并依托信息管理平台对信息进行实时、全过程的追溯。这不仅可以提高继续教育管理的效率,还可以有效解决质量评估过程中信息收集困难的问题。同时,学校通过大数据技术对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中的相关信息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可为教育治理与改革、教育决策与评价提供更准确的科学依据。

猜你喜欢
指标体系体系指标
一类带临界指标的非自治Kirchhoff型方程非平凡解的存在性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最新引用指标
莫让指标改变初衷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Double图的Kirchhoff指标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
土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